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给老年人创造一个包容友爱的环境;老年人自己也行动起来,去追求更加多元、更加充实的晚年生活,变老就不再是问题。
人生在世,逃不过生老病死。变老,也是每个人必将面对的现实。那么,如何才能健康地变老、优雅地变老?如何实现老而不弱、老而不怼?在银发浪潮的冲击下,我们的社会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供更好的服务,让老年生活也能阳光灿烂?
变老是个什么概念
每个人都会老,但不少人把变老与“没用了”“没意思了”画上等号。这一每个人必将走向的年龄阶段真有这么残酷吗?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83%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是健康的或比较健康的,14%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是不健康的但生活还可以自理,仅有3%的老年人表示自己生活不能自理。这说明,“变老”并不完全意味着“病”与“残”。老年人当中确实有一部分人需要照料,甚至要依靠他人才能生活,但多数老年人是健康的,他们需要社会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群体的特点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0年以后步入老龄阶段的人,绝大多数是接受过正规教育的。
可以说,现在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好、受教育程度高,加上人均寿命的增长,老龄阶段已经成为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新时代的老年人需要学习、参与,跟上时代。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0年提出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就是要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善老龄群体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使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度过晚年,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近年来,健康老龄化的理论和实践在发达国家受到普遍的重视,对健康老龄化的概念理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世界卫生组织强调,这是一个“内在能力”加“外在环境”的综合概念。即便是老年残障人士,如果他想要走出家门,又有各种无障碍设施的硬件协助,他同样可以积极融入社会。
今年3月发布的“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也体现出变老观念的更迭。人的老龄阶段,实际上可以追溯其出生、成長、受教育、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人的老年状态,是其整个一生积累的各种影响的反映。老年人贫困,可以牵扯到他的农村出生、儿时辍学、常年体力劳动以及疾病缠身。所以说,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不能只盯着老了以后这个阶段,还应该关注他的一生,进行全生命历程的健康促进。
关爱老年人需多方给力
人老了,最需要什么?当然是关爱。除了子女们“常回家看看”、多打电话问候,政府有关部门也要承担起责任。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立体完善的“监护网络”,聘请专业人员,甚至发动邻居、党员、志愿者等每天探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守望相助、和睦相处”的和谐社区关系,老年人在社区就能生活得更加舒心。
当然,国家层面也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和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包括我们通常关注的长期照护。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让他们老有所学,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提出一个概念——老年宜居环境的建设。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逐渐退化,但他们依然希望独立生活。满足老年人的这个意愿,家庭的努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老人能不能从家里走出去。这包括楼道、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以及社会软环境的打造,即尊重老年人、理解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过去农业社会,很多人都是活到老干到老。而现在有了退休的概念,多数老年人都愿意追求更加丰富的晚年生活。不妨看看身边的老年人,他们其实也在创造新时期的老年文化。公园里的老年合唱团、小区里的大妈广场舞,都体现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需求已经在释放,但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准备好怎么去满足这些需求,有时就难免产生矛盾,包括场地、噪音等问题。
老年人需求增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公共服务也需相应变化。比如公共交通工具上,是否能增加划分老年人优先座位?现在,已经有一些社区尝试分时段把公共设施提供给不同年龄段的人,这说明社区结构需求的变化正在引导大家进行调整,只是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老龄化未必会成为问题
我们的社会还要以更加积极的视角来看待老龄化、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不要觉得老年人拿着养老金、享受着医保,却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将老年人纯粹看作是负担。新时代的老年人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丰富的,大多数老年人可以过得充实、愉快、优雅。这样的社会认同反馈给老年人,对这个群体的感染也将是非常正面的。
