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大江越甲子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跌宕起伏显现着国家的命运”,这对黄石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1950年8月,当新生的共和国即满周年时,黄石也诞生在长江岸畔。之后的六十年中,与国家的命运彼此映照的黄石,经历了少部分城市所经历过的以及大多数城市所没有经历过的。
  正因如此,岁月的长路上留下了他不平凡、不寻常的足迹:在共和国第一个经济建设高潮中,他得到了一个城市所能得到的一切国家惠泽,他也以高于国家投入数倍的成果回报着这份宠爱;改革开放的年月里,在没有国家特殊政策的赋予下,他自觉改革主动开放,成功跻身长江经济带明星城市行列;面对发生在世纪之交的艰难困局,他以壮士断腕的气魄,闯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当改革开放即将进入下一个关键期时,他再次吹响思想解放的号角,将“三大战略”的科学发展大旗高高举起……
  六十年弹指一挥,但对黄石来说,却意味着艰难的步履、不眠的长夜、惊骇的涛浪、纵情的欢呼、庄重的誓言以及无尽的雄心;六十年恰好一甲子,在中国人的情结中,天干、地支的一个完整轮回,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肇始。再回首,只为更好地面向未来。
  虽然我们不能用这短短的文字记录一木一叶的完整成长,但为了记住这个时代,记住这座城市,记住那些动人的笑靥、激情的泪水和远去的背影,在炎炎酷暑中,我们走进黄石,寻访这座城市的心路历程……
  
  一个国家的抉择和一座城市的新生
  
  1950年是在旧政权的惆怅失落和新政权的意气风发中拉开帷幕的。
  1月13日,在美求援达一年之久的宋美龄黯然返回台湾,而远在莫斯科的毛泽东则获得了巨大成功——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签订。同月,中财委召开全国财政会议,研究克服中国财政经济困难的政策和措施。到四五月间,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统一,新政权在经济战线上取得了一个大胜利。在6月初举行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虽然这个月的25日朝鲜战争爆发,政府仍在军费剧增的情况下拿出66.72亿元进行建设,平均水平超过了北洋军阀和民国政府任何一年的建设投资。
  一切迹象表明:新政权正在将工作重心努力转向经济建设。
  然而,面对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艰难局面,经济建设迈出的第一步又是何尝沉重:这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50美元,工业产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超过85%。用毛泽东的话来讲,“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0年,急需开辟出一条通往工业化之路的新中国政府,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位于长江岸畔、鄂东之南的一个小镇。
  
  新中国的宠儿
  这年夏天,湖北省人民政府向中南军政委员会呈报了建立黄石市的专题请示,文中写道:“该区(建市前黄石地区建制为工矿特区)系我省著名之工矿区,产业工人、码头工人很多,铁、煤及石灰等产量丰富,对我省将来工业建设之重要,原料及动力的供给,系巨大的来源,发展前途颇大……为了我省建设前途,必须有计划地发展该区工业”。
  7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复文:同意将石灰窑、黄石港工矿区合并建省辖市,并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备。8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即核准:“将石灰窑、黄石港合并为省辖市,并定名为黄石市”。
  黄石诞生并成长在新中国,但最早提出设立黄石市却是四年前的事情。
  1946年,刚刚经历抗战苦难的中国急需经济重建。10月,民国政府资源委员会编制了一部《黄石市市政建筑计划纲要》,规划将黄石港及石灰窑联成一体,建成新的国防工业城市。纲要前言记述道:“今后振兴国防工业,大冶铁矿将占最重的地位,现资源委员会已着手筹设华中钢铁公司,大冶电厂亦将开始建设,水泥事业则有华新水泥公司筹设新厂,而民营煤矿则纷纷复兴……今后之石灰窑以至黄石港,将成为几个天然繁盛之工商业区,盖可断言者”。
  尽管有识之士的设想最终凋零为没有句号的遗憾,但新旧政权的这种“默契”恰恰昭示了一个城市新生的必然性:当一个国家选择将工业化作为实现强国之梦的现实战略时,初步形成从铁矿石、煤炭开采到冶金、建材和电力等现代化工业体系雏形的黄石必然成为时代的宠儿。
  
  国家战略的帷幕
  自工业革命以来,钢铁工业如同一切工业之母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基础,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1950年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却让共和国的开创者们颇感焦虑。这年,全国所有钢、铁厂产量加起来也只有区区61万吨,这与美国8700万吨、英国1655万吨的年产量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国家利益和时代任务闪电般地开始改变着黄石的命运。
  1949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一次钢铁会议上,中央决定在1950年投资4万吨小米(价值)将华钢原定年产万吨钢的计划扩大到3万吨。此后三年间,国家用于黄石钢铁工业改造、扩建的资金多达1293万元,占整个湖北省总投资的15.43%。到1952年,黄石钢和钢材产量分别达到4.44万吨和2.96万吨,这个产量在中国南方各省市中位列上海、四川之后,黄石一跃成为南方第三大钢铁工业中心。
