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向来以礼乐并称,乐为“六艺”之一。儒家的音乐思想一向占据乐坛的主流,儒家思想中的“中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艺的美学旨趣和审美标准,对“乐”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和” “中和之美” 音乐
“中和”即中节、合度,也就是既不过度又不缺失。就音乐对人的作用而言,在生理方面,“中和”要求音乐做到“适”,即音乐的强弱、高低要适应人的听觉器官的接受程度而产生审美愉快。声音过大,给听觉器官造成过大负担,使人心情焦躁;声音过小,听而不闻,无法满足人的欲求。除了生理上对音乐的要求,古人对音乐的审美,更大一部分取决于心理因素。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人的审美不可放纵消极伤身,必须节制、合度。孔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把音乐当成精神性的东西,这是我国音乐传统的精神所在。
就音乐本身而言,“中和”强调乐曲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和谐统一。如声乐中的曲、词、曲调与声调、声调与旋律应当互相依存,实现隐秘的和谐。中国人对音乐“中和”之美的追求,大都体现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上。汉民族地处温带,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注重伦理的历史传统养成了纤细委婉、含蓄内向的情感方式与崇尚“中和之美”的心理结构,在其影响下,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比,除个别少数民族外,缺乏和声与复调,但中国音乐节奏与旋律高度发达。
一、旋律
“旋律是中国音乐的灵魂”,旋律美是由音乐的诸元素,如气、体、类、物、声、律、音、风、歌相辅相成,由音的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依据“中和之美”的原则和音乐的内部规律排列组合而成的。此外,旋律还受到乐器、音乐色彩及唱法的影响,不同音乐色彩的乐器及其音响效果,决定了它们各自适宜的对象与场合。不同的乐曲若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就会有截然相反的效果。如古琴曲《高山流水》,倘若换用胡琴演奏,不仅会失去原曲的意境,恐怕还会多几分可笑;再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想象一下将提琴换成唢呐来演奏,这显然是与“中和之美”的原则背道而驰的。
二、节奏
除去旋律,节奏也是受“中和之美”影响的要素。中国音乐有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两大类节奏类型。均分律动时,位感匀整,强弱次序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如蒙古族的“短调”、戏曲中的“上板”;非均分律动是最显示我国民族特色且又普遍存在的形式,它是一种时位感不匀整、自由且相对无严格规律的节奏形式,如蒙古族“长调”、戏曲中的“散板”。中国音乐的节奏复杂多变,有时是以上两种节奏形式同时出现、交叉进行。如戏曲中常见的“紧打慢唱”,“紧打”常是均匀等值的快节奏,“慢唱”是节奏自由的散板,常用于反映复杂环境下人的内心矛盾冲突。这两种对位形式的有机结合,十分贴切地显现了中国人审美心理中阳刚阴柔、张弛开合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中和”的体现。
三、以声乐演唱为例
“中和”的思想在音乐演奏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声乐演唱为例,演唱者演唱时首先要把自己的音色调整到“静”“纯净”,切不可“躁”“杂”。要做到这一点,“高位置”“深气息”这一对对抗的力量要靠演唱者努力协调使其达到平衡统一。其次,演唱音量要适中,即便到达乐曲的最高潮部分,声音也要有节制,切忌“冲”“喊”,否则不仅会造成演唱者喉部用力、下巴僵硬,更会破坏音乐作品的完整性。最后,一首歌曲演唱得成功与否,评判标准在于情感的表达,能够打动他人即是成功的表现。在情感的表达上要掌握好“度”,不可过度夸张,也不能扭捏小气。
四、结语
虽然中节、合度的“中和”思想抑制、排斥新声的发展,对现代音乐、无调性音乐的进步有一定的阻碍性,但到今天,“中和”思想仍有其一定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对探讨音乐美、创新音乐美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为贵”,相信“中和”音乐思想必然会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和更深刻的层次上,体现时代的新内容。
参考文献:
[1]段桥生,米瑞玲.孔子“尽善尽美”与“兴、观、群、怨”的音乐美学思想管窥[J].歌海,2009(02).
[2]侯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析[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04).
[3]闫铮.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和”之美[J].晋中学院学报,2005(04).
[4]邰东梅,吴景东.儒家“中和”观与中和之美[J].中国美容医学,2008(09).
