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到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引导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从而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根据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到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引导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数学素养。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成绩,现阐述如下:
一、重视参与,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给学生留出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和空间,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根本就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进入课堂之后,有些教师只是在表面上改变了教学手段,即将预先做好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进行逐一展示,根本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貌似是实行了新颖的教学方法,但究其本质,不过是由“人工满堂灌”改成了“机器满堂灌”,“换汤不换药”,从而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背道而驰。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营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始学习《集合》这一章节时,可以先运用多媒体展示“正数的全体”、“大熊猫的全体”、“某个班级的全体同学”等生动有趣的图片,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串:“同学们,你们看到的每个例子中的‘全体’是由哪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你们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集合’和‘元素’的概念是如何定义的?‘集合’和‘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分别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适时给予提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真正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避免了单调、乏味的“注入式”教学弊病,有效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是确保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兴趣的培养,不仅阻碍了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鉴于此,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一教学内容时,如果直接打开教材进行照本宣科的话,那么,学生将会因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单调的定义陈述而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一定程度地影响学习效率。针对这种情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即在教授这一章节之前,可以先为同学们播放一段烟花绽放的视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和视觉体验,然后在恰当时将“盛开”的烟花进行定格,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观察,烟花一般在什么时候绽放?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工程师在制作烟花时,往往是希望烟花是在‘飞行’到最高点时‘盛开’,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假设烟花‘飞行’到最高高度是h,‘飞行’的时间是t,那么,h与t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确定的?如果h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h(t)=-4.9t2+14.7t+20,那么,烟花在冲上半空之后,何时是烟花绽放的最佳时机?此时烟花在空中的高度是多少?”教师通过良好教学情境的营造,适时导入数学问题,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高度热情,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的过程。
三、与时俱进,拓展教学资源
信息时期,教师要与时俱进,拓展教学资源,即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还要适当引入信息资源,作为课本教材的补充,从而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扩大学生视野,提高数学素养。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完《导数》这一章节后,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研讨性课题”,组织学生组成几个“研讨小组”进行拓展性“研讨”:“微积分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举出古今中外与微积分思想有关的人物以及相关的事例……微积分对于人类社会及科技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教师在布置完相关的“研讨性课题”后,指导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查阅书籍等方式予以完成,从而在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主动探究意识的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数学课堂学习内容,即在巩固了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着力于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为中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学出版社,2003
[2]凤凰教育网,网址:http://www.fhedu.cn/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根据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到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引导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数学素养。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成绩,现阐述如下:
一、重视参与,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给学生留出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和空间,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根本就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进入课堂之后,有些教师只是在表面上改变了教学手段,即将预先做好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进行逐一展示,根本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貌似是实行了新颖的教学方法,但究其本质,不过是由“人工满堂灌”改成了“机器满堂灌”,“换汤不换药”,从而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背道而驰。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营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始学习《集合》这一章节时,可以先运用多媒体展示“正数的全体”、“大熊猫的全体”、“某个班级的全体同学”等生动有趣的图片,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串:“同学们,你们看到的每个例子中的‘全体’是由哪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你们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集合’和‘元素’的概念是如何定义的?‘集合’和‘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分别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适时给予提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真正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避免了单调、乏味的“注入式”教学弊病,有效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是确保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兴趣的培养,不仅阻碍了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鉴于此,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一教学内容时,如果直接打开教材进行照本宣科的话,那么,学生将会因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单调的定义陈述而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一定程度地影响学习效率。针对这种情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即在教授这一章节之前,可以先为同学们播放一段烟花绽放的视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和视觉体验,然后在恰当时将“盛开”的烟花进行定格,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观察,烟花一般在什么时候绽放?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工程师在制作烟花时,往往是希望烟花是在‘飞行’到最高点时‘盛开’,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假设烟花‘飞行’到最高高度是h,‘飞行’的时间是t,那么,h与t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确定的?如果h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h(t)=-4.9t2+14.7t+20,那么,烟花在冲上半空之后,何时是烟花绽放的最佳时机?此时烟花在空中的高度是多少?”教师通过良好教学情境的营造,适时导入数学问题,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高度热情,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的过程。
三、与时俱进,拓展教学资源
信息时期,教师要与时俱进,拓展教学资源,即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还要适当引入信息资源,作为课本教材的补充,从而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扩大学生视野,提高数学素养。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完《导数》这一章节后,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研讨性课题”,组织学生组成几个“研讨小组”进行拓展性“研讨”:“微积分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举出古今中外与微积分思想有关的人物以及相关的事例……微积分对于人类社会及科技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教师在布置完相关的“研讨性课题”后,指导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查阅书籍等方式予以完成,从而在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主动探究意识的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数学课堂学习内容,即在巩固了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着力于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为中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学出版社,2003
[2]凤凰教育网,网址:http://www.fhedu.cn/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