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家欧·亨利作为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其短篇小说短小精悍、耐人寻味,颇具艺术特色,不同的艺术手法在其作品中灵活运用,却不着痕迹,形成了质朴、风趣、轻快的语言风格,以及潜藏在这一语言风格背后的成熟的叙事技巧。本文以其经典作品《财神与爱神》为例,剖析欧·亨利小说中叙事视角的迁移与遮蔽,探索叙事技巧与其叙事效果之间的联系。
一、“外聚焦”是欧·亨利短篇小说鲜明的叙事特色
外聚焦全知全能的视角往往应用于长篇巨著,使用在短篇小说中并不普遍,由于外聚焦视角能够看到故事全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短篇小说悬念的构建和剧情的紧凑,更多作家青睐于内聚焦甚至非聚焦的手法,而纵观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外聚焦的手法比比皆是,不仅没有破坏作品的紧凑性和悬念性,反而在欧·亨利的巧妙运用下,成就了经典的“欧·亨利式结尾”,在《财神与爱神》中,外聚焦视角的运用,也成就了该作品鲜明的叙事特色。
外聚焦是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也是我们常说的“上帝视角”,多用于长篇巨制和史诗作品,该视角可以覆盖到作品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不受叙事者主观视角和主观能力的限制,用于作者向读者直接介绍作品内容,讲述前因后果,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战争与和平》等长篇作品中,都常见外聚焦视角的运用。如《三国演义》的开篇“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是典型的外聚焦视角,书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无法完成如上的叙事,这是作者作为叙述者从全知全能的视角在概括全书内容。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外聚焦手法的运用,之所以能够成为其叙述的特色,在于其炉火纯青和不着痕迹,与前文提到的长篇巨著不同,欧·亨利外聚焦视角的运用,是悄无声息的,在其内聚焦为主的叙述当中,若隐若现的外聚焦如划过天空的一道流星,向读者映透了小说的全貌,却迅速融入璀璨的星辰里。如在《财神与爱神》中,开篇第一段就是外聚焦的运用:“退休的洛氏尤列加肥皂制造商和专利人,老安东尼·洛克沃尔,在五马路私邸的书房里望着窗外,咧开嘴笑了一笑。”十分短促而简单的外聚焦叙述,向读者讲述了人物的身份以及经济实力,为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做好了铺垫,这种叙述在开篇设置了多处,密集而精准,全部指向人物的核心标签—财富,“召唤佣人时一向不喜欢摇铃的安东尼·洛克沃尔走到房门口,喊了声‘迈克!’他那嗓子一度震破过堪萨斯大草原上的天空,如今声势仍不减当年”,短短两句话,人物的身份、背景、气度、习惯跃然纸上,却毫无居高临下的叙述痕迹,让读者的主要精力仍沉浸在精彩的对白中。
同样的把戏在篇中和篇尾又上演了一次,也是同样的悄无声息,却又至关重要,在理查德的车子行驶在路上,找寻那一枚象征着“爱神”的戒指的时候,作者又悄然带领读者脱离理查德的视角,去俯视整个街道,去等待故事高潮的到来:“可是就在那一分钟里,一辆市区汽车在马路的正前方停住了。马车夫想往左拐,然而一辆笨重的快运货车挡住了他的去路。他向右面试试,又不得不退回来,避让一辆莫名其妙地出现在那儿的装载家具的马车。他企图倒退,但也不成,便只好扔下缰绳,聊尽本分地咒骂起来。他给封锁在一批纠缠不清的车辆和马匹中间了。”这一段内容是理查德所不知情的,而也正是这段内容,与结尾形成了巧妙呼应,为反转埋下伏笔。因此,这段关键内容,欧·亨利选择了外聚焦的叙述,视角暂时离开理查德,为读者展现一个街景的全貌。在篇尾,欧·亨利则直接跳出来讲话,“故事原该在这儿收场了。我跟各位一样,也热切地希望如此。但是为了弄清事实真相,我们非刨根问底不可”,这象征着好戏开场,也预示着“欧·亨利式结尾”的到来。
