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说到,在距今4.44亿~ 3.59亿年前的志留纪和泥盆纪时期,鱼类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有颌鱼类凭借灵活有力的上下颌,逐渐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诞生了邓氏鱼这样的海中霸主。然而,在泥盆纪晚期发生的第二次生物大灭绝使海洋生物遭到重创,海洋霸主邓氏鱼也惨遭灭绝。灾难之中,鱼类的一个特殊分支——肉鳍鱼类,迈出了登陆的第一步,并且逐渐适应陆生环境,演化为最早的两栖类动物。
距今3.59亿年前,时间进入石炭纪。随着陆地面积扩大,早在志留纪便从海洋登上陆地的植物家族,在这个温暖、湿润、沼泽遍布的时期开始大规模扩张,地球逐渐被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覆盖。正是这些日后被深埋在地下的原始森林,在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变化后,形成了今天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煤炭。
繁茂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氧气,使地球大气的氧气含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值——35%。在高氧湿润的环境中,出现了一大批令人难以想象的“巨虫”:体长70 厘米的巨蝎、翼展70厘米的巨脉蜻蜓、体长2.6米的巨型古马陆等横行于原始森林中。一种仅巴掌长、形似小蜥蜴的动物小心翼翼地穿行于密林之中,避免沦为巨虫的美餐。谁能想到这种可怜兮兮的小小爬行动物,竟是日后称霸地球的恐龙的祖先——林蜥呢?
让我们的目光从陆地回到海洋。珊瑚、鱼类和菊石亚纲动物仍然繁盛,生存了近2 亿年的三叶虫却开始衰落。近岸地区,由海洋登上陆地的两栖动物分化出了许多新物种,并诞生了体长近2米、外形似鳄鱼的掠食者——引螈。虽然进化出了用肺呼吸等更适应陆生环境的特征,但这些两栖动物依旧不能长期脱离水而生存,必须频繁地往返于陆地和海洋。
在石炭纪晚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物种——中龙。中龙的祖先历尽千难万险从海洋登上陆地,终于演化成适应陆地环境的爬行动物,而中龙却反其道而行之,又一头扎回了海洋,并进化出适合游泳的长尾巴,以捕食小鱼为生,成为最早进入海洋的爬行动物。
石炭纪末期的某天,地层中积累了1亿多年的煤炭被高温引燃,在氧气的助力下,大火开始肆意蔓延,一半的陆地都陷入了火海,无数的生物被烈焰吞噬……数十年后,大火终于熄灭,但这场火灾造成的影响却持续了数万年。
“石炭纪燃煤事件”使巨型昆虫几近灭绝,两栖动物也遭受重创,爬行动物却因祸得福, 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就在风云变幻中,时间来到距今2.99亿年的二叠纪。
二叠纪的海洋“舞台”上,海百合、珊瑚、腕足类动物、海绵、鹦鹉螺和三叶虫这些“老演员”并没有太大变化,而称王称霸的“主角”则变成了软骨鱼类。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种体长十多米的巨型软骨鱼——旋齿鲨。旋齿鲨奇特的螺旋齿化石一度让古生物学家大伤脑筋、争论不休,搞不清楚螺旋齿究竟是长在什么部位的。直到最近,科学家运用现代技术,才最终确定螺旋齿是半埋在旋齿鲨下颌中的。
就在各种生物竞相角逐、发展得欣欣向荣时,距今2.51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一场生物演化史上空前的大灾难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底积聚了强大的力量,直到某一天,随着一声巨响,地壳被炸开了一个直径50多千米、深不见底的巨型深渊。无数碎石被气浪卷到数万米高空,如同“炸弹雨”一样摧毁了方圆数千千米内的生物。随后,大量滚烫的岩浆从几十条超过1000千米长的巨大裂缝中喷涌而出,热浪导致全球气温急剧升高,大片森林被烧毁,酸雨侵蚀着大地,氧气含量骤降,大气中的有毒气体完全遮住了太阳,地球陷入了无尽的黑暗……這场超级灾难导致地球上96%的物种灭绝,就连在海洋中繁衍生息长达3亿年、成功躲过前两次生物大灭绝的三叶虫,也未能躲过这次灾难,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将地球上的物种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牌,为爬行动物的崛起、恐龙时代的来临带来了机遇。新时代的海洋中又会是谁夺得霸主宝座呢?我们将在下一期中为大家讲解。
(北京自然博物馆 卢君辉 供稿)
距今3.59亿年前,时间进入石炭纪。随着陆地面积扩大,早在志留纪便从海洋登上陆地的植物家族,在这个温暖、湿润、沼泽遍布的时期开始大规模扩张,地球逐渐被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覆盖。正是这些日后被深埋在地下的原始森林,在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变化后,形成了今天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煤炭。
繁茂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氧气,使地球大气的氧气含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值——35%。在高氧湿润的环境中,出现了一大批令人难以想象的“巨虫”:体长70 厘米的巨蝎、翼展70厘米的巨脉蜻蜓、体长2.6米的巨型古马陆等横行于原始森林中。一种仅巴掌长、形似小蜥蜴的动物小心翼翼地穿行于密林之中,避免沦为巨虫的美餐。谁能想到这种可怜兮兮的小小爬行动物,竟是日后称霸地球的恐龙的祖先——林蜥呢?
