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项目为例,解析一下坡地建筑布局的原则与理念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的应用,首先强调空间利用,以增加使用面积,扩展使用功能,恰到好处的因地制宜,坡地建筑还要优先考虑使用功能,其次考虑经济效益,同时将挡墙、边坡与绿化景观相融合,体现建筑與环境的统一。
关键词:空间组合、垂直交通
引言:
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创造自然与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出现利用自然地形的坡地建筑,更有甚者是创造地形,营造丰富的空间组合,打造自然坡地建筑。本文以某项目为例,对坡地内建筑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交通组织的原则及优缺点进行分析与整理。
一、坡地建筑的特点及适用性
要探讨坡地建筑布局的原则,那么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坡地建筑与平面建筑的差异性。
平地建筑,建筑主体基本处于同一标高,空间感相对静止,空间想象力低,视觉冲击力弱。平地建筑对建筑功能的实现相对容易,尤其是对存在物流交通、生产制造类的工业项目相对适应。而坡地建筑空间分布在不同的高度,视线变化较多,空间较为发散,视觉冲击力强,进而使处在建筑物内部的人心境开阔,心情舒畅,适用于休闲建筑、居住建筑。但在满足工业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等功能需求存在局限,需要对建筑布局及建筑设计进行针对性改变。
二、以实例来解析坡地建筑布局的原则与理念的应用
下面我们以某项目为例,来解析一下坡地建筑布局的原则与理念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对项目的地块进行分析,同时对项目的设计输入条件进行整理,明确设计目标。项目所在地为我国北部地区,气候寒冷,项目用地分为A及B两个地块,A地块布置建筑区,B地块布置试验道路区。本文阐述的内容为A地块的具体布局。
设计输入条件:A地块南侧临园区规划路,西侧临国道,B地块周边为其它用地。依据地形资料可知,A地块与B地块高差4~5m,A地块南侧市政路标高低于地块标高1m,A地块西侧国道标高高于A地块1.5m。A地块南北高差2m,东西高差4m,地块形状为梯形。
A地块布局试验检测科研基地,建筑物主要功能以科研办公、试验、维修准备等功能为主。A与B地两个地块有良好的交通联系。A地块与园区路及国道均有良好联系,开设一处人流出入口和一处物流出入口。
其次,依据现状条件和建设方是设计输入条件,明确设计目标如下:合理利用地形,提高土地利用率。交通便捷不交叉,建筑平面功能布局满足使用要求,沿街建筑有良好的里面效果,体现地域特色,注重控制工程造价。
依据上述条件,我们可以直观判断,本项目适用于建设坡地建筑。同时本项目不属于休闲建筑,也不是居住、公共建筑,而是有明确使用要求的工业建筑,那么我们就必须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坡地建筑与其工业性质完美融合,打造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空间丰富,经济实用的坡地建筑。
三、详细阐述本项目A地块的总平面布局、竖向设计及建筑平面布局
因本项目A地块面积小且形状不规则,为满足多项使用功能,考虑采用集中式布局方式,将办公生活、科研试验、维修准备及车辆停放等多项功能布局在一栋建筑物试验中心内。既然在坡地内建设综合性建筑,那么我们在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形体与总平面布局的协调,同时应将竖向设计与建筑空间、场地地形结合起来。
一、总平面与建筑平面设计
在本项目的总平面布局中可以看到,我们将对采光、景观要求高的办公生活布局在南侧,将物流运输要求较高的维修准备布局在北侧,将科研试验布局在中部。厂区设两个出入口,西北侧设置物流出入口,南侧为人员出入口,东北侧设置联系B地块的试验车辆出入口。地块的剩余区域布置道路、景观及停车及物流场地。
二、竖向设计
因本地块南北与东西同时存在高差,地块南侧与西侧的市政道路也存在高差,为了尽量减少土方量,同时与市政路有良好的联系。因此本项目竖向设计采用混合式,地块由南至北为平坡式,由西至东为台阶式,具体设计为在建筑物中北部设置半地下的停车库,即巧妙的回避了东西两侧的高差问题,又强调了空间利用,满足了车辆室内停放的需求。尤为重要的在西北角利用地块的自然高差,形成桥梁,联系A,B两个地块,同时桥梁下方与建筑物一层停车库共建,增加了停车场的使用面积。
为了解决地块南北的高差问题,建筑物的室内地坪不拘泥于统一的标高,对办公生活区布局的室内地坪标高灵活处理,办公生活区与科研试验、维修准备区域室内采用台阶过渡。
