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活动课作为隐性地理课程,长期处在被忽视的地位。地理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的地理课程理念,其中第一点——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第二点——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要求开展各种各样的地理实践活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往往把地理知识学习、应试技巧培养作为主要任务,不能很好的贯彻以上的理念。地理活动课可以弥补课堂教学这方面的不足,一方面通过活动内容和情境的设置,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能力。
1 在地理必修1阶段实施地理活动课的意义
地理必修1模块从内容上看主要是自然地理,涉及天文、地质、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这些内容对学生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出现和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观察到。但是对某些自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原因,其中蕴含的奥妙,学生并不知道或者一知半解,而这“所以然”的部分往往成为地理必修1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高一学生一开始对贴近生活的地理学科也抱有极大的兴趣,但是很快会被枯燥的课堂说理所吓倒。怎样能够最大程度的维持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并且把这种“兴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地理活动课较传统的地理教学课堂更具有愉悦性和易接受性,能够激发和维持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必修1模块的学习中。原本难度较大的“说理”部分借助各种形式的地理活动也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地理必修1模块的内容与高中地理其他必修模块相比具有更明显的系统性,因为教材编排的需要,有些内容进行了删减和简化,但对后面的地理知识学习却是必要的铺垫。例如:降雨的形成条件和常见的降雨类型,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没有列出,但又是学生需要知道的,可以通过地理活动课来进行补充和适当的扩展。可以采用实验操作来代替直接说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通过活动课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公民必备的地理常识,提高地理素养。
地理必修1模块中部分内容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等交叉融合,很适合以活动课的形式来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可以考虑与其他学科一起配合来开展综合活动课。
2 在地理必修1阶段实施地理活动课的原则
2.1 活动性
地理活动课与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的最根本区别就应该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只有充分的“动”起来才能达到活动课的目的。首先,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设置实验操作、动手制作、实地考察等这些需要学生动手的项目来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其次,活动内容的选取尽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
2.2 可行性
地理活动课内容和形式的设置必须在当前条件下是确实可行的。首先,在内容选取上,注意把握好难易程度,太简单就没有活动探究的必要,太难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容易取得成果。应该以课堂教学的难度为基础,适当的拔高拓展。其次,要考虑目前学校的各种设备硬件是否能满足需要,还要考虑季节、天气等因素,综合考虑之后设置可操作性强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还要考虑活动课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问题,一些野外考察活动要做好安全评估和组织工作,尽量避免有危险性的实验项目等。
2.3 探究性
地理活动课应该与原来课堂上进行的分组活动相区别,很多课堂上所谓的“小组活动”、“分组讨论”等因为时间的限制往往流于形式,并且探究的难度较低,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地理活动课在内容选取上应该注重选择值得探究,有研究意义的课题。在形式上尽量避免过于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辩论等。
3 地理必修1阶段地理活动课个人实施建议
地理必修1模块活动课应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设置,把课堂所学内容当成活动课的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活动设置力求探究性、活动性、可行性,能够有效地检验和提高学生课堂所学。采取班级授课与分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活动之前的背景知识学习和内容补充采用班级集中授课的形式,实验、观测、模拟等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地理必修1模块可以开展的活动课安排如表1。
1 在地理必修1阶段实施地理活动课的意义
地理必修1模块从内容上看主要是自然地理,涉及天文、地质、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这些内容对学生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出现和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观察到。但是对某些自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原因,其中蕴含的奥妙,学生并不知道或者一知半解,而这“所以然”的部分往往成为地理必修1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高一学生一开始对贴近生活的地理学科也抱有极大的兴趣,但是很快会被枯燥的课堂说理所吓倒。怎样能够最大程度的维持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并且把这种“兴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地理活动课较传统的地理教学课堂更具有愉悦性和易接受性,能够激发和维持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必修1模块的学习中。原本难度较大的“说理”部分借助各种形式的地理活动也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地理必修1模块的内容与高中地理其他必修模块相比具有更明显的系统性,因为教材编排的需要,有些内容进行了删减和简化,但对后面的地理知识学习却是必要的铺垫。例如:降雨的形成条件和常见的降雨类型,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没有列出,但又是学生需要知道的,可以通过地理活动课来进行补充和适当的扩展。可以采用实验操作来代替直接说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通过活动课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公民必备的地理常识,提高地理素养。
地理必修1模块中部分内容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等交叉融合,很适合以活动课的形式来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可以考虑与其他学科一起配合来开展综合活动课。
2 在地理必修1阶段实施地理活动课的原则
2.1 活动性
地理活动课与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的最根本区别就应该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只有充分的“动”起来才能达到活动课的目的。首先,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设置实验操作、动手制作、实地考察等这些需要学生动手的项目来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其次,活动内容的选取尽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
2.2 可行性
地理活动课内容和形式的设置必须在当前条件下是确实可行的。首先,在内容选取上,注意把握好难易程度,太简单就没有活动探究的必要,太难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容易取得成果。应该以课堂教学的难度为基础,适当的拔高拓展。其次,要考虑目前学校的各种设备硬件是否能满足需要,还要考虑季节、天气等因素,综合考虑之后设置可操作性强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还要考虑活动课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问题,一些野外考察活动要做好安全评估和组织工作,尽量避免有危险性的实验项目等。
2.3 探究性
地理活动课应该与原来课堂上进行的分组活动相区别,很多课堂上所谓的“小组活动”、“分组讨论”等因为时间的限制往往流于形式,并且探究的难度较低,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地理活动课在内容选取上应该注重选择值得探究,有研究意义的课题。在形式上尽量避免过于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辩论等。
3 地理必修1阶段地理活动课个人实施建议
地理必修1模块活动课应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设置,把课堂所学内容当成活动课的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活动设置力求探究性、活动性、可行性,能够有效地检验和提高学生课堂所学。采取班级授课与分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活动之前的背景知识学习和内容补充采用班级集中授课的形式,实验、观测、模拟等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地理必修1模块可以开展的活动课安排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