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让学生踏上广阔的成才之路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z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无锡旅商)大力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教育促学生成才、成功,并在培养创业人才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学校的毕业生依然很“抢手”,毕业生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岗位待遇高,且涌现出了一批自主创业典型。
  
  多方渗透营造创业氛围
  
  无锡旅商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与对接,以专业文化、企业文化为核心,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在创业教育中独特的优势,精心打造了就业创业教育宣传平台。如今,每位踏进旅商的学子都能感受到校园中浓浓的创业氛围:从校园网中的“创业与就业”专栏,走廊、教室、实训室的职场环境布置到每天校园广播中的“创业之声”等等,校园里的各种媒体、载体都生动、具体、直观地传送着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人物等信息。创业需要激情,学校多方营造的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大大唤醒了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需要激情,但学生要真正成为创业的实践者、开拓者,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创业理念、创业素质的培养。为此,学校多方挖掘创业教育资源,积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每年定期开展“创业辅导进校园”活动,2009年3月学校就邀请了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培训师周震采来校作《创业理念和创业者素质》专题讲座;举办创业辅导系列报告活动,为创业学生提供企业创立与运行、资本运作、风险规避、知识产权等创业实务咨询与培训,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水平,2009年2月份学校邀请了无锡市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徐立新来校进行创业指导;学校还充分发挥毕业生中的创业典型的作用,先后邀请了无锡世外源饭店经理薛鸿薪、“惠民速食”快餐连锁公司董事长孙逸清、无锡齐爱婚庆公司创办人周晓星等优秀毕业生来校现身说法,介绍他们成功创业的经验,学校还定期组织“记者团”“广播站”的同学外出采访学校优秀创业者,利用校内各种媒体及时报道他们的创业故事。这些活动都有效地产生了辐射创业情感、强化创业精神的教育作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精神。每年5月学校还举办“创业设计大赛”“创业计划书”评比、树立“创业标兵”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业习惯和创业本领。
  
  课程改革培养创业素质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职教领域要实施创业教育,并不是另起炉灶,必须走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向融合之路,使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并轨实施,充分挖掘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相一致的因素,使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创业素质同步养成,而这过程中课程改革是关键,为此学校大胆进行了课程开发、整合。比如学校的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依托学校强大的实训基地和研发能力,突出了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根据对应岗位群预设工作能力培养要求,结合岗位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线来设计课程内容,像《中式宴席制作》课程就以“设计——采购——成本核算——现场制作”的系统工作过程为主线来设计课程内容,充分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学校在开设“创业与就业”“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生涯规划模本,并有专职教师帮学生量身定做。从进入旅商的“未来职业认知”活动到毕业前的“创业辅导”,学校都会帮助学生针对旅商五年乃至人生进行整体的设计与规划。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为此,学校还积极把创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中,要求所有教学科目均体现创业教育思想。比如专业课程要求专业素质的培养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德育课程要对学生进行敬业爱岗、自强自立的创业精神与创业知识教育;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杰出企业家的事迹,了解企业家创业的经历和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创业的意识;在数学课程中有机渗透商业成本、利润核算、资金流动计划、收入记录等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
  
  巧借基地构筑创业平台
  
  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2005年,总投资达3.2亿元,占地面积330亩,总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的学校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区拥有“导游实训室”“模拟商务谈判室”“电子商务实训室”“华为网络实验室”“房地产营销实训室”等67个现代化的,“高标准,带有示范性、前瞻性”的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学校还建成了“锡菜研发中心”“虚拟三维影像中心”等多个研发中心,这些实训基地和研发中心,已不再是单纯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的场所,而是与行业企业生产技术同步、具有真实仿真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的,集教学、实践、培训、研发、创业和创新功能于一体的创业实训基地、创业体验基地、创业模拟活动基地、创业项目开发基地、创业项目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
  此外,学校采用“投资多元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的新型机制,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学校已有“天惠超市无锡旅商店”“江苏康辉无锡旅商营业部”“无锡中旅旅商票务中心”“中国电信无锡分公司无锡旅商呼叫中心”等多个校企合办实体。这些校企合办实体,为师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和创业前奏的平台,学生在体验创业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基本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尤其是创业素质的基本功。比如江苏康辉无锡旅商营业部的团队操作、产品设计均有学校专任教师和学生参与,近两年共组织国内游、出境游人数达13000多人,营业收入达500多万。
  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大力开发活动课程,举办“体育节、技能节、外语节、文艺节”,广泛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参加各类主题活动中显示个性,发挥特长,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职业关键能力,并潜移默化地接受职业生涯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学校的特色社团有茶艺、轮滑、刺绣、调酒、制陶、动漫、导游、健美操、瑜伽、太极拳、书法、文学社、大学生创业中心等;这些丰富多彩而又别具一个的活动课程可以说是学生创业路上的助推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在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模拟创业活动中得到了自主发展。
  
