宝剑锋从磨砺出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compu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教学与研究或者研究与教学的关系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了,很多人就此做了论述,我赞同这样的观点:在教学实践中研究,通过研究来提升教学。这里的研究从研究的对象来说既包括研究教材,也包括研究学生;从研究的形式来说既包括自研也包括集体研究。
  本文举出的课例“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的起始课。它是由全体数学教师特别是一年级数学团队的教师研究、由我执教的一节课,经过了反复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的过程。
  一、教学准备
  1. 学生测量
  在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对学生进行了测试,前测内容包括:(1)在下列方框内的图形中,长方形画“√”,正方形画“○”, 三角形画“×”,圆画“☆”。(图1)
  (2)每组一个装有立体图形的小盒,你认为它们有面吗?把你找到的面想办法留在白纸上。
  前测(1)的结果表明,100%孩子能够辨别出典型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6.1%的孩子存在“体”和“面”不分,24.2%的孩子对于变换摆放角度的图形做不出正确判断。说明对于四种平面图形,孩子在头脑中有一定的表象认知,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只停留在形似层面,未能深入本质。前测(2)的结果表明,100%的孩子认为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四面体有面,48.5%认为球上找不到面,在51.5%认为球上有面的孩子当中,有1人说出球有面但是不平,用纸把球包起来可以得到它的面。在不给出印泥的情况下,对于非球的立体图形,78.8%的学生能够正确描出在体上找到的图形,9.1%的学生照着画出示意图,9.1%想到印的方法,3%不懂“如何留在白纸上”。由此反映出学生对于面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平面层面,很少一部分能认识到曲面;球和圆界定不清,直观感受有相似之处,所以有所混淆;虽然球是上学期的教学内容,但此时和圆的对比,增加了认知冲突,由此确定了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对于非球的立体图形,学生对于从体上找面有一定的方法,对于照着画出示意图的9.1%的学生来说,在他们的认知当中,找出的以及所画出来的都是长方形,没有区分,这也符合儿童未分化的心理特征。后经过提醒,有1人能意识到可以采用描的方法。
  2. 教材分析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教材的挑选问题。首先我参看了北师和苏教两个版本的教材。北师的课本借助三棱柱、正方体、长方体、印章,让学生在体上通过印、描等方法找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苏教版则是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做为一节内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作为第二节内容,三角形的引入是通过对折正方形得到的。两本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三角形引入的途径,一个是具体到抽象,“面在体上”;另一个是抽象到抽象,由正方形变换引入三角形。由于前面并没有学习三棱柱,最开始,我还是倾向于后者的,就此问题,我与同事共同探讨得出结论是“面”是从“体”上抽象出来的,因此在“体”上找到“面”更加合适。于是三角形引入的问题就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基调参考北师大版教材。其次是应该从哪几个角度来认识图形呢?又该如何整合安排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们来帮助学生认识图形?本节课所授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范畴,是对直观几何的认识,应从实践入手,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看”“折”“剪”“拼”“摆”“量”“画”中,体验数学基本思想,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最重要的是,本节课涉及哪些数学本质的东西?经过认真的思考,我想从以下两个关系切入本节课的实质:(1)面与体的关系,通过三个层次的“找图形”(学具盒里找;教室里找;生活中找)体现“面在体上”。(2)面与面的关系。给学生提供材料,通过折、剪、拼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二、教学实践
