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猪场仔猪硒缺乏症的调查,总结了其临床症状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了仔猪硒缺乏症发生的原因及与溶血性大肠杆菌 感染病症的区别。
关键词 仔猪;缺硒综合症;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
中图分类号 S858.28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7-5739(2008)18-0257-01
近年来,我市的一些猪场断奶前后的仔猪,尤其是断奶1~2周的仔猪常发生一种散发性非传染性疾病,有类似于大肠杆菌病的水肿症状,按照治疗大肠杆菌的方案施治,效果不明显。为此,笔者最近对我市的3个猪场进行了调查,发现普遍存在缺硒性病症。在通过肌肉注射亚硒酸钠及口服VE防治试验的基础上,从病理学上进一步观察骨髓肌、心肌、肝脏和肾脏的病理解部学和病理组织学变化,可以确认该病为硒缺乏症,而不是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症。
1流行病学
在发病猪中,大多数是三元及二元杂交猪。通常在断奶前后1~2周内发病,散在或零星发生,发病率10%左右,死亡率几乎为100%。
2临床症状
(1)运动失调型。一般生长较快的小猪易发生,先见到后肢运动不协调,行走时后肢摇摆,喜卧地,继而发生后肢瘫痪,蜷伏卧状或侧卧地上。按压臀部,病猪尖叫,肌肉颤抖,企图躲避。部分病猪腹围增大。体温正常,心跳加快,有些病猪有明显的心率不齐。时间一长,则前肢瘫痪,叫声嘶哑,但目光有神,拒食,最后死亡。
(2)腹泻型。有轻度腹泻,粪便稀薄,呈灰黄色或灰绿色;饮水、食欲一般正常,只是精神及营养状况稍差,数天后突然死亡。
(3)急死型。运动障碍和腹泻兼而有之,但腹泻一般较轻,后肢运动不协调,行走时后肢摇摆,亦可发生瘫痪。个别生长较好的小猪,生前还见不到明显的症状即死亡。
3病理学变化
3.1尸体剖检变化
对死亡的小猪进行尸体剖检,按症状型观察骨骼肌、心肌和肝脏的变化,同时观察水肿问题。
(1)临床腹泻型。眼窝下陷,剖检时可见到脱水表现,如胸、腹水减少,心包液减少,胃、肠血管充血,局部黏膜潮红或脱落,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
(2)临床运动障碍型。腹围增大,剖检时腹水增多,骨骼肌总是对称性局部性灰色变性,以臀部肌肉最明显,胃底部和肠系膜水肿,有的还见到腹壁脂肪胶冻样浸润,水肿液清亮微黄。
(3)混合型。以骨骼肌变性为主,腹腔积液量不多,胃肠水肿不明显。所见剖检病猪,心脏和肝脏都有明显的变化;心脏不呈椭圆形,心肌柔软呈崩塌状,心外膜色泽不一致,心内膜有点状、斑状出血,一些病猪肝脏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色泽微黄,部分病猪肝脏淤血,暗红色或黑褐色与黄色相杂,肝肿大,表面凸凹不平,或肝脏淤血而呈墨绿色,质脆,切面外翻、流血,肾脏一般肉眼变化不明显,部分病猪脾脏边缘或中部有坏死性黑斑,其中有几例肺脏有明显的充血和水肿。
3.2病理组织学变化
我们从中挑选几例病猪的骨骼肌、心肌、肝脏、肾脏作为病料进行组织学检查。
(1)骨骼肌肌纤维肿胀,排列疏散,发生扭曲、断裂,甚至崩解成透明或腊样变性及凝固性坏死,心肌广泛充血、出血,肌细胞浆出现空泡,毛细血管透明纤维蛋白阻塞,肌纤维扭曲、断裂,甚至有腊样坏死。
(2)肝脏在肝小叶周围的肝细胞索紊乱,肝细胞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部分细胞坏死,发生崩解与核溶解相互融合。
(3)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浑浊肿胀或明显空泡变性,甚至整个皮细胞都消失。
4病因分析与结论