  实践活动提高创业能力
  
  作为五年制高职院校,学校的创业教育以培养中小企业创业人才作为基本目标,更具职业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传承“手脑并用”,强调“学做合一”、强化“技能素质”、突出“创业教育”,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级层面的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项目开发等教学模式,比如国际商务专业学生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将《超市营销》课程引入真实环境,每班学生按八周一轮回,参与到“天惠超市无锡旅商店”的进、销、存业务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根据旅游季节性的特点,每年三四月份,十十一月份到旅行社和景区担任导游、讲解员,进行生产型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特定的职业实践活动中,接受熏陶和暗示,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创业能力。
  学校的创业教育坚持做中学,学中做,学校还大力推行学分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创业活动,先做校内市场再做社会市场,稳步推进学生在校创业。比如学校旅游系成立“welcome”西饼屋,经贸系则成立了“哆来咪创业中心”,这些创业项目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核算、产品制作、销售的全由学生负责。除积极引导学生寻求校内创业机会,实践创业外,学校还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挑战校外创业,鼓励师生参与企业的项目研究、技术开发。比如学校信息系成立工学小组,为外商独资公司——无锡明丽雅针织时装有限公司开发了企业管理ERP软件,为无锡公勤会计事务所、无锡迅驰摩托有限公司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与无锡几禾软件公司共同开发了成都文化馆信息管理平台,自主开发了城市建设培训网信息管理系统,与北京中视典公司合作开发无锡六大景区的虚拟景观。今后,学校将密切关注由于无锡城市转型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断促进学校技术研发活动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以项目开发为依托,加大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力度,积极组织师生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与攻关,快速实现科研成果在生产、经营、服务中的转化和产业化。
其他文献
炉镗内窥仪是用来观察高温炉镗内部情况的设备,由于炉镗内的温度很高,因而需要对设备进行冷却,通常可采用水冷或空冷的方式进行。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流动的液体或气体带走仪器中的热量,起到冷却作用。  在我实习的企业中,炉镗内窥仪是其主打产品,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其生产的水冷装置使用不到一年前端就会出现开裂或内窥镜头烧毁等情况,维护或返修量大,额外增加了不少企业的成本还影响产品质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期刊
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如何使学生从具备动手动脑的能力,以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每个高职教师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创新教育活动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创新教育是面向新世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创新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技能的升华、有利于逐步形成一个人的科学创新能力。  我们系部每年都会开展电子创新比赛的活动;成立学生科研兴趣小组
期刊
创新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制作和及时总结,就能使自己成为小小的发明家,还会有特别的收获。  善于观察是创新的前提。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座右铭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事实证明,许多发明创新的物品,往往是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到的东西。最熟悉的东西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东西。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都会有其特定的
期刊
编者按:  职业院校学生比普通中学生更具有创新的优势,职业院校从学校的装备和教学环境来说,都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活动开展。在本次江苏省创新大赛中,职业院校为了鼓励学生创新,投入很多,包括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教师指导等等。本次创新大赛比起首届创新大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和各个学校的基础投入、教育方式和重视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学校,了解各个学校是如何重视和加强创新教育的。    2008年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可见,国民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大力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和中等专业人才。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是反映一个学校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质取胜”的办学方针,积极响应省课改行动计划,把“三创教育”作为提
期刊
编者按:  同样的项目,同样的环境,为什么有的创业者成功?有的创业者不成功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创业者能力素质的差异。成功的创业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吗?你又是否适合走上创业之路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讲师杨娟老师是怎么看学生创业素质的,本期我们刊登《你具备创业者的特质吗》上半部分,下期我们将继续刊登文章的下半部分,敬请关注。    人物介绍:杨娟,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
期刊
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推出的创业教育“十个一”行动工程,即建立一个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筹建一个创业教育扶持基金;编写一本就业创业教材;开展一次创业项目大赛;举办一批创业辅导报告会;开展一批创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批职校学生创业园;打造一个就业创业教育宣传平台;推出一批学校创业教育典型;树立一批学生创业标兵。这无疑给江苏省职业院校在校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加之多年的创业实践给在校创业者们创造了三种成
期刊
前期调研    1.市场背景分析  江苏南通有着悠久的家纺历史,是闻名遐迩的“纺织之乡”。经过近30年的历练,南通已形成了两个闻名中外的家用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最大的家用纺织面料市场——江苏川港志浩绣品面料市场;中国最大的家用纺织成品市场——江苏叠石桥绣品市场。两大市场地域相连,经营着纯棉、涤棉、毛棉、麻棉、化纤、丝绸、蛋白纤维等七大系列,1.6万多个花色品种的家用纺织品,畅销全国200多个城市,
期刊
对于职校生来讲,技能是成功创业的前提。我们主张在校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就着技能去创业,这样的创业方式可以降低创业风险,能够让我们的技能和长处得到有力的发挥。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的选择,必须经过市场调研、市场论证和项目论证,而项目的选择依据对我们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就是能否与自己的专业相吻合。  本期我们为你准备了两道大餐——校园创业、技能与创业。校园创业中我们搜集了以往学生在学校创业的一些成功案例,具
期刊
“十一五”以来,江苏高举职教富民的大旗,大力推进创业教育。省教育厅通过行政推动、改革课程、普遍推动,典型示范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和创业本领。特别是以推动学校创业园建设为抓手,打造学生创业舞台。全省各地的职校创业园区已真正成为小老板的孵化器。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9189名在校学生创办企业1356个。  前几期我们陆续走进了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