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爹:
老爹是没有家长架子的家长,不太像家长的家长。
老爹这个人,有那么一丝丝的土,就是比较落后啊,不用微信不懂电脑不进电影院不喝咖啡不吃西餐,在美国玩时一进餐馆就大头,一到晚上就喊饿。手机对老爹就是个接电话的家什,手里的iPhone4是我几年前的,居然一直没有让老爹用坏。其实这些还都不是事儿,生活简单平淡一点也挺好。糗事应该是老爹常常不是那么的走心,去市场买乌龟,买回两只,一只是独眼,另一只少了一条腿;写好备忘的条子去超市买东西,到了超市才想起条子留在了家里,买菜结账的时候才想起没带钱(自从丢了钱包,钱被团成一堆塞在口袋里);还有下班回家的时候忘带车钥匙,手机忘在奶奶家之类的,有一次老妈出发在外,老爹把自己锁在了家门外面,在办公室里睡了两个晚上。
但什么都可能忘,就是忘不了几十年如一日地每天去看奶奶,如果工作实在抽不开,一定会有电话,奶奶要买的东西隔多久都在脑子里记着,烂不掉。奶奶是一个人过,得了六次癌,一次良性,七次大手术,很倔强很顽强的老人,每次回国和奶奶一起吃好多次的饭。家里人谁要生个病,老爹的焦虑抑郁就会蔓延,好像心眼儿不算大。我一回国,老爹的大妈式忙活唠叨也会泛滥。这么说,并不是说老爹是个没有情趣的人。非常幽默,常常使我和老妈笑喷了。我人在美国时,老爹就是我的精神领袖,遇到坎儿啊、情绪添堵啦,老爹那巨大的疏通开导力量,没有人可以代替。最有意思的是边吃饭边听老爹讲他自己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一些既琐碎又无奈的事情,这时候的老爹像许久不见的朋友。很珍惜每年假期在家的时间,珍惜每一次的聊天,视频老时不时匆匆结束,中间各种被打扰。去年暑假回国,和老爹坐在“一拐弯”的马扎子上撸串喝啤酒,其实已经吃过晚饭,其实串好不好吃、啤酒好不好喝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聊些什么,是那些聊天的话,那些聊天的感觉叫人忘不掉。那个晚上我们聊了许多话题,友谊的爱情的婚姻的等等,说实话,这个时候你可以打探到一些来自家长的小秘密。今年暑假回去,还想再去“一拐弯”。
老爹对我也是很矛盾的一个人。一方面,知道的非常多,文科的东西,教给我,活字典一样,聊什么都有我想要的答案或者对这个问题的深刻了解。一直很关心海峡两岸问题,出国后又对国际关系感兴趣,目前的课程里又有政治、政府这些题目,有什么问题问老爹没有他不懂的。矛盾的另一面就是老爹对我的爱,用老爹的话说:这个丫头在我身边总有一天会被我宠坏的。能够成功抵制老爹那些危险的宠人方式,又可以沐浴老爹那些精神上的宠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开始真的很难,只能说你闺女太优秀了,这么一步一步走了过来,这么说连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但不得不说老爹真是很好的精神支柱,上高中的时候,那段时间可能是因为压力大、和住家关系不好之类,反正就是心情非常糟糕,然后和老爹视频,往往是一听到老爹的声音眼泪就流下来了,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情绪发泄口,老爹和老妈不一样的是,你真的会认真地听完我想说的任何话,其实我说完了之后心情也就跟着好了一大半,剩下的三言两语的安慰也就完全平复了不好的心情,你说神奇不神奇。