  在钢铁工业的带动下,黄石揭开了依托资源艰苦创业的帷幕。三年恢复时期,全市新建和扩建的工程项目达27个,包括大冶电厂新厂、华新水泥公司大冶水泥厂的新建、扩建。到1952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水泥、煤炭产量和发电量分别居中南区各省市第一、第四和第三位。显赫的成绩单直白地宣布:黄石只用了三年时间便初步奠定了工业重镇的地位。1952年8月,中共黄石市委将新创办的机关报纸定名为《工人报》,这足以说明工业经济对这座城市的影响力。
  
  开国领袖的厚爱
  发生在黄石的崭新变化鼓舞着每一位建设者,也牵动着一个伟人关注的目光。
  1953年2月19日,农历大年初六。当黄石市民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气氛中时,一艘舰艇在傍晚时分平稳地停靠在黄石大码头,身材伟岸的毛泽东从这里踏上了黄石的土地。几天前,建国以来首次南巡的毛泽东抵达武汉。在听取中南局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时,有关黄石市和华中钢铁公司几年来的恢复、发展情况让他兴趣倍增,他当即决定要到黄石看看。这个临时性的决定让陪同的中办主任杨尚昆、公安部长罗瑞卿十分为难。主意已定的毛泽东坚定地说:“黄石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有几个(残留的)军、宪、警、特怕什么?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不是也被我们打垮了么?!路不好走不要紧,我就是骑着驴驹也要去看看”。
  接下来的视察中,毛泽东来到大冶钢厂车间。从炼铁、轧钢、锻钢到试验室,他一个不落地从头看到了尾。参观到炼钢厂5号风口时,他从一名工人手中接过蓝色镜子向炉内观看炼铁的情况。令他略感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来不及未能看到出铁的情形。当晚在江堤上,毛泽东对送行的市委和钢厂的负责同志说:“希望你们把这个厂办大办好!”
  就在开国领袖的笑谈举止和殷切嘱托还回放在人们的脑海里时,对新中国发展进程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五”计划开始实施。这个旨在让中国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一大步的兴国战略指出,“除应该加强东北鞍钢的恢复建设外,还应该在华中地区进行建设第二个钢铁工业中心的工作”。已经打下良好重工业发展基础的黄石自然而然地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全面开发与建设的高潮随之到来。
  这一时期,国家总计在黄石投资达1.07亿元。新冶铜矿业、大冶铁矿、大冶冶炼均进入国家重点项目工程序列,大冶钢厂则跻身“156工程”。每到入夜时分,长江南岸“百里矿区、十里钢城”灯火连天,一派生机。到“一五”期末,全市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28.7倍,新建的全民所有制工厂达到42个,城乡贸易规范繁荣。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让黄石城市建设格局逐步拉开,市区人口由不足3万人增加到17.8万,“破败滨江工矿小镇”的形象得到彻底改观。此时的建设者们多么希望毛泽东再能来黄石看一看。
  1958年9月15日上午,热切期盼的建设者们终于在大冶铁矿尖山180水平掌子面上再次看到了毛泽东的身影。视察中,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拣了一块矿石递给毛泽东,毛泽东高兴用手掂了掂,随行摄影师拍下了这个珍贵的镜头。当天下午,毛泽东故地重游来到大冶钢厂,看完炼钢看轧钢。14时许,他在停泊于沈家营码头的轮船上与省、市委以及大冶钢厂负责同志进行了亲切交谈。会谈结束时正值雨大风急,江面浪涛滚滚,豪情正盛的毛泽东起身更衣后跃入江中,迎风斗浪游了四十分钟。毛泽东畅游长江的消息不胫而走,欢送的群众站满码头,雷动的欢呼声、歌声和掌声至今还清晰地回荡在亲历者的记忆中。
  开国领袖的身影渐行渐远,但共和国对新生城市的偏爱依然延续。
  1958年开始的三年调整及“二五”时期,国家继续将黄石作为重点开发建设城市。冶钢、有色、黄石电厂、华新、黄石矿务局这些功勋卓著的老牌企业得以扩建,在他们身后是“年轻”的湖北省拖拉机厂、黄棉、锻压、纺机等中型企业。在新老企业协力推动下,这座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城市大踏步走向未来,即便是在动荡混乱的十年里,依然创造了全国少有的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8.9%的奇迹。
  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之间的动人故事就这样在岁月的轮回中继续演绎,迎接下一个激情年代的到来。
  
  一个激越时代和一座城市的全新崛起
  
  1978年12月23日,北京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许多中国人正是在这天听到了“冰河”开裂的声音。第二天,在万里长江尽头南岸,上海宝钢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此时,距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创办“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刚好七十年。
  相隔七十年的两个钢铁巨企在同一条大江两端的兴建,昭示着一个国家追求自强复兴的决然之情从未“断流”,这让看惯了大江东去的黄石人意识到: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春天里的故事
  和众多城市一样,黄石改革的萌芽最早出土于希望的田野。但对于这样一个传统老工业城市来说,真正的攻坚战必然要在工业经济战线打响。
  “包”字进城,“松绑”放权、敞开城门、搞活流通。1982年,以扩大企业自主权起步,黄石率先在湖北省推行自主经营试点,全市共有14家企业成为全国试点单位。这年,工业龙头“老大”大冶钢厂实行交利润包干,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到年底一算账,人们惊喜地发现,企业不仅顺利完成当年上级下达的利润指标,还超交了2170万元。
