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德育在低年段小学生中的运用对策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渗透体验式的德育是通过组织学生实践,进而渗透与升华来实现德育的目的。文章作者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渗透体验式德育的对策。
  关键词:体验式德育;以身作则;互信关系
  小学作为学生正式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它所承担的不仅是学习,更多的应该是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名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所明确指出的“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从长远来说,这才是影响学生一生的财富。但是教师要以怎么样的一种方式去教育,才能让一群六七岁在家被视若珍宝的小孩子理解并接受,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近年来的德育实践,“体验式德育”备受推崇,它的主要渗透模式是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自实践,把德育(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道理内化为个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学生的德育渗透与升华。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将高深的道理浅显化、趣味化、形象化,使之可触可感。这样的模式让教师的德育教学与渗透更为可行有效,学生感受也更为深刻。所以,体验式德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使得它成为现今德育教学里非常值得学习的一种模式。作为班主任,笔者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论述如何在学生中践行体验式德育教学。
  一、教师以身作则
  正所谓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匡正学生的品德修养,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自己的品德情操必须过硬,这样才能以德治教育、以德育人,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春风化雨。我们面对的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正处在仿效能力最强的阶段,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学生眼里就是风向标,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以身作则,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言谨行慎,率先示范。曾经有一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早晨到校至上课前这段时间,我在班里制订了一项“周一三五大声朗读,周二四安静阅读”的制度,实践的效果比较理想。一开始,我只是给他们讲为什么早晨读书好,为什么不要浪费时间等,但学生只是听着,执行力非常弱,严厉批评也不过换来学生的敷衍应付。对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说教是最愚笨的教育方式。对于处在形象学习阶段的他们来说,眼见现学才是打开一年级学生教育的正确方式。于是,我每天早上跟学生一起走进教室,带领两三个班干部,该开口读书的那天,就大声地朗读所学的课文;该安静阅读的时间,我就静静地拿着自己最近看的书坐在讲台边阅读,而效仿我的学生越来越多。慢慢地,班上利用早晨时间读书的习惯已经成为早上进教室的条件反射。即使我当天早上不在,班里的班干部也能挑起大梁,带领着同学们或大声朗读,或安静阅读。也因此,我更加坚信,教师带头做,比教师仅施命令更有效,这应该就是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身教胜于言传,一年级德育的渗透,最简单最直接的就是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指令目标更真切明了。
  二、师生建立互信关系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而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的灵魂存在,要成为学生德育灵魂的“摆渡者”。在这项工作中,除了自身德育情操要高尚,还必须建立好“摆渡者”与“被摆渡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只有学生对教师足够信任,他们才会把老师当成学习和仿效的榜样,而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同时他们也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信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试想,如果教师对学生只是“令”,而学生只是迫于教师的威严或压力而“动”,这样的师生关系,只会是“令”无力,“动”无效。在我的德育工作中,有过这样一次经历。曾经班上有一个小女生,叫骆XX,她总喜欢未经别人同意就取他人的东西去玩,甚至占为己有。这样的习惯,我们当然不能定义为偷,只能告诉孩子这不是一个好习惯。因为我们遗失东西会着急,可是她这一看见喜欢的东西就擅自取走,而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而言,我们的说教很苍白无力。直到有一次,该同学戴了她心爱的发夹来教室并遗失,她哭着着急地找。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结合发生在她身上的这一件事跟她做了一次很深刻的沟通教育。从那以后,我发现她很努力地克制自己,不去随便拿别人的物品。对于这个进步,我及时进行了表扬和鼓励,时不时给予积极的暗示,让她时刻感觉到我对她的信任,并乐于跟我分享她的“心事”,后来她改掉了爱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由此,我认为,成功的德育和渗透,建立在师生间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没有彼此信任的德育引导,都不可能长远。老师的信任可以增强孩子的存在感和自信心,从而更加尊重、更加亲近、更加服从;而学生的信任,能让老师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
  除了与学生相互信任之外,还应该制订行为习惯互相监督提醒的制度。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如同白纸一般,基本上所有的行为习惯都要从零开始规范和塑造,而教师也不可能一对一地去指导和纠正。因此,本班共同制订了一个叫“我的班级我当家”的制度,该制度规定了每个学生每天要做的事情,旨在让每个学生清楚意识到自己是班里的一分子,是这个班的主人,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这个班集体的一切,小到摆放扫把垃圾桶,大到管理班里的课堂纪律,等等。这一制度也给初进入小学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孩子们明白脱离家庭进入一个全新的集体,可以做什么,能做到什么,应该做到什么,必须做到什么;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孩子的自豪感。除此之外,在制度里还有一项是“一天的班主任助理”,是通过自己的对班级的努力付出,积累“责任星”去争取机会。“一天班主任助理”的魅力在于学生可以像小老师一样,当天管理班里的大小事务,低年级的孩子刚好又有这种渴望和期待,所以班里这个制度执行得相当不错。当然,有奖有罚才能科学、顺利、长久进行。经过提醒也不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会有扣星处理,扣到一定程度会增加服务项目,重者甚至取消班的一些优秀评比。学生必须认识到责任与荣誉是并存的,不能只接受,不付出,在班級如寄生虫一样存在,不但于集体无益,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善于抓住德育的契机
