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静滴,对照组40例给予血栓通注射液静滴,疗程为2周,观察脑梗死疗效分析、语言表达、上下肢瘫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基本恢复及显著进步率、治疗组为42.5%,对照组为27.50%。语言表达及上下肢瘫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疗效好。
关键词 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资料与方法
2006~2007年收治脑梗死患者8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5~79岁,平均67.8岁。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8~76岁,平均67.1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及梗死部位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除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外,治疗组予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14天;对照组予血栓通注射液2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治疗14天。
疗效标准:疗效评定以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病人卒中病例疗效分析:见表1。经Ridit分析,总有效率相比,P<0.05,经率检验,基本恢复及显著恢复进步,u=2.61,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语言表达比较,见表2。经组间比较P<0.05。经Ridit检分析,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上肢、下肢瘫情况比较:经Ridit分析,上肢瘫:组内比较,治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后积分值低。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下肢瘫:组内比较,两组均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积分明显降低。
讨论
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主要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质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
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本病的发生,内因是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劳累过度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遂,蒙蔽清窍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不相维系的危急证候。正如任氏[2]所说中风病机有二,一是脑之气为患,二是脑中风血海因体内气血逆乱而失去正常的气血上输供养。所以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
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和红花二味药物组成,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通血脉、散瘀结,为主药,红花味辛、性温、亦归心、肝经,化瘀血,通经络,为辅药,丹参为沉降之物,红花为生浮之品二药配位,一升一降,祛瘀生新祛邪而不伤正,共奏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丹红注射液是复方数字中药,疗效优于单方制剂,现代研究证实丹红注射液降低血清C和LDL-C水平,延缓AS斑块的形成,故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3]。邓氏[4]等研究证明丹红注射液具有明显抗氧化损伤作用,对局灶脑缺血后细胞有保护作用。卜氏[5]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通过抑制LPA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可能是丹红注射器液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又一途径。
总之,丹参注射液由中药丹参和红花科学提取精制而成,只要成分为红花黄花素、丹参酮和丹参酚等,针对脑缺血损伤的各个环节治疗,而且是复方中药制剂,通过临床观察疗效显著。作用稳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宜于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9.
2 任继学.任继学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3):99-100.
3 管高峰.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硬化家兔血管壁炎症的影响.心脏同治——心血管疾病防治进展,292.
4 邓芬,等.丹红注射液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心脏同治——心脏血管疾病防治进展,303.
5 卜丽霞,等.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脑梗死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影响.脑心同治,312.
关键词 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资料与方法
2006~2007年收治脑梗死患者8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5~79岁,平均67.8岁。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8~76岁,平均67.1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及梗死部位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除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外,治疗组予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14天;对照组予血栓通注射液2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治疗14天。
疗效标准:疗效评定以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病人卒中病例疗效分析:见表1。经Ridit分析,总有效率相比,P<0.05,经率检验,基本恢复及显著恢复进步,u=2.61,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语言表达比较,见表2。经组间比较P<0.05。经Ridit检分析,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上肢、下肢瘫情况比较:经Ridit分析,上肢瘫:组内比较,治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后积分值低。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下肢瘫:组内比较,两组均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积分明显降低。
讨论
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主要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质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
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本病的发生,内因是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劳累过度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遂,蒙蔽清窍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不相维系的危急证候。正如任氏[2]所说中风病机有二,一是脑之气为患,二是脑中风血海因体内气血逆乱而失去正常的气血上输供养。所以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
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和红花二味药物组成,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通血脉、散瘀结,为主药,红花味辛、性温、亦归心、肝经,化瘀血,通经络,为辅药,丹参为沉降之物,红花为生浮之品二药配位,一升一降,祛瘀生新祛邪而不伤正,共奏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丹红注射液是复方数字中药,疗效优于单方制剂,现代研究证实丹红注射液降低血清C和LDL-C水平,延缓AS斑块的形成,故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3]。邓氏[4]等研究证明丹红注射液具有明显抗氧化损伤作用,对局灶脑缺血后细胞有保护作用。卜氏[5]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通过抑制LPA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可能是丹红注射器液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又一途径。
总之,丹参注射液由中药丹参和红花科学提取精制而成,只要成分为红花黄花素、丹参酮和丹参酚等,针对脑缺血损伤的各个环节治疗,而且是复方中药制剂,通过临床观察疗效显著。作用稳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宜于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9.
2 任继学.任继学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3):99-100.
3 管高峰.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硬化家兔血管壁炎症的影响.心脏同治——心血管疾病防治进展,292.
4 邓芬,等.丹红注射液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心脏同治——心脏血管疾病防治进展,303.
5 卜丽霞,等.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脑梗死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影响.脑心同治,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