通篇外聚焦手法的运用就像是一个仪式,开篇铺垫好仪式的相关人物与背景,中篇助推仪式的高潮上演,篇末正式揭晓答案,用熟悉的方式为仪式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落幕,虽然介入不多,但是却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效推动小说发展,又保留了欧·亨利小说的鲜明特色。
二、故事行进中的叙事视角迁移与遮蔽
如果说外聚焦构成了《财神与爱神》的三个叙事仪式,那么叙事的主体部分与外聚焦部分所呈现出的关系,则是叙事视角转移的关系。前文提到的三处外聚焦的视角运用,不难发现,三处外聚焦视角的介入,其本质都是视角的转移。
开篇外聚焦的运用后紧接着进入人物的对话,全文的叙述主体也是一段又一段对话,这些对话的本身其实是一个个叙述的框架,随着对话的深入,叙述的视角逐渐向内部聚焦,而这种不断向内的转移,将读者的视野不断从四面扩散、左顾右盼的状态当中拉回,去聚焦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事件的主线,因为随着叙事的推进,读者会发现自己已经被这些由对话构成的叙事框架“框”住了,在对话行进过程中,读者只能看到两位对话者所看到、感受到的内容,无法窥探到对话框架外的内容,可以说从开篇的外聚焦开始,欧·亨利就用对话构建起了一个移动的边界,随着对话的深入,读者可以感知到的内容会随着边界的不断缩小而聚焦,从而完成了叙事的第一次巧妙转移。
第二次外聚焦的介入则让浓缩许久的视角,随着故事的发展突然展开,理查德乘车来到了宽阔的大路上,而读者的视角也随之变得宽广,这种视角的突然扩张让读者一下子看到了交通拥堵的全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财神”精心策划的一场表演。读至此处,读者还并不知道这场表演是小说真正核心和精彩的内容,只是惯性地跟着作者的视角,去领略了全过程,待读者突然意识到视角的边框似乎不见了的时候,外聚焦的叙述又戛然而止。也就是说,读者用内聚焦的阅读习惯阅读了一段外聚焦的内容,这看似平平无奇,但比较起来不难发现,这种处理方式是十分高级的,正如阅读一本长篇小说,比如《三国演义》中在两军交战之前对战场的描写,读者习惯了外聚焦的叙事手法,就会习惯于在阅读当中选择聚焦点,因为作者并未给予读者这样一个聚焦点,换言之就是读者会挑选自己关注和喜欢看的内容进行阅读,也因此,这段战争场面的描写,可能会被大部分读者一眼带过,大家迫不及待去关注对战的过程和结果,而在《财神与爱神》中,由于前文叙事的框架已经悄然被对话框住,因此读者的阅读习惯就是跟随这个框架走,突然出现的街道状况描写也会随着前文的阅读习惯被悉数接受,而这正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并且这一段外聚焦的篇幅十分短小,在读者感受到视角的转移之前,这一段内容已经阅读完毕,况且在反复的对话之后,一段事件的描写反而跳脱出来,更有可能成为读者关注的点,也就是说,第二段视角的转移,有效将重要的内容突出強调,进入读者视野,为后文埋下伏笔。 最后一次视角的转移虽然最为精彩,但是相对容易剖析,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尾”出现的时刻,作者在视角转移的同时为我们展现出了被遮蔽的部分—一切仍然都是“财神”的设计,与所谓的“爱神”无关,欧·亨利非常擅长将视角的转移与故事内容的遮蔽联系在一起使用,如在《最后一片叶子》里面的老贝尔曼暴风雨中的作画,《麦琪的礼物》里面两个出卖珍贵之物的相爱之人,这些被遮蔽的部分是小说内容的核心,欧·亨利通过视角的转移将其巧妙遮蔽,又通过视角的转移将其突然展现,这种叙事方法与内容情节高度融合、巧妙配合的高超技巧,是其成为享誉文坛的短篇小说家的关键所在。
