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缩剂防治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并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宫腔填塞术止血,研究组患者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缩剂治疗,观察两种治疗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有效率7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24,P<0.05);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和术后24h出血量指标均优于对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率17.5%與研究组感染率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06,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缩剂防治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可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宫缩剂;改良B-Lynch缝合术;安全性;疗效
为分析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缩剂防治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并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并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确诊且签署同意书。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筛选标准:保守治疗无效;出血快且量大,超过1500ml/h;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符合其中两项者即判定为难治性宫缩乏力出血。80例患者中正常分娩45例,剖宫产35例;初产妇42例,经产妇38例,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6.7±3.2)岁,孕周31-44周,平均(35.2±2.7)周,产妇出血量均≥500ml。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娩方式、分娩情况、出血量等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宫腔填塞术止血,研究组患者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缩剂治疗。
对照组:在患者腹壁上固定子宫底,使用手或器械等引导辅助,进入患者宫腔,使用辅助器械将纱布条送往宫底,压紧并填塞,直到整个宫腔均匀填满,使用子宫收缩剂并关闭宫腔,观察出血情况,检测生命体征,并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研究组:首先将热盐水浸泡过的纱布湿热敷在患者子宫,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为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做准备,有必要的患者则通过动脉结扎等措施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手术时,将患者子宫托出腹腔,双手挤压,观察出血状况,在出血情况明显稳定的情况下实施手术。手术时,在患者身体右侧使用1-0可吸收线两条沿子宫切口左侧下缘部分进针,进入宫腔后沿着切口上缘在离左侧子宫边缘3厘米处出针,然后沿中部向宫底采用垂直褥式缝合,深达肌层,在子宫后壁采取同样缝合法,然后将前后壁对应部位水平缝合,以确保四条缝合线均在子宫体上,前后壁均能看到四条吸收线,从而达到牵拉吸收线止血的目的[1]。期间要注意随时对子宫实施加压,拉紧缝合线后再打结,确保其呈现纵向压缩,在宫腔内无活动性出血后再关闭切口。然后给患者注射宫缩剂,预防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和出血情况。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治疗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效果判定以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依据制定有效、无效两个标准,有效: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尿量恢复正常,宫缩恢复正常,出血停止或出血量≤100ml;无效:不符合以上判断标准或出血状态恶化、生命体征恶化、宫缩异常等。
4.统计分析
临床数据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处理,均数标准差以(x±s)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有效患者30例,比例75%,研究组有效患者40例,比例1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24,P<0.05),对照组无效患者转行改良B-Lynch缝合术后病情好转。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比较见表1。临床指标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但是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和术后24h出血量指标均优于对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7例发生感染,比例17.5%,研究组2例感染,比例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06,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比较(x±s)[例(%)]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止血时间(min) 术后24h(ml)
对照组 40 1789.7±45.2 27.1±4.6 415.2±36.8
研究组 40 1873.5±52.2 13.4±3.2 249.5±40.1
t 0.919 3.994 3.517
P值 >0.05 <0.05 <0.05
三.讨论
产后出血是临床产科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近年来临床剖宫产比率的持续上升,产后因宫缩乏力导致的大出血现象也较为频繁,一旦患者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现象,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挽救患者生命、保护其生育能力的关键,传统治疗中子宫切除方式负面影响较大,但是随着改良B-Lynch缝合术的临床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及时挽救患者生命,保护子宫功能。改良B-Lynch缝合术通过纵向压迫使子宫处于被动收缩状态达到止血的效果,还通过侧向压迫作用阻止子宫动静脉的血流状况从而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止血的效果,大量的临床实践都证实了其优越效果,本次研究结果与临床同类文献较为一致,其止血快速有效,安全易行,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保护其子宫功能[2]。
综上所述,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缩剂防治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可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庆文,李星华,刘龙江.改良B—Lynch缝合术处理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16(6):467-468
[2]梁娟,李维敏,王艳萍,等.1996-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38):257-26
姓名 曾云英 手机号码 13824218912 邮箱 903455944@qq.com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9.1.20 籍贯 惠州市
科室 妇产科 职称 副高 学历 本科
单位名称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第一分院产二区
地址 惠州市惠城区横江四路八号
0.
