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云南,就会想起石林。来到云南,如果不去石林一游,无疑会留下“不到长城”般的遗憾。的确,石林已成为云南这块红土高原上最显著的标志之一。2006年5月以来,由多家单位联合组织的全国范围内的“云南十大名片”评选活动,历时3个多月,终于落下帷幕。在当选的“云南十大名片”中,唯一的自然景观就是石林。石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石林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在丘陵起伏的数百平方公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石林成簇成片分布于山坡、岭脊、沟谷和洼地中。辟为游览区的大(小)石林和乃古石林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片。实际上,石林的面积远比人们想象的大得多。
作为一种特殊而罕见的地貌景观,石林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石林”一词最早见于公元前300多年楚国大诗人屈原诗词中。屈原在他的楚辞《天问》中一口气提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其中一问就是“焉有石林?”。但屈原文中所说的石林是否是指现今云南的石林已难以考证。
十四世纪元朝时对石林景观有了具体形象的文字描写,“石门(林),在陆良西平壤中,石笋森密,周匝十余重,大者高百仞,参差不齐,望之如林,俯仰侧植,千态万状,东西行者皆穿其中,故曰石门(林)”。
十七世纪明末清初时期,有少数探险者和文人雅士进入石林探幽访胜,并写下许多赞美石林奇观的诗歌词赋,如《石林歌》等。清朝初期(1712年)编纂的《路南州志》对石林有了更具体形象的描述:“石林,岩高数十仞,攀援始可人。其中怪石林立,如千队万骑,
大美石林
石林的魅力在于它的美似乎永远让人看不透,永远让人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因此,要想领略石林,只能是身临其境,用心灵去感悟。因为“大美者不能言啊!”
自古以来,石林吸引人们的,首先是石林奇特的自然景观。到石林之前,无论人们对它如何想像,一旦真正置身其中,还是免不了要被它特有的自然美所震撼,进而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和神奇力量由衷的赞叹。
置身石林,宛如进入石峰石柱的海洋。举目四望,比比皆是美妙造型,稍换角度,景象又迥然不同,变化多端,让人目不暇接。沿石缝间的曲折小径,忽而可达峰顶望远,忽而又至深谷探幽,让人美不胜收,赏心悦目。但见嶙峋的奇峰怪石与奇花异草相映成趣,既有雄奇阳刚之美,又有阴柔妩媚之幽。石林如此多娇,难怪神话世界《西游记》的电视剧要在这里拍摄。
石林的石峰石柱形态确实奇特。有的甚至状人拟物、惟妙惟肖。如“阿诗玛”,其形似撒尼人传说中的美丽少女阿诗玛,头戴包头,身负背篓,亭亭玉立、翘首远望;“母子偕游”,像一位雍容华贵的妇女携子漫步;“象踞石台”,似一头凝固的大象立于石峰之上;“千钧一发”,一块嶙峋巨石被两根壁立石柱撑在半空,看似随时要下落,游人经过其下,无不心惊胆颤;此外还有“凤凰梳翅”、“双鸟度食”等等,无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像这样冠以名称的像形石,仅在大(小)石林就有近百处。
不仅高大的石柱形态多样,石柱表面上的各种溶蚀纹理也很奇妙,大大小小的沟纹如精美雕刻装点石柱表面,有的齐整密集、细腻平滑,如刀削斧劈;有的粗糙散乱,凸凹不平,粗看杂乱无章,细看却排列有致,似象形文字,又似天然浮雕。
石林的石峰石柱还会随天气改变颜色,阵雨之时,灰白色的石林须臾之间竟成了浓黑色,凝重端庄,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雨过天睛,数十分钟内,无数石峰又魔幻般由黑色变成班驳的杂色,最后又变成灰白色,还其本来面目,让人叹为观止。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石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风景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因而其最高境界是逼近自然,即“虽以人筑、宛如天成”。长久以来,石林景观的自然和谐和美妙形态备受园林艺术家的推崇,给中国园林艺术以深刻影响。许多石景建造的原则,如“立峰”的造型标准为“疲、漏、透、皱”,“卧石”的标准要如出土的石芽等,部是石林景观的写照。因此石林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天然模本,被誉为“造园之源”。
石林的美不仅限于奇峰异石,而且还体现在石林与其他地貌和不同背景多种组合所呈现的整体美。成片的石林或突兀于广阔原野、或残留山脊,或藏于林间,或立于湖泊,在红土大地上,映衬着蓝天白云,如诗如画。云南石林可谓是大自然不朽的杰作。
石林的魅力在于它的美似乎永远让人看不透,永远让人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同一座石峰,同一处场景,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甚至一天里的不同时间去看,都会是不同的景象,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因此,要想领略石林,只能是身临其境,用心灵去感悟。
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石林不知迷住了多少人。摄影家杨春洲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就拍摄石林,一拍就是五十多年,可还是觉得没有拍够。多少诗人、作家用文字去赞美石林,多少画家用绘画去表现石林,但都不能尽现石林的神韵。作家贾平凹游览石林后感慨道:“对于石林,一个字也不写,也无法写出来。” 因为“大美者不能言啊!”。的确,像石林这样的“大美者”,最好的办法是去亲身体验,“说”是说不清的!