三、视角的迁移与内涵的表达
前文提到通过视角的转移和遮蔽,欧·亨利将《财神与爱神》的情节巧妙分割,使故事走向一波三折,对于一篇短篇小说而言,情节诚然是为表达情感或内涵服务的,仅就叙述情节而叙述情节,产生的作品没有情感依托和思想内涵,则不能够称为优秀的作品,在《财神与爱神》中,作者亦是通过视角的迁移来升华主旨,突出中心的。
关于《财神与爱神》所表达的主旨,其实并不复杂,有研究者认为“财神”就是指拥有大量财富的男主角父亲,“爱神”是被父亲调侃的、没有出现的“光着屁股,拿着弓箭的小屁孩”。最后带给男女主角爱情的是男主父亲用财富制造的“巧合”,而非男主坚持的爱情观念。欧·亨利既有一种“没有钱谈什么恋爱”的无奈调侃,也通过父亲虽然被儿子否定,仍然费尽心力与金钱地帮助他,以及男女主角终成眷属,寄托他内心一直保有的对人间美好感情的追求与信念,对于这一十分简单的主旨的表达,欧·亨利也是通过叙事视角的变化,通过剧情的反转来加以深化,可以说,这一看似平淡无奇的主题,在欧·亨利的视角处理下,变得幽默机智、妙趣横生,尤其是结尾部分的点题十分深入人心。
无论是“财神”还是“爱神”,欧·亨利都试图用他独特的叙述构建一个体系,一个关于爱与美的世界。欧·亨利的大部分作品都在追求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理想世界的搭建,除了采用其特有的叙述方式之外,还依赖于其短小精悍的笔触和幽默风趣的行文风格,使读者读来能够产生一种放松感和幸福感。
四、结语
縱览全文,在《财神与爱神》这部短篇小说中,欧·亨利构建起了个人风格十分浓厚的叙述王国,通过叙事视角的不断转移和遮蔽,将小说打造成为一部兼具个人风格和艺术魅力的经典作品,这也是欧·亨利享誉全球文坛,作品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外聚焦”是欧·亨利短篇小说鲜明的叙事特色
外聚焦全知全能的视角往往应用于长篇巨著,使用在短篇小说中并不普遍,由于外聚焦视角能够看到故事全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短篇小说悬念的构建和剧情的紧凑,更多作家青睐于内聚焦甚至非聚焦的手法,而纵观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外聚焦的手法比比皆是,不仅没有破坏作品的紧凑性和悬念性,反而在欧·亨利的巧妙运用下,成就了经典的“欧·亨利式结尾”,在《财神与爱神》中,外聚焦视角的运用,也成就了该作品鲜明的叙事特色。
外聚焦是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也是我们常说的“上帝视角”,多用于长篇巨制和史诗作品,该视角可以覆盖到作品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不受叙事者主观视角和主观能力的限制,用于作者向读者直接介绍作品内容,讲述前因后果,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战争与和平》等长篇作品中,都常见外聚焦视角的运用。如《三国演义》的开篇“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是典型的外聚焦视角,书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无法完成如上的叙事,这是作者作为叙述者从全知全能的视角在概括全书内容。