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中学历史课堂管理中存在着诸多乱象,其原因是:对教师而言、不注重课堂管理艺术、教学方法不受学生欢迎、没有较强的事业心、基本功不扎实;对学生而言,有的学生存在着偏科现象、有的学生纪律涣散。相应的对策是:教师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课堂管理技巧、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教育学生要全面发展、遵守纪律。
[关键词]中学历史 课堂管理 乱象 原因 对策
在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过程;却忽视了课堂管理这一环节,从而造成了许多乱象。据本人观察,这些“乱象”有如下一些表现形式:上课铃声响起时,还有许多学生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正式上课时,有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搞自己的小动作;表面看来,整个课堂里安安静静,可细细观察,有些学生却被窗外“美丽的世界”所吸引,思想明显地开了小差;下课时间未到,好多学生却早早地收起了教科书……凡此种种乱象,令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头疼不已。
一、造成这些乱象的原因有哪些呢?
据本人观察,造成这种乱象的原因如下。
师生应“各打五十大板”
1、教师的原因
教师不注重课堂管理艺术。当课堂出现上述一些乱象时,教师不是颇有“艺术”地进行科学管理,而是要么视而不见,你乱你的,我讲我的,只有能应付下来这四十五分钟就可以了;要么对学生吹胡子瞪眼,拍桌子敲板凳,对学生严厉呵斥;要么气愤不已,一走了之。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受学生欢迎。有的农村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毫无激情,只会照本宣科,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一点也勾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有的教师不采用诸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只是死教书、教死书;有的教师看似激情无限,可坐下来细细观摩他们的课堂,却发现他们只是装腔作势、信口开河,“讲授”的只是不是漫无边际,就是早已游离了教学大纲和新课标规定的范围。
教师没有较强的事业心。毫不客气地说,有极个别的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没有终身现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教态不端正、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这些教师“不甘于寂寞”、“身在曹营心在汉”,时时刻刻想着朋友、同学聚会;如何经营自己的第二职业;如何考上令人羡慕的都市里的公务员,实现自己人生的第二次跨越。这些教师,压根就没打算让自己成长为历史学科中的优师、名师,连做一名合格的农村中学历史教师的打算都没有。如此一来,这样的教师,怎能上好一节实力课呢?连课都上不好的教师,何谈能维护好课堂秩序?
教师的基本功不扎实。有些历史教师,不是科班出身。这些教师,大都对教材理解不深,教学基本功极不扎实。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必定不受学生欢迎。
2、学生的原因
一方面,有些学生只注重数学、语文、英语等重点学科的学习,对诸如历史等一些非重点学科则极不重视,这种“吃偏食”的心理,决定了他们不去花费心思学习历史。正是有这种心思作怪,在历史课上,他们才没有心思学习历史,反而偷偷摸摸地做起了重点学科的作业。另一方面,有的班级的班风、学风不正,学生纪律涣散。这些“不正之风”,常常就直接在课堂上表现了出来。
二、解决农村中学历史课堂管理“乱象”的对策
对症下药,才能根治病根。
1、历史教师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课堂管理技巧
从教育学、心理学中汲取课堂管理“营养”,对个性各异的学生“因人而异、分层施教”。虚心学习诸如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五X教学策略等一些先进的教学教学方法,大胆运用多媒体、投影器、课件等吸引学生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及软件,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生动活泼、趣味横生的教学方法,必定深受学生欢迎。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运用一些名师终身现身教育事业的典型案例,说服、引导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用严格的制度约束教师的行为,使其在制度、规定的框架内自觉行动。加强对非科班出身的历史教师的培训,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使他们尽快跟上历史现代教学的步伐。
2、教师要教育学生全面发展
既要吃“精米细面、鸡鱼肉蛋”,也要吃“五谷杂粮、萝卜白菜”,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不缺任何“营养”,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历史教师要配合班主任做好整顿纪律、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工作。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课堂上静下心来,安心学习。
[关键词]中学历史 课堂管理 乱象 原因 对策
在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过程;却忽视了课堂管理这一环节,从而造成了许多乱象。据本人观察,这些“乱象”有如下一些表现形式:上课铃声响起时,还有许多学生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正式上课时,有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搞自己的小动作;表面看来,整个课堂里安安静静,可细细观察,有些学生却被窗外“美丽的世界”所吸引,思想明显地开了小差;下课时间未到,好多学生却早早地收起了教科书……凡此种种乱象,令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头疼不已。
一、造成这些乱象的原因有哪些呢?
据本人观察,造成这种乱象的原因如下。
师生应“各打五十大板”
1、教师的原因
教师不注重课堂管理艺术。当课堂出现上述一些乱象时,教师不是颇有“艺术”地进行科学管理,而是要么视而不见,你乱你的,我讲我的,只有能应付下来这四十五分钟就可以了;要么对学生吹胡子瞪眼,拍桌子敲板凳,对学生严厉呵斥;要么气愤不已,一走了之。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受学生欢迎。有的农村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毫无激情,只会照本宣科,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一点也勾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有的教师不采用诸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只是死教书、教死书;有的教师看似激情无限,可坐下来细细观摩他们的课堂,却发现他们只是装腔作势、信口开河,“讲授”的只是不是漫无边际,就是早已游离了教学大纲和新课标规定的范围。
教师没有较强的事业心。毫不客气地说,有极个别的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没有终身现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教态不端正、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这些教师“不甘于寂寞”、“身在曹营心在汉”,时时刻刻想着朋友、同学聚会;如何经营自己的第二职业;如何考上令人羡慕的都市里的公务员,实现自己人生的第二次跨越。这些教师,压根就没打算让自己成长为历史学科中的优师、名师,连做一名合格的农村中学历史教师的打算都没有。如此一来,这样的教师,怎能上好一节实力课呢?连课都上不好的教师,何谈能维护好课堂秩序?
教师的基本功不扎实。有些历史教师,不是科班出身。这些教师,大都对教材理解不深,教学基本功极不扎实。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必定不受学生欢迎。
2、学生的原因
一方面,有些学生只注重数学、语文、英语等重点学科的学习,对诸如历史等一些非重点学科则极不重视,这种“吃偏食”的心理,决定了他们不去花费心思学习历史。正是有这种心思作怪,在历史课上,他们才没有心思学习历史,反而偷偷摸摸地做起了重点学科的作业。另一方面,有的班级的班风、学风不正,学生纪律涣散。这些“不正之风”,常常就直接在课堂上表现了出来。
二、解决农村中学历史课堂管理“乱象”的对策
对症下药,才能根治病根。
1、历史教师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课堂管理技巧
从教育学、心理学中汲取课堂管理“营养”,对个性各异的学生“因人而异、分层施教”。虚心学习诸如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五X教学策略等一些先进的教学教学方法,大胆运用多媒体、投影器、课件等吸引学生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及软件,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生动活泼、趣味横生的教学方法,必定深受学生欢迎。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运用一些名师终身现身教育事业的典型案例,说服、引导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用严格的制度约束教师的行为,使其在制度、规定的框架内自觉行动。加强对非科班出身的历史教师的培训,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使他们尽快跟上历史现代教学的步伐。
2、教师要教育学生全面发展
既要吃“精米细面、鸡鱼肉蛋”,也要吃“五谷杂粮、萝卜白菜”,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不缺任何“营养”,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历史教师要配合班主任做好整顿纪律、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工作。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课堂上静下心来,安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