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知识和情感的融通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14516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科学调控45分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潜力,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将教授最优化与学习最优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传统课堂的弊端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
  一、 传统课堂的弊端
  传统课堂主要是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以学生的被动反应为主要特征,教师往往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和行为的灌输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倾向突出,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习惯性地忽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死板,教师搞“一言堂”,学生的学习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和尊重,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看法,也往往不敢表达。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无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正常需求,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著名学者袁振国先生在其著作《课堂的革命》中对现行课堂作过深刻阐述:“传统课堂造就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
  二、“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
  (1)引入。“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两年来,我校已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数学概念“结构教学”实施的基本思路。学习、研究、实践“新基础教育”三年来,我从中学到了新基础教育的核心概念和实践操作方法:如开放性,重心下移,大问题的设计,三放三收,教结构,用结构,四还(还学习工具、还时间和空间、还提问权、还评价权)等很多“新基础教育”的名词。
  (2)如何進行课堂教学。①读懂学生困惑。读懂学生困惑,即研究教材时,要读懂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惑,针对学生的困难,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策略。②渗透儿童数学教育观。课堂中渗透儿童数学教育观,即老师心中不但要有数学,还要有学生。课堂中要关注每个学生,亲切、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例如,吴老师在讲《认识比》时,首先让每个孩子都开动脑筋,把自己有关比想问的问题都大胆地说出来,然后借助学生的基础和有趣的情境——1只狗3根骨头,将难于理解的比,转化为学生学过的分数、倍数、份数,通过对同类量比的对比,孩子们还发现比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比的表达是有顺序的。通过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比,学生对比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明白比是一种表达,一种对应,一种样态,一种配比,并不一定要计算出结果。接着,吴老师通过具体生活情境:羚羊和豹子,谁的速度快?很自然地由同类量的比引申到不同类量的比,由存在倍数关系的比自然过渡到不存在倍数关系的比,学生也很自然地接受,而不像课本直接教学不存在倍数关系的比,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心中一定要想着学生,要读懂教材,将教材难点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学生学起来就会比较轻松,内心也愉悦。
  (3)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即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忧学生之忧,乐学生之乐。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清楚地了解二维坐标里点的形成过程和记录方法,老师采取了有趣的情境——蜘蛛无规律地爬行、寻宝藏,让孩子明白需要两个条件才能确定位置,从而有了横轴、纵轴和坐标系的产生。接着通过快速、无规律地爬行,让孩子无法记录全,从而激发孩子想出更简单的记录方法。最后将数对与现实生活的电影座位、棋谱、地球仪的经纬线等联系起来,让孩子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样不但将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也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再如,在教学《平均分》时,要让孩子充分认识平均分,就要让孩子通过操作体会平均分的过程,而不是分法的多样性。如果数量少,就要一个一个地分,数量多,就要几个几个地分。其次,将平均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
  (4)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填数游戏中,有的孩子一眼就找到做题的突破口,很快填完所有的空,而有的孩子就会碰壁,尝试了好几次,才将题目完成。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做得慢,就否定他的方法,而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领悟,这样的学习虽然花费了时间,但学生学到的方法确是深刻的,并会用学到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尝试、犯错的机会,让学生在试误中学习,当孩子通过多次尝试终于解决了问题,这样也可以增强他的成功感和自豪感,也增强了他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再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因为孩子前面已经学习了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并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方法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有的已经会写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但对算理理解不透,课堂上可以让孩子先尝试着写竖式,再借助摆一摆、画一画帮助孩子理解算理,并对错误的资源进行展示,让孩子在互动交流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算理和正确的书写,这样竖式写错的孩子就会在尝试与交流中顿悟,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总之,情感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即课堂上心中有学生,尊重儿童、理解儿童、读懂儿童,并要有儿童立场,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重心下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其次,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经验出发,创设学生喜欢情境辅助教学,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探索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求知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2)吴正宪《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
  (3)胡海燕《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实现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提高成绩,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阐述一些方式,并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新方法新手段来有效解决高中生在学习化学课程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阻碍。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掌握化学知识对我们认知事物和改造物质世界都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摘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一种教育理念:一个普通的老师能教会学生数学基本知识,运用公式,解决数学问题;但一个优秀的教师更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能力,甚至能自己提出问题。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渐渐作为课堂中的主体,近年来的初中数学课堂模式改革的核心思想也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尝试学习,教师再进行适当地点拨
期刊
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及现代的教育理念,教师能够弥补许多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改进数学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使数学课堂效果最优化。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的结合谈几点体会。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多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
期刊
我是地势偏远的农村小学的一位少先大队辅导员,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大队辅导员,我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够带出一个人见人夸的优质的少先中队。然而,我深知,要建设这样的一个优秀集体,除了需要具备严谨有效的中队管理机制和一位善于发现和敢于创新的中队辅导员外,更需要一批张扬个性、独立自主的少先队成员。我也深知,一个优秀的少先中队建设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辅导员对每一位中队成员注入长期的、大量的、
期刊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学什么科目,只要对一门科目有了兴趣,那么即使是再难学的科目也会有着攻破困难的决心,鼓励自身一步一步地往前进。成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应当课前进行完善的备课,确立教学重点,设计教学趣点,如此,才能引起学生对于地理章节资料的学习、讨论以及思考。教师可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自主探究性、思维创新性的趣味问题,让学生进行自发性的思考与联想。  一、巧用民谣谚语,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幼小衔接问题是幼教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分析幼儿进入小学后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适应现象来加强人们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探讨怎样使幼儿更顺利的实现由学前向小学过渡的方法和途径。  一、 幼小衔接的定义  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衔接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这一问题历来都得到了较大的关注与重视, 所谓“幼小衔接”,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
期刊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融合,学而不问就难以长进。在教学中,提问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问答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启发学生对文本甚至生活的思考,激发思维的飞跃,促进学生学习。所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  一、堂提问的方式方法  (1)要多角度设问。为了使学生摆脱狭隘的、单
期刊
语文的本体就是扎扎实实感受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是顺应本位的设计。那么我们应通过怎样有效的设计,来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实践呢?  一、抓文本语言的“亮点”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只有在交际活动中才能被有效地掌握。交际既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对话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话教学对于学生形成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等具有重大影响。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对话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抓好以
期刊
现在高中英语北师大版新教材越来越强调阅读教学,每个单元都有几篇较长的文章,文章又长又难,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学起来很吃力。高一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进行综合训练的同时,要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靠教科书提供的为学生获得主动而准确地运用语言能力设计的语言材料,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有效的阅读训练活动来进行,更重要的要有一定量的泛读材料,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