总平面及竖向设计详见下图
3、交通、道路设计
坡地道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坡地建筑的路网一般做成自由的路网,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方面是地形的限制,第二个是成本的原因,自由式路网主要包含环线、尽端路的车行路线并辅以大台阶组织步行系统。
本项目交通组织分为外部交通与内部交通,外部交通仅考虑小型车辆出入口和物流车辆出入口两种情况,应回转半径与道路纵坡不同,分别设置出入口处的道路纵坡。
内部交通可以分为机动车交通与行人交通,按照经济性的原则,本项目的道路并未强调环形通道,在满足消防设计及物流通行的前提下,适当的增加局部的回转广场,减少环形通道,减少道路的总面积。
在具体道路设计时按照不同车辆、行人的通行需求,在不同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纵坡,进入车间的引道也按照车辆与行人的通行要求,分别设置坡道与台阶。
另外因为本项目为寒冷地区,应注意道路表面冬季结冰、积雪的防滑处理。对于车辆在地块东西两侧之间通行,因地下车库的存在,设计时巧妙的利用坡道将地面与地下的通行相联系。从而以最短的路径联系东西两侧,避免了厂区内的人流与物流的交叉。而本项目在西北部增加电梯,东南部增加楼梯,使人流通行以垂直交通解决。
4、挡墙及边坡的设计
本项目中,在地块的东侧及西侧北侧均涉及较大高差,在设计中巧妙的应用挡墙与放坡,在设置挡墙时控制其高度,进行了分台处理,降低成本,本项目还在又地下室的区域,借用建筑地下室的墙体作为挡墙,既保证了墙外道路、绿地的稳定支撑,用将地下室封闭,隔离,避免的挡墙与建筑墙体的重复建设。
5、排水设施的组织
排水设计可分为建筑排水与场地排水两个方面,坡道建筑中场地排水尤为重要,由于坡地建筑的高差大,因此容易形成雨水向某一点快速集聚,瞬间流量增大,因此在设计时就必须及时关注雨水的收集,山体的排洪。在本项目中排水设施采用雨水明沟与管道相结合,同时设置雨水调蓄池,在技术上又将排水明沟、蓄水池与园林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独特风景。
第四部分: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以实例来分析,可以更加准确的得出坡地建筑的布局的主要特点,即强调空间利用,以增加使用面积,扩展使用功能,恰到好处的因地制宜,坡地建筑优先考虑使用功能,其次考虑经济效益,同时将挡墙、边坡与绿化景观相融合,体现建筑与环境的统一。再者将建筑功能巧妙布局,重组拆分,发挥坡地的特点及优势,将不利地形转变为良好的功能应用。
关键词:空间组合、垂直交通
引言:
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创造自然与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出现利用自然地形的坡地建筑,更有甚者是创造地形,营造丰富的空间组合,打造自然坡地建筑。本文以某项目为例,对坡地内建筑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交通组织的原则及优缺点进行分析与整理。
一、坡地建筑的特点及适用性
要探讨坡地建筑布局的原则,那么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坡地建筑与平面建筑的差异性。
平地建筑,建筑主体基本处于同一标高,空间感相对静止,空间想象力低,视觉冲击力弱。平地建筑对建筑功能的实现相对容易,尤其是对存在物流交通、生产制造类的工业项目相对适应。而坡地建筑空间分布在不同的高度,视线变化较多,空间较为发散,视觉冲击力强,进而使处在建筑物内部的人心境开阔,心情舒畅,适用于休闲建筑、居住建筑。但在满足工业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等功能需求存在局限,需要对建筑布局及建筑设计进行针对性改变。
二、以实例来解析坡地建筑布局的原则与理念的应用
下面我们以某项目为例,来解析一下坡地建筑布局的原则与理念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对项目的地块进行分析,同时对项目的设计输入条件进行整理,明确设计目标。项目所在地为我国北部地区,气候寒冷,项目用地分为A及B两个地块,A地块布置建筑区,B地块布置试验道路区。本文阐述的内容为A地块的具体布局。
设计输入条件:A地块南侧临园区规划路,西侧临国道,B地块周边为其它用地。依据地形资料可知,A地块与B地块高差4~5m,A地块南侧市政路标高低于地块标高1m,A地块西侧国道标高高于A地块1.5m。A地块南北高差2m,东西高差4m,地块形状为梯形。
A地块布局试验检测科研基地,建筑物主要功能以科研办公、试验、维修准备等功能为主。A与B地两个地块有良好的交通联系。A地块与园区路及国道均有良好联系,开设一处人流出入口和一处物流出入口。