孟子说过:“目之于色,有同美焉”。在外国人眼里,石林也是妙不可言。如果问到过云南的外国游客,哪处景观能真正称得上是世界级的?他们会众口一词的说:石林。不仅是普通游客,在专家学者眼里,石林在世界上也是奇特的。著名的喀斯特学者、新西兰的威廉姆斯教授就形象地说:“如果有外星人来到地球,说:‘请给我看看地球上最典型的地貌景观’,那么一定会有包括云南石林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 前国际洞穴协会主席、加拿大的福特教授撰文写道:“对于外国游客来说,石林景观动人心弦。那些像我一样来自欧洲文化背景的人也会浮想联翩。在乃古石林黑色和黄色石柱下面的溶洞中,意大利游客仿佛看到圣·乔治正在与龙搏斗;类似于许多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结构和色彩,乃古石林构成了这一主题的背景;德国人会联想到山顶危崖上的堂皇城堡;对我来说(来自英国),石林使人联想起的是‘指环王’里的虚幻世界,一个著名的善恶之争的神话故事。”
在喀斯特地貌中,将具有尖顶和锋利刃脊的林柱状地貌称为“剑状喀斯特”(Pinnacle Karst)。世界其他一些地区也有类似的石林地貌,如马来西亚的穆鲁,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凯靖德山,马达加斯加的贝玛拉哈以及欧洲的西班牙、美洲的古巴、大洋州的澳大利亚等。而在国际喀斯特专家的眼里,云南石林是世界上类似地貌中形态最为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其他地方同云南石林相比,要么面积较小,要么形态单一,要么是位于热带雨林深处使人难以到达。很少有能像云南石林这样,大大小小的石林成片分布于山岭和沟谷,且每片石林的形态各异,犹如将世界各地的石林都搬来这里展示。漫步野外,使人觉得忽而到了古巴,忽而又到了西班牙……除 了剑状石林外,还有柱状石林、塔状石林、蘑菇状石林,更有许多难以归类的不规则状石林。无怪乎石林被誉为集石林形态之大全的“剑状喀斯特博物馆”,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
水火铸就
形成于水,考验于火:两次被覆盖,两次再出露:几“世”同堂,演绎地球故事
人们在游览石林,赞叹石林美妙神奇的同时,难免又会有几分疑惑:这罕见的自然奇观从何而来?何时有之?