  在第一次的教学实践中,我的教学设计是:“找”(学具盒)“说”(在哪里找到了什么图形)“辨”“再找”(教室和生活图片)“再创造”(即“拼”“摆”“折”“画”)。课后我与听课的同事立刻梳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一共有三个:一是“球”印出“圆”,怎么解释;二是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点子图”的作用;三是“再创造”的反馈时间很难掌控,整堂课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于是我试图从两方面对教学设计进行改动。一是既然球印出“圆”不好解释,那就换一种方式,直接给出各种图形,让学生找到它出自哪个“体”。二是学生为何认识不到“点子图”的意义?因为他们不知道“点子图”的原形。如果我提前准备好钉子板和线,告诉学生“点子图”的由来,也许他们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第二次教学实践的教学环节为:“找”“说”“返”(给出各种图形,让学生找到它出自哪个体)“辨”“再找”“再创造”(提前准备好钉子板和线,告诉学生点子图的由来,期望他们能按要求画出图形)。课后我们几位教师都感觉整体效果不错,也避免了“球”印“圆”,“返”这个过程很自然地暴露了圆与球的冲突,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同时我们又总结出了一些问题:(1)即使我已经演示了用线绳在钉子板围出图形,引导他们所拉的边必须是直的,但依然有一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很随意。这其实正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样画是正方形吗?为什么?教师应该把问题抛给学生,由他们互相讨论,可是当时在课堂上我并没有意识到。(2)材料太丰富,时间有限,学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材料进行再创造,反馈的时间还是很紧张。(3)在“返”过程中,参与的学生太少,大多数学生只能看,不能亲自体验感受。
  于是在第三次教学实践中,我把“说”和“请”融入“找”作为一个大环节处理,增加连贯性。由于“再创造”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过长以及教师的驾驭能力有限,我只能选“画”和“摆”其中的一种,为了后面环节出现得更加自然,我当时选择了“摆”。但我在课后反思时反而认为还是“画”更有利于学生建立对四种图形特征的整体认知。课后全体数学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讨论,开诚布公地讨论了本节课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学生对于三角形的认知本来是丰富的,但是在本节课的末尾,学生却认为只有等边三角形才是三角形。这让我意识到,学习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的所有样例都是等边三角形,提供的材料小棒也都是等长,学生摆出来的三角形自然就是等边三角形,而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也没有再追问,导致在展示一个一般的钝角三角形旋转得圆时,很多学生竟然认为那不是三角形,原因是它的三条边不一样长!这个问题在球与圆的转换中同样得以体现:如果把课上使用的乒乓球改为钢球或玻璃球,就不会给学生带来干扰。这让我又不得不想到另一位教师所授的“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最初她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若干可以两端插的木条,学生在选择木条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建立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而且木条可以活动,充分体现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这些材料的利用已经让我们都很吃惊了。但由于木条本身做工不够精良或插孔的位置有误差,学生选的木条明明是对的,结果拼出来却不是平行四边形。课后所有数学教师一起积极想办法,最后有人想到了在透明胶条上打印有刻度的数线,学生把选择的数线用钉子订在泡沫板上,这样可以保证点对点,精确度提高了,而且开放程度更大了。学生可以截段利用数线,反映出学生多层次的认知水平。多么令人叫绝的想法!
  前面赘述了我亲身经历的一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我与我的同伴们共同不断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教学内容、学生以及自身都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每次教学实践都能带给我和我的同事们很多的思考。对教学的探索并没有因为这节课的结束而停止,我们还想继续研究这节课——我想这就是在教学中所做的最朴实的研究。
  (作者单位: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万驰)
其他文献
北京中学自建校之初,就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工作。她实施文化立校、民主治校、学术兴校、开放办学的发展策略,于2015年3月成立了青年教师发展协会。目前,学校共有青年教师(工作年限  5年以下)30人,占全校教师的三分之一。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在这里,教师的生活丰富多彩,成长也各具特色。  一、“师徒结对”,发挥