其次,依据现状条件和建设方是设计输入条件,明确设计目标如下:合理利用地形,提高土地利用率。交通便捷不交叉,建筑平面功能布局满足使用要求,沿街建筑有良好的里面效果,体现地域特色,注重控制工程造价。
依据上述条件,我们可以直观判断,本项目适用于建设坡地建筑。同时本项目不属于休闲建筑,也不是居住、公共建筑,而是有明确使用要求的工业建筑,那么我们就必须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坡地建筑与其工业性质完美融合,打造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空间丰富,经济实用的坡地建筑。
三、详细阐述本项目A地块的总平面布局、竖向设计及建筑平面布局
因本项目A地块面积小且形状不规则,为满足多项使用功能,考虑采用集中式布局方式,将办公生活、科研试验、维修准备及车辆停放等多项功能布局在一栋建筑物试验中心内。既然在坡地内建设综合性建筑,那么我们在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形体与总平面布局的协调,同时应将竖向设计与建筑空间、场地地形结合起来。
一、总平面与建筑平面设计
在本项目的总平面布局中可以看到,我们将对采光、景观要求高的办公生活布局在南侧,将物流运输要求较高的维修准备布局在北侧,将科研试验布局在中部。厂区设两个出入口,西北侧设置物流出入口,南侧为人员出入口,东北侧设置联系B地块的试验车辆出入口。地块的剩余区域布置道路、景观及停车及物流场地。
二、竖向设计
因本地块南北与东西同时存在高差,地块南侧与西侧的市政道路也存在高差,为了尽量减少土方量,同时与市政路有良好的联系。因此本项目竖向设计采用混合式,地块由南至北为平坡式,由西至东为台阶式,具体设计为在建筑物中北部设置半地下的停车库,即巧妙的回避了东西两侧的高差问题,又强调了空间利用,满足了车辆室内停放的需求。尤为重要的在西北角利用地块的自然高差,形成桥梁,联系A,B两个地块,同时桥梁下方与建筑物一层停车库共建,增加了停车场的使用面积。
为了解决地块南北的高差问题,建筑物的室内地坪不拘泥于统一的标高,对办公生活区布局的室内地坪标高灵活处理,办公生活区与科研试验、维修准备区域室内采用台阶过渡。
总平面及竖向设计详见下图
3、交通、道路设计
坡地道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坡地建筑的路网一般做成自由的路网,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方面是地形的限制,第二个是成本的原因,自由式路网主要包含环线、尽端路的车行路线并辅以大台阶组织步行系统。
本项目交通组织分为外部交通与内部交通,外部交通仅考虑小型车辆出入口和物流车辆出入口两种情况,应回转半径与道路纵坡不同,分别设置出入口处的道路纵坡。
内部交通可以分为机动车交通与行人交通,按照经济性的原则,本项目的道路并未强调环形通道,在满足消防设计及物流通行的前提下,适当的增加局部的回转广场,减少环形通道,减少道路的总面积。
在具体道路设计时按照不同车辆、行人的通行需求,在不同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纵坡,进入车间的引道也按照车辆与行人的通行要求,分别设置坡道与台阶。
另外因为本项目为寒冷地区,应注意道路表面冬季结冰、积雪的防滑处理。对于车辆在地块东西两侧之间通行,因地下车库的存在,设计时巧妙的利用坡道将地面与地下的通行相联系。从而以最短的路径联系东西两侧,避免了厂区内的人流与物流的交叉。而本项目在西北部增加电梯,东南部增加楼梯,使人流通行以垂直交通解决。
4、挡墙及边坡的设计
本项目中,在地块的东侧及西侧北侧均涉及较大高差,在设计中巧妙的应用挡墙与放坡,在设置挡墙时控制其高度,进行了分台处理,降低成本,本项目还在又地下室的区域,借用建筑地下室的墙体作为挡墙,既保证了墙外道路、绿地的稳定支撑,用将地下室封闭,隔离,避免的挡墙与建筑墙体的重复建设。
5、排水设施的组织
排水设计可分为建筑排水与场地排水两个方面,坡道建筑中场地排水尤为重要,由于坡地建筑的高差大,因此容易形成雨水向某一点快速集聚,瞬间流量增大,因此在设计时就必须及时关注雨水的收集,山体的排洪。在本项目中排水设施采用雨水明沟与管道相结合,同时设置雨水调蓄池,在技术上又将排水明沟、蓄水池与园林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独特风景。
第四部分: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以实例来分析,可以更加准确的得出坡地建筑的布局的主要特点,即强调空间利用,以增加使用面积,扩展使用功能,恰到好处的因地制宜,坡地建筑优先考虑使用功能,其次考虑经济效益,同时将挡墙、边坡与绿化景观相融合,体现建筑与环境的统一。再者将建筑功能巧妙布局,重组拆分,发挥坡地的特点及优势,将不利地形转变为良好的功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