关于石林的形成,当地彝族撒尼人很早就流传着一个“赶石成林”的美丽传说:撒尼英雄金芬若戛要为百姓堵江造坝,于是他偷出了“调山令”和“赶山鞭”,夜间将南部陆良等地的石头赶往北部宜良南盘江一带,然而走到石林县时,天已渐亮,具有神力的鸡鸣破坏了他的壮举,石头便停留在了石林地区,形成了成片密集分布的石林。
从地质科学的角度看,石林的形成不仅跨越了近三亿年的漫长历史,而且过程复杂,极具传奇色彩。可以说,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质传奇 要了解石林,还得先从“喀斯特”一词说起,因为石林也被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德语“Karst”一词的译音喀斯特原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区名称十九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J斯威奇(Cvijic)对那里奇形怪状的石灰岩地形进行了研究,并在其代表作《喀斯特现象》一文中将该地貌命名为“喀斯特”,此后“喀斯特”一词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地学专门术语。在中国,“喀斯特”的同义词是“岩溶”、因此,喀斯特地貌也被称为“岩溶地貌”。
形成石林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碳酸盐岩),属于沉积岩,即岩石是在水体中沉积形成的、石灰岩最大的特点是容易被水溶解,尤其是当水中富含二氧化碳时,因此石灰岩又被称为可溶性岩石。
中国是世界上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最广、喀斯特地貌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出露的喀斯特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尤其是在中国南方,以贵州为中心,包括云南、广西、四川、重庆、湖南等地,连片出露的喀斯特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被认为是世界上出露面积最大、大陆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区域。由于面积巨大,跨越不同的纬度和海拔,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南方会发育丰富多样的喀斯特地貌,包括像云南石林、桂林山水这样奇特的景观。
有了石灰岩,并非就能形成石林,否则石林就成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观了。实际情况是石林的面积只占喀斯特面积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在中国南方这片最大的喀斯特区域,石林的面积连万分之一部不到。可见石林景观的独特和珍贵。
石林的形成是由地质、气候、水文等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甚至是巧合的结果,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部不可能形成石林。
在地质方面,首先是区域大地构造条件,或者说要有地壳的抬升作用。发育石林的石灰岩最初形成于海底,而今的石林已伫立在海拔两千米的高原之上。这其中经历了持续的抬升过程,因为只有不断地抬升,才能使水有较大的向下侵蚀的动能,才能发育像石林这样的垂向立体景观。否则一个地区如果长期处在稳定状态,久而久之,自然风化,地形就会形成越来越平缓,最终向平原演化。其次地壳在抬升过程中,岩层要大致保持水平,不能发生明显的倾斜,否则高大的石柱就会站立不稳,顺着岩层的分界面(层理面)滑落倒塌。
石林是由众多高大的石灰岩溶柱构成的。那么这些石柱又是怎样从最初完整的石灰岩中分离出来的呢?简单地说,主要是因为石灰岩受到力的挤压作用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了两组以上的裂隙,在平面上将岩石分割成了网格状,以后水和生物等沿着这些裂隙往下溶蚀,随着裂隙的加深加宽,一个个石柱逐渐分离出来,再经构造抬升,将石柱出露于地表,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林。可见,如果岩石中只发育一组裂隙,那么溶蚀后,形成的就不是石林,而是一道道石墙了。另外,两组裂隙的密度要适宜,不能太密集也不能太稀疏。太密集则岩石容易被全部溶蚀,太稀疏则只能形成一些石丘。
发育石林地貌,往往还要有盖层条件的配合,就是石灰岩顶部要有一层其它岩石的覆盖。此盖层的存在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盖层可以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方式,造成局部水的集中,有利于盖层下面石林的发育。二是盖层的存在可以保护早期形成的石林。石林地区在地质历史上就曾被厚厚的火山岩覆盖,历经了上亿年的剥蚀,如今火山岩已大部分消失,只剩下零星残余。如果没有这层火山岩的存在,不要说古老部分的石林保存不下来,恐怕连发育石林的石灰岩部已不复存在了。