[5]王爱琴.“和”: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旋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作者简介:王筱筱,女,山东大学(威海)2014级音乐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
关键词:“中和” “中和之美” 音乐
“中和”即中节、合度,也就是既不过度又不缺失。就音乐对人的作用而言,在生理方面,“中和”要求音乐做到“适”,即音乐的强弱、高低要适应人的听觉器官的接受程度而产生审美愉快。声音过大,给听觉器官造成过大负担,使人心情焦躁;声音过小,听而不闻,无法满足人的欲求。除了生理上对音乐的要求,古人对音乐的审美,更大一部分取决于心理因素。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人的审美不可放纵消极伤身,必须节制、合度。孔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把音乐当成精神性的东西,这是我国音乐传统的精神所在。
就音乐本身而言,“中和”强调乐曲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和谐统一。如声乐中的曲、词、曲调与声调、声调与旋律应当互相依存,实现隐秘的和谐。中国人对音乐“中和”之美的追求,大都体现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上。汉民族地处温带,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注重伦理的历史传统养成了纤细委婉、含蓄内向的情感方式与崇尚“中和之美”的心理结构,在其影响下,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比,除个别少数民族外,缺乏和声与复调,但中国音乐节奏与旋律高度发达。
一、旋律
“旋律是中国音乐的灵魂”,旋律美是由音乐的诸元素,如气、体、类、物、声、律、音、风、歌相辅相成,由音的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依据“中和之美”的原则和音乐的内部规律排列组合而成的。此外,旋律还受到乐器、音乐色彩及唱法的影响,不同音乐色彩的乐器及其音响效果,决定了它们各自适宜的对象与场合。不同的乐曲若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就会有截然相反的效果。如古琴曲《高山流水》,倘若换用胡琴演奏,不仅会失去原曲的意境,恐怕还会多几分可笑;再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想象一下将提琴换成唢呐来演奏,这显然是与“中和之美”的原则背道而驰的。
二、节奏
除去旋律,节奏也是受“中和之美”影响的要素。中国音乐有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两大类节奏类型。均分律动时,位感匀整,强弱次序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如蒙古族的“短调”、戏曲中的“上板”;非均分律动是最显示我国民族特色且又普遍存在的形式,它是一种时位感不匀整、自由且相对无严格规律的节奏形式,如蒙古族“长调”、戏曲中的“散板”。中国音乐的节奏复杂多变,有时是以上两种节奏形式同时出现、交叉进行。如戏曲中常见的“紧打慢唱”,“紧打”常是均匀等值的快节奏,“慢唱”是节奏自由的散板,常用于反映复杂环境下人的内心矛盾冲突。这两种对位形式的有机结合,十分贴切地显现了中国人审美心理中阳刚阴柔、张弛开合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中和”的体现。
三、以声乐演唱为例
“中和”的思想在音乐演奏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声乐演唱为例,演唱者演唱时首先要把自己的音色调整到“静”“纯净”,切不可“躁”“杂”。要做到这一点,“高位置”“深气息”这一对对抗的力量要靠演唱者努力协调使其达到平衡统一。其次,演唱音量要适中,即便到达乐曲的最高潮部分,声音也要有节制,切忌“冲”“喊”,否则不仅会造成演唱者喉部用力、下巴僵硬,更会破坏音乐作品的完整性。最后,一首歌曲演唱得成功与否,评判标准在于情感的表达,能够打动他人即是成功的表现。在情感的表达上要掌握好“度”,不可过度夸张,也不能扭捏小气。
四、结语
虽然中节、合度的“中和”思想抑制、排斥新声的发展,对现代音乐、无调性音乐的进步有一定的阻碍性,但到今天,“中和”思想仍有其一定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对探讨音乐美、创新音乐美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为贵”,相信“中和”音乐思想必然会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和更深刻的层次上,体现时代的新内容。
参考文献:
[1]段桥生,米瑞玲.孔子“尽善尽美”与“兴、观、群、怨”的音乐美学思想管窥[J].歌海,2009(02).
[2]侯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析[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04).
[3]闫铮.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和”之美[J].晋中学院学报,2005(04).
[4]邰东梅,吴景东.儒家“中和”观与中和之美[J].中国美容医学,2008(09).
[5]王爱琴.“和”: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旋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作者简介:王筱筱,女,山东大学(威海)2014级音乐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