我生长在一个非常民主开明的家庭。只要不和爸爸妈妈撒谎,想做什么就说,一般来说都可以通过,小的像买东西啊追星啊之类的,大的像选专业啊、独自旅行啊,这次同意学车,老妈给开出的前提条件是四门A,难度真不算大,回国拐弯去韩国疯,老妈竟然没谈条件。当然和老妈的“冤家”故事经常发生,刚刚就闹了一出,非得在我暑期回国那天飞法国,说是工作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太在乎对方的感情,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和老妈的大小“冤情”不断,过后还是那个怎么都离不开的闺蜜老妈,更多的私房话是说给老妈的,有事没事唠不够的唠。老妈挺潮的,今天孩子的兴奋点在哪儿门儿清,老爹没法比。非常舒服非常宽松的成长环境,什么都能讲,都可以讨论,谁有道理就采纳谁的,非常好的教育方法,我以后要是有孩子估计也会这样,民主透明应该是我对我家的评价吧。
——爱你的小疯丫头
小丫头:
最好的家长,是那些最不像家长的家长,是那些不会用自己的年长用自己的高度而居高临下的家长,不会想从孩子那儿找自己理想的家长。
吉米·卡特曾经被列入美国历史上政绩最差的总统之一,但他是个非常厚道的木匠,卸任后每年抽出时间义务为穷人盖房架屋,还以他的诚实友善,穿梭于冲突各国,拿到了诺贝尔和平奖,做了一个很称职很不容易的前总统。卡特的妈妈很诚实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爱我所有的孩子,但他们之中有几个我不喜欢。”这个直率的一根筋的妈妈有四个孩子,不知道她指的“几个”孩子里面有没有卡特,而卡特眼里的妈妈是个里外操劳、忙碌的专业护士。老爹没找到为什么有“几个”孩子从妈妈欣赏的视线滑落出去的原因,老爹不喜欢这个对孩子不依不饶的母亲,只是这个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妈妈,有卡特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
卡特的妈妈为什么会有这种火冒三丈、母颜不悦的话,我们可以按照中国的常识猜测一下这个妈妈撂下的狠话。孩子不按常理出牌、思路另类,和老爸老妈的想法南辕北辙;家长觉得付出很多、回报很少,甚至老爸老妈的苦大仇深、纠纷怨气都起源于孩子;功课不主动,欠缺责任心,花太多的时间玩手机和追剧,花太多精力和自己的神在一起,花太多钱跟风追逐时尚;还有走得更远的,吸毒酗酒、滥友乱性及坑蒙拐骗偷的。家长的权威和孩子的任性、成长的坎坷、爱的娇纵、成人世界的假模假样和孩子天地的纯真本性,受伤与抚慰等等引发家庭无数争执。两代人相互看,常会在有些事情上莫名其妙;有的家长还有棍棒伺候孩子的恶习、陋习,有的孩子还有离家离校霍尔顿式的破罐子破摔的情结。
先看一个大人物的19岁。卡尔·马克思花了大半夜的工夫给父亲写了封信,汇报自己在柏林大学大一的学习情况,小马为自己找到了黑格尔哲学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兴奋地跟“疯了一样”。老马怎么做的呢,兜头泼了一盆凉水,觉得小马不但挥霍着老马的银子,还挥霍着自己的才华天赋,让老马更为恼火的是,小马没按照老马的要求读将来可以端律师金饭碗的法律专业。老马的担心是对头的,小马日后的一生穷困清贫,但老马也绝想象不到,小马由黑格尔哲学起步最终成为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领袖。假如老马活得再长一些,人再固执一些,世界近代史会不会是另外一种写法呢? 再来看一个小人物的18岁。老爹离大学高考没有两周时,弄到了一套《红楼梦》,老爹所有的心情和思绪,全被这套书收拢进去,没有办法抵制它的诱惑,在自以为一个安全的深夜,关了自己房门揽书狂读,根本没有察觉到奶奶进来,奶奶一边用力抽自己的脸,一边哭,哭这个不争气的儿子,都高考前夜了还不弄功课准备考大学,还在看闲书,这是老爹一次严重违规。另外一次,是高中文理分科,爷爷异常坚决地阻断了老爹想上文科班的念想,直到医学院毕业参加工作,爷爷才看透老爹不是干医生的材料,才在做医生这件事上放过老爹。奶奶爷爷的干预,无非遵照了社会和生活对人的选择,无非是祈盼老爹有一个灿烂靠谱的将来。
