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曲演唱中“情”的表达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guisheng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戏曲演唱要服人以理,动之以情。“情”可以说是艺术的精髓,戏曲演唱如果没有情感将会变得淡而无味。以情动人,这是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戏曲;演唱;“情”
   中国戏曲和其它艺术类一样特别注重情,唱腔更是如此。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道,“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无论唱的是闲情逸致、悲欢离合,还是忠义奸邪、风流鄙俗,演唱者首先要“解明曲意,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魂消,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且其声音齿颊之间,各种俱有分别。此所谓曲情是也。”
   艺术要服人以理,动之以情。“情”是一部艺术作品的骨架,“情”是艺术的精髓,一部艺术作品如果失了情,那么它就不能从心灵上打动观众,也不会产生演员与观众之间精神的思想的共鸣,就是说一部没有情的作品,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作品,这是人们从情与理上对艺术的总概括。
   以情动人,这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演员表演程式是中国戏曲的一个基本特征。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流露自己的内心情感。流露情感容易,流露的自然却很不容易,这就需要有人物情感内涵。“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说明情感在艺术作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戏曲演员在舞台上,他的每一个手势,每走一个台步,甚至是一个回身,每句白话,每段唱腔,都要以人物出发点,都要经过细心设计,而且任何程式化表演都要符合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通过演员的准确,其如其分的拿捏,才能充分完整的塑造出生动的舞台人物形象。一部艺术作品,从演员第一次接触剧本,到体会,感悟分析,再到把握,拿捏最后到表演完成,都是与演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演员要注意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要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如何在演唱中用情,说法大相径庭:有说用心投入,也就是所谓的进入角色的喜怒哀乐,至诚至真,甚至还采用“忘我”手法;另有说要理智地运用方法、技巧处理不同的人物、情感,把风格和情感当作技巧多加训练,在演唱各种人物和情感时形成规范的、训练有素的演唱,做到惟妙惟肖,收放自如。从中国戏曲演唱的一些理论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清代戏曲音乐家徐大椿在其《乐府传声》中就将这两种观念自然地协为一体。在《曲情》一章中,他要求唱曲“必唱者先设身处地,摹仿其人之性情气象,宛若其人之自述其语,然后其形容逼真,使听者心会神怡,若亲对其人,而忘其为度曲矣。”这似乎是前种观点的理论。但在《顿挫》一章中,徐大椿又以其专家的态度强调情感与技巧相融的重要性:“唱曲之妙,全在顿挫,必一唱而形神毕出,隔垣听之,其人之装束形容,颜色气象,及举止瞻顾,宛然如见,方是曲之尽境。此其诀全在顿挫。顿挫得款,则其中之神理自出,如喜悦之处,一顿挫而和乐出;伤感之处,一顿挫而悲恨出;风月之扬,一顿挫而艳情出;威武之人,一顿挫而英气出;此曲情之所最重也。”如演唱者技巧不到位,则“不知此曲该于何处顿挫。又一调相传,守而不变,少加顿挫,即不能合着板眼,所以一味直呼,全无节奏,不特曲情尽失,且令唱者气竭;此文理所以不可无也。”
   在清代叶元清所录《明心鉴》中,将欢、恨、悲、竭四大人生情感用技巧的方式归纳出来为:“声欢:降气,白宽,心中笑。声恨:提气,白急,心中躁。声悲:噎气,白硬,心中悼。声竭:吸气,白缓,心中恼。各声虽皆从口出,若无心中意,万不能切也。”在已故京剧艺术家卢文勤先生所著《京剧声乐研究》一书中说道:“没有一定的技巧,不符合京剧的程式,非但谈不上人物感情,即连韵味、风格也要出问题。可以说程式技巧和内心感情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单有内心情感没有一定的演唱技巧,表达感情就缺乏手段。单凭技巧而无感情、无人物、无内心活动也是站不住脚的。”
   在戏曲理论家周大风的《越剧唱法研究》一书中,将“用腔”视为“表现感情的方法”。“所谓‘用腔’,即是戏曲中行腔及装饰法的一部分(曲调及唱法上的再加工),亦即是在歌唱时用来集中的刻画感情,使在瞬息之间,给人铭下深刻印象的各种不同的技巧和手法。”因而他把所记载的20多种润腔手法和各种对唱腔进行不同处理的手法都看成是用来刻画感情的技巧和手法。
   由此可见,中国戏曲的一招一势都可视为技巧,而这些技巧所创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和刻画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人们把戏曲演员的演唱分为:“有爱唱的,有学唱的,有能唱的,有会唱的。”“会唱”是演唱者的最高境界。只有会唱的演员才能受到听众们的欣赏与喜爱。所以人们常说:好听容易动人难。自戏曲诞生之日起,演员们就在唱功上下了很大功夫。他们不断琢磨推敲,学习前辈艺人的演唱方法,师法诸家,自成一派,产生了诸多的流派名家,为其姊妹声乐艺术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营养,有待于我们学习和开发。
  参考文献:
  [1]刘宽营.浅议戏曲表演专业视唱课[J].戏剧之家.2006(Z1).