气候条件对石林的发育也很重要,气候主要是通过降水量和气温来影响喀斯特发育过程。降水多、气温高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解和石林地貌的形成。研究表明石林地区两亿多年来,古气候几经变化,曾长期为低海拔、低纬度的温暖潮湿热带地区,雨量充沛,气温较高,为石林的发育提供了很好条件。如今石林地区已处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对石林的发育来说已非最佳时期。
水文条件主要是指水的类型及活动方式对喀斯特的影响。石灰岩溶隙与溶洞中的地下水,都称为喀斯特水,它们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地表河水。进入岩石后便无孔不入,神出鬼没,到处流动。最终又以泉水的形式流出地表。在此过程中,水就像一把神奇的雕刻刀,将岩石塑造成千奇百怪的喀斯特形态。
石林的历史有多长?简言之,形成石林的石灰岩的年龄是2.7亿年。而从这些岩石中发育石林地貌则是从2.6亿年前开始,并一直延续至今。
地质上称为中二叠世的2.7亿年前,石林地区是一片广阔的海洋,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海水中生活着大量的贝壳、珊瑚类生物。海底则慢慢沉积形成了几百米厚的石灰岩。生物死亡之后,它们的躯壳会被保留在岩石中,成为化石。在石林的一些地方,仍可以看到有些岩石几乎全部由这些生物躯壳和残片组成,即所谓的“生物碎屑灰岩”,可见当时石林地区是个多么热闹和充满生机的海底世界。
2.6亿年前,地壳运动使石林地区脱离海洋环境,上升成为陆地,同时石灰岩受到挤压,产生破裂,在海洋边缘湿热气候条件下,雨水等沿裂隙溶蚀,形成了最早期的石林。
随后的晚二叠世时期(2.6—2.5亿年前),石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滚滚岩浆从地下深处沿断裂喷溢而出。炽热的岩浆流进石林,使早期形成的石芽、石柱被烘烤和掩埋。这些来自水中的岩石经受了地狱之火的考验。岩浆冷却后成为玄武岩,厚度可达四五百米,就象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在早期石林之上。
2.5亿年前,二叠纪结束,进入中生代时期(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在持续近两亿年的整个中生代时期,石林地区一直处于被玄武岩覆盖和缓慢的抬升状态。由于剥蚀作用,玄武岩盖层变得越来越薄。
至6千多万年前,中生代结束,新生 代开始,石林地区局部玄武岩盖层全部被剥蚀,石灰岩和早期的石林重新出露地表,并开始新一轮石林的发育。这一轮石林发育持续了约一千多万年,一直到早第三纪古新世末期。
至5千多万年前的始新世时,石林地区的地貌格局又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受到早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石林地区掀斜抬升,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内陆湖泊,称为“路南古湖”。由于地表水不断从湖周向古湖汇集,同时也将剥蚀下来的物质带入湖中,在湖底形成了厚厚的碎屑沉积,因颜色呈红色,又称红层沉积。路南古湖存在了约3千万年(始新世—渐新世)。这一时期,石林的发育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在湖水淹没范围,早期石林又被湖泊碎屑沉积物所覆盖。二是湖周地区,因为有较强的水动条件,在早期喀斯特地貌的基础上,延续石林的发育演化。很有可能这一时期路南古湖周围的山坡上有一片片不亚于现今所见的高大雄伟的石林。
到2千3百万年前的渐新世末期,石林地区由于地壳抬升,古湖中心南移,湖水面积也逐渐缩小,最后在南部大叠水一带出现悬崖,湖水泄出,古湖消亡。
从两千万年前(晚第三纪)至今,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石林地区处在持续的抬升过程,这期间形成了以巴江为侵蚀基准面的地貌格局并沿续至今。由于剥蚀作用,一些曾被湖泊沉积物覆盖的石林再次出露地表,继续发育。
在2.6亿多年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石林地貌的发育新老交替,老的石林逐渐消失,新的石林不断形成。如今见到的石林可谓“辈份”齐全:
那些刚从玄武岩中露出脑袋的石芽,是形成于2.5亿年前的最早期的石林,它们黑乎乎的身躯,似乎在诉说着被炽热岩浆烘烤和被埋藏了2亿多年的经历;
那些刚从红层中冒出的石林,是6千多万年前形成的,它们曾被湖水淹没和被湖底沉积物所覆盖,如今也重见天日;
那些位于山顶、岭脊之上的稀疏石柱,也有几千万年的历史,只是由于不曾被湖水淹没,历经风雨侵蚀,如今已稀稀落落,歪歪倒倒,呈垂暮之态;
那些位于现今洼地之中,甚至还泡在水中的石芽、石柱,是真正的“新生代”,它们密密匝匝,尖锐锋利,呈现出向上的活力从上不难看出,石林的演化经历了近三亿年沧桑巨变。最初的石灰岩形成于大海之中,后因地壳变动,海洋变陆地,平地变高山,石灰岩也匪夷所思的被塑造成了石林地貌。这期间石林还被炽热的火山熔岩烘烤和掩埋过,也被广阔的湖水淹没过,两次被覆盖,两次再出露。如今,形成于不同地质时期的石林同时出露,几“世”同堂,演绎地球故事。可以说,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质传奇。