180年前,一对德国父子在教育问题上暴露出来的分歧,和今天中国家长们遇到的麻烦没什么两样。大多数冲突来自于我们想用大人的道理和理由,来点拨、纠正孩子的道理和理由,用大人的快乐经验覆盖、代替孩子的。孩子们追捧痴迷的,大人们怎么看也不觉得好,大人们信守坚持的,孩子们觉得厌倦老套;家长会理所当然地把自以为是的惊喜、实惠和幸福复制到孩子身上,不自觉地想在孩子的成长空间里动手动脚做些什么。这时候往往简单粗暴以及冲突就来了,对于孩子的成长、孩子的专业方向和学习内容,谁更有发言权,这是个很难拿捏的问题。当孩子遇到问题和家长讨论时,家长似乎越来越像一个障碍,而不是坦途不是顺风车。现今把家长纳入微信圈、第一时间和家长聊苦恼、谈理想的,绝对是家长眼里好孩子的形象。
家庭首先是孩子成长的情感容器。丫头出国后,老爹有了QQ,用它给丫头写信,显然有些落后,但QQ可以守候,是丫头需要倾诉和述说的那种守候,QQ变成了一个虚拟的情感容器。爷俩的两地书,从初中写到大学,从国内写到国外,丫头的心情跃然笔下,老爹的迂念挂念力透纸上,丫头三言两语,主导话题,老爹唠唠叨叨,穷于应对。两地书成为老爹情感的舒缓阀、压力的减压泵。又想到大人物卡尔·马克思,大学前后的马克思,和父亲有一段比较密集的通信,只是老马的信写得实在多实在长,小马写得实在稀稀落落,常常往家里要钱时才会有一封信。丫头看看,老爹比老马的待遇强了许多。担当与责任,善于表达交流与打冷战、闷葫芦,疏导与堵塞,接受与拒绝,换个角度看这些童年和成年的糅合与渗透,看容器里这些精彩的情感故事,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风景。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反思些啥呢?应该承认家长是有短板和弱点的,甚至有些虚荣心,偶尔会端大者为尊的架子,偶尔会醉死不认这壶酒钱;争强好胜是个带有贬义的词,但我们喜欢去做,常常为自己为孩子不能好上加好、强上添强而苦恼纠结;功利性主导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孩子学习的具体目标、成绩分数,大学的排名,毕业后的薪资,明码标价式地决定着我们看待孩子成长的眼光,操盘过猛,算计太细,太习惯于关注结果关注胜出;我们喜欢用标签给孩子归类,好学的、懒散的,有出息的、垃圾的,喜欢用社会和学校给出的标准答案判断孩子优劣,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没有缺点和弱点、脑袋上顶着无数优质标签和光环的人;我们把孩子应该填的空白空格,常毫无悬念地先入为主地用大人的思考、行动和情感代劳,哪怕是情感的疗伤,磕碰的尝试,无形中我们取消了应该属于孩子表达和展示的权利。
当我们撒谎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善意的谎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孩子撒谎时,我们会勃然大怒。当我们觉得必须自私时,我们会说这是我们的权益,自私是理所当然的;当我们因为奢侈放纵导致生态恶化时,我们会说这是一种进步的代价;当我们集体实施一件丑恶比如战争时,我们会说这是一种正义、一种民主的表达方式。但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是不容许孩子这么看待问题同解释问题的。道理总是在家长一边,大人们做下许多孩子们不会这样处理的事情。 拒绝承担公共责任,以自我的小家画圆,这是家长最大的弱点和麻烦,一个不能对所有孩子施爱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爱,往往是畸形的。一看到自己孩子在伙伴中间受了委屈,就蛮不讲理状,一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排名落后,就失魂落魄状。家长没有学会体验失败、失落和失望的情感,也没有学会用平常心分享收获和成功,有这样的家长还能指望孩子什么呢?