  改革激发了企业活力,城市经济开始全面复苏。1984年,黄石工业生产一举扭转停滞不前的局面,成为湖北省“工业无亏损先进城市”。同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将推进以城市为重点,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黄石经济改革随之在更宽领域展开。
  改革是风雨中的艰难探索,背负沉重历史包袱的老工业基地走得稳不稳好不好,成为中央领导十分关心的事情。1983年农历大年初九,黄石海观山宾馆二楼会议室里气氛热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不顾车马劳顿听取了黄石市领导的工作汇报。在随后的视察中他提出了“有水快流”的观点,黄石的乡镇企业特别是“五小企业”得以快速发展。仅仅过了一年多,他再次来到黄石,得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时,他连声赞道:“不错,变了,干得好嘛!”。
  此后,黄石企业改革重点由承包经营、简政放权转向制度层面,在湖北省较早地进行了以劳动、人事、分配为主的“三项制度”改革。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新生力量的异军突起引起了广泛关注。1985年5月,濒临破产的黄石床单一厂走上了中外合资的道路,作为这座城市的新名片,“美尔雅”很快享誉全国。在“美尔雅”的带动下,1980年代后期黄石掀起兴办“三资”企业的高潮。至1991年底,全市“三资”企业迅速达到36家,为黄石“重黑粗”的传统经济形象增添了一抹鲜亮。
  经济的全面复苏激发了黄石市民改变城市面貌、改善生活条件的强烈愿望。1985年11月,经过认真评选,黄石市民将心爱的樟树和石榴花定为“市树”和“市花”。两年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新鲜出炉,这个获得建设部优秀设计奖的规划描绘了黄石由工业城市向工贸城市转变,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的动人蓝图。
  美好的生活需要抒怀和讴歌,奋进的城市将向世界展现风采。1991年11月和1993年11月,在秋风送爽的日子里,黄石先后举办了两届国际乒乓节和首届中国服装节。市民们为两次国际性大型活动投入了巨大热情,仅参加团体操表演排练的就达八千多人。节会进行期间,场内,精彩的赛事令人如醉如痴;场外,精明的黄石人搭起“工业产品出口商品展销会”和时装表演的大舞台。如今多年过去,盛会的精彩场面已经定格成这个城市的珍贵回忆,而那首“拥抱同一个太阳”主题歌的音符依然清晰动人。
  
  潮起潮落的搏击
  进入1980年代后,中央和地方的互动关系一直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从早期的经济特区到14个沿海城市开放,中央政府对外开放方面的优惠政策直接决定城市发展水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到1990年代初,沿海城市带的迅猛发展让中国面向世界的“万里长弓”更加坚韧,中央敏锐地意识到,是时候打造长江经济带这只“恢弘巨箭”了。
  1992年初,中央4号文件批准了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基础和城市条件好过岳阳、九江和芜湖的黄石意外落选,这让黄石人颇感失落。同年11月,一次关系到黄石未来发展命运的接见在武汉东湖宾馆进行。在听取黄石市委书记关于申请将黄石列为沿江开放城市的情况汇报后,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邹家华指示黄石要努力搞好各方面的工作。
  1993年2月18日,当磁湖岸畔、杭州路两侧的樟树新绿渐浓时,黄石人的执着和热切得到了回应——国务院正式批准黄石为长江沿岸对外开放城市。四个月后,黄石港被国务院批准对外籍船舶开放,成为湖北省第二个开放口岸,此时距清末江汉关石灰窑分关设立将近一百年。
  在改革中勇于探索,在探索中推进改革,这座为新中国贡献巨大但又步履沉重的老工业基地开始走出困境;在开放中学习开放,在开放中扩大开放,这座深处内陆的城市开始在利用国内、国际两种市场资源的道路上左右逢源。
  1994年,黄石实施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核心的“第二次创业”战略决策;1995年,黄石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1996年,被列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比照试点城市的黄石,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抓大壮大、放小活小、扶优解困、兼并联合、资产重组、整体搞活”的企业改革之路;这一时期,冶钢、华新、美尔雅、康赛、锻压、东贝等六户企业股票陆续成为中国股民优先购买的绩优股;从1993年到1998年,黄石经济总量增幅连续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每隔两年跃上一个新台阶; 到1997年时,黄石全市综合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稳居湖北省第二位,在全省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位次上升到了第三位;1996年12月,黄石长江大桥的开通,让这座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四方通衢”;这一时期,“依托长江、呼应浦东、服务三峡、发展黄石”的大开放大开发战略得以确立……
  就在黄石“依托长江”全面推进对外开放进程时,1998年夏波及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让黄石人又对长江有了新的认识:滔滔江水不可阻挡,但必须进行引导。这种信念在接下来发生的另一场“经济洪流”到来时,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阵痛中的迸发