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外聚焦手法的运用,之所以能够成为其叙述的特色,在于其炉火纯青和不着痕迹,与前文提到的长篇巨著不同,欧·亨利外聚焦视角的运用,是悄无声息的,在其内聚焦为主的叙述当中,若隐若现的外聚焦如划过天空的一道流星,向读者映透了小说的全貌,却迅速融入璀璨的星辰里。如在《财神与爱神》中,开篇第一段就是外聚焦的运用:“退休的洛氏尤列加肥皂制造商和专利人,老安东尼·洛克沃尔,在五马路私邸的书房里望着窗外,咧开嘴笑了一笑。”十分短促而简单的外聚焦叙述,向读者讲述了人物的身份以及经济实力,为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做好了铺垫,这种叙述在开篇设置了多处,密集而精准,全部指向人物的核心标签—财富,“召唤佣人时一向不喜欢摇铃的安东尼·洛克沃尔走到房门口,喊了声‘迈克!’他那嗓子一度震破过堪萨斯大草原上的天空,如今声势仍不减当年”,短短两句话,人物的身份、背景、气度、习惯跃然纸上,却毫无居高临下的叙述痕迹,让读者的主要精力仍沉浸在精彩的对白中。
同样的把戏在篇中和篇尾又上演了一次,也是同样的悄无声息,却又至关重要,在理查德的车子行驶在路上,找寻那一枚象征着“爱神”的戒指的时候,作者又悄然带领读者脱离理查德的视角,去俯视整个街道,去等待故事高潮的到来:“可是就在那一分钟里,一辆市区汽车在马路的正前方停住了。马车夫想往左拐,然而一辆笨重的快运货车挡住了他的去路。他向右面试试,又不得不退回来,避让一辆莫名其妙地出现在那儿的装载家具的马车。他企图倒退,但也不成,便只好扔下缰绳,聊尽本分地咒骂起来。他给封锁在一批纠缠不清的车辆和马匹中间了。”这一段内容是理查德所不知情的,而也正是这段内容,与结尾形成了巧妙呼应,为反转埋下伏笔。因此,这段关键内容,欧·亨利选择了外聚焦的叙述,视角暂时离开理查德,为读者展现一个街景的全貌。在篇尾,欧·亨利则直接跳出来讲话,“故事原该在这儿收场了。我跟各位一样,也热切地希望如此。但是为了弄清事实真相,我们非刨根问底不可”,这象征着好戏开场,也预示着“欧·亨利式结尾”的到来。
通篇外聚焦手法的运用就像是一个仪式,开篇铺垫好仪式的相关人物与背景,中篇助推仪式的高潮上演,篇末正式揭晓答案,用熟悉的方式为仪式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落幕,虽然介入不多,但是却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效推动小说发展,又保留了欧·亨利小说的鲜明特色。
二、故事行进中的叙事视角迁移与遮蔽
如果说外聚焦构成了《财神与爱神》的三个叙事仪式,那么叙事的主体部分与外聚焦部分所呈现出的关系,则是叙事视角转移的关系。前文提到的三处外聚焦的视角运用,不难发现,三处外聚焦视角的介入,其本质都是视角的转移。
开篇外聚焦的运用后紧接着进入人物的对话,全文的叙述主体也是一段又一段对话,这些对话的本身其实是一个个叙述的框架,随着对话的深入,叙述的视角逐渐向内部聚焦,而这种不断向内的转移,将读者的视野不断从四面扩散、左顾右盼的状态当中拉回,去聚焦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事件的主线,因为随着叙事的推进,读者会发现自己已经被这些由对话构成的叙事框架“框”住了,在对话行进过程中,读者只能看到两位对话者所看到、感受到的内容,无法窥探到对话框架外的内容,可以说从开篇的外聚焦开始,欧·亨利就用对话构建起了一个移动的边界,随着对话的深入,读者可以感知到的内容会随着边界的不断缩小而聚焦,从而完成了叙事的第一次巧妙转移。