我们拿一个虚幻飘渺而又铁定功利化的目标,蹂躏消磨孩子和我们自己,却从没有想过孩子真正需求什么,我们真正能够做些什么。试图以自己三十多年前、甚至四十年前的经验做法,来说服影响读高中念大学的孩子,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我们看待孩子的成长,目的性、功利性和实用性太强,留了一个窄窄的台阶给孩子,其余的统统视为旁门左道。不能因为孩子打破了我们的习以为常而恼羞成怒,不能因为我们继承下来的包袱和规矩孩子不愿背而愤愤不平。孩子是在继承与破坏中长大的,复制和传承一个模子下的我们,既不是我们需要的,也不是孩子乐意的。当孩子在发问时,我们有没有搪塞和蛮横,当我们断然拒绝孩子的要求和打算时,想一想我们的用心用对了地方没有。爱孩子,就是帮忙找一条适合他的路,给孩子一些留白,给孩子一些碰壁的机会和一个磕磕碰碰的空间,这未必是坏事啊。
家长自己庸庸碌碌,却希望有一个不平凡的孩子。在沟通、通融上冷漠固执,在制订规矩、规则上却热情于一言堂;在急功近利上肆无忌惮,却焦虑于孩子的前途命运;在孩子和他的周围发生关系产生对比出现落差时,我们往往会失控、会丢掉自以为的原则。权威是什么?这个年头自然天成的家长权威,在孩子心目中早就越来越淡了,有许多人与事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权威,我们可能排在孩子们的偶像之后很靠后的位置上。在智力上、道德上和情感上,我们不是完人不是权威,再端着,再熟视无睹,再以势压人、理软人硬,就显得很滑稽。何况,有些家庭,婚姻问题一堆,怨母懒父时有,争吵同冷战常在,孩子本来的精彩年华被家长自身的毛病弄得一团沉寂。其实,绝大多数孩子将来会成为生活普通、经历平淡、日子平常、故事简单的百姓,这是常态常识,天才和人精是偶然是失常是变数。满天繁星,各有各的位置,要记住平淡和普通是最合适的,一个孩子走向普通不就是最大的成功吗?
说了家长那么多的不是,那么多的失误和倦怠,那么多的用情不准、做事不着调,还是要替家长表白几句:许多的家庭口角和波澜,原因在于家长不知道把疼爱孩子的感情搁在什么地方,如何处置自己那份浓浓的苦情和用心,如果施爱处置不当是不是情有可原。讲一个法国人的故事,上中学的女儿想读哲学课,哲学家的老爸多米尼克·贾尼科觉得值得女儿读的哲学入门书没有令他满意的,于是就亲自动手写了一本,30个话题,里里外外和女儿聊哲学,父亲想独揽这份和女儿的哲学话语权,独享和女儿的这份知性交流,他觉得只有他最有资格和女儿讨论关于爱的题目。只是留给女儿的这份爱实在太沉了,书写完的第二天老爸就去世了,这书也有中文版,《父亲的最后30堂哲学课》,书不厚丫头抽时间可以一览,深入浅出,爷俩的圈子里关于哲学的张家长李家短。
看来,家长这个角色已经今非昔比;看来,不是到了一个岁数,自然就有了家长的身份和资格。不能再说老子的老子就是这么教育敲打我的,用站不住脚的理由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孩子是需要勇气和智力的,怎样做孩子的一个启蒙者、一个良师益友、一个伙伴是需要学习的。我们也需要从那个标准尺度的社会人、经济人的功名利禄中抬起头来喘一口气,做一个颇具个性、偶有亮色的家长,做一个极具情感、常有幽默愉悦的家长。从更多生活的父亲母亲中抽身出来,成为更多精神上的父亲母亲,这是孩子期待的。套用老托尔斯泰的句式:家庭的热闹是相似的,走得再远、吵得再凶,身后总有一个如影相随的家,只是细节上各有各的分寸及滋味。
没有最好的家长,只有最恰当的家长。
——爱你的老爹
老爹是没有家长架子的家长,不太像家长的家长。