  因矿而兴,因矿而立。三千年的开发史,一百多年重工业发展史,资源为黄石带来滚滚财富和荣耀的同时,“资源诅咒”也如影随形。1999年,长期累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终于集中爆发。资源枯竭、矿山关停、国有大中企业停产倒闭,当年全市工业利润总额更比上年骤减33.53%,市财政收入捉襟见肘,机关事业单位也靠借贷发工资。几乎一夜之间,十万产业工人失业。这一切被后人称为“黄石现象”。
  这年重阳节,在冶钢例行举办的老干部茶话会上,一位老书记当众声泪俱下:“今天,企业朝不保夕,我很难过,我们要为下一代留个饭碗!”老书记的话深深刺痛着现场每个人的心,也让主政者深刻意识到: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型。很快,黄石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的道路。
  “政府转让资产,职工转变身份,企业转换机制”,步履沉重的黄石在这年服下了一剂改制“猛药”。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组改制的“36条”,共涉及592家国有(集体)企业,资产63.79亿元,职工10.7万人。经过一年艰辛漫长的“治疗”,2000年黄石工业利润奇迹般地增长了95.6%,这是此前二十多年中从来没有过的增幅,亏损面则陡然间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第一轮改制让黄石站稳了脚跟,但这还不是全部“疗法”。
  2003年8月,黄石做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不懈地抓好深化改革、项目建设和优化环境‘三件大事’”的重大决策。
  决策实施当年,黄石启动了以151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对象的第二轮改革,开始真正触及产权制度这个核心。大手笔的资本、技术、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随之展开: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并购冶钢集团钢铁板块组成“新冶钢”,华新水泥牵手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跨国巨头瑞士豪西蒙公司联营,中国铝业集团参股大冶有色……
  义无反顾的改革必将淬炼出经世济用的“真经”。不久,“36条”意见被国务院在制定国企改革有关政策时所借鉴和吸收,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取经者”络绎不绝。
  “三件大事”促使黄石快步走出发展“低谷”期。2004年和2005年,黄石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到2006年,全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0亿大关,主要指标在湖北省位置大幅前移,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湖北省排名由2000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4位,六年跨了四大步。
  自觉的救赎和改革行为让黄石成功捍卫了荣耀,也等到了国家政策的再次光照。
  2007年12月,历时五年之久的“1+8城市圈”发展路径诉求终获认可,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级“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黄石被定位为“副中心”城市。
  城市转型的号令尚在耳畔回响,建设国家级改革实验区的冲锋号又被吹响,历史和现实任务的叠加,让这座善于奋斗、敢于创新的城市倍感振奋。2008年1月,中共黄石第十一次党代会发出“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再掀一轮发展新高潮”的号召,为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打下坚实的思想“基桩”。
  立足大江,依托大江,跳出大江。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黄石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陆工业小城,成长为一座文明秀美、综合竞争实力雄厚、具有广泛国际认知度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当改革开放即将步入下一个三十年之际,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从历史的深度、世界的广度和时代的焦点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坐标。
  
  一个战略与一座城市的光荣梦想
  
  在许多黄石人的记忆中,2008年是个“冰火两重天”的年份。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9.8%,外贸出口增长53.2%。
  这年,黄石还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上,两位黄石籍运动员分获金牌,这让黄石人感到格外骄傲;接近年中,在由市委主办的《黄石改革与发展》杂志上,总结和评价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内容越来越密集。这个夏天似乎分外火热。
  进入9月情况突然急转直下。来自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几乎一夜之间闯入中国。一个月后,地处中部腹地的黄石,即便是在千度高温炉前也能感到阵阵寒意。
  当悲观的情绪四处蔓延之际,2009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市委书记王建鸣和市长杨晓波的身影先后出现在东贝集团、新冶钢、大冶有色等多家重点企业。他们倾听困难,为企业加油鼓劲。
  面对重如大山般的困难,主政者虽然也面露焦虑,但心中充满信心,这信心的基石就是正在全面实施中的“三大战略”。