【关键词】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宫缩剂;改良B-Lynch缝合术;安全性;疗效
为分析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缩剂防治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并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并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确诊且签署同意书。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筛选标准:保守治疗无效;出血快且量大,超过1500ml/h;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符合其中两项者即判定为难治性宫缩乏力出血。80例患者中正常分娩45例,剖宫产35例;初产妇42例,经产妇38例,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6.7±3.2)岁,孕周31-44周,平均(35.2±2.7)周,产妇出血量均≥500ml。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娩方式、分娩情况、出血量等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宫腔填塞术止血,研究组患者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缩剂治疗。
对照组:在患者腹壁上固定子宫底,使用手或器械等引导辅助,进入患者宫腔,使用辅助器械将纱布条送往宫底,压紧并填塞,直到整个宫腔均匀填满,使用子宫收缩剂并关闭宫腔,观察出血情况,检测生命体征,并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研究组:首先将热盐水浸泡过的纱布湿热敷在患者子宫,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为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做准备,有必要的患者则通过动脉结扎等措施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手术时,将患者子宫托出腹腔,双手挤压,观察出血状况,在出血情况明显稳定的情况下实施手术。手术时,在患者身体右侧使用1-0可吸收线两条沿子宫切口左侧下缘部分进针,进入宫腔后沿着切口上缘在离左侧子宫边缘3厘米处出针,然后沿中部向宫底采用垂直褥式缝合,深达肌层,在子宫后壁采取同样缝合法,然后将前后壁对应部位水平缝合,以确保四条缝合线均在子宫体上,前后壁均能看到四条吸收线,从而达到牵拉吸收线止血的目的[1]。期间要注意随时对子宫实施加压,拉紧缝合线后再打结,确保其呈现纵向压缩,在宫腔内无活动性出血后再关闭切口。然后给患者注射宫缩剂,预防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和出血情况。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治疗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效果判定以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依据制定有效、无效两个标准,有效: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尿量恢复正常,宫缩恢复正常,出血停止或出血量≤100ml;无效:不符合以上判断标准或出血状态恶化、生命体征恶化、宫缩异常等。
4.统计分析
临床数据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处理,均数标准差以(x±s)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有效患者30例,比例75%,研究组有效患者40例,比例1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24,P<0.05),对照组无效患者转行改良B-Lynch缝合术后病情好转。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比较见表1。临床指标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但是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和术后24h出血量指标均优于对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7例发生感染,比例17.5%,研究组2例感染,比例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06,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比较(x±s)[例(%)]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止血时间(min) 术后24h(ml)
对照组 40 1789.7±45.2 27.1±4.6 415.2±36.8
研究组 40 1873.5±52.2 13.4±3.2 249.5±40.1
t 0.919 3.994 3.517
P值 >0.05 <0.05 <0.05
三.讨论
产后出血是临床产科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近年来临床剖宫产比率的持续上升,产后因宫缩乏力导致的大出血现象也较为频繁,一旦患者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现象,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挽救患者生命、保护其生育能力的关键,传统治疗中子宫切除方式负面影响较大,但是随着改良B-Lynch缝合术的临床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及时挽救患者生命,保护子宫功能。改良B-Lynch缝合术通过纵向压迫使子宫处于被动收缩状态达到止血的效果,还通过侧向压迫作用阻止子宫动静脉的血流状况从而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止血的效果,大量的临床实践都证实了其优越效果,本次研究结果与临床同类文献较为一致,其止血快速有效,安全易行,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保护其子宫功能[2]。
综上所述,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缩剂防治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可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庆文,李星华,刘龙江.改良B—Lynch缝合术处理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16(6):467-468
[2]梁娟,李维敏,王艳萍,等.1996-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38):257-26
姓名 曾云英 手机号码 13824218912 邮箱 903455944@qq.com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9.1.20 籍贯 惠州市
科室 妇产科 职称 副高 学历 本科
单位名称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第一分院产二区
地址 惠州市惠城区横江四路八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