石林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在丘陵起伏的数百平方公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石林成簇成片分布于山坡、岭脊、沟谷和洼地中。辟为游览区的大(小)石林和乃古石林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片。实际上,石林的面积远比人们想象的大得多。
作为一种特殊而罕见的地貌景观,石林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石林”一词最早见于公元前300多年楚国大诗人屈原诗词中。屈原在他的楚辞《天问》中一口气提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其中一问就是“焉有石林?”。但屈原文中所说的石林是否是指现今云南的石林已难以考证。
十四世纪元朝时对石林景观有了具体形象的文字描写,“石门(林),在陆良西平壤中,石笋森密,周匝十余重,大者高百仞,参差不齐,望之如林,俯仰侧植,千态万状,东西行者皆穿其中,故曰石门(林)”。
十七世纪明末清初时期,有少数探险者和文人雅士进入石林探幽访胜,并写下许多赞美石林奇观的诗歌词赋,如《石林歌》等。清朝初期(1712年)编纂的《路南州志》对石林有了更具体形象的描述:“石林,岩高数十仞,攀援始可人。其中怪石林立,如千队万骑,
大美石林
石林的魅力在于它的美似乎永远让人看不透,永远让人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因此,要想领略石林,只能是身临其境,用心灵去感悟。因为“大美者不能言啊!”
自古以来,石林吸引人们的,首先是石林奇特的自然景观。到石林之前,无论人们对它如何想像,一旦真正置身其中,还是免不了要被它特有的自然美所震撼,进而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和神奇力量由衷的赞叹。
置身石林,宛如进入石峰石柱的海洋。举目四望,比比皆是美妙造型,稍换角度,景象又迥然不同,变化多端,让人目不暇接。沿石缝间的曲折小径,忽而可达峰顶望远,忽而又至深谷探幽,让人美不胜收,赏心悦目。但见嶙峋的奇峰怪石与奇花异草相映成趣,既有雄奇阳刚之美,又有阴柔妩媚之幽。石林如此多娇,难怪神话世界《西游记》的电视剧要在这里拍摄。
石林的石峰石柱形态确实奇特。有的甚至状人拟物、惟妙惟肖。如“阿诗玛”,其形似撒尼人传说中的美丽少女阿诗玛,头戴包头,身负背篓,亭亭玉立、翘首远望;“母子偕游”,像一位雍容华贵的妇女携子漫步;“象踞石台”,似一头凝固的大象立于石峰之上;“千钧一发”,一块嶙峋巨石被两根壁立石柱撑在半空,看似随时要下落,游人经过其下,无不心惊胆颤;此外还有“凤凰梳翅”、“双鸟度食”等等,无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像这样冠以名称的像形石,仅在大(小)石林就有近百处。
不仅高大的石柱形态多样,石柱表面上的各种溶蚀纹理也很奇妙,大大小小的沟纹如精美雕刻装点石柱表面,有的齐整密集、细腻平滑,如刀削斧劈;有的粗糙散乱,凸凹不平,粗看杂乱无章,细看却排列有致,似象形文字,又似天然浮雕。
石林的石峰石柱还会随天气改变颜色,阵雨之时,灰白色的石林须臾之间竟成了浓黑色,凝重端庄,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雨过天睛,数十分钟内,无数石峰又魔幻般由黑色变成班驳的杂色,最后又变成灰白色,还其本来面目,让人叹为观止。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石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风景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因而其最高境界是逼近自然,即“虽以人筑、宛如天成”。长久以来,石林景观的自然和谐和美妙形态备受园林艺术家的推崇,给中国园林艺术以深刻影响。许多石景建造的原则,如“立峰”的造型标准为“疲、漏、透、皱”,“卧石”的标准要如出土的石芽等,部是石林景观的写照。因此石林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天然模本,被誉为“造园之源”。
石林的美不仅限于奇峰异石,而且还体现在石林与其他地貌和不同背景多种组合所呈现的整体美。成片的石林或突兀于广阔原野、或残留山脊,或藏于林间,或立于湖泊,在红土大地上,映衬着蓝天白云,如诗如画。云南石林可谓是大自然不朽的杰作。
石林的魅力在于它的美似乎永远让人看不透,永远让人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同一座石峰,同一处场景,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甚至一天里的不同时间去看,都会是不同的景象,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因此,要想领略石林,只能是身临其境,用心灵去感悟。
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石林不知迷住了多少人。摄影家杨春洲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就拍摄石林,一拍就是五十多年,可还是觉得没有拍够。多少诗人、作家用文字去赞美石林,多少画家用绘画去表现石林,但都不能尽现石林的神韵。作家贾平凹游览石林后感慨道:“对于石林,一个字也不写,也无法写出来。” 因为“大美者不能言啊!”。的确,像石林这样的“大美者”,最好的办法是去亲身体验,“说”是说不清的!