让我们的目光从陆地回到海洋。珊瑚、鱼类和菊石亚纲动物仍然繁盛,生存了近2 亿年的三叶虫却开始衰落。近岸地区,由海洋登上陆地的两栖动物分化出了许多新物种,并诞生了体长近2米、外形似鳄鱼的掠食者——引螈。虽然进化出了用肺呼吸等更适应陆生环境的特征,但这些两栖动物依旧不能长期脱离水而生存,必须频繁地往返于陆地和海洋。
在石炭纪晚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物种——中龙。中龙的祖先历尽千难万险从海洋登上陆地,终于演化成适应陆地环境的爬行动物,而中龙却反其道而行之,又一头扎回了海洋,并进化出适合游泳的长尾巴,以捕食小鱼为生,成为最早进入海洋的爬行动物。
石炭纪末期的某天,地层中积累了1亿多年的煤炭被高温引燃,在氧气的助力下,大火开始肆意蔓延,一半的陆地都陷入了火海,无数的生物被烈焰吞噬……数十年后,大火终于熄灭,但这场火灾造成的影响却持续了数万年。
“石炭纪燃煤事件”使巨型昆虫几近灭绝,两栖动物也遭受重创,爬行动物却因祸得福, 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就在风云变幻中,时间来到距今2.99亿年的二叠纪。
二叠纪的海洋“舞台”上,海百合、珊瑚、腕足类动物、海绵、鹦鹉螺和三叶虫这些“老演员”并没有太大变化,而称王称霸的“主角”则变成了软骨鱼类。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种体长十多米的巨型软骨鱼——旋齿鲨。旋齿鲨奇特的螺旋齿化石一度让古生物学家大伤脑筋、争论不休,搞不清楚螺旋齿究竟是长在什么部位的。直到最近,科学家运用现代技术,才最终确定螺旋齿是半埋在旋齿鲨下颌中的。
就在各种生物竞相角逐、发展得欣欣向荣时,距今2.51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一场生物演化史上空前的大灾难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底积聚了强大的力量,直到某一天,随着一声巨响,地壳被炸开了一个直径50多千米、深不见底的巨型深渊。无数碎石被气浪卷到数万米高空,如同“炸弹雨”一样摧毁了方圆数千千米内的生物。随后,大量滚烫的岩浆从几十条超过1000千米长的巨大裂缝中喷涌而出,热浪导致全球气温急剧升高,大片森林被烧毁,酸雨侵蚀着大地,氧气含量骤降,大气中的有毒气体完全遮住了太阳,地球陷入了无尽的黑暗……這场超级灾难导致地球上96%的物种灭绝,就连在海洋中繁衍生息长达3亿年、成功躲过前两次生物大灭绝的三叶虫,也未能躲过这次灾难,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将地球上的物种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牌,为爬行动物的崛起、恐龙时代的来临带来了机遇。新时代的海洋中又会是谁夺得霸主宝座呢?我们将在下一期中为大家讲解。
(北京自然博物馆 卢君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