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飞过的光阴

来源 :中学生百科·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servermainten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有过一块海鸥手表,老式的机械表,圆形玻璃表盘,三个指针走起来,铿锵有力,背后是一只振翅欲飞的海鸥,金属表链,戴在手上,有丝丝的凉意。
  那是妈妈送我的12岁生日礼物,可我并不喜欢。12岁那年,我已经是初中生了,跟着一群女孩子在摸索“时尚”的路上,跌跌撞撞地前进。那时,流行宽大的方形表,配上宽宽的帆布表链,怎么看怎么个性。
  和妈妈一起逛街的时候,我装作不经意地,拿起一个很时尚的表说:你看,这表多酷啊。妈妈一下子就察觉了我的心思:不是送你一个表了吗?再说,这种电子表最不耐使了。我只好吐吐舌头,叹口气,恋恋不舍地离开。
  某次和同学出去玩,大家相互炫耀着自己戴的款式新颖的表,唯有我,默不作声,却还是被人发现了。一群女生围上来,叽叽喳喳地说:这表好土啊。我很无奈地笑笑,暗下决心,要买一块时尚表。
  我开始攒钱,把每天一支冰淇淋省了,两个月后,我买到了自己喜欢的新表。宽宽大大的方形表盘,里面是最时兴的流氓兔,荧光指针在黑夜里闪闪发光。这块表,很是让我在同学面前得意,而那个“海鸥”自然就被我丢在抽屉最里面了。
  一直到期末考试,我带着“流氓兔”进考场,却悲哀地发现,它不会走了,不管我怎样拍它,就是纹丝不动。它没电了,一个电子表,电池就是它的心脏。而机械表不同,它永远有力量,永远不停止,只要你坚持给它上发条。我认同了妈妈的说法:电子表是不耐用的,把那个被我冷落的“海鸥”重新召回。倒不是因为我真的翻然悔悟了,而是我没有再次攒钱买新表的决心。
  高中的时候,我带着“海鸥”军训,列队走正步,我和旁边的女生打着手臂了。一个重物狠狠砸在我的手腕上,待我细看,“海鸥”上出现了一道裂痕。我还没来得及说话,那人说:你碰着我了,声音严肃得好像一个法官。我只有缄默。按理说,“海鸥”受伤了,我可以再买新表了,我应该高兴,可我的心里,却是对“海鸥”的歉疚。军训休息的间隙,那个女生比画着自己的手表,闪亮厚实,她兴高采烈地说是在香港买的。我的心中,滑过一种酸涩的情绪,我知道,这和物质的贫瘠无关,只是对旧事物的爱怜。
  带着伤痕,“海鸥”陪伴我度过3年高中时光,中间,它停过好几次。我去表店修,年轻的店主看了一眼,就摇摇头:修啥呀?换个新的吧。我转身离开了,虽然彼时,我已有足够的钱,买一个新的。在小街的一角,我找到了旧式修表铺,带着黑框花镜的老师傅,慢慢把表盘卸下来,紧弦,上油,重装。“海鸥”又活了,“嚓嚓嚓”地走着,颇有老骥伏枥的样子。
  上大学的前夕,妈妈带着我去商场,新衣新鞋,一概重置。她说:买块新表吧,那个太旧了。我低头,“海鸥”正安静地卧在我手腕上,它真的很旧了,却仍然准确,仍然清晰,仍然一丝不苟,即便,带着抹不去的伤痕。
  我带着“海鸥”去了天津,就好像二十多年前,一个年轻的女孩经历的那样。她从长辈手中接过一块锃亮的海鸥手表——那是当时最珍贵的礼物,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流年暗换,物是人非,不变的,是止不住的时光和见证时光的——这块手表。
  在天津的复康路,我看到了一个厂,门前五个朱红大字“天津手表厂”,旁边还有牌子,海鸥手表生产厂。老式厂房,门脸也是土的,插着的红旗,迎风招展,带着时代的印痕和国营体制的呆板。很多人在门前穿行,没有谁在乎这个没落的厂房,产出新中国第一块手表的地方。
  若干年前,一块崭新的海鸥手表在这里下了生产线,运到了千里之外的中原小城,摆在商场柜台。一个老人买走了,送给最小的女儿做上学的礼物。小女儿在为人母后,把表送给了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女儿长大,兜兜转转,来到了当年海鸥手表诞生的厂房。
  这大约就是生命的绵延,一圈圈,永不止息,好像表盘上的指针。而这块传承三代的手表,竟也有了传家宝的意味。它勤劳而忠实,伏贴在我的手腕,如忠贞的仆人,时时提醒我,勤奋、守时、自惜。
  我曾有过一块海鸥手表,即使今天我已经不再戴它了,我还记得它的圆形玻璃表盘,铿锵有力的指针,背后振翅欲飞的海鸥,以及金属表链的丝丝凉意,那是属于光阴的凉意。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我跟我妈的沟通都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认为好的,她永远认为是坏的,似乎是一对永远没有相同意见的冤家,这令我十分苦闷,但看过《边城》之后,我却对沟通有了新的认识。  “人与人从根本上是无法沟通的。”这是沈从文先生在《边城》序中写到的话。翠翠和爷爷不能互相理解,但大黄狗却明白翠翠的心事,可大黄狗不会说话,因此我认为,当语言和思想发生不可避免的矛盾时,对话也就成了徒劳。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
