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tong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不同题目的特点一一知识内容、能力要求,题目形式,可采用下列不同的解题方法
  一、淘汰法
  此法解答的基本方法是从剖析题干的条件入手,只要找出一个例子或一条理由跟备选答案明显不符,即可将该备选项淘汰。通过将这类答案逐个否定,便能获得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 B.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是正数
  C.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有倒数 D.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是相反数
  分析:只要举零这个数A、B、C立即被淘汰。
  二、逐级筛选法
  适用于解答题干中提供了两重或两重以上的前提条件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与一些迷惑答案彼此相似,较难直接判断的问题。解决这类题的基本方法是先将题干中提供的已知条件字斟句酌一番。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个技能对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指向的正确答案。
  例:把180.5049四舍五入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是( )
  (A)180.5 (B)180.50
  (C)180.505 (D)180.51
  分析:做对此题必须注意题中的两个条件,先把此数进行四舍五入,然后还要精确到百分位即精确到0.01(A)不符合第一条。(C)不符合第三条。( D)不符合第一条,所以正确答案应为(B)。
  三、计算和巧算法
  例:计算2-1+(﹣3.2)?﹢ ÷ ﹣( )-1高得的结果是( )
  (A) (B)
  (C) ﹣ (D)
  分析: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计算题如果简单直接计算即可,正确答案为(B)。
  四、分析推理法
  通常用于解答比较集中考查的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和判定知识的综合题,解这类题的基本方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概念、定理和判断,对题目涉及到得内容做全面而周密的分析推理,以判断出正确答案,如果问题的综合性较强或者涉及的概念定理较多时,往往要进行步步近逼的逻辑推理,找出解答问题的突破口,再在横向上扩大战果,带动整个问题的解决。
  例:下列命题中,不成立的命题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B)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C)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分析:从对角线角度来分析:当平分时是平行四边形,平分且垂直时是菱形,平分且相等时是矩形,平分垂直且相等时是正方形,这三句话就是此题的突破口,把题中矩形、菱形换用对角线的说法,则A、B、D是一个意思,本题答案应选(C)。
  五、识图推断法
  例:已知一次函数y=ax+b和二次函数y=ax2 +bx+c其中b>0,那么它们在同一坐标中的图象大致应为( )。
  分析:已知b>0显然(A)不符题意,(B)中图象二次函数开口向上a>0,而当a>0时一次函数应经一、三象限。(C)中二次函数开口向下则a<0,而当a<0时一次函数应经二、四象限正符合,所以备选答案为(C)。
  六、特殊值法
  例:已知a是锐角,则sin ∝( +cos ∝( )
  A.大于1 B.小于1
  C.大于等于1 D.不能确定
  分析:当三角函数中的角度不是具体度数或未知时,这时如果要确定三角函数运算后范围时,不防让题中的角度具体化、特殊化,此题不访让∝≠0。囚为∝为锐角这个条件勿忘,所以有些题用特殊值法去做能省许多时间。
  七、直接法
  对于简单的题可直接利用公式、定义、性质及推论求解。
  例:已知如图在△ABC中,BD=3cm,AD=4cm,AC=5cm,则△ABC的面积为( )
  (A) 10cm2 (B) 8cm2
  (C)12cm2 (D) 14cm2
  分析:略。正确答案为(C)。
  八、观察法
  例:求函数y= 的值域为( )
  A.y>0且y≠1 B.y<0且y≠1
  C.y≥0 D.y∈ 且y≠1
  分析:因y= = =1﹣ 而 ≠0,所以y≠1应选D。
  九、验证法
  当一题中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时,不防把答案往回验证,这样比自己去想省时又不容易丢解。
  例: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则这个数一定是( )
  A.0 B.±1
  C.1 D.一1
  分析:此题如果不看答案自己去想这个数完全可能把一1丢掉,但如果马上看答案,A立刻排除(0无倒数),显然选B。
  十、估算法
  例:已知∝为锐角sin∝(一则∝的可能值为( )
  A.29°48' B.36°54'
  C.46°54' D.61°
  分析:由于﹣=0.6不是三角函数中的特殊值,所以a一定不是特殊度数,因一<一<一且正弦函数是增函数(在0°-90°之间)所以即有sin30°  以上十种方法在初中教学中做选择题时用途很大,不妨试试。
其他文献
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使他们都能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才是符合21世纪要求的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才能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这个原则下,就应当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 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个性差异的现象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期刊
待进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是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缺陷,在常态化学习过程中,能力、方法、水平不能达到学业任务基本要求的学生。待进生也可称为学困生,类似于过去所称的“差下生”,但二者有着概念性的区别,待进生是个动态性的概念 ,“差下生”则是定义性的概念,在老师的心目中,应当只有暂时落后的“待进生”,而没有无法转变的“差下生”。笔者所任职的是一所县市级普通中学,
期刊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均在迅速发展着,而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国幼儿教育事业也与时俱进,在飞速的前进着。幼教改革已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无数个工作在幼教一线的幼儿教师们正是推动幼教事业不断的前进和发展的动力之一。儿时的选择,我从事了幼教事业。不经意间,十多年的时光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壮举,但直到今天,我依然还坚守在这里。我不
期刊
数学究竟应该给孩子的明天留下什么?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本应是学校教育中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课程之一,但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学生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伴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衰减,于是数学成了学生的负担,逐渐讨厌数学、冷漠数学课。数学学习应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的探索与渴望,让学生在奇妙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重大,它有利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意义建构  (一)对数学实践
期刊
惊闻某省学生跳楼,某省学生服毒,不久又有报道称某省学生弑母……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件的发生,使我的心灵受到巨大冲击。尽管此类事件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究其根源却是有着共性的:那就是缺乏健康的心理和坚强的意志,缺乏耐受挫折和战胜挫折的勇气和意志。笔者扼腕顿足的同时,试图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认识,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话题,谈一点个人浅近的认识。  一、初中生挫折承受力的分析  从二十世纪八十
期刊
一、认清形势,促领导高度重视  (一)认清素质教育、课改等因素对中小学图书馆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可见,中小学图书馆是
期刊
大学教育理应是一种人文教育,尤其是以培养师资力量为职责的师范院校更是如此。如何把这种人文教育观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大学课堂(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谈谈心目中的一种理想的教学观念:复调式的人文教学。  一、复调式的人文教学理念  复调式的人文教学不仅把作家的作品当成艺术来解读,而且也要把作家的生活当作一件作品来审美鉴赏,通过解读作品领略艺术的魅力,通过追思作家
期刊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如何做好作文教学方面的工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接受的挑战,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启动水平就是学生的习作水平.启动促使学生大脑细胞元之间建立良好的刺激和联系,能够产生积极的联想,能够充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思维力,在学生动笔以前进行指导的目的是:激发兴趣打开思路
期刊
北美的教育理念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成功和幸福的保证之一。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它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以至人的工作学习都会有直接影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保证阅读的质量,提高阅读的效率,顺利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可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使用不尽。教学大纲规定:阅读教学是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