老爹这个人,有那么一丝丝的土,就是比较落后啊,不用微信不懂电脑不进电影院不喝咖啡不吃西餐,在美国玩时一进餐馆就大头,一到晚上就喊饿。手机对老爹就是个接电话的家什,手里的iPhone4是我几年前的,居然一直没有让老爹用坏。其实这些还都不是事儿,生活简单平淡一点也挺好。糗事应该是老爹常常不是那么的走心,去市场买乌龟,买回两只,一只是独眼,另一只少了一条腿;写好备忘的条子去超市买东西,到了超市才想起条子留在了家里,买菜结账的时候才想起没带钱(自从丢了钱包,钱被团成一堆塞在口袋里);还有下班回家的时候忘带车钥匙,手机忘在奶奶家之类的,有一次老妈出发在外,老爹把自己锁在了家门外面,在办公室里睡了两个晚上。
但什么都可能忘,就是忘不了几十年如一日地每天去看奶奶,如果工作实在抽不开,一定会有电话,奶奶要买的东西隔多久都在脑子里记着,烂不掉。奶奶是一个人过,得了六次癌,一次良性,七次大手术,很倔强很顽强的老人,每次回国和奶奶一起吃好多次的饭。家里人谁要生个病,老爹的焦虑抑郁就会蔓延,好像心眼儿不算大。我一回国,老爹的大妈式忙活唠叨也会泛滥。这么说,并不是说老爹是个没有情趣的人。非常幽默,常常使我和老妈笑喷了。我人在美国时,老爹就是我的精神领袖,遇到坎儿啊、情绪添堵啦,老爹那巨大的疏通开导力量,没有人可以代替。最有意思的是边吃饭边听老爹讲他自己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一些既琐碎又无奈的事情,这时候的老爹像许久不见的朋友。很珍惜每年假期在家的时间,珍惜每一次的聊天,视频老时不时匆匆结束,中间各种被打扰。去年暑假回国,和老爹坐在“一拐弯”的马扎子上撸串喝啤酒,其实已经吃过晚饭,其实串好不好吃、啤酒好不好喝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聊些什么,是那些聊天的话,那些聊天的感觉叫人忘不掉。那个晚上我们聊了许多话题,友谊的爱情的婚姻的等等,说实话,这个时候你可以打探到一些来自家长的小秘密。今年暑假回去,还想再去“一拐弯”。
老爹对我也是很矛盾的一个人。一方面,知道的非常多,文科的东西,教给我,活字典一样,聊什么都有我想要的答案或者对这个问题的深刻了解。一直很关心海峡两岸问题,出国后又对国际关系感兴趣,目前的课程里又有政治、政府这些题目,有什么问题问老爹没有他不懂的。矛盾的另一面就是老爹对我的爱,用老爹的话说:这个丫头在我身边总有一天会被我宠坏的。能够成功抵制老爹那些危险的宠人方式,又可以沐浴老爹那些精神上的宠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开始真的很难,只能说你闺女太优秀了,这么一步一步走了过来,这么说连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但不得不说老爹真是很好的精神支柱,上高中的时候,那段时间可能是因为压力大、和住家关系不好之类,反正就是心情非常糟糕,然后和老爹视频,往往是一听到老爹的声音眼泪就流下来了,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情绪发泄口,老爹和老妈不一样的是,你真的会认真地听完我想说的任何话,其实我说完了之后心情也就跟着好了一大半,剩下的三言两语的安慰也就完全平复了不好的心情,你说神奇不神奇。
我生长在一个非常民主开明的家庭。只要不和爸爸妈妈撒谎,想做什么就说,一般来说都可以通过,小的像买东西啊追星啊之类的,大的像选专业啊、独自旅行啊,这次同意学车,老妈给开出的前提条件是四门A,难度真不算大,回国拐弯去韩国疯,老妈竟然没谈条件。当然和老妈的“冤家”故事经常发生,刚刚就闹了一出,非得在我暑期回国那天飞法国,说是工作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太在乎对方的感情,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和老妈的大小“冤情”不断,过后还是那个怎么都离不开的闺蜜老妈,更多的私房话是说给老妈的,有事没事唠不够的唠。老妈挺潮的,今天孩子的兴奋点在哪儿门儿清,老爹没法比。非常舒服非常宽松的成长环境,什么都能讲,都可以讨论,谁有道理就采纳谁的,非常好的教育方法,我以后要是有孩子估计也会这样,民主透明应该是我对我家的评价吧。