期刊
初中毕业后,我读了一所职业中专。学校的前身叫“五七大学”,在荒郊野外,四周被大片的农田包围着,荒凉得叫人心里有些发空。而我所在的林果班,有很多时间要在果园里上课,枯燥的专业知识,艰苦的生活环境,以及青春期的躁动,让逃课成了家常便饭。  我们经常三五成群地游荡在校外,偷瓜摸枣,上树下湾,跟周围村庄里的不良少年打架,日子过得颓废而潦草。偶尔闲下来的时候,几个人便躲在一处隐秘的角落吹牛侃大山。亮子就是在
期刊
苏小馨爱上了容若,全班同学都知道。爱到痴迷,爱到狂热,爱到发烧。像那些追周杰伦,追韩寒,追李宇春的粉丝一样,她是容若的粉丝。  吃饭的时候想,走路的时候念,就连上课也常常走神。有一次她正在琢磨纳兰词中的意境,忽然老师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她一张口,一句词就溜出来: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教室里哗地乐开了。再看老师的脸,跟紫茄子的颜色差不多,声色俱厉:“苏小馨同学,又梦游了?去哪里旅游去了?这
期刊
☆没·头·脑☆    元子嚼着绿箭口香糖一脸不屑地说:米七月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呀?什么蠢事都干?灯开着,关她啥事?真是没头脑。  元子很夸张地乐,嘴里的口香糖掉到了地上。这时,米七月瞪着大眼睛站在我跟元子面前。元子打量了一下米七月,挑衅似的问:有事吗?  当然有事,口香糖拣起来!  元子来了女张飞的彪悍劲,站起来,头一扬:你哪只眼睛看到口香糖是我吐的,就是我吐的,关你啥事儿?  米七月盯着元子,丝毫
期刊
我看见“友谊”像艳丽的花朵  我知道花会凋零    我看见“友谊”像纯洁的雪  我知道雪会溶化    我看见“友谊”像芳香的酒  我知道酒会变酸    我看见友谊像不朽的金  我知道黄金的重价
期刊
非故意叛变事件    如果吃鱼能让人变聪明的话,楚轻觉得唐小星至少得吃一头鲸鱼。  自习课,前后桌四个人凑一起打牌。门一响,四个人赶紧把牌塞进桌堂里,然后正襟危坐做出讨论问题的样子。班主任老冯探寻的目光刚落到唐小星脸上,那丫头赶紧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没打牌!”  四个人被老冯带到办公室谈话。  回来,三个人六只眼盯着唐小星瞅,唐小星大叫:“我真不是叛徒。”三个人同时笑喷。“唐小星,这可是你自己说
期刊
一    四月的时候,教室对面花台上海棠就开了,花朵不大,却美得骄人。散漫的阳光底下,花瓣薄得透明。  许扬喜欢海棠,那种红不娇艳,不炫目,混杂着淡淡的白色,简单得像古时没骨画里的景物。于是,当他坐在教室里看着对面居民楼里的海棠时,他像个贼一样起了歹心,一刻也等不及了。不过现在是历史课,老师是学校里负有盛名的灭绝师太,要是就这么放肆地溜出去,被她发现的话,说不定真会被灭绝。  许扬坐在教室最后一排
期刊
在历朝历代中,歌咏鱼儿的诗词不在少数,但最为著名的,被赞誉得最多的,大概是一种叫武昌鱼的鱼儿,今天就来说说这个鱼儿。  《武昌县志》中,我们可以找到这种鱼儿的资料,记载中说道:“武昌鱼,俗称叫做团头鳊或是缩项鲂。”鲂鱼,就是我们今天称的鳊鱼,武昌鱼是鳊鱼的一种,别名又叫做缩项鳊。《武昌县志》中认为:产于樊口一带的武昌鱼是天下第一,因为这一带地方有许多深部不见的寒潭,而且还有水势回旋的河流。渔翁们第
期刊
汤姆12岁那年因为输血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只有大他4岁的沃特曼依旧像以前一样和他玩耍。离汤姆家的后院不远,有一条通往大海的小河,河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沃特曼告诉汤姆,把这些花草熬成汤,说不定能治他的病。  汤姆喝了沃特曼煮的汤,身体并不见好转,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活多久。沃特曼的妈妈再也不让沃特曼去找汤姆,她怕一家人都染上这可怕的病毒。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  一个偶然的机
期刊
我有好多糖,从小就有。我爱得病,从小就爱得。  生病吃药时,必须要吃点糖——不是那种好看的包在晶亮塑料纸里的水果糖,也不是那种细细沙沙的棉花糖,而是透明的方方棱棱的冰糖,硬硬凉凉的,含在嘴里,伴着涩苦的药味儿慢慢变小。  唐冰是我那时在儿童医院病房的邻床。他是我们304号里最不“稳定”的一个,经常被“白帽子”们呼隆呼隆推走了,又给呼隆呼隆推回来。他总是头发竖竖的,脸白白的,一笑两个小梨涡。他得的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