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在高中教学阶段,最为集中体现的便是小说教学,选修课本《外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集中对“人物”话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圆形人物”概念,相对“扁平人物”性格的单一性,“圆形人物”的性格要更加多样、多义、多变,本文以单元课文《娜塔莎》为例,浅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度和梳理情节去掌握人物的复杂性格,以期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人物性格;复杂性;“圆形人物”;《娜塔莎》;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55-01
“圆形人物”这一概念最先由英国小说家爱·摩·福斯特在其小说《小说面面观》提出,所谓“圆形人物”,通常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与之相对的便是“扁平人物”。选修课本第四单元提供了相应课文,便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娜塔莎》。主人公娜塔莎的复杂性格十分引人注目,她出生于贵族家庭,是一个充满浪漫与幻想却又多愁善感的女性,她天真活泼,渴望爱情;她任性冲动,爱慕虚荣,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她也是文学史上独特而又不朽的“圆形人物”形象。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引导中学生去探究了,我想以下两方面是值得探究的。
一、通过文本细读认识人物性格多义性
如果教师简单告诉学生,《战争与和平》被列宁称之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娜塔莎是其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那么学生只会被动接受,不能积极主动直观地去感受娜塔莎这位女性的复杂性格,去感受托翁苦心雕琢这个人物的用意。
所以我向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通过节选三个部分的内容细度,做旁批,把你从细节找到的娜塔莎的性格词汇记下来。
通过一定时间的文本细读,同学们就像大浪淘沙般把娜塔莎的性格一一例举了出来,就学生们的回答,我们一起整理出她性格的3大要点:
第一是其本性,天真、活泼、热情,有同情心,是一位充满青春气息的贵族少女。在课文中有许多描写可以佐证。例如善良,“但替大家帮忙的娜塔莎却落后。她还坐在镜子前面,瘦肩膀上披着短款服。”对于自己最为重视的生平第一场舞会,娜塔莎却不吝啬时间去帮助大家穿着。
她的热情体现在她对于被关注、爱情的渴望,不带有任何矫揉造作,在节选第二部分,初到舞会,因为没有被邀请条开场舞娜塔莎感到无比失落,但在安德莱公爵对她伸出了要求的手后,“娜塔莎对于失望和狂喜都有所准备的焦急的面色,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感激、小孩般的笑容。”“我等你好久了。”由此可以窥见娜塔莎性格的另一面,即第二点,冲动、任性、盲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例如节选课文刻画到:
“三天,”娜塔莎说,“我觉得,我爱了他一百年了。我觉得在爱他之前,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你不会懂得这个的。”“我听说过,这种事是常有的,你当然也听说过,但我知道现在才感受到这种爱情。这是从前那样的。我一看见他,我就觉得,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隶,并且我不能不爱他。是的,奴隶!他命令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你不懂这个。我要怎么办呢?我要怎么办呢,索尼亚?”娜塔莎带着幸福的惊惶的面色说。①
从这一大段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陷入爱情,娜塔莎是如此没有自我,所以,通过文本细读,学生在分析讨论中勾勒出一个丰满的娜塔莎人物形象。
二、通过梳理人物成长历程感知其性格多变性
托尔斯泰在其晚年日记里写道:“在生活中不存在任何stable。一切如同流水一样。个人、家庭和社会,这一切都象浮云一样,在不断变化,不断消逝和不断地变换形态。”
的确,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是随着与周围不同的人事物接触而发生改变,在《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第一出场才13岁,黑黑的眼睛,大嘴巴,不甚美丽的她看似不起眼,却也是那般天真活泼,孩提时代无忧无虑,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发生改变,性格也会不断被打磨,通过和学生一起整理,以及老师的的补充,我们大概梳理了娜塔莎的情感历程以及其相应的性格表现如下:
从梳理娜塔莎的感情经历同学们也发现,托尔斯泰十分善于在人物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去展现她性格的多变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社交环境中,主人公娜塔莎的精神气质、性格特点也都不尽相同。
在教学的最后,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认为娜塔莎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不同的同学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同学们有的认为娜塔莎虽然背叛了婚约,这种行为是可耻的,她也深深伤害了原本就经历了丧妻之痛的安德莱,但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娜塔莎也经历了爱情更为严厉地背叛;有同学认为娜塔莎一直是最率真的,她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她心中一直坚信的是美好的爱情,对于美的追求是不可厚非的。
是啊,娜塔莎是莎翁心目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她从一个天真率直的女孩,让人可亲可喜;到一个游离在背叛婚约、私奔的道德边缘,让人可怜可憎;最后成长为一名贤妻良母,令人可敬,如果不去细度,去品味,我们怎么能看到这样一个鲜活立体的文学经典形象!
看到同学们对于娜塔莎这个人物不同于资料或是既定答案的不同见解,我想同学们已经学会通过梳理情结和文本细读来全面认识一个人物,认识这个作者在塑造“圆形人物”时所倾注在其身上的多样、多义、多变的性格特点。
注释:
①外国小说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50—54页.
参考文献:
[1]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普麗华,江少川.现代写作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4]祖晓春.试论娜塔莎性格的复杂性[J].宁夏社会科学,第2期(共111期),2002年3月.
[5]王小璜.论托尔斯泰创作中人物性格的结构特征[J].外国文学研究,第2期,1997 年.