——爱你的小疯丫头
小丫头:
最好的家长,是那些最不像家长的家长,是那些不会用自己的年长用自己的高度而居高临下的家长,不会想从孩子那儿找自己理想的家长。
吉米·卡特曾经被列入美国历史上政绩最差的总统之一,但他是个非常厚道的木匠,卸任后每年抽出时间义务为穷人盖房架屋,还以他的诚实友善,穿梭于冲突各国,拿到了诺贝尔和平奖,做了一个很称职很不容易的前总统。卡特的妈妈很诚实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爱我所有的孩子,但他们之中有几个我不喜欢。”这个直率的一根筋的妈妈有四个孩子,不知道她指的“几个”孩子里面有没有卡特,而卡特眼里的妈妈是个里外操劳、忙碌的专业护士。老爹没找到为什么有“几个”孩子从妈妈欣赏的视线滑落出去的原因,老爹不喜欢这个对孩子不依不饶的母亲,只是这个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妈妈,有卡特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
卡特的妈妈为什么会有这种火冒三丈、母颜不悦的话,我们可以按照中国的常识猜测一下这个妈妈撂下的狠话。孩子不按常理出牌、思路另类,和老爸老妈的想法南辕北辙;家长觉得付出很多、回报很少,甚至老爸老妈的苦大仇深、纠纷怨气都起源于孩子;功课不主动,欠缺责任心,花太多的时间玩手机和追剧,花太多精力和自己的神在一起,花太多钱跟风追逐时尚;还有走得更远的,吸毒酗酒、滥友乱性及坑蒙拐骗偷的。家长的权威和孩子的任性、成长的坎坷、爱的娇纵、成人世界的假模假样和孩子天地的纯真本性,受伤与抚慰等等引发家庭无数争执。两代人相互看,常会在有些事情上莫名其妙;有的家长还有棍棒伺候孩子的恶习、陋习,有的孩子还有离家离校霍尔顿式的破罐子破摔的情结。
先看一个大人物的19岁。卡尔·马克思花了大半夜的工夫给父亲写了封信,汇报自己在柏林大学大一的学习情况,小马为自己找到了黑格尔哲学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兴奋地跟“疯了一样”。老马怎么做的呢,兜头泼了一盆凉水,觉得小马不但挥霍着老马的银子,还挥霍着自己的才华天赋,让老马更为恼火的是,小马没按照老马的要求读将来可以端律师金饭碗的法律专业。老马的担心是对头的,小马日后的一生穷困清贫,但老马也绝想象不到,小马由黑格尔哲学起步最终成为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领袖。假如老马活得再长一些,人再固执一些,世界近代史会不会是另外一种写法呢? 再来看一个小人物的18岁。老爹离大学高考没有两周时,弄到了一套《红楼梦》,老爹所有的心情和思绪,全被这套书收拢进去,没有办法抵制它的诱惑,在自以为一个安全的深夜,关了自己房门揽书狂读,根本没有察觉到奶奶进来,奶奶一边用力抽自己的脸,一边哭,哭这个不争气的儿子,都高考前夜了还不弄功课准备考大学,还在看闲书,这是老爹一次严重违规。另外一次,是高中文理分科,爷爷异常坚决地阻断了老爹想上文科班的念想,直到医学院毕业参加工作,爷爷才看透老爹不是干医生的材料,才在做医生这件事上放过老爹。奶奶爷爷的干预,无非遵照了社会和生活对人的选择,无非是祈盼老爹有一个灿烂靠谱的将来。