第二次外聚焦的介入则让浓缩许久的视角,随着故事的发展突然展开,理查德乘车来到了宽阔的大路上,而读者的视角也随之变得宽广,这种视角的突然扩张让读者一下子看到了交通拥堵的全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财神”精心策划的一场表演。读至此处,读者还并不知道这场表演是小说真正核心和精彩的内容,只是惯性地跟着作者的视角,去领略了全过程,待读者突然意识到视角的边框似乎不见了的时候,外聚焦的叙述又戛然而止。也就是说,读者用内聚焦的阅读习惯阅读了一段外聚焦的内容,这看似平平无奇,但比较起来不难发现,这种处理方式是十分高级的,正如阅读一本长篇小说,比如《三国演义》中在两军交战之前对战场的描写,读者习惯了外聚焦的叙事手法,就会习惯于在阅读当中选择聚焦点,因为作者并未给予读者这样一个聚焦点,换言之就是读者会挑选自己关注和喜欢看的内容进行阅读,也因此,这段战争场面的描写,可能会被大部分读者一眼带过,大家迫不及待去关注对战的过程和结果,而在《财神与爱神》中,由于前文叙事的框架已经悄然被对话框住,因此读者的阅读习惯就是跟随这个框架走,突然出现的街道状况描写也会随着前文的阅读习惯被悉数接受,而这正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并且这一段外聚焦的篇幅十分短小,在读者感受到视角的转移之前,这一段内容已经阅读完毕,况且在反复的对话之后,一段事件的描写反而跳脱出来,更有可能成为读者关注的点,也就是说,第二段视角的转移,有效将重要的内容突出強调,进入读者视野,为后文埋下伏笔。 最后一次视角的转移虽然最为精彩,但是相对容易剖析,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尾”出现的时刻,作者在视角转移的同时为我们展现出了被遮蔽的部分—一切仍然都是“财神”的设计,与所谓的“爱神”无关,欧·亨利非常擅长将视角的转移与故事内容的遮蔽联系在一起使用,如在《最后一片叶子》里面的老贝尔曼暴风雨中的作画,《麦琪的礼物》里面两个出卖珍贵之物的相爱之人,这些被遮蔽的部分是小说内容的核心,欧·亨利通过视角的转移将其巧妙遮蔽,又通过视角的转移将其突然展现,这种叙事方法与内容情节高度融合、巧妙配合的高超技巧,是其成为享誉文坛的短篇小说家的关键所在。
三、视角的迁移与内涵的表达
前文提到通过视角的转移和遮蔽,欧·亨利将《财神与爱神》的情节巧妙分割,使故事走向一波三折,对于一篇短篇小说而言,情节诚然是为表达情感或内涵服务的,仅就叙述情节而叙述情节,产生的作品没有情感依托和思想内涵,则不能够称为优秀的作品,在《财神与爱神》中,作者亦是通过视角的迁移来升华主旨,突出中心的。
关于《财神与爱神》所表达的主旨,其实并不复杂,有研究者认为“财神”就是指拥有大量财富的男主角父亲,“爱神”是被父亲调侃的、没有出现的“光着屁股,拿着弓箭的小屁孩”。最后带给男女主角爱情的是男主父亲用财富制造的“巧合”,而非男主坚持的爱情观念。欧·亨利既有一种“没有钱谈什么恋爱”的无奈调侃,也通过父亲虽然被儿子否定,仍然费尽心力与金钱地帮助他,以及男女主角终成眷属,寄托他内心一直保有的对人间美好感情的追求与信念,对于这一十分简单的主旨的表达,欧·亨利也是通过叙事视角的变化,通过剧情的反转来加以深化,可以说,这一看似平淡无奇的主题,在欧·亨利的视角处理下,变得幽默机智、妙趣横生,尤其是结尾部分的点题十分深入人心。
无论是“财神”还是“爱神”,欧·亨利都试图用他独特的叙述构建一个体系,一个关于爱与美的世界。欧·亨利的大部分作品都在追求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理想世界的搭建,除了采用其特有的叙述方式之外,还依赖于其短小精悍的笔触和幽默风趣的行文风格,使读者读来能够产生一种放松感和幸福感。
四、结语
縱览全文,在《财神与爱神》这部短篇小说中,欧·亨利构建起了个人风格十分浓厚的叙述王国,通过叙事视角的不断转移和遮蔽,将小说打造成为一部兼具个人风格和艺术魅力的经典作品,这也是欧·亨利享誉全球文坛,作品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