  2008年2月,“实施百亿元产业集群工程”、“办好一区三园”、“建设百万人口大市”等一系列新词汇、新提法集中闪烁在黄石《政府工作报告》中;进入8月,实施“三大战略”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区域一体化”进程一并成为促进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在这年年底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三大战略”的内涵被进一步具体化;2009年2月,全面实施“三大战略”的“春雷”在这座城市的上空深沉而悠远地响起。
  受命于抵御金融危机关键时刻的市委书记王建鸣秉本执要地指出:“‘三大战略’,既为黄石城市转型指明了方向,也界定了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同时‘三大战略’本身也是实现城市转型的根本途径”。
  
  风雨中的脊梁
  城市是累积人类文明成果的平台,而产业是支撑这个平台的重要支柱。只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城镇才能成为核心,才能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流动。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和积累,至2009年初,黄石规模以上企业达500多家。拥有8家大型企业,其中新冶钢、有色公司年产值均过百亿,华新水泥、有色公司跻身全国500强。东贝集团生产的压缩机年产量达816万台,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华新水泥年产量达2515万吨,居全国同行业第三位;有色公司阴极铜年产量达26.7万吨,居全国同行业第三位;新冶钢特钢年产量达172.4万吨,居全国同行业第五位;锻压集团数控机床最大吨位达5200吨,居全国同行业之首;“神牛”拖拉机有限公司系中国农机系统重点骨干企业;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省首家电力股份制改造试点企业,跻身国家大型二类发电企业;劲牌公司的保健酒年产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三位;百余岁的大冶铁矿重新焕发光彩,现为全国十大铁矿之一和武钢的重要“粮仓”。
  六十年的发展累积了太多值得骄傲的资本,但这依然不能掩盖黄石工业的成长烦恼。
  从产业比重看,到2007年时,黄石工业增加值约占GDP的50%,重工业又占工业的87%,产业结构急待优化;从产业特征看,黄石有“三多三少”,即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从产业与税源关系看,资源型产业形态导致税收结构中地方留存部分较少,亿元税收黄石地方留成比例只有35%,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综合而看,支柱产业单一、经济发展稳定性差,使黄石工业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这些不利因素足以令黄石工业“巨轮”在金融风暴席卷而来时上下颠簸,由此判断,黄石虽不缺产业,但绝对缺乏“大”产业。
  那么,“大产业”的“气场”又将如何营造,对此市委书记王建鸣认为,拉长产业链条和配套发展相关产业是基本思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高新技术产业、建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能源、食品饮料等八大产业集群是发展主体,“目的是实现我市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实现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重工业和轻工业以及各工业门类的协调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加速转型”。
  2009年,一股“黄旋风”疾行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带队的黄石招商团很快收获不俗成果:共引进重点工业项目9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4个,引进资金230亿元。
  不久,一批着眼于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项目陆续开工、竣工:新冶钢投资40亿元进行特钢升级改造;中铝华中铜业投资近17亿元建设高精度铜及铜和板带材项目,向精深加工转变;西塞电厂投资46亿多元,新建2台68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新兴管业投资8亿多元进行铸管升级改造……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黄石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3.05亿元,增幅高达47.4%,创下近十七年来的历史新高。全市新开工项目和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均比上年增加近七成。
  到年底,在金融危机的骇浪中奋力搏击的黄石终于舒了一口气:全市GDP同比增加10.5%,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增长11.3%。
  一个不错的“收官”也是下一个良好局面的开端。2010年1月,在虎虎生威的新年气氛中,黄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2%,各项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对此,《湖北日报》热情洋溢地评述道:“站在虎年门口,黄石与春天拥抱”。
  “大产业”让走出“寒冬”黄石体格更显壮硕,在“大产业”战略的滋养下,还将会涌现更多的“百岁寿星”企业。
  
  “裂变”出的金牌
