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性变革。它以国际现代教育思朝的影响为前提,以国内美术自身的发展为背景。为使美术教育适应时代的要求,完善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参照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学美术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从而制定出新的美术课堂标准,以促进美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我认为在美术学科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素养的培养。
一、审美素养的培养
审美,既对美的欣赏。人们在欣赏艺术或其他美的事物时,其想象、情感、认识等各种心理能力便被激发而活跃起来,进入一个忘我的艺术世界,开始了不同心理体验的历程:或悲哀、或喜悦、或愤怒、或警觉、或感到崇高、或觉得渺小……但是最终都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也就是说,获得了审美享受。
然而艺术的价值并不仅仅是给人类创造了一种娱乐方式。把艺术只看作娱乐是肤浅的,艺术在给人们提供一种赏心悦目的形式的同时,还有着一个崇高的使命,这就是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提高人,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即“美感美育”、“审美美育”。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环境、事物和美术作品的形式,注意其变化、色彩、质地的特征、构成关系和细微的差异和变化,同时,还要使学生理解并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诸如多样与统一、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等形式法则,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以强化,审美品位得以提高。
二、人文素养的培养
当今社会,人们对过于重视科学教育而忽略人文科学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开始予以积极的反思,在科学中也渗透了人文精神。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的是物,人文科学更关心的则是人。单纯的技术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识的,而导入教育和人本教育与人文性有密切的联系。所谓人文学性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等,而人文性更多的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自然科学是中性的,人文科学才具有道德与价值倾向。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中。因此,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环境素养的培养
环境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根本,可是,长久以来,人类自以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在物质文明极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与恶化。我们要善待自然、善待万物,这对于化解全球性生态危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千百年来,有责任的思想家一直关注着人类家园的命运。今天,人们应该把伦理道德的思想从人类扩展到自然,提倡一种生态的伦理,人们应认识到:凡是热爱生命、保护生态的行为都是美的、善的,而恶化生态、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丑的、恶的。
在美术教育中,渗入环境意识才能培养具有现代感的人。因为环境意识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应该在美术课程的设计中体现环境意识。美术教师也应该认识到环境意识的重要性,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四、技术素养的培养
技术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将观念通过一定的技术程序转化在一定的物质材料中,也就是人的观念的一种物化过程。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离不开技术活动,因此,掌握相关的技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每一个社会成员而言,在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就应该形成基本的技术素养,以拥有在未来社会生存的基本前提。
美术与技术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说没有技术就没有美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美术又是一种技术活动。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方面,美术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进行技术的实践活动,而应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认识。这些认识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有关技术活动的共性或规律性的东西。学生要获得这种素养,需要教师的提示和强化,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予以归纳。
五、终身学习素养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喜欢美术,这样,学生才有持续学习的愿望。我们要一改过去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把大量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还给学生,用最广泛的资料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如:过去教《中国画——荷花》,教师总是先讲荷花的自然特征和寓意,再讲绘画中的笔墨技巧,最后讲构图创意,学生完全在教师的设计中去学习,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磨灭了大部分学生自主的学习机会和兴趣。现在,我们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习,提出疑问,教师逐一解决,这就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勇气,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乐趣。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多重视其审美的熏陶,降低作业的难度,以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持续的兴趣。
六、服务社会素养的培养
美术课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而且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归根到底,这些能力必然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对于美术课中的知识,我鼓励学生将其用于实践。我校每月进行各班黑板报评比,学生请我去指导,我提出了许多建议:版面的设计如何才能美观、美术字怎样书写、如何装饰花边、正文颜色如何处理、如何安排插图等。学生听得非常认真,深刻认识到美术在生活中能发挥出重要作用,激发了学习兴趣。我校的校徽就是学生在学习《标志设计》一课后设计出来的,2009元旦联欢会的舞台也是学生布置的,二年级的学生李纪非同学还为社区书写了标语,受到好评。
七、独立自主的素养
过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对某一方面的认识,达到一种共识。这种共识,有的是自我内心的体会和认识,有的是服众的共识,是没有“自我”的认识,有的是被迫的共识,是自己不认同的认识或者说是不理解的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缺乏独立的、有尊严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和机会,无法提高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减弱教师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其独立面对思考,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形成共识。