徐州市许多其他猪场的类似情况,曾长期被怀疑为大肠杆菌性肠毒血症,而对该病采取许多治疗方法,均未能制止其发生,亦未能通过微生物学检查取得足够的证据。徐州市地处黄河流域,属土壤缺硒地带,据对产粮区土壤进行分析可知,土壤总硒平均为0.124 6±0.016 0mg/kg,土壤中水溶性硒为0.005 16±0.010 40mg/kg,所产主要饲料(玉米、小麦、大豆等)平均硒水平低于0.1mg/kg,深井水、自来水几乎测不出硒。所调查的3个猪场基本都是从本地购置饲料原料。
2004年我们对母猪产前以及仔猪出生后分组补硒或兼补VE试验,探讨缺硒与仔猪水肿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诊断为缺硒综合症。为了进一步探讨缺硒综合症与大肠杆菌性肠毒血症之间的区别,从病猪的症状分型以及骨骼肌、心肌、肝脏、肾脏病理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作出更确切的结论。虽然猪大肠杆菌性肠毒血症在毛细胞血管渗透性增高的血管变化以及水肿方面有些与缺硒综合症相似,但是大肠杆菌性肠毒血症不存在典型的肌肉和肝脏的变化,其水肿应该以胃和盲肠黏膜以及结肠肠系膜明显。根据我们调查的猪场一系列病理学检查结果,不仅发现骨骼肌、心肌、肝脏都有特征性的病变,而且在众多病例中未见1例内脏水肿部位与大肠杆菌性肠毒血症相符。我们所见到的骨骼肌和心肌病变尤其以运动障碍型为突出,肝脏的病变也颇为典型,这些病变与前人记载的猪缺硒症均属一致,加上利用补硒或VE制剂的防治试验显示出明显的效果,因而认为我们所调查的猪场病症是由于缺硒引起的而不是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所致。
5参考文献
[1]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2] 段得贤.家畜内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
[3]李国江.动物普通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 李疏义,杨宣林.动物普通病[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关键词 仔猪;缺硒综合症;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
中图分类号 S858.28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7-5739(2008)18-0257-01
近年来,我市的一些猪场断奶前后的仔猪,尤其是断奶1~2周的仔猪常发生一种散发性非传染性疾病,有类似于大肠杆菌病的水肿症状,按照治疗大肠杆菌的方案施治,效果不明显。为此,笔者最近对我市的3个猪场进行了调查,发现普遍存在缺硒性病症。在通过肌肉注射亚硒酸钠及口服VE防治试验的基础上,从病理学上进一步观察骨髓肌、心肌、肝脏和肾脏的病理解部学和病理组织学变化,可以确认该病为硒缺乏症,而不是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症。
1流行病学
在发病猪中,大多数是三元及二元杂交猪。通常在断奶前后1~2周内发病,散在或零星发生,发病率10%左右,死亡率几乎为100%。
2临床症状
(1)运动失调型。一般生长较快的小猪易发生,先见到后肢运动不协调,行走时后肢摇摆,喜卧地,继而发生后肢瘫痪,蜷伏卧状或侧卧地上。按压臀部,病猪尖叫,肌肉颤抖,企图躲避。部分病猪腹围增大。体温正常,心跳加快,有些病猪有明显的心率不齐。时间一长,则前肢瘫痪,叫声嘶哑,但目光有神,拒食,最后死亡。
(2)腹泻型。有轻度腹泻,粪便稀薄,呈灰黄色或灰绿色;饮水、食欲一般正常,只是精神及营养状况稍差,数天后突然死亡。
(3)急死型。运动障碍和腹泻兼而有之,但腹泻一般较轻,后肢运动不协调,行走时后肢摇摆,亦可发生瘫痪。个别生长较好的小猪,生前还见不到明显的症状即死亡。
3病理学变化
3.1尸体剖检变化
对死亡的小猪进行尸体剖检,按症状型观察骨骼肌、心肌和肝脏的变化,同时观察水肿问题。
