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中的道教文化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zh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仙”李白的诗歌以超然飘逸、洒脱奔放为主要特征。这种诗风的形成和道教文化是分不开的。本文在收集整理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对李白人生际遇和道教的关系作以探讨,并结合其学道、寻道的人生经历,深入分析李白作品中所蕴含的道教文化。
  关键词:李白;诗歌;道教;诗仙
  李白被世人尊称为“诗仙”,这种称谓是和其深处其中的道教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以往的研究主要对其家世生平、作品鉴赏、艺术风格、出游行踪、思想倾向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这种研究对其诗歌的形成与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则是从道教文化对其思想熏陶和诗风形成的影响。
  一、道教在李白人生发展轨迹中的地位
  李白一生都对道教保持虔诚的信仰,并且身体力行地入山寻仙,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句诗是对其游山玩水,求道寻仙的最好写照。李白生于巴蜀,这儿是著名的道教发源地。浓厚的道教文化对李白的童年产生了重大影响。李白从小就诵读“六甲”,十五岁即开始寻仙求道,“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二十五岁畅游道教名山——青城山。在这个环境幽雅的地方,有许多到是羽化成仙的传说,身居与此,与众多隐士结庐相伴,探讨求仙之道。到四十五岁受到皇帝赐金之后索性归山受符,专业传道。由此可见,李白入道并非是对社会的不满,而是将修道当做塑造完美人格的一种方式。
  李白将谪仙当做一种人生的追求,其心性行为自然会向此靠拢。“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李白结交道士共修仙道,从其诗中即可看出。对其人生具有影响的有三位道士,一是玄学证仙派代表司马承祯,其对李白的夸赞是“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受其强化之后,处处表现出“仙风道骨”。二是与之交往终身的元丹丘,其高雅的情趣和诗人李白志同道合。三是道士诗人贺知章,相近的人生经历使之“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同时李白本人也接受了加入道教的仪式,“抑予是何者,身在方士格”是其对自己加入道教的宣示。和其他道士一样,李白也会做出炼取灵丹妙药,以求成仙。这在诗中也有表现:“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从李白的人生经历来看,道教追求自由的风格对其生活和创作都产生了影响。
  二、道教的追求自由精神在李白诗歌中的体现
  道教尊奉庄子为道家始祖,并将其著作《庄子》尊奉为《南华真经》。李白在人格塑造方面就是向着对自由的狂热追求发展的,其审美观点就是来源于庄子的自然审美观。在大自然中国纵情山水,可以使李白的视野得到开拓,胸怀更加宽广,这也是李白之所以对自然风光如此迷恋,对山水风景充满情怀的缘由所在。
  在李白的诗歌中常常有庄子书中的典故。比如李白将翱翔于苍空的大鹏鸟作为意向做起诗中进行表现,可以看出其对大鹏鸟能够自由翱翔于天空的向往。在庄子的《逍遥游》当中描绘出“其翼若垂天之云”的神鸟,李白对其借用时做了进一步的处理。在李白必须的大鹏鸟可以不受任何外物的束缚,极尽逍遥之态,出入自由之境,可“登于寥廓”。相对而言,李白赋予了大鹏鸟更多的热情与刚烈。在庄子哲学当中,要求人们要达到将自我和宇宙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与李白的飘逸不群、潇洒超脱是一致的,李白诗中就有“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的语句,表达了其将在精神上与宇宙同生的愿望。“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失意时,李白敢于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离别时,李白也同样具有随心所欲的洒脱。
  三、道教的崇尚自然精神在李白诗歌中的体现
  “道法自然”是道教的基本理念,从李白的诗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起超越自我、主宰自然的宏大气势。“五岳为辞锋,四海做胸臆。”李白对自由的追求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的借景抒情,而是达到了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恢弘大气。在其诗中可以吞吐群星、包孕日月,这些空灵自由的意向给其诗歌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在李白看来,黄河如同用笔画出,可写入胸怀之间,月色如同可买卖之物,随时能够赊来使用,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均可如宾客一样自由交往。这种自由精神能够使他一生宽容豁达,不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失意之时也能保持心灵的宁静,从大自然中获得精神上的依托。