  在学校,德育的渗透体现在方方面面。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具有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好德育契机,让每一次德育体验都可触可感,让学生真正感受和领悟德育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班主任每周都会有一节思想品德课。我的做法是针对最近班里存在的问题,做成一个个德育专题,再結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在思想品德课上与学生学习、分享交流,而不仅仅局限于那一本思想品德书的内容。
  利用好课文中的优秀德育案例。语文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这些课文经过筛选分单元专题,事实上也是一个个德育专题渗透,知识与德育并行,是语文课独特的魅力。如我在上《升国旗》这首诗歌时,除了必写的语文知识外,还有一个就是爱国思想的渗透;在《大还是小》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利用好班会课。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是一个班级以及每一个人的总结和反思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不大懂什么是反思,但我们换个形式交流,如让他们说说这个星期觉得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这就是一种反思。孩子们会在这一个交流当中意识到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和仍需努力或改进的地方。反思能让孩子回顾自己的过去,并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孩子谦虚态度的一个很好的锻炼。
  利用好“学生成长手册”。在学生的成长手册里,提出了一些学生要做到的德育行为,分为自评、小组评、教师评三项。清楚明了的德育标准,让学生更明确自己在做到什么或怎么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学生,同时还能检验自己是否做到。如果自己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同学或老师的肯定,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利用好家长反馈的信息,发动家庭的力量。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而且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而这些行为习惯,我们需要与家长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
  在教育教学中,时时存在德育;在学生群体中,处处皆可德育。而且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让小学生在生活中真切地体验德育,感受德育,践行德育,让每一个学生在一次次的德育活动体验中真正有所收获,并能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形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养成高雅的品质。因此,为了让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小学教师须从自身做起,更要抓住和利用好每一个德育的契机,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次对学生的德育和感化,与孩子一起努力,一同感受,一起成长,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良好品质和美好心灵。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双喜.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取向和使命[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4).
其他文献
【正】一九九四年的夏天,是一个意蕴丰富的符号,印在记忆中,在岁月的流转里模糊了又清晰着,总会有些不设防的时刻,把看似淡忘的记忆
10月30日下午14点。由我院工会、宣传统战部、团委、人文艺术学院、西译中国书画艺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枫染终南”——西安翻译学院建校25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在科技楼大厅隆
紫杉醇目前已成为卵巢癌术后常规一线化疗药物,紫杉醇联合铂类化合物已成为晚期卵巢癌的标准化疗方案,国外已进行了广泛临床研究.现主要从单药治疗及联合化疗两方面,综述近年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
【摘 要】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 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新课标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
【正】2006年5月9日下午在深圳龙岗区清林小学讲课,课前、课后的参观以及与杨勇校长深入细致的交谈,清林小学15个难忘的细节,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正】仙游县郊尾中心小学系全日制公办学校。下辖小学21所,独立园1所,在校学生8000多人,共有408人教师,课改工作走在莆田市农村学校前列。学校以"学习、创新、和谐、发展"为
摘 要:在传统的社会学领域,对于方法论,一直存在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这两种对立的论断。布迪厄针对这两种方法论做出了新的解读,以“场域”为视角,对两种方法论进行批判,提出基于关系取向的新方法论,从而实现了对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这两种对立社会学方法论的超越。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整体主义;个体主义;布迪厄关系主义方法论  在传统的社会学领域,长久以来一直存在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这两种对立的方法论。
【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语言的成熟、多样、丰富,语言的教养水平,都跟社会的成熟,制度的成熟,制度的开放性,制度所倡导的那种创新意识,所倡导的语言的个性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