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观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63268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夫尔·泰勒说过“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这就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思考、活动、探究的主体,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地思考和研究学生提出的问题。由此而形成师生共生共学,教学相长,学生主体地位突显的教学氛围。因此,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观显得尤其重要。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参与评价。在开发学生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过程中,必需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让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评价,并在此过程中,采用小组竞赛、组内互评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参入其中,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注重学习过程。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最终的结果,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充分的关注,因为这是一个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断认识事物的过程,对于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引导纠正,促进学生对方法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学习需要保持持久的动力,关注学习过程的努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及时给出肯定和鼓励,有助于学生把学习当作贯穿人一生的努力。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室、网络、广播、电视等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信息,从而获得有益的东西。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流,就各自获得两种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本学期我执教的两个八年级班,我用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班(全年级抽来的重点班),对于实验班,我按单元让学生随意抽签组成学习小组,一篇课文先由教师讲解相关知识,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巡视辅导,最后进行师生合作讨论。逐渐发展由每个学习小组针对课文收集相关的资料,每组轮流推选组员上讲台讲解,老师进行总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高涨。后进生和比较内向的学生也融于学习小组中。两个班的期末成绩对比如下表。
  ■
  以上数字可以说明,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自主性学习,两个班的差距明显缩小,尤其是试验班的后进生大幅度减小(及格率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创新能力得到了展现。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一直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收集、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从而增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促使学生用脑子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心感悟,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来获得知识。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所认为的教学过程的成效是依靠“交流”来获得的。
  中学阶段是思维特别活跃时期,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有新鲜感,都想尝试。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阐述问题是自身能力的体现;他们为别人做评价,激活内心的表现欲,尤其能使后进生感觉到平等,丢弃了羞涩,抛弃了压力;他们走向讲台,激发斗志,尽情的展现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也抛弃了包干到底,没有成效的教法。实现了教学是师生在没有任何内在和外在压力与制约的交往情境下进行的,主体间处于彼此真诚的交往互助,合作分享和相互启发与发现的‘双赢’的存在状态和创造过程。
  但新课改并不是让学生“天马行空,信口开河”。虽然鼓励学生大胆思维、质疑、讨论、发表“感受”、“体验”、“张扬个性”,但都必须切实立足于课本,学生对问题的阐述都必须抓住中心并且有观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一个成功的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的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作为一个引导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作、学会合作。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鸭池中学。
其他文献
有人认为魏书生有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有儒家的礼让,有释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有社会活动家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也有人说:“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些不仅仅是对魏书生的褒奖,更是给我们为师为人树立了鲜活的榜样。  有幸悉听他三个小时的讲座,感觉如同弹指一挥间。他那极富感染力的讲演,深深地渗透着一位平凡人的不平凡的魅力。一次教师间的心灵对话,似乎激活了多少教师内心早
一、考点阐释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最能够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本大题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大题分值重(20到25分),主观性强(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特别是“分析综合”中的第二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
一、学生评析试卷的操作目的  1.为改变学生不主动学习,不认真学习,敷衍潦草的学习态度,让以学生的身份参与考试,以教师的角色参与评卷。  2.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专心于学习当中。从评卷者的角度来看试卷,看答案,看答题。每次评析试卷,认真解读一道题,客观评价一道题,清晰讲解一道题,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水平。  3.改变以往教师评卷时因为工作量大而时间长,影响及时反馈,不能收到最好测试效果的现状
【案例背景】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以“爱”为主题的单元,该单元精选的五篇课文都是通过对生活中不同类型的普通人的叙写来表现、阐释“爱”。其中杨绛先生散文代表作《老王》以患有眼疾、生活艰苦、地位卑微的三轮车夫“老王”为对象,将其与自己以及自己一家人的交往点滴汇聚成篇,展示了一个虽穷苦、卑微的底层人物却有着知恩图报、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作者字里行间表达出对“不幸者”的爱心。  【案例描述】  这篇课文
从古到今,诗歌作为直面现实、抒写人生的一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中国人喜欢在诗歌中寄托美好的生活理想,自古就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探求“诗意的栖居”的生存方式。因此,中国诗歌就具有了有独特的艺术形象,彰显了东方文化的智慧。笔者结合中国古典文化的特点以及现代人的需求,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美和现代诗歌的直白美这一艺术特点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一、古典诗歌:以含蓄为纽带,以直白为
【真题回放】  (2015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
灯  迎着它  眼前一片灿烂的光明  转个面  身后一串长长的黑影  这首小诗,短短四句,貌不惊人,平平淡淡,寻寻常常,但要慢慢咀嚼,细细涵润,却趣味横生,见仁见智,侧峰横岭。花筒万变,不及其趣,潭水千尺,不及其深,龙腾九霄,不及其活,浴海旭日,不及其新!  你把它视为贪官污吏的神灯,这灯仿佛是上天赐给人间的一个演示仪,形象地展示出贪官的丑态污形。你巴结它,贿赂它,迎合它,它便给你一片光明——嘉奖
一、《雨巷》中的意象——意境营造的基础  马雅可夫斯基曾将诗歌的意象形容为:“用你的想象套上人间的这辆大马车去飞奔。”其中,“意”为“你的想象”,而“象”为“大马车”,即意象为主观的想象与客观事物的有机结合,其中融入了诗人的思想情感。而意境指的是文学作品或者自然景象中所表现的情调与境界。意象与意境有着一定的差异,其中,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却是指诗歌等文学作品中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独具韵味的
一、《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
一、高考例题  仔细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写出它的寓意。(2005年高考湖北卷)(5分)  分析:本题画面简洁,无文字说明,但寓意明了。一棵大树和两棵小树的鲜明对比,形象讽喻了当今社会过度呵护、一味溺爱的弊端。这种爱是一种病态的、扭曲的爱,所写的寓意只要符合这一主旨即可。  参考答案: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以讽刺当今社会上因为家长过度呵护、溺爱孩子而导致的弊端。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