孟子说过:“目之于色,有同美焉”。在外国人眼里,石林也是妙不可言。如果问到过云南的外国游客,哪处景观能真正称得上是世界级的?他们会众口一词的说:石林。不仅是普通游客,在专家学者眼里,石林在世界上也是奇特的。著名的喀斯特学者、新西兰的威廉姆斯教授就形象地说:“如果有外星人来到地球,说:‘请给我看看地球上最典型的地貌景观’,那么一定会有包括云南石林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 前国际洞穴协会主席、加拿大的福特教授撰文写道:“对于外国游客来说,石林景观动人心弦。那些像我一样来自欧洲文化背景的人也会浮想联翩。在乃古石林黑色和黄色石柱下面的溶洞中,意大利游客仿佛看到圣·乔治正在与龙搏斗;类似于许多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结构和色彩,乃古石林构成了这一主题的背景;德国人会联想到山顶危崖上的堂皇城堡;对我来说(来自英国),石林使人联想起的是‘指环王’里的虚幻世界,一个著名的善恶之争的神话故事。”
在喀斯特地貌中,将具有尖顶和锋利刃脊的林柱状地貌称为“剑状喀斯特”(Pinnacle Karst)。世界其他一些地区也有类似的石林地貌,如马来西亚的穆鲁,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凯靖德山,马达加斯加的贝玛拉哈以及欧洲的西班牙、美洲的古巴、大洋州的澳大利亚等。而在国际喀斯特专家的眼里,云南石林是世界上类似地貌中形态最为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其他地方同云南石林相比,要么面积较小,要么形态单一,要么是位于热带雨林深处使人难以到达。很少有能像云南石林这样,大大小小的石林成片分布于山岭和沟谷,且每片石林的形态各异,犹如将世界各地的石林都搬来这里展示。漫步野外,使人觉得忽而到了古巴,忽而又到了西班牙……除 了剑状石林外,还有柱状石林、塔状石林、蘑菇状石林,更有许多难以归类的不规则状石林。无怪乎石林被誉为集石林形态之大全的“剑状喀斯特博物馆”,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
水火铸就
形成于水,考验于火:两次被覆盖,两次再出露:几“世”同堂,演绎地球故事
人们在游览石林,赞叹石林美妙神奇的同时,难免又会有几分疑惑:这罕见的自然奇观从何而来?何时有之?
