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自此,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地区调水。西线工程截至目前,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显得尤为令人瞩目。
1959年《长江流域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中,提出南水北调总的布局是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别调水。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远景从长江干流调水。1958年9月,水电部在批准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步设计任手动阀手动阀务书时,明确了引汉灌溉唐白河流域和引汉济黄济淮的任务。
1983年,国家计委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列为国家“六五”前期工作重点项目。长江委与各省市协作,1987年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规划报告》,重点研究了丹江口水库初期规模引水方案。水利部组织审查,按计划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审查后,长江委按会议要求作补充研究,于1988年正式上报,并向部主管领导作了汇报,但第二阶段审查未进行。1990年10月,水利部发文要求“抓紧完成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完建工程及调水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任务书工作”。
1991年11月长江委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规划报告(1990年9月修订)》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了中线工程以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及其他用水,不再要求通航,供水范围应包括天津市,并推荐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的调水方案。水利部对上述两个报告组织了审查,原则同意,也指出下阶段工作中需要补充研究的问题。
1992年年底,长江委提出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水利部和国际咨询公司分别组织对重大问题如可调水量、调蓄措施、总干渠、穿黄工程、投资估算等专题是大方方法评审后,水利部于1994年初审查通过了可研报告,同意加高丹江口水利枢纽,年均调水147亿立方米的调水方案。此方案也得到国家计委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及湖北五省市赞同。
1995年国家环保局也正式批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0年3月26日中国现代最大人工运河——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13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是最早通水的工程项目,届时将实现“长江水”补给京津地区。
如果说东线工程的主要压力在于治污,那么中线工程的主要难题在于移民。
2014年12月12日下午,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长江水正式进京。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以上,“双封闭”渠道设计确保沿途水质安全。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南水北调是一项积极的社会民生工程。兴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30万移民中的多数外迁到居住和生存条件较好的地方安置,将大大改善库周的生态环境,并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
2005年,开始加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坝顶由原来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水位从157米提高到170米,丹江口水库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为此,丹江口水库上游地区淹没面积达到144平方公里,整个库区移民34.5万人,其中河南省16.4万人、湖北省18.2万人,安置区涉及湖北、河南两省16个市60个县区287个乡镇,2000多个村。
移民安置一直是影响中线工程决策的重大问题,但同时也是解决丹江口库区环境容量严重不足、居民生活贫困的重大机遇。移民分期分批安置。从2009年8月完成试点移民搬迁开始,至2012年5月,河南省16万多人的移民搬迁全部完成,加上湖北省已经完成的18.2万移民搬迁安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34万多人的移民工作全部完成。2012年9月18日,在郧县柳陂镇移民安置点,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宣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移民搬迁任务圆满完成。”至此,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全部结束。
在整个移民搬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移民重大伤亡事件,却有300多名干部晕倒在搬迁现场,100多名干部因公負伤,10名干部倒下牺牲。淅川县上集镇司法所原副所长王玉敏就在10人之列。通水在即,当回过头去希望寻找他曾经为之奋斗的痕迹时,却发现,除了一张并不清楚的证件照,在这个世界上,他什么也没有留下。
和王玉敏一样,永久长眠的还有:淅川县香花镇土门村组长马保庆;香花镇白龙沟村组长陈新杰;上集镇魏营村组长魏华峰;香花镇柴沟村党支部书记武胜才;九重镇桦栎扒村党支部书记范恒雨;上集镇政府干部李春英、刘伍洲;滔河乡政府干部金存泽;淅川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马有志。
他们不能和“战友”一起分享通水一刻的喜悦了,但是国家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事迹和精神,在中国水利史上树起了一座无言丰碑。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自此,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地区调水。西线工程截至目前,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显得尤为令人瞩目。
1959年《长江流域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中,提出南水北调总的布局是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别调水。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远景从长江干流调水。1958年9月,水电部在批准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步设计任手动阀手动阀务书时,明确了引汉灌溉唐白河流域和引汉济黄济淮的任务。
1983年,国家计委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列为国家“六五”前期工作重点项目。长江委与各省市协作,1987年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规划报告》,重点研究了丹江口水库初期规模引水方案。水利部组织审查,按计划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审查后,长江委按会议要求作补充研究,于1988年正式上报,并向部主管领导作了汇报,但第二阶段审查未进行。1990年10月,水利部发文要求“抓紧完成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完建工程及调水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任务书工作”。
1991年11月长江委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规划报告(1990年9月修订)》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了中线工程以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及其他用水,不再要求通航,供水范围应包括天津市,并推荐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的调水方案。水利部对上述两个报告组织了审查,原则同意,也指出下阶段工作中需要补充研究的问题。
1992年年底,长江委提出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水利部和国际咨询公司分别组织对重大问题如可调水量、调蓄措施、总干渠、穿黄工程、投资估算等专题是大方方法评审后,水利部于1994年初审查通过了可研报告,同意加高丹江口水利枢纽,年均调水147亿立方米的调水方案。此方案也得到国家计委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及湖北五省市赞同。
1995年国家环保局也正式批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0年3月26日中国现代最大人工运河——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13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是最早通水的工程项目,届时将实现“长江水”补给京津地区。
如果说东线工程的主要压力在于治污,那么中线工程的主要难题在于移民。
2014年12月12日下午,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长江水正式进京。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以上,“双封闭”渠道设计确保沿途水质安全。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南水北调是一项积极的社会民生工程。兴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30万移民中的多数外迁到居住和生存条件较好的地方安置,将大大改善库周的生态环境,并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
2005年,开始加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坝顶由原来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水位从157米提高到170米,丹江口水库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为此,丹江口水库上游地区淹没面积达到144平方公里,整个库区移民34.5万人,其中河南省16.4万人、湖北省18.2万人,安置区涉及湖北、河南两省16个市60个县区287个乡镇,2000多个村。
移民安置一直是影响中线工程决策的重大问题,但同时也是解决丹江口库区环境容量严重不足、居民生活贫困的重大机遇。移民分期分批安置。从2009年8月完成试点移民搬迁开始,至2012年5月,河南省16万多人的移民搬迁全部完成,加上湖北省已经完成的18.2万移民搬迁安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34万多人的移民工作全部完成。2012年9月18日,在郧县柳陂镇移民安置点,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宣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移民搬迁任务圆满完成。”至此,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全部结束。
在整个移民搬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移民重大伤亡事件,却有300多名干部晕倒在搬迁现场,100多名干部因公負伤,10名干部倒下牺牲。淅川县上集镇司法所原副所长王玉敏就在10人之列。通水在即,当回过头去希望寻找他曾经为之奋斗的痕迹时,却发现,除了一张并不清楚的证件照,在这个世界上,他什么也没有留下。
和王玉敏一样,永久长眠的还有:淅川县香花镇土门村组长马保庆;香花镇白龙沟村组长陈新杰;上集镇魏营村组长魏华峰;香花镇柴沟村党支部书记武胜才;九重镇桦栎扒村党支部书记范恒雨;上集镇政府干部李春英、刘伍洲;滔河乡政府干部金存泽;淅川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马有志。
他们不能和“战友”一起分享通水一刻的喜悦了,但是国家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事迹和精神,在中国水利史上树起了一座无言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