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解读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反映论,把文学作品作为认识社会生活的教科书;实践论,把文学作品当作具有感染力的社会教化的工具:人文论,这是近几年在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后实施的,注重人文性的培养,让学生在诵读中的体悟自然和人性的美。最后一种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它的巨大进步是从文学的外部规律向内部规律回归,但是这种缺乏一定理论指导的诵读式体悟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审美经验和精神结构的扩展效度如何呢?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我们能怪中学语文老师吗?原来用以指导阅读教学的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