  从国际、国内已有的发展经验看,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将迎来环境容量限制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双重挑战,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优势,充分体现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和能力的经济园区就成为最好的选择。
  1992年5月的一天,当信心满怀的黄石人将申报“沿江对外开放城市”的材料递交到国家有关部门时,迎面而来的却是一盆“冷水”:申报城市首先必须具有一个符合标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开发区面积太小,不合格。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让黄石人清醒地意识到:没有高质量的园区经济,就没有高质量的现代化城市。
  知耻而后勇。1994年7月,团城山开发区和花湖开发区合并,组建黄石经济开发区。成立当年年底,黄石经济开发区就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515万元。至1996年底,开发区共引进各类项目39个,总投资15亿元,年生产能力32.5亿元,年创利税6.5亿元。
  2006年6月,黄石经济开发区又迎来了一个重要机遇——从这个月起,大冶市将山南1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7个行政村移交开发区委托管理,成立黄金山工业新区。自此,经济开发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的实力和速度同时陡增。
  2009年,黄石开发区全年共引进项目56个,总投资近20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56.5亿元,财政收入4.3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7亿元。区内共拥有企业91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2家,规模以上外商投资企业58家。初步形成了六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主体,两大传统产业为补充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至此,开发区不仅为黄石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示范,还成功为黄石“裂变”出了新的城市中心和经济发展极。但这些还不是一个城市对开发区的全部要求。
  2008年11月,正当“三大战略”开始点燃黄石人信心之火时,“新型工业化”与武汉城市圈研讨会也在黄石磁湖山庄召开。会议建议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黄石市将黄金山工业新区和大冶城北工业园、西塞河西工业园和棋盘洲物流园等“一区三园”捆绑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0年3月21日,一纸捷报从北京传来,国务院批复:湖北黄石经济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过整合,现在我们是一顶‘国家级’的帽子大家戴,通过沿江布局把黄石的大小工业园区有机连接起来,起到推动黄石和鄂东各区域经济全面发展”,面对厚积薄发的历史时刻,中共黄石市委常委、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胡超兴奋难掩,他说,“下一步,我们还要在沿江经济带着力打造以物流业为主、工贸结合的鄂东南水陆联运区域物流中心。与安徽安庆、江西九江一起,成为支撑‘中部长江区域经济’发展的‘金三角’。”
  一个开发区的成长记载着一个城市追逐梦想的勇气和智慧,一个“国家级”金字招牌的授予预示着黄石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由一个参与者向重要承担者的转变。
  
  梦想的新起点
  大城市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与其他同样胸怀“大城市”梦想的城市相比,黄石盼望快点“长大”的愿望更显执著和强烈。
  1987年2月,新一轮城市规划预测三十年后黄石人口将突破100万,届时“城市发展格局由中等城市升格为大城市”;1993年12月,黄石市委第八次党代会正式提出,“把黄石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工贸大城市”;1998年12月,中共黄石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三大历史性跨越”战略性目标,其中一大跨越即“城市发展由中等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大城市跨越”;在2001年国务院批复的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突破行政区划,界定的城市地区和城市规划区的面积分别达到803.1平方公里和346.8平方公里,为“大城市”预留了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
  事实上,成为“大城市”并非黄石“一厢情愿”。早在1993年召开的湖北省第六次党代会上,黄石就被作为大城市和鄂东地区的中心城市来规划发展;1998年湖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黄石是湖北经济发展“金三角”重要支点,随后又把黄石作为全省“一特五大”中的大城市来规划;于2002年举行的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将宜昌、襄樊、黄石等中等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2007年,由省政府批准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黄石被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从湖北武汉到安徽芜湖,600公里长江沿线,居然没有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也没有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黄石的“大”潜质,媒体保持着独立的认识和预期:“而黄石是这一区间内工业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有可能最早成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
