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和之美”在音乐中的运用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y_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向来以礼乐并称,乐为“六艺”之一。儒家的音乐思想一向占据乐坛的主流,儒家思想中的“中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艺的美学旨趣和审美标准,对“乐”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和” “中和之美” 音乐
  “中和”即中节、合度,也就是既不过度又不缺失。就音乐对人的作用而言,在生理方面,“中和”要求音乐做到“适”,即音乐的强弱、高低要适应人的听觉器官的接受程度而产生审美愉快。声音过大,给听觉器官造成过大负担,使人心情焦躁;声音过小,听而不闻,无法满足人的欲求。除了生理上对音乐的要求,古人对音乐的审美,更大一部分取决于心理因素。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人的审美不可放纵消极伤身,必须节制、合度。孔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把音乐当成精神性的东西,这是我国音乐传统的精神所在。
  就音乐本身而言,“中和”强调乐曲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和谐统一。如声乐中的曲、词、曲调与声调、声调与旋律应当互相依存,实现隐秘的和谐。中国人对音乐“中和”之美的追求,大都体现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上。汉民族地处温带,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注重伦理的历史传统养成了纤细委婉、含蓄内向的情感方式与崇尚“中和之美”的心理结构,在其影响下,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比,除个别少数民族外,缺乏和声与复调,但中国音乐节奏与旋律高度发达。
  一、旋律
  “旋律是中国音乐的灵魂”,旋律美是由音乐的诸元素,如气、体、类、物、声、律、音、风、歌相辅相成,由音的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依据“中和之美”的原则和音乐的内部规律排列组合而成的。此外,旋律还受到乐器、音乐色彩及唱法的影响,不同音乐色彩的乐器及其音响效果,决定了它们各自适宜的对象与场合。不同的乐曲若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就会有截然相反的效果。如古琴曲《高山流水》,倘若换用胡琴演奏,不仅会失去原曲的意境,恐怕还会多几分可笑;再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想象一下将提琴换成唢呐来演奏,这显然是与“中和之美”的原则背道而驰的。
  二、节奏
  除去旋律,节奏也是受“中和之美”影响的要素。中国音乐有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两大类节奏类型。均分律动时,位感匀整,强弱次序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如蒙古族的“短调”、戏曲中的“上板”;非均分律动是最显示我国民族特色且又普遍存在的形式,它是一种时位感不匀整、自由且相对无严格规律的节奏形式,如蒙古族“长调”、戏曲中的“散板”。中国音乐的节奏复杂多变,有时是以上两种节奏形式同时出现、交叉进行。如戏曲中常见的“紧打慢唱”,“紧打”常是均匀等值的快节奏,“慢唱”是节奏自由的散板,常用于反映复杂环境下人的内心矛盾冲突。这两种对位形式的有机结合,十分贴切地显现了中国人审美心理中阳刚阴柔、张弛开合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中和”的体现。
  三、以声乐演唱为例
  “中和”的思想在音乐演奏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声乐演唱为例,演唱者演唱时首先要把自己的音色调整到“静”“纯净”,切不可“躁”“杂”。要做到这一点,“高位置”“深气息”这一对对抗的力量要靠演唱者努力协调使其达到平衡统一。其次,演唱音量要适中,即便到达乐曲的最高潮部分,声音也要有节制,切忌“冲”“喊”,否则不仅会造成演唱者喉部用力、下巴僵硬,更会破坏音乐作品的完整性。最后,一首歌曲演唱得成功与否,评判标准在于情感的表达,能够打动他人即是成功的表现。在情感的表达上要掌握好“度”,不可过度夸张,也不能扭捏小气。
  四、结语
  虽然中节、合度的“中和”思想抑制、排斥新声的发展,对现代音乐、无调性音乐的进步有一定的阻碍性,但到今天,“中和”思想仍有其一定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对探讨音乐美、创新音乐美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为贵”,相信“中和”音乐思想必然会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和更深刻的层次上,体现时代的新内容。
  参考文献:
  [1]段桥生,米瑞玲.孔子“尽善尽美”与“兴、观、群、怨”的音乐美学思想管窥[J].歌海,2009(02).
  [2]侯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析[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04).
  [3]闫铮.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和”之美[J].晋中学院学报,2005(04).
  [4]邰东梅,吴景东.儒家“中和”观与中和之美[J].中国美容医学,2008(09).
  [5]王爱琴.“和”: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旋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作者简介:王筱筱,女,山东大学(威海)2014级音乐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图像已经成为最为方便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这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渐渐影响到了艺术家尤其是艺术家的创作。在安迪沃霍尔将图像变为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之后,问题就出现了,艺术家大量地利用图像代替写生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拉开了创作与客观世界的距离,这种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写生必要性 灵感 艺术创作  一、图像时代下,写生的必要性  图像时代的兴起,改
摘要:潮州建筑风格作为我国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装饰风格和性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通过对潮汕地区建筑装饰艺术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对准确说明充分发扬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推动潮州文化的发展以及挖掘其中蕴含的艺术规律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促进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装饰艺术的融合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潮州建筑 装饰风格 建筑特点  潮州处于岭南地区,虽然在长期发展
摘要:公共音乐课是众多高校选修课中的一门,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所以,在该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很容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提高高校学生对公共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对目前高校公共音乐课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高校公共音乐课改革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 公共音乐课 课程建设 改革  一、高校公共音乐课现状  其一是国内很多普通高校在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定位、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师资安排等方面存在着
摘要:在声乐演唱时,流畅优美的歌声往往能够感染听众,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而要想唱出美妙的歌声,则离不开适当的气息运用,其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论述了声乐演唱中气息运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经验总结以及演唱观察、实践等,提出了一些提高气息运用水平的策略,希望可以对科学合理地运用气息,提高声乐演唱的效果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声乐演唱 气息运用 控制方式
摘要:对手风琴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的音乐与演奏技法的分析,有助于演奏者准确把握新疆少数民族手风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关键词:《帕米尔的春天》 塔吉克族 演奏技法分析  手风琴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取材于新疆塔吉克族民间音乐旋律素材,通过运用增二度和装饰半音织体,模仿塔吉克族鹰笛的声效,展示出新疆塔吉克族独具特色的音乐魅力。本文从音乐和演奏技法两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分析,以便于演奏者准确把握塔吉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