大自然给他的诗歌带来汹涌的诗情。诗人自己也把山水当中自己的亲朋好友、师长哲人。“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诗句中包含着与朋友交流的平淡心态。“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常常自比大鹏,漫游萬水千山之上,翱翔无尽天穹之中,极尽得意时的无限风流。“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当李白心灵受到创伤的时候也会投入自然的怀抱,纵情山水为自己的心情疗伤。在庄子哲学中,大自然的崇高之美能够使人忘记世间的苦难,给人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
  四、道教的天人合一精神在李白诗歌中的体现
  李白对山水的描写充满大气,如同痴人说梦,但又能给人一种壮丽非凡的感觉。这与作者本人经常徜徉于山水之间,突破了自我与大自然的界限有关。李白本人对奇异多变、光怪陆离的仙境充满向往,因此其诗歌也表现出超越时空的天真飘逸。“静生观众妙,浩然媚幽独。”这句诗表现出了李白用童心创造出的童话世界。道教是一个追求成仙的宗教流派,所以受其影响的李白在诗歌中也喜欢给山水赋予人格化、神灵化。在李白的笔下,山水犹如仙境一般,充满灵性,一泻千里的黄河、奇峰险峻山川无不如此。求仙反应了他希望能够做到天人合一、远离世俗,饮酒则更有利于他纵情高歌、醉意山水。道教中的天然合一哲学对李白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李白以神仙自居,着意超脱。“自称臣是酒中仙。”二是将自己和众位神仙相提并论,实现了真实与虚幻的结合,进入了不受压抑和约束的自由境界。三是遍游仙境,以道家所刻画的神仙体系作为意象进行表情达意。
  参考文献:
  [1]王友胜.李白游仙访道的思想契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1)
  [2]姜宗强.论道教对李白文学创作的正面影响——以游仙诗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 2006(01)
其他文献
The author, Raidi, is chairma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He wrote an article after a visit to the Europea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而国企作为经济体系中的庞大组成部分,对它的探究更是从未停止.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国企改革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的是仍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学虽然不产生于同一时期和国家,但是在现代中国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者的关系是不可避免要面对的。本文试着分析了两者的相通之处,主要以方克立先生的马魂、中体、西用理论来研究二者的关系,最后论述了方先生马魂、中体、西用理论的意义和价值来说明其理论更加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儒学;方克立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当代的主导意识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中
期刊
一、伍尔夫作为女性作家的艰难  伍尔夫的文学作品所展现出的忧伤气质与她一直在女性的自我定位中的无奈挣扎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她所处的时代,女性想要克服传统男性文学的影响,并创作出新颖的,独立的文学作品是极其困难的。在那个“理想的男性世界里去倡导的女性意识和主张女性的优势”的时代里,伍尔夫那种女性所特有的写作模式被古板的写作模式所排斥。这也是为什么伍尔夫以及与她同时代的女性作家一直尝试表达出女性内心世界
期刊
中国企业对外贸易起步较国外晚,但是发展较快,这种迅速发展离不开投资自由化改革.本文以从文献综述中总结出来的投资自由化政策体系为基础,然后总结中国投资自由化改革的各项
本文应用超效率SBM模型对2006-2017年新疆及其14个地州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样本期间内,新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平稳;克拉玛
期刊
摘 要:《周礼》之《天官冢宰》贾公彦疏在注释时取材极为繁复,明征暗引,穷本究源。本文拟以《春秋公羊传》为例,略窥贾疏注释之貌。  关键词:《天官冢宰》疏;《春秋公羊传》;引用  《天官冢宰》疏引《春秋公羊传》大致有以下四种形式:一为“《公羊》云”、“某某年《公羊》云”;二为“《公羊传》云”;三为“某某,为某某年《公羊传》文”、“某某,为某某年《公羊》文”;四为“《公羊》谓之”等。  据统计《天官冢
期刊
西藏地处西南边陲地带,是以藏民族为主的民族自治区域,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加快推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