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生阅读是学习行为,也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品质,就要有责任带着孩子去读一些有用的书,教会他们如何读书,让学生能利用课内学得的知识、方法去广泛地阅读课外的书籍,有效地融合课内外阅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使之成为主动、健康发展的新人。关键词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有效融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让他们自然地“串”起课内外阅读,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开辟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自由地畅游在书的海洋中,在书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向更高的山顶攀登。
一、功夫花在课内,使学生读书有“法”可依
对于初入学的儿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从其生命成长需要出发,根据儿童天性,以童话、儿歌为切入点指导阅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三只小猪》等都是孩子们十分乐意阅读的读物。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我们不能要求其读完课文后讲出课文全部内容,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有了这个“读书要记住内容”的意识后,孩子们每读完一篇课文,就会情不自禁地养成“读完课文想一想”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以读、讲、演为主。
到了二年级,学生的内部语言得到初步发展,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视野从阅读童话、儿歌转向更丰富、更博大的阅读世界,扩大阅读视野,感受阅读的丰富,激发广泛阅读的兴趣,并逐步渗透类结构意识,如:动物类的短文,名人小故事、自然风景等。《沈石溪动物类系列小说》《名人故事》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年级以后,教师可根据教材安排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短文,并逐步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客观、科学、简明,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质量,激起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十万个为什么》等都可以作为三年级阅读的读物。
四年级可以写人、记事类记叙文为抓手,选择篇幅长短适宜,结构简洁而典型的课文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研读语言文字,画出需要重点理解的语句,画出阅读中的难点,在疑难的词语、语句或段落旁打问号,在课文的留白处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体悟。真正落实“以教材为载体,努力做到识别‘人’,感受‘情’,悟到‘意一。可推荐学生阅读国内外优秀的少儿读物。如《鲁滨孙漂流记》《淘气包马小跳》《窗边的小豆豆》等。
孩子到了五六年级,有了前面的阅读积淀,有了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但思维品质和文本的体悟水平还有待提高。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悟文本。例如,拿到一篇文章,先整体感知文本(即总体判断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还是写景、状物的知识性文章),理清作者思路(即文章是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概括文章要点,体会文章情感基调。随后深入作品进行考察,品味语言文字,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阐述观点、塑造形象、表达情感。最后从整体上感知文章。这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谨慎选择阅读书籍,提高自己鉴别美与丑、分辨善与恶的能力。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中外经典读物,如《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等。
一学期下来,教材上的同类文章我们都要带着学生读透读懂,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生精读、感悟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二、得益于课外,使学生读书有“乐”可找
这里的“乐”指乐趣,成功感。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时间是相当少的,充其量只能习得一些方法。所谓“得法与课内,收益于课外”,更多的阅读成就感还是来自于课外。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益于课外。”的确,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只有让学生利用课内学得的知识、方法去广泛地阅读课外的书籍,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也只有使学生在课文阅读中获得成功感,学习效应才可能持续发展。
三、评价贯穿始终,使学生读书有书可传
利用教室的一角或一面墙壁,为学生设置一个好书推荐区。在推荐区中,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推荐,形式可以用绘画,也可以写书的简要,但前提是这本书必须是推荐者读完后认为最有价值的,并定期做好评比工作,评出“火眼金睛”(大家都认为他推荐的书很适合自己)“好书推荐大王”(在一个周期内向大家推荐的书最多)。书源来自于学生家中的藏书或学校图书馆的一些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书籍。由班级设岗进行班级图书的借阅和管理。定期评比出“读书小精灵”(在一个周期内看书最多的)。这样学生与学生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多读书的孩子带动书读得少的孩子,读书深入的孩子又可以影响读书囫囵吞枣的孩子,在有限的空间发展阅读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让他们自然地“串”起课内外阅读,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开辟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自由地畅游在书的海洋中,在书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向更高的山顶攀登。
一、功夫花在课内,使学生读书有“法”可依
对于初入学的儿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从其生命成长需要出发,根据儿童天性,以童话、儿歌为切入点指导阅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三只小猪》等都是孩子们十分乐意阅读的读物。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我们不能要求其读完课文后讲出课文全部内容,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有了这个“读书要记住内容”的意识后,孩子们每读完一篇课文,就会情不自禁地养成“读完课文想一想”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以读、讲、演为主。
到了二年级,学生的内部语言得到初步发展,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视野从阅读童话、儿歌转向更丰富、更博大的阅读世界,扩大阅读视野,感受阅读的丰富,激发广泛阅读的兴趣,并逐步渗透类结构意识,如:动物类的短文,名人小故事、自然风景等。《沈石溪动物类系列小说》《名人故事》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年级以后,教师可根据教材安排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短文,并逐步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客观、科学、简明,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质量,激起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十万个为什么》等都可以作为三年级阅读的读物。
四年级可以写人、记事类记叙文为抓手,选择篇幅长短适宜,结构简洁而典型的课文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研读语言文字,画出需要重点理解的语句,画出阅读中的难点,在疑难的词语、语句或段落旁打问号,在课文的留白处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体悟。真正落实“以教材为载体,努力做到识别‘人’,感受‘情’,悟到‘意一。可推荐学生阅读国内外优秀的少儿读物。如《鲁滨孙漂流记》《淘气包马小跳》《窗边的小豆豆》等。
孩子到了五六年级,有了前面的阅读积淀,有了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但思维品质和文本的体悟水平还有待提高。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悟文本。例如,拿到一篇文章,先整体感知文本(即总体判断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还是写景、状物的知识性文章),理清作者思路(即文章是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概括文章要点,体会文章情感基调。随后深入作品进行考察,品味语言文字,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阐述观点、塑造形象、表达情感。最后从整体上感知文章。这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谨慎选择阅读书籍,提高自己鉴别美与丑、分辨善与恶的能力。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中外经典读物,如《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等。
一学期下来,教材上的同类文章我们都要带着学生读透读懂,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生精读、感悟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二、得益于课外,使学生读书有“乐”可找
这里的“乐”指乐趣,成功感。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时间是相当少的,充其量只能习得一些方法。所谓“得法与课内,收益于课外”,更多的阅读成就感还是来自于课外。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益于课外。”的确,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只有让学生利用课内学得的知识、方法去广泛地阅读课外的书籍,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也只有使学生在课文阅读中获得成功感,学习效应才可能持续发展。
三、评价贯穿始终,使学生读书有书可传
利用教室的一角或一面墙壁,为学生设置一个好书推荐区。在推荐区中,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推荐,形式可以用绘画,也可以写书的简要,但前提是这本书必须是推荐者读完后认为最有价值的,并定期做好评比工作,评出“火眼金睛”(大家都认为他推荐的书很适合自己)“好书推荐大王”(在一个周期内向大家推荐的书最多)。书源来自于学生家中的藏书或学校图书馆的一些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书籍。由班级设岗进行班级图书的借阅和管理。定期评比出“读书小精灵”(在一个周期内看书最多的)。这样学生与学生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多读书的孩子带动书读得少的孩子,读书深入的孩子又可以影响读书囫囵吞枣的孩子,在有限的空间发展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