180年前,一对德国父子在教育问题上暴露出来的分歧,和今天中国家长们遇到的麻烦没什么两样。大多数冲突来自于我们想用大人的道理和理由,来点拨、纠正孩子的道理和理由,用大人的快乐经验覆盖、代替孩子的。孩子们追捧痴迷的,大人们怎么看也不觉得好,大人们信守坚持的,孩子们觉得厌倦老套;家长会理所当然地把自以为是的惊喜、实惠和幸福复制到孩子身上,不自觉地想在孩子的成长空间里动手动脚做些什么。这时候往往简单粗暴以及冲突就来了,对于孩子的成长、孩子的专业方向和学习内容,谁更有发言权,这是个很难拿捏的问题。当孩子遇到问题和家长讨论时,家长似乎越来越像一个障碍,而不是坦途不是顺风车。现今把家长纳入微信圈、第一时间和家长聊苦恼、谈理想的,绝对是家长眼里好孩子的形象。
家庭首先是孩子成长的情感容器。丫头出国后,老爹有了QQ,用它给丫头写信,显然有些落后,但QQ可以守候,是丫头需要倾诉和述说的那种守候,QQ变成了一个虚拟的情感容器。爷俩的两地书,从初中写到大学,从国内写到国外,丫头的心情跃然笔下,老爹的迂念挂念力透纸上,丫头三言两语,主导话题,老爹唠唠叨叨,穷于应对。两地书成为老爹情感的舒缓阀、压力的减压泵。又想到大人物卡尔·马克思,大学前后的马克思,和父亲有一段比较密集的通信,只是老马的信写得实在多实在长,小马写得实在稀稀落落,常常往家里要钱时才会有一封信。丫头看看,老爹比老马的待遇强了许多。担当与责任,善于表达交流与打冷战、闷葫芦,疏导与堵塞,接受与拒绝,换个角度看这些童年和成年的糅合与渗透,看容器里这些精彩的情感故事,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风景。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反思些啥呢?应该承认家长是有短板和弱点的,甚至有些虚荣心,偶尔会端大者为尊的架子,偶尔会醉死不认这壶酒钱;争强好胜是个带有贬义的词,但我们喜欢去做,常常为自己为孩子不能好上加好、强上添强而苦恼纠结;功利性主导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孩子学习的具体目标、成绩分数,大学的排名,毕业后的薪资,明码标价式地决定着我们看待孩子成长的眼光,操盘过猛,算计太细,太习惯于关注结果关注胜出;我们喜欢用标签给孩子归类,好学的、懒散的,有出息的、垃圾的,喜欢用社会和学校给出的标准答案判断孩子优劣,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没有缺点和弱点、脑袋上顶着无数优质标签和光环的人;我们把孩子应该填的空白空格,常毫无悬念地先入为主地用大人的思考、行动和情感代劳,哪怕是情感的疗伤,磕碰的尝试,无形中我们取消了应该属于孩子表达和展示的权利。
当我们撒谎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善意的谎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孩子撒谎时,我们会勃然大怒。当我们觉得必须自私时,我们会说这是我们的权益,自私是理所当然的;当我们因为奢侈放纵导致生态恶化时,我们会说这是一种进步的代价;当我们集体实施一件丑恶比如战争时,我们会说这是一种正义、一种民主的表达方式。但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是不容许孩子这么看待问题同解释问题的。道理总是在家长一边,大人们做下许多孩子们不会这样处理的事情。 拒绝承担公共责任,以自我的小家画圆,这是家长最大的弱点和麻烦,一个不能对所有孩子施爱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爱,往往是畸形的。一看到自己孩子在伙伴中间受了委屈,就蛮不讲理状,一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排名落后,就失魂落魄状。家长没有学会体验失败、失落和失望的情感,也没有学会用平常心分享收获和成功,有这样的家长还能指望孩子什么呢?