  由此可见,黄石“大城市”的气质和潜力很早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作为一个目前建成区面积仅为70多平方公里、城区户籍人口62万、城市化率刚过55%的中等城市,黄石要想形成大城市的结构、形态、实力、内涵和气质,除了具备实力雄厚的“大产业”和“大园区”外,显然还需要多维构塑。
  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看。2009年,黄石GDP达到597.78亿元,相当于建国初期的1598倍;财政总收入59.79亿元,相当于建国初期的1.99万倍。雄厚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让这座总人口仅为256万的城市有更“大”作为。
  从大中小城市的空间分布规律看:小城市通常位于资源区,加工区有可能出现中等城市,而大城市必定是在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的市场区。由此可见,大交通建设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是黄石当前的迫切任务。
  交通方面。1996年黄石长江大桥的开通改变了这座城市在大交通中的边缘地位,如今以鄂东大桥建设为标志的黄石综合交通网络已经开始构筑:依托一条长江、两条铁路大动脉、三座大桥、三条高速公路、三大物流园区,将建成辐射鄂东、鄂南及赣北地区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形成贯通中心城区与大冶、阳新的高等级公路交通圈,强化城市内部的聚合性;同时还将与武汉城市圈内城市实现“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对接。
  城市功能布局优化方面。目前,黄石正以“四城同创”为抓手,按照“南向对接、东向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黄金山工业园区、环磁湖、大冶湖和沿江开发,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以中心市区为中心、大冶和阳新城区为副中心、一批中心镇为纽带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从主导城市发展能级的因素看:城市发展一般要经历四个层次的演进,即依靠资源、依靠装备技术、依靠人才和依靠文化竞争力。
  当前,已进入“不惟资源、超越资源”发展阶段,积极建设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创业环境日益优化的黄石,正在引发新一轮人才、技术、资本的聚集。在此基础上,黄石也开始对三千年矿冶文化、百年工业文明遗存和现代旅游进行捆绑整合,将“不畏艰难、敢于创新”的矿冶文化精神作为城市精神的核心内涵,全力打造矿冶文化之都,以此加快城市转型。今年2月,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成功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个“零”的突破,让黄石向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迈进一大步。而于8月即将举办的“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也必定会让黄石以独特的风姿款款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国兴城雄鉴日月,扬帆鼓角志凌云。风光更胜来时路,潮涌大江越甲子。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没有那座城市不历奋进就能走向辉煌,也没有那座城市能在辉煌的山顶永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最令人心怀敬意的城市就是那些拥有不灭雄心,执著向前的坚韧之城。过去六十年的历史足以证明,黄石就是其中的一座。
其他文献
2007年9月23日,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大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同市科学发展·战略转型高层论坛暨2007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年会”在大同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出席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周道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枢、万良适、罗海藩、杨重光,秘书长张巨功,中共大同市委书记郭良
期刊
由建設部城市建设司、威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于9月27日至29日在威海隆重举行。本届人居节以“人居·生态·和谐”为主题,旨在坚持以节为媒,搭建国际人居领域交流合作、科研成果与技术展示的平台;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科学发展,打造人居福地;展示全市上下创新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节庆活动得到了联合国人居署、国家建设部、国家商务部、国家环保总局、山东省人民政
期刊