1986年的冬天,一個女孩坐在贵阳甲秀楼前的一张石桌前,拍下一张黑白照片。冬天的贵阳阴冷,久不见阳光,空气都是湿辘辘的,似乎随手抓一把都能拽出水来。女孩斜梳着马尾,发梢垂在胸前;穿着当时最时尚的棒针衫,眼里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希望。那年,我刚考上大学,在此拍照,正好呼应了600多年前,修建者“科甲挺秀”的建楼之意。  与这张照片同样令人难忘的还有贵阳的丝娃娃、肠旺面、羊肉粉和豆腐果。那些小吃让我惦记
【摘要】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不论写“哭”还是写“笑”,无不生动传神。作者正是巧妙地抓住这些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物一“哭”一“笑”的特点,展示了人物复杂而又微妙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他们各自独有的情感世界和性格特征。  【关键词】红楼梦;贾府;教学设计;林黛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概括介绍了
一、问题提出    就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生存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研究农村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工作负担,不仅有助于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专业发展,而且有助于农村新课程的改革和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湖北省孝感市是一个地级市,下辖7个区县市(孝南区、应城市、汉川市、安陆市、大悟县、云梦县、孝昌县)。每年暑假,孝感市教育局都会组织各县市所辖镇或村的教师进行
张晋源和妈妈在廉租房  山西太原市内环西街一段崭新的西延拓宽改造路段上,突兀伫立着一座“碍眼”的小平房,户主是15岁的少年张晋源。面对盘踞两年的“最小钉子户”,连强悍的西街片区拆迁队都会绕道而行。究竟是什么让他成为“钉子户”?又是什么让铁面无情的拆迁队望而却步?本刊特约记者多方采访,得知这后面隐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孝心故事——  从2011年7月开始,家住山西太原内环西街的少年张晋源,时常会阅读有关
圆子:  我和丈夫没有什么天崩地裂的爱情,我们是在我大学快毕业时,我在外面打暑假工期间认识的,他是我的师傅,那年我20岁,他26岁,他是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经理,没有宝马,更没有别墅,但他对事业的那股拼劲、对下属严厉而又不失温和的态度深深吸引了我,我懵懂的心慢慢靠近了这个男人。  结婚后,其实和丈夫在一起的很多时候都是幸福的,但是丈夫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晚上喜欢看电视,睡觉往往就到凌晨一两点了,而且他
前些日子,接小小回家的时候,我听到许多家长都在校门口义愤填膺地议论着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我虽没加入讨论,一颗心却也提到了嗓子眼儿。回到家,放下书包,我赶紧问她:“宝贝,今天在学校里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呢?”  “嗯,妈妈,我们学校里的玫瑰花长花苞了。”小小开心地给我讲起学校里的玫瑰花,还说,“不过它身上长了许多的小刺,会扎人。”说完,小小还嘟着嘴把小指头伸过来给我看,她白净的手指被扎伤了。我突然灵
校园里栽植着许多高大的白杨树,秋风乍起,落叶四处飘舞。一片树叶随风而来,如一只淡黄色的蝴蝶,飘逸着优美的舞姿抵近教室,叶柄被窗上的防盗网紧紧“拉住”,树叶只得“乖乖就擒”,无奈地停留在窗玻璃上,在萧瑟的秋风中悸动着薄薄的翅翼。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耳边回响着这略显忧郁的歌谣,我抓起笔,写下一个有趣的实践课题——一片秋叶的旅程。  一、活动组织:横看成岭侧成
女员工值夜班时遭遇性侵,虽然性侵者因遭遇女工竭力反抗而未遂,但女工因此患上了长期抑郁症。公司为她申请工伤,但人社部门认为这不算工伤。  曹燕(化名)是公司配电间的女员工,一年前的一天,她在值夜班时通过配电间过道准备去卫生间时,遭遇李某(另案处理)对其暴力实施强奸。事发后,张某在多家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应激相关障碍。之后,公司向人社局提交了曹燕的工伤认定申请。人社局认为,曹燕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遭受
在工作中,我们期待付出的努力被别人看到,并获得对方的支持肯定,但往往我们总是等不到。因而,我们会有些失落、埋怨,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对自己设定的人生梦想发出了质问。  那么,为什么我们非要等着别人来说出那些鼓励认可的话呢?其實,当我们需要掌声的时候,完完全全可以自己给自己鼓掌。自我激励并非是一种自倨自傲的表现,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增强自我期待的方法。  只要你能肯定内心对自己未来形象的定位,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