我们拿一个虚幻飘渺而又铁定功利化的目标,蹂躏消磨孩子和我们自己,却从没有想过孩子真正需求什么,我们真正能够做些什么。试图以自己三十多年前、甚至四十年前的经验做法,来说服影响读高中念大学的孩子,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我们看待孩子的成长,目的性、功利性和实用性太强,留了一个窄窄的台阶给孩子,其余的统统视为旁门左道。不能因为孩子打破了我们的习以为常而恼羞成怒,不能因为我们继承下来的包袱和规矩孩子不愿背而愤愤不平。孩子是在继承与破坏中长大的,复制和传承一个模子下的我们,既不是我们需要的,也不是孩子乐意的。当孩子在发问时,我们有没有搪塞和蛮横,当我们断然拒绝孩子的要求和打算时,想一想我们的用心用对了地方没有。爱孩子,就是帮忙找一条适合他的路,给孩子一些留白,给孩子一些碰壁的机会和一个磕磕碰碰的空间,这未必是坏事啊。
家长自己庸庸碌碌,却希望有一个不平凡的孩子。在沟通、通融上冷漠固执,在制订规矩、规则上却热情于一言堂;在急功近利上肆无忌惮,却焦虑于孩子的前途命运;在孩子和他的周围发生关系产生对比出现落差时,我们往往会失控、会丢掉自以为的原则。权威是什么?这个年头自然天成的家长权威,在孩子心目中早就越来越淡了,有许多人与事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权威,我们可能排在孩子们的偶像之后很靠后的位置上。在智力上、道德上和情感上,我们不是完人不是权威,再端着,再熟视无睹,再以势压人、理软人硬,就显得很滑稽。何况,有些家庭,婚姻问题一堆,怨母懒父时有,争吵同冷战常在,孩子本来的精彩年华被家长自身的毛病弄得一团沉寂。其实,绝大多数孩子将来会成为生活普通、经历平淡、日子平常、故事简单的百姓,这是常态常识,天才和人精是偶然是失常是变数。满天繁星,各有各的位置,要记住平淡和普通是最合适的,一个孩子走向普通不就是最大的成功吗?
说了家长那么多的不是,那么多的失误和倦怠,那么多的用情不准、做事不着调,还是要替家长表白几句:许多的家庭口角和波澜,原因在于家长不知道把疼爱孩子的感情搁在什么地方,如何处置自己那份浓浓的苦情和用心,如果施爱处置不当是不是情有可原。讲一个法国人的故事,上中学的女儿想读哲学课,哲学家的老爸多米尼克·贾尼科觉得值得女儿读的哲学入门书没有令他满意的,于是就亲自动手写了一本,30个话题,里里外外和女儿聊哲学,父亲想独揽这份和女儿的哲学话语权,独享和女儿的这份知性交流,他觉得只有他最有资格和女儿讨论关于爱的题目。只是留给女儿的这份爱实在太沉了,书写完的第二天老爸就去世了,这书也有中文版,《父亲的最后30堂哲学课》,书不厚丫头抽时间可以一览,深入浅出,爷俩的圈子里关于哲学的张家长李家短。
看来,家长这个角色已经今非昔比;看来,不是到了一个岁数,自然就有了家长的身份和资格。不能再说老子的老子就是这么教育敲打我的,用站不住脚的理由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孩子是需要勇气和智力的,怎样做孩子的一个启蒙者、一个良师益友、一个伙伴是需要学习的。我们也需要从那个标准尺度的社会人、经济人的功名利禄中抬起头来喘一口气,做一个颇具个性、偶有亮色的家长,做一个极具情感、常有幽默愉悦的家长。从更多生活的父亲母亲中抽身出来,成为更多精神上的父亲母亲,这是孩子期待的。套用老托尔斯泰的句式:家庭的热闹是相似的,走得再远、吵得再凶,身后总有一个如影相随的家,只是细节上各有各的分寸及滋味。
没有最好的家长,只有最恰当的家长。
——爱你的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