总之,上述几种素养既存在于美术活动中,又超越于美术活动之外,其意义是广泛的、长期的。只有在美术教育中,渗入上述几种重要素养,才能使美术教育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才能对学生的人生有所裨益。
一、审美素养的培养
审美,既对美的欣赏。人们在欣赏艺术或其他美的事物时,其想象、情感、认识等各种心理能力便被激发而活跃起来,进入一个忘我的艺术世界,开始了不同心理体验的历程:或悲哀、或喜悦、或愤怒、或警觉、或感到崇高、或觉得渺小……但是最终都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也就是说,获得了审美享受。
然而艺术的价值并不仅仅是给人类创造了一种娱乐方式。把艺术只看作娱乐是肤浅的,艺术在给人们提供一种赏心悦目的形式的同时,还有着一个崇高的使命,这就是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提高人,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即“美感美育”、“审美美育”。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环境、事物和美术作品的形式,注意其变化、色彩、质地的特征、构成关系和细微的差异和变化,同时,还要使学生理解并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诸如多样与统一、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等形式法则,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以强化,审美品位得以提高。
二、人文素养的培养
当今社会,人们对过于重视科学教育而忽略人文科学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开始予以积极的反思,在科学中也渗透了人文精神。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的是物,人文科学更关心的则是人。单纯的技术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识的,而导入教育和人本教育与人文性有密切的联系。所谓人文学性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等,而人文性更多的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自然科学是中性的,人文科学才具有道德与价值倾向。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中。因此,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环境素养的培养
环境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根本,可是,长久以来,人类自以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在物质文明极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与恶化。我们要善待自然、善待万物,这对于化解全球性生态危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千百年来,有责任的思想家一直关注着人类家园的命运。今天,人们应该把伦理道德的思想从人类扩展到自然,提倡一种生态的伦理,人们应认识到:凡是热爱生命、保护生态的行为都是美的、善的,而恶化生态、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丑的、恶的。
在美术教育中,渗入环境意识才能培养具有现代感的人。因为环境意识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应该在美术课程的设计中体现环境意识。美术教师也应该认识到环境意识的重要性,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四、技术素养的培养
技术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将观念通过一定的技术程序转化在一定的物质材料中,也就是人的观念的一种物化过程。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离不开技术活动,因此,掌握相关的技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每一个社会成员而言,在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就应该形成基本的技术素养,以拥有在未来社会生存的基本前提。
美术与技术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说没有技术就没有美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美术又是一种技术活动。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方面,美术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进行技术的实践活动,而应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认识。这些认识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有关技术活动的共性或规律性的东西。学生要获得这种素养,需要教师的提示和强化,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予以归纳。
五、终身学习素养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喜欢美术,这样,学生才有持续学习的愿望。我们要一改过去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把大量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还给学生,用最广泛的资料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如:过去教《中国画——荷花》,教师总是先讲荷花的自然特征和寓意,再讲绘画中的笔墨技巧,最后讲构图创意,学生完全在教师的设计中去学习,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磨灭了大部分学生自主的学习机会和兴趣。现在,我们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习,提出疑问,教师逐一解决,这就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勇气,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乐趣。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多重视其审美的熏陶,降低作业的难度,以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持续的兴趣。
六、服务社会素养的培养
美术课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而且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归根到底,这些能力必然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对于美术课中的知识,我鼓励学生将其用于实践。我校每月进行各班黑板报评比,学生请我去指导,我提出了许多建议:版面的设计如何才能美观、美术字怎样书写、如何装饰花边、正文颜色如何处理、如何安排插图等。学生听得非常认真,深刻认识到美术在生活中能发挥出重要作用,激发了学习兴趣。我校的校徽就是学生在学习《标志设计》一课后设计出来的,2009元旦联欢会的舞台也是学生布置的,二年级的学生李纪非同学还为社区书写了标语,受到好评。
七、独立自主的素养
过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对某一方面的认识,达到一种共识。这种共识,有的是自我内心的体会和认识,有的是服众的共识,是没有“自我”的认识,有的是被迫的共识,是自己不认同的认识或者说是不理解的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缺乏独立的、有尊严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和机会,无法提高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减弱教师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其独立面对思考,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形成共识。
总之,上述几种素养既存在于美术活动中,又超越于美术活动之外,其意义是广泛的、长期的。只有在美术教育中,渗入上述几种重要素养,才能使美术教育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才能对学生的人生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