张大爷非常热心,在社区里见大家有困难就愿意帮忙。早上,社区里的保洁员上班前,他还会帮忙归置一下主要通道上的垃圾。邻居熟不熟的,他都很热情地跟大家打招呼。有一次,记者就空巢老人的问题采访他时,他一再强调:“我不是空巢老人。我有子女,他们都好好的,时不时还会来看我。”张爷爷一直跟子女分开住,但他心态乐观,交际广泛,很少有“空巢”的感觉。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老年状态。现代家庭,很多人在40多岁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面对空巢问题,只是当时还处在工作状态,而一旦从岗位上退下来,心理调适又不到位,空巢才会成为问题。
一个温暖的社会,老年人不会在社会网络体系中成为孤立的节点。在老有所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让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梦想更多地照进现实,让独居老人的生活多一些光亮和温暖,既需要公共部门的庇护,也离不开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的参与。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给老年人创造一个包容友爱的环境;老年人自己也行动起来,去追求更加多元、更加充实的晚年生活,变老就不再是问题。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老龄化,未必会成为一个问题。现在社会保障制度尚在完善,长期照料制度还在探索阶段,法律政策方面尚未健全,加之社会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因此人口老龄化挑战日益凸显。但如果我们能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预先化解一些矛盾,老龄化也可能不会成为负担。比如,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已经达到21%,但经济社会仍在不断向前发展。
链接
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方面,国外一些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澳大利亚的老年人游学队,强调的就是参与文化。大家到了杭州,不光参观杭州的重要景点,还要亲自动手学习采茶;到了景德镇,在参观学习陶艺之外,还要亲自做出一件陶器。老年人也有求知欲,他们愿意放慢步伐,边看边学。有了自己的作品,一个个都非常自豪。
英国设立了“第三年龄大学”,开设专门针对60岁到75岁老年人的课程。在莎士比亚戏剧课上,有台词讲解、内涵分析等环节。实地演出时,老年人一个个都很专注,也很专业。老年人兴趣俱乐部还举办船模比赛,从机械原理到美学理论,老年“发烧友”们一个个精通得很。
日本有一些社区的老年人,回收搁置多年的废旧自行车,将处理旧车的经费用作社区改善服务的资金。社区环境整洁了,年轻人也对老年人竖起了大拇指。还有一些老年人自发到学校门口,维护放学时间段的交通秩序,保障孩子们的安全。
人生在世,逃不过生老病死。变老,也是每个人必将面对的现实。那么,如何才能健康地变老、优雅地变老?如何实现老而不弱、老而不怼?在银发浪潮的冲击下,我们的社会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供更好的服务,让老年生活也能阳光灿烂?
变老是个什么概念
每个人都会老,但不少人把变老与“没用了”“没意思了”画上等号。这一每个人必将走向的年龄阶段真有这么残酷吗?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83%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是健康的或比较健康的,14%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是不健康的但生活还可以自理,仅有3%的老年人表示自己生活不能自理。这说明,“变老”并不完全意味着“病”与“残”。老年人当中确实有一部分人需要照料,甚至要依靠他人才能生活,但多数老年人是健康的,他们需要社会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群体的特点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0年以后步入老龄阶段的人,绝大多数是接受过正规教育的。
可以说,现在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好、受教育程度高,加上人均寿命的增长,老龄阶段已经成为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新时代的老年人需要学习、参与,跟上时代。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0年提出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就是要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善老龄群体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使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度过晚年,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近年来,健康老龄化的理论和实践在发达国家受到普遍的重视,对健康老龄化的概念理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世界卫生组织强调,这是一个“内在能力”加“外在环境”的综合概念。即便是老年残障人士,如果他想要走出家门,又有各种无障碍设施的硬件协助,他同样可以积极融入社会。
今年3月发布的“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也体现出变老观念的更迭。人的老龄阶段,实际上可以追溯其出生、成長、受教育、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人的老年状态,是其整个一生积累的各种影响的反映。老年人贫困,可以牵扯到他的农村出生、儿时辍学、常年体力劳动以及疾病缠身。所以说,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不能只盯着老了以后这个阶段,还应该关注他的一生,进行全生命历程的健康促进。