中原城市群经济带是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分别占河南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5.3%和40.3%。另外,中原城市群这九个城市所处的区域不同,经济发展的情况也各有差别,但归根结底每个城市的求发展的目的都是一样的,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就城市各自优势产业,取长补短,明确分工,相互协作支持的具体经验,我们采访了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  中国
期刊
在国电电力大同第二发电厂采访时,职工们提得最多的是厂工会,并且能熟悉地说出每个工会领导的绰号和喜好。“大杨”是他们对工会主席杨天胜的爱称。厂里2000多名职工,杨天胜对80%以上的职工都能叫得出名,而且知道他们家里有什么困难,要办什么喜事,对于厂工会领导来说,把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他们最大的事情。    有困难找工会  企业和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职工为企业之本,本固才能企兴,而欲本固,只有加速发展
期刊
坐落在威海市孙家疃镇的北海旅游度假区,山清水秀,風光优美,宛如一条天际飘来的玉带,镶嵌在威海北侧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被称为威海的“后花园”。2007年,度假区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思路,全力打造旅游、餐饮、商住三大品牌,力求3-5年内,发展成一个集度假休闲、海鲜餐饮和品牌居住于一体旅游胜地、人居福地。  多年来,与威海市区只有一山之隔、被威海市民亲切地称之为“山后”的北海旅游度假区,与
期刊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是工业的“粮食”,煤矿城市的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最大。大同作为我国最大的动力煤生产基地,驰名中外的“煤都”,煤炭生产量、出口量、外销量在全国煤炭城市中一直名列前茅,在全国能源基地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同输出的煤炭涉及全国18个省的2400多家国家和省市重点企业,直接关系着几亿人口的供电、供暖、供气需求,可以说大同的煤炭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
期刊
在实施城市化战略,推进区域社会整体发展的进程中,由于我国工业现代化已经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科学发展中等城市,已是当前全面推进实施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重点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根据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世界62%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中等城市里。而且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前景也表明,由中等城市组成的城市地区、城市群、城市圈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21世纪
期刊
周道炯会长、龙永枢副会长出席会议,杨重光副会长做主题演讲,张巨功秘书长宣读学会贺信    六月的豫北大地万木葱茏,一派生机盎然。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在甲骨文的故乡——安阳迎来了她二十年华诞。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周道炯、副会长龙永枢出席会议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张巨功宣读了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贺信。贺信指出: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所属的各专业委员会,专家云集,实力雄厚,
期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大家好!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成立已经20年,今天我们在美丽古老的河南安阳召开“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建会20周年暨2007城市发展研讨会”,首先让我代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对安阳市领导给予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来自北京中央有关部门,全国各地各城市的领导、学者和代表致以热烈的欢迎。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是1987
期刊
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构建包括合肥、六安、巢湖三市在内的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省会经济圈。这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经济圈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构建省会经济圈,需要立足现状,综合分析合六巢三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其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  功能定位是灵魂、是方向,它关系到经济圈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