(1)临床腹泻型。眼窝下陷,剖检时可见到脱水表现,如胸、腹水减少,心包液减少,胃、肠血管充血,局部黏膜潮红或脱落,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
(2)临床运动障碍型。腹围增大,剖检时腹水增多,骨骼肌总是对称性局部性灰色变性,以臀部肌肉最明显,胃底部和肠系膜水肿,有的还见到腹壁脂肪胶冻样浸润,水肿液清亮微黄。
(3)混合型。以骨骼肌变性为主,腹腔积液量不多,胃肠水肿不明显。所见剖检病猪,心脏和肝脏都有明显的变化;心脏不呈椭圆形,心肌柔软呈崩塌状,心外膜色泽不一致,心内膜有点状、斑状出血,一些病猪肝脏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色泽微黄,部分病猪肝脏淤血,暗红色或黑褐色与黄色相杂,肝肿大,表面凸凹不平,或肝脏淤血而呈墨绿色,质脆,切面外翻、流血,肾脏一般肉眼变化不明显,部分病猪脾脏边缘或中部有坏死性黑斑,其中有几例肺脏有明显的充血和水肿。
3.2病理组织学变化
我们从中挑选几例病猪的骨骼肌、心肌、肝脏、肾脏作为病料进行组织学检查。
(1)骨骼肌肌纤维肿胀,排列疏散,发生扭曲、断裂,甚至崩解成透明或腊样变性及凝固性坏死,心肌广泛充血、出血,肌细胞浆出现空泡,毛细血管透明纤维蛋白阻塞,肌纤维扭曲、断裂,甚至有腊样坏死。
(2)肝脏在肝小叶周围的肝细胞索紊乱,肝细胞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部分细胞坏死,发生崩解与核溶解相互融合。
(3)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浑浊肿胀或明显空泡变性,甚至整个皮细胞都消失。
4病因分析与结论
徐州市许多其他猪场的类似情况,曾长期被怀疑为大肠杆菌性肠毒血症,而对该病采取许多治疗方法,均未能制止其发生,亦未能通过微生物学检查取得足够的证据。徐州市地处黄河流域,属土壤缺硒地带,据对产粮区土壤进行分析可知,土壤总硒平均为0.124 6±0.016 0mg/kg,土壤中水溶性硒为0.005 16±0.010 40mg/kg,所产主要饲料(玉米、小麦、大豆等)平均硒水平低于0.1mg/kg,深井水、自来水几乎测不出硒。所调查的3个猪场基本都是从本地购置饲料原料。
2004年我们对母猪产前以及仔猪出生后分组补硒或兼补VE试验,探讨缺硒与仔猪水肿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诊断为缺硒综合症。为了进一步探讨缺硒综合症与大肠杆菌性肠毒血症之间的区别,从病猪的症状分型以及骨骼肌、心肌、肝脏、肾脏病理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作出更确切的结论。虽然猪大肠杆菌性肠毒血症在毛细胞血管渗透性增高的血管变化以及水肿方面有些与缺硒综合症相似,但是大肠杆菌性肠毒血症不存在典型的肌肉和肝脏的变化,其水肿应该以胃和盲肠黏膜以及结肠肠系膜明显。根据我们调查的猪场一系列病理学检查结果,不仅发现骨骼肌、心肌、肝脏都有特征性的病变,而且在众多病例中未见1例内脏水肿部位与大肠杆菌性肠毒血症相符。我们所见到的骨骼肌和心肌病变尤其以运动障碍型为突出,肝脏的病变也颇为典型,这些病变与前人记载的猪缺硒症均属一致,加上利用补硒或VE制剂的防治试验显示出明显的效果,因而认为我们所调查的猪场病症是由于缺硒引起的而不是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所致。
5参考文献
[1]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2] 段得贤.家畜内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
[3]李国江.动物普通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 李疏义,杨宣林.动物普通病[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