关于石林的形成,当地彝族撒尼人很早就流传着一个“赶石成林”的美丽传说:撒尼英雄金芬若戛要为百姓堵江造坝,于是他偷出了“调山令”和“赶山鞭”,夜间将南部陆良等地的石头赶往北部宜良南盘江一带,然而走到石林县时,天已渐亮,具有神力的鸡鸣破坏了他的壮举,石头便停留在了石林地区,形成了成片密集分布的石林。
从地质科学的角度看,石林的形成不仅跨越了近三亿年的漫长历史,而且过程复杂,极具传奇色彩。可以说,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质传奇 要了解石林,还得先从“喀斯特”一词说起,因为石林也被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德语“Karst”一词的译音喀斯特原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区名称十九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J斯威奇(Cvijic)对那里奇形怪状的石灰岩地形进行了研究,并在其代表作《喀斯特现象》一文中将该地貌命名为“喀斯特”,此后“喀斯特”一词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地学专门术语。在中国,“喀斯特”的同义词是“岩溶”、因此,喀斯特地貌也被称为“岩溶地貌”。
形成石林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碳酸盐岩),属于沉积岩,即岩石是在水体中沉积形成的、石灰岩最大的特点是容易被水溶解,尤其是当水中富含二氧化碳时,因此石灰岩又被称为可溶性岩石。
中国是世界上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最广、喀斯特地貌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出露的喀斯特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尤其是在中国南方,以贵州为中心,包括云南、广西、四川、重庆、湖南等地,连片出露的喀斯特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被认为是世界上出露面积最大、大陆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区域。由于面积巨大,跨越不同的纬度和海拔,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南方会发育丰富多样的喀斯特地貌,包括像云南石林、桂林山水这样奇特的景观。
有了石灰岩,并非就能形成石林,否则石林就成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观了。实际情况是石林的面积只占喀斯特面积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在中国南方这片最大的喀斯特区域,石林的面积连万分之一部不到。可见石林景观的独特和珍贵。
石林的形成是由地质、气候、水文等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甚至是巧合的结果,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部不可能形成石林。
在地质方面,首先是区域大地构造条件,或者说要有地壳的抬升作用。发育石林的石灰岩最初形成于海底,而今的石林已伫立在海拔两千米的高原之上。这其中经历了持续的抬升过程,因为只有不断地抬升,才能使水有较大的向下侵蚀的动能,才能发育像石林这样的垂向立体景观。否则一个地区如果长期处在稳定状态,久而久之,自然风化,地形就会形成越来越平缓,最终向平原演化。其次地壳在抬升过程中,岩层要大致保持水平,不能发生明显的倾斜,否则高大的石柱就会站立不稳,顺着岩层的分界面(层理面)滑落倒塌。
石林是由众多高大的石灰岩溶柱构成的。那么这些石柱又是怎样从最初完整的石灰岩中分离出来的呢?简单地说,主要是因为石灰岩受到力的挤压作用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了两组以上的裂隙,在平面上将岩石分割成了网格状,以后水和生物等沿着这些裂隙往下溶蚀,随着裂隙的加深加宽,一个个石柱逐渐分离出来,再经构造抬升,将石柱出露于地表,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林。可见,如果岩石中只发育一组裂隙,那么溶蚀后,形成的就不是石林,而是一道道石墙了。另外,两组裂隙的密度要适宜,不能太密集也不能太稀疏。太密集则岩石容易被全部溶蚀,太稀疏则只能形成一些石丘。
发育石林地貌,往往还要有盖层条件的配合,就是石灰岩顶部要有一层其它岩石的覆盖。此盖层的存在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盖层可以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方式,造成局部水的集中,有利于盖层下面石林的发育。二是盖层的存在可以保护早期形成的石林。石林地区在地质历史上就曾被厚厚的火山岩覆盖,历经了上亿年的剥蚀,如今火山岩已大部分消失,只剩下零星残余。如果没有这层火山岩的存在,不要说古老部分的石林保存不下来,恐怕连发育石林的石灰岩部已不复存在了。