[6]何其平.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外国小说欣赏》教学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13年10月.
[7]潘胜朋.文本细节不该遭受的三种命运——以《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13年9月.
关键词:人物性格;复杂性;“圆形人物”;《娜塔莎》;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55-01
“圆形人物”这一概念最先由英国小说家爱·摩·福斯特在其小说《小说面面观》提出,所谓“圆形人物”,通常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与之相对的便是“扁平人物”。选修课本第四单元提供了相应课文,便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娜塔莎》。主人公娜塔莎的复杂性格十分引人注目,她出生于贵族家庭,是一个充满浪漫与幻想却又多愁善感的女性,她天真活泼,渴望爱情;她任性冲动,爱慕虚荣,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她也是文学史上独特而又不朽的“圆形人物”形象。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引导中学生去探究了,我想以下两方面是值得探究的。
一、通过文本细读认识人物性格多义性
如果教师简单告诉学生,《战争与和平》被列宁称之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娜塔莎是其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那么学生只会被动接受,不能积极主动直观地去感受娜塔莎这位女性的复杂性格,去感受托翁苦心雕琢这个人物的用意。
所以我向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通过节选三个部分的内容细度,做旁批,把你从细节找到的娜塔莎的性格词汇记下来。
通过一定时间的文本细读,同学们就像大浪淘沙般把娜塔莎的性格一一例举了出来,就学生们的回答,我们一起整理出她性格的3大要点:
第一是其本性,天真、活泼、热情,有同情心,是一位充满青春气息的贵族少女。在课文中有许多描写可以佐证。例如善良,“但替大家帮忙的娜塔莎却落后。她还坐在镜子前面,瘦肩膀上披着短款服。”对于自己最为重视的生平第一场舞会,娜塔莎却不吝啬时间去帮助大家穿着。
她的热情体现在她对于被关注、爱情的渴望,不带有任何矫揉造作,在节选第二部分,初到舞会,因为没有被邀请条开场舞娜塔莎感到无比失落,但在安德莱公爵对她伸出了要求的手后,“娜塔莎对于失望和狂喜都有所准备的焦急的面色,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感激、小孩般的笑容。”“我等你好久了。”由此可以窥见娜塔莎性格的另一面,即第二点,冲动、任性、盲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例如节选课文刻画到:
“三天,”娜塔莎说,“我觉得,我爱了他一百年了。我觉得在爱他之前,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你不会懂得这个的。”“我听说过,这种事是常有的,你当然也听说过,但我知道现在才感受到这种爱情。这是从前那样的。我一看见他,我就觉得,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隶,并且我不能不爱他。是的,奴隶!他命令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你不懂这个。我要怎么办呢?我要怎么办呢,索尼亚?”娜塔莎带着幸福的惊惶的面色说。①
从这一大段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陷入爱情,娜塔莎是如此没有自我,所以,通过文本细读,学生在分析讨论中勾勒出一个丰满的娜塔莎人物形象。
二、通过梳理人物成长历程感知其性格多变性
托尔斯泰在其晚年日记里写道:“在生活中不存在任何stable。一切如同流水一样。个人、家庭和社会,这一切都象浮云一样,在不断变化,不断消逝和不断地变换形态。”
的确,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是随着与周围不同的人事物接触而发生改变,在《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第一出场才13岁,黑黑的眼睛,大嘴巴,不甚美丽的她看似不起眼,却也是那般天真活泼,孩提时代无忧无虑,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发生改变,性格也会不断被打磨,通过和学生一起整理,以及老师的的补充,我们大概梳理了娜塔莎的情感历程以及其相应的性格表现如下:
从梳理娜塔莎的感情经历同学们也发现,托尔斯泰十分善于在人物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去展现她性格的多变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社交环境中,主人公娜塔莎的精神气质、性格特点也都不尽相同。
在教学的最后,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认为娜塔莎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不同的同学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同学们有的认为娜塔莎虽然背叛了婚约,这种行为是可耻的,她也深深伤害了原本就经历了丧妻之痛的安德莱,但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娜塔莎也经历了爱情更为严厉地背叛;有同学认为娜塔莎一直是最率真的,她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她心中一直坚信的是美好的爱情,对于美的追求是不可厚非的。
是啊,娜塔莎是莎翁心目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她从一个天真率直的女孩,让人可亲可喜;到一个游离在背叛婚约、私奔的道德边缘,让人可怜可憎;最后成长为一名贤妻良母,令人可敬,如果不去细度,去品味,我们怎么能看到这样一个鲜活立体的文学经典形象!
看到同学们对于娜塔莎这个人物不同于资料或是既定答案的不同见解,我想同学们已经学会通过梳理情结和文本细读来全面认识一个人物,认识这个作者在塑造“圆形人物”时所倾注在其身上的多样、多义、多变的性格特点。
注释:
①外国小说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50—54页.
参考文献:
[1]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普麗华,江少川.现代写作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4]祖晓春.试论娜塔莎性格的复杂性[J].宁夏社会科学,第2期(共111期),2002年3月.
[5]王小璜.论托尔斯泰创作中人物性格的结构特征[J].外国文学研究,第2期,1997 年.
[6]何其平.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外国小说欣赏》教学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13年10月.
[7]潘胜朋.文本细节不该遭受的三种命运——以《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