关爱老年人需多方给力
人老了,最需要什么?当然是关爱。除了子女们“常回家看看”、多打电话问候,政府有关部门也要承担起责任。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立体完善的“监护网络”,聘请专业人员,甚至发动邻居、党员、志愿者等每天探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守望相助、和睦相处”的和谐社区关系,老年人在社区就能生活得更加舒心。
当然,国家层面也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和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包括我们通常关注的长期照护。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让他们老有所学,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提出一个概念——老年宜居环境的建设。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逐渐退化,但他们依然希望独立生活。满足老年人的这个意愿,家庭的努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老人能不能从家里走出去。这包括楼道、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以及社会软环境的打造,即尊重老年人、理解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过去农业社会,很多人都是活到老干到老。而现在有了退休的概念,多数老年人都愿意追求更加丰富的晚年生活。不妨看看身边的老年人,他们其实也在创造新时期的老年文化。公园里的老年合唱团、小区里的大妈广场舞,都体现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需求已经在释放,但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准备好怎么去满足这些需求,有时就难免产生矛盾,包括场地、噪音等问题。
老年人需求增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公共服务也需相应变化。比如公共交通工具上,是否能增加划分老年人优先座位?现在,已经有一些社区尝试分时段把公共设施提供给不同年龄段的人,这说明社区结构需求的变化正在引导大家进行调整,只是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老龄化未必会成为问题
我们的社会还要以更加积极的视角来看待老龄化、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不要觉得老年人拿着养老金、享受着医保,却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将老年人纯粹看作是负担。新时代的老年人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丰富的,大多数老年人可以过得充实、愉快、优雅。这样的社会认同反馈给老年人,对这个群体的感染也将是非常正面的。
张大爷非常热心,在社区里见大家有困难就愿意帮忙。早上,社区里的保洁员上班前,他还会帮忙归置一下主要通道上的垃圾。邻居熟不熟的,他都很热情地跟大家打招呼。有一次,记者就空巢老人的问题采访他时,他一再强调:“我不是空巢老人。我有子女,他们都好好的,时不时还会来看我。”张爷爷一直跟子女分开住,但他心态乐观,交际广泛,很少有“空巢”的感觉。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老年状态。现代家庭,很多人在40多岁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面对空巢问题,只是当时还处在工作状态,而一旦从岗位上退下来,心理调适又不到位,空巢才会成为问题。
一个温暖的社会,老年人不会在社会网络体系中成为孤立的节点。在老有所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让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梦想更多地照进现实,让独居老人的生活多一些光亮和温暖,既需要公共部门的庇护,也离不开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的参与。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给老年人创造一个包容友爱的环境;老年人自己也行动起来,去追求更加多元、更加充实的晚年生活,变老就不再是问题。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老龄化,未必会成为一个问题。现在社会保障制度尚在完善,长期照料制度还在探索阶段,法律政策方面尚未健全,加之社会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因此人口老龄化挑战日益凸显。但如果我们能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预先化解一些矛盾,老龄化也可能不会成为负担。比如,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已经达到21%,但经济社会仍在不断向前发展。
链接
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方面,国外一些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澳大利亚的老年人游学队,强调的就是参与文化。大家到了杭州,不光参观杭州的重要景点,还要亲自动手学习采茶;到了景德镇,在参观学习陶艺之外,还要亲自做出一件陶器。老年人也有求知欲,他们愿意放慢步伐,边看边学。有了自己的作品,一个个都非常自豪。
英国设立了“第三年龄大学”,开设专门针对60岁到75岁老年人的课程。在莎士比亚戏剧课上,有台词讲解、内涵分析等环节。实地演出时,老年人一个个都很专注,也很专业。老年人兴趣俱乐部还举办船模比赛,从机械原理到美学理论,老年“发烧友”们一个个精通得很。
日本有一些社区的老年人,回收搁置多年的废旧自行车,将处理旧车的经费用作社区改善服务的资金。社区环境整洁了,年轻人也对老年人竖起了大拇指。还有一些老年人自发到学校门口,维护放学时间段的交通秩序,保障孩子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