气候条件对石林的发育也很重要,气候主要是通过降水量和气温来影响喀斯特发育过程。降水多、气温高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解和石林地貌的形成。研究表明石林地区两亿多年来,古气候几经变化,曾长期为低海拔、低纬度的温暖潮湿热带地区,雨量充沛,气温较高,为石林的发育提供了很好条件。如今石林地区已处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对石林的发育来说已非最佳时期。
水文条件主要是指水的类型及活动方式对喀斯特的影响。石灰岩溶隙与溶洞中的地下水,都称为喀斯特水,它们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地表河水。进入岩石后便无孔不入,神出鬼没,到处流动。最终又以泉水的形式流出地表。在此过程中,水就像一把神奇的雕刻刀,将岩石塑造成千奇百怪的喀斯特形态。
石林的历史有多长?简言之,形成石林的石灰岩的年龄是2.7亿年。而从这些岩石中发育石林地貌则是从2.6亿年前开始,并一直延续至今。
地质上称为中二叠世的2.7亿年前,石林地区是一片广阔的海洋,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海水中生活着大量的贝壳、珊瑚类生物。海底则慢慢沉积形成了几百米厚的石灰岩。生物死亡之后,它们的躯壳会被保留在岩石中,成为化石。在石林的一些地方,仍可以看到有些岩石几乎全部由这些生物躯壳和残片组成,即所谓的“生物碎屑灰岩”,可见当时石林地区是个多么热闹和充满生机的海底世界。
2.6亿年前,地壳运动使石林地区脱离海洋环境,上升成为陆地,同时石灰岩受到挤压,产生破裂,在海洋边缘湿热气候条件下,雨水等沿裂隙溶蚀,形成了最早期的石林。
随后的晚二叠世时期(2.6—2.5亿年前),石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滚滚岩浆从地下深处沿断裂喷溢而出。炽热的岩浆流进石林,使早期形成的石芽、石柱被烘烤和掩埋。这些来自水中的岩石经受了地狱之火的考验。岩浆冷却后成为玄武岩,厚度可达四五百米,就象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在早期石林之上。
2.5亿年前,二叠纪结束,进入中生代时期(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在持续近两亿年的整个中生代时期,石林地区一直处于被玄武岩覆盖和缓慢的抬升状态。由于剥蚀作用,玄武岩盖层变得越来越薄。
至6千多万年前,中生代结束,新生 代开始,石林地区局部玄武岩盖层全部被剥蚀,石灰岩和早期的石林重新出露地表,并开始新一轮石林的发育。这一轮石林发育持续了约一千多万年,一直到早第三纪古新世末期。
至5千多万年前的始新世时,石林地区的地貌格局又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受到早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石林地区掀斜抬升,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内陆湖泊,称为“路南古湖”。由于地表水不断从湖周向古湖汇集,同时也将剥蚀下来的物质带入湖中,在湖底形成了厚厚的碎屑沉积,因颜色呈红色,又称红层沉积。路南古湖存在了约3千万年(始新世—渐新世)。这一时期,石林的发育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在湖水淹没范围,早期石林又被湖泊碎屑沉积物所覆盖。二是湖周地区,因为有较强的水动条件,在早期喀斯特地貌的基础上,延续石林的发育演化。很有可能这一时期路南古湖周围的山坡上有一片片不亚于现今所见的高大雄伟的石林。
到2千3百万年前的渐新世末期,石林地区由于地壳抬升,古湖中心南移,湖水面积也逐渐缩小,最后在南部大叠水一带出现悬崖,湖水泄出,古湖消亡。
从两千万年前(晚第三纪)至今,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石林地区处在持续的抬升过程,这期间形成了以巴江为侵蚀基准面的地貌格局并沿续至今。由于剥蚀作用,一些曾被湖泊沉积物覆盖的石林再次出露地表,继续发育。
在2.6亿多年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石林地貌的发育新老交替,老的石林逐渐消失,新的石林不断形成。如今见到的石林可谓“辈份”齐全:
那些刚从玄武岩中露出脑袋的石芽,是形成于2.5亿年前的最早期的石林,它们黑乎乎的身躯,似乎在诉说着被炽热岩浆烘烤和被埋藏了2亿多年的经历;
那些刚从红层中冒出的石林,是6千多万年前形成的,它们曾被湖水淹没和被湖底沉积物所覆盖,如今也重见天日;
那些位于山顶、岭脊之上的稀疏石柱,也有几千万年的历史,只是由于不曾被湖水淹没,历经风雨侵蚀,如今已稀稀落落,歪歪倒倒,呈垂暮之态;
那些位于现今洼地之中,甚至还泡在水中的石芽、石柱,是真正的“新生代”,它们密密匝匝,尖锐锋利,呈现出向上的活力从上不难看出,石林的演化经历了近三亿年沧桑巨变。最初的石灰岩形成于大海之中,后因地壳变动,海洋变陆地,平地变高山,石灰岩也匪夷所思的被塑造成了石林地貌。这期间石林还被炽热的火山熔岩烘烤和掩埋过,也被广阔的湖水淹没过,两次被覆盖,两次再出露。如今,形成于不同地质时期的石林同时出露,几“世”同堂,演绎地球故事。可以说,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质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