  [2]李波.论戏曲表演形式的审美特征[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3]王驯.戏曲表演纵想——试探“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01).
  [4]吴燕.动于衷而形于外——谈戏曲表演的体验和表现[J]. 大舞台(双月号).2009(2).
其他文献
【摘 要】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以往游戏其实并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游戏,它极大地压抑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本文根据自主游戏所提倡的自主精神,对小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的自主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班幼儿;娃娃家;自主游戏    以往在组织小班幼儿玩娃娃家游戏时,教师们往往顾虑重重,认为孩子年龄小,经验不丰富,能力有限,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幼儿布置。这样的游戏其实并不是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笔墨在中国画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和重要元素,是不得不提的技法,更是画家心灵的寄托,情感的表达,功底与能力的表现,本文旨在梳理陆俨少山水画刍议中对笔墨的解读,并就笔墨的实际运用和笔法墨法的理论知识进行概括。使我们对中国画的笔墨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让我们体会到绘画理论知识的指导性作用,从而理解读书对绘画的重要性。  【关键词】陆俨少;山水画;笔墨精神   一、
期刊
【摘 要】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他指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有着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深远影响。孔子是儒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论语》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最基本、最重要的参考文献,探究《论语》中关于君子品格的论述,与大
期刊
【摘 要】安徽省芜湖市是一个佛教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在此地佛教居士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寺庙养老、自发组织养老、居家养老三种。本文通过对此三种养老模式的分析,旨在反映宗教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的一些新功能——分担养老压力以及开展临终关怀。进而探讨切实可行的宗教参与社会养老的途径。  【关键词】佛教居士;养老;社会反哺;临终关怀   芜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五大宗教齐全的地区。因为距离佛教圣地九华
期刊
【摘 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抓住这个秩序的敏感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
期刊
【摘 要】幼儿学前教育是家长和老师永远关注的问题,教育方法、策略不当,教育内容缺失,教育主题不明确,将直接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本文对目前学前教育的现状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希望为幼儿学前教育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对策;重视   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
期刊
【摘 要】优美凝练流播千古的古典诗词,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文学品位,又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更可以刷新学生的人生底色。故此,教学时,我们应该采用下列诸多方法引导学生诵读品鉴古典诗词:一、激兴趣,常记诵;二、观其人,诵其诗;三、读百遍,现其意;四、知古今,辨异同;五、会其意,感其情。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古典诗词教学;技巧;文学修养   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古典诗词,既是一曲曲婉转动听
期刊
【摘 要】随着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发展,中国大量的音像作品走向日本。字幕翻译就是音像作品对外传播时的重要手段之一。字幕翻译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作品的传播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变译理论中“减”“编”“增”的变通手段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及其可行性。  【关键词】字幕翻译;变译理论;文化交流   “变译”是针对“全译”的概念提出的,黄忠廉老师指出变译理论的核心是变通,即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进行
期刊
【摘 要】中国戏曲的演唱中离不开科学的演唱方法,气息、共鸣等都是戏曲演唱中重要的因素。想达到好的效果,共鸣的运用尤为关键。共鸣是发声器官各部位协调动作的结果,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种共鸣,混合共鸣是歌唱发声的总原则。本文主要针对戏曲演唱方法中的共鸣进行探讨。  【关键词】戏曲;演唱;共鸣   在中国戏曲中,演员利用多种不同的手法对基本曲调进行再创造的方法称之为“演唱方法”。传统戏曲十分注重的“演唱方
期刊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典诗文更是灿若星河,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学校一直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润泽着历代人的心灵。经典诗文作为语文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在组织学生诵读过程中,我本着“诵读为本,不求甚解;导读为辅,重在自悟”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大量吟诵,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情操,增强了人文底蕴。在语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经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