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进行审计,被称为内部控制的控制,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次审计,将有利于从制度上约束企业的内部控制,也将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文章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完善对策
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是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当今现代管理强调整体管理,把整体管理控制体系与企业或组织的长远利益结合在一起,内部控制审计有利于评价和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完善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审计构建模式缺乏可行性
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模式有受监事会或董事会的领导和受总经理领导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对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起一定作用。受监事会或董事会的领导模式以相对独立的身份监督经营者的经营成果,但往往会与经营者之间发生误解,在审计过程中会碰到较大阻力,并受到经济利益的限制,致使内部控制审计无法进行。受总经理领导模式虽然是服务于公司经营目标,但是当领导参与或法人违法乱纪时,内部控制审计往往无能为力。
(二)内部审计缺乏权威性
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大多数企业里,领导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审计,使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和其他部门平行,甚至是隶属于其他部门;而有的小企业根本就不设置内部控制审计部门。这就会导致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受到人际关系、管理体制、各方面利益因素的制约,使得不能真实、深入、客观、独立、公正地开展工作,这样必然会使得内部审计缺乏权威性;二是由于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制度、法规体系尚不够健全,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在工作时,全靠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并且依法不力,这样就会对内部控制审计有很大影响,导致审计的正确性、权威性下降。
(三)内部控制审计方法落后、审计人员缺乏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内部控制审计手段也显得十分落后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要求,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考虑组织的性质、规模、内部治理结构及相关规定,并配备一定数量具有专业资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中内部控制审计人员严重缺乏。并且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专业大多数为会计、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和金融,专业性不强,社会经验缺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加上后续教育跟不上成为制约内部控制审计停止不前的因素之一。
二、对策分析
(一)强化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内部控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环节和方面。对于一个这么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的内部控制不能单单地依靠简单的出纳与财务管理人员来控制,以此来实现目标。第一,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必须认识到是依靠一套科学严谨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控制。让管理者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的行为,知道怎么干、干什么。完成工作任务时按照规定的程序来,依靠规定的内部控制管理。第二,要规范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要把好以下四关:一是事实关,是指查出的问题必须证据确凿、事实清楚;二是结论关,是指恰如其分、定性准确;三是处理关,是指以审计、财经法规为准绳,正确掌握好政策界限;四是认证关,是指随时和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及时取得认证材料。规范内部控制审计评价,评价的标准内容要统一。
(二)推进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化
实践证明,提高审计工作水平是内部控制审计管理标准化的有效途径。一些内部控制领先的上市公司是在吸收了国际成熟监督管技术与理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内部审计运行规范化和管理方式化,持续不断地推进了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化,促进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质量与履职能力的提升。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代表董事会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董事会和相应管理层也应制定出与之相适合的标准。IIA国际内部控制审计专业实务框架明确了评估内部控制也需要依据相应的标准,以确定是否能实现目标和目的。管理层制定出适当标准的程度内部审计师必须确认。总之,内部控制审计部门需要依据适当的标准开展内部控制评价。依据适当的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才有评价的基础,才能公正、客观地作出评价。
(三)改善内部控制审计的治理效能
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当保持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不断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外如实披露内部控制现状,保持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解决风险和控制信息不对称,改进治理的有力措施。内部控制审计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也改善治理层对内部审计师的期望,改变着内部审计的未来。在实践中,内部控制审计通过传递风险与控制信息,协调董事会、外部审计师、内部审计师和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从而改善治理效果。增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IIA最佳实务推荐,首席审计执行官职能上向董事会报告,行政上向高级管理层负责,确保其能够向足够保证其独立性、权威性的层次报告工作。该组织模式下,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层次较少,地位超脱,有利于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被视为当前国际内部审计领域的最佳实务。这种具有较强独立性的内部审计体制也越来越普遍地被国内外上市公司接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上市公司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报告权限等方面增强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促进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运行。
(四)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素质
以是要及时将知识水平高、综合分析能力强、懂业务、熟内控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内部控制审计干部队伍中,逐步建设高素质的内部控制审计监督队伍,以适应开展风险监督管理和评价的需要。二是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加强对现有审计队伍人员的培训,对有关审计和评价理论与实践知识及时更新,以适应现代内部控制审计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后续教育体制,应该建立注册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严格要求技术考核。三是要实现内部控制审计内容与企业的对接,努力培养审计人员的企业资产评估、经营管理等能力,加强应用力与执行力的提高。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完善对策
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是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当今现代管理强调整体管理,把整体管理控制体系与企业或组织的长远利益结合在一起,内部控制审计有利于评价和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完善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审计构建模式缺乏可行性
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模式有受监事会或董事会的领导和受总经理领导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对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起一定作用。受监事会或董事会的领导模式以相对独立的身份监督经营者的经营成果,但往往会与经营者之间发生误解,在审计过程中会碰到较大阻力,并受到经济利益的限制,致使内部控制审计无法进行。受总经理领导模式虽然是服务于公司经营目标,但是当领导参与或法人违法乱纪时,内部控制审计往往无能为力。
(二)内部审计缺乏权威性
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大多数企业里,领导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审计,使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和其他部门平行,甚至是隶属于其他部门;而有的小企业根本就不设置内部控制审计部门。这就会导致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受到人际关系、管理体制、各方面利益因素的制约,使得不能真实、深入、客观、独立、公正地开展工作,这样必然会使得内部审计缺乏权威性;二是由于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制度、法规体系尚不够健全,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在工作时,全靠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并且依法不力,这样就会对内部控制审计有很大影响,导致审计的正确性、权威性下降。
(三)内部控制审计方法落后、审计人员缺乏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内部控制审计手段也显得十分落后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要求,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考虑组织的性质、规模、内部治理结构及相关规定,并配备一定数量具有专业资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中内部控制审计人员严重缺乏。并且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专业大多数为会计、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和金融,专业性不强,社会经验缺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加上后续教育跟不上成为制约内部控制审计停止不前的因素之一。
二、对策分析
(一)强化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内部控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环节和方面。对于一个这么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的内部控制不能单单地依靠简单的出纳与财务管理人员来控制,以此来实现目标。第一,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必须认识到是依靠一套科学严谨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控制。让管理者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的行为,知道怎么干、干什么。完成工作任务时按照规定的程序来,依靠规定的内部控制管理。第二,要规范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要把好以下四关:一是事实关,是指查出的问题必须证据确凿、事实清楚;二是结论关,是指恰如其分、定性准确;三是处理关,是指以审计、财经法规为准绳,正确掌握好政策界限;四是认证关,是指随时和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及时取得认证材料。规范内部控制审计评价,评价的标准内容要统一。
(二)推进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化
实践证明,提高审计工作水平是内部控制审计管理标准化的有效途径。一些内部控制领先的上市公司是在吸收了国际成熟监督管技术与理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内部审计运行规范化和管理方式化,持续不断地推进了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化,促进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质量与履职能力的提升。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代表董事会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董事会和相应管理层也应制定出与之相适合的标准。IIA国际内部控制审计专业实务框架明确了评估内部控制也需要依据相应的标准,以确定是否能实现目标和目的。管理层制定出适当标准的程度内部审计师必须确认。总之,内部控制审计部门需要依据适当的标准开展内部控制评价。依据适当的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才有评价的基础,才能公正、客观地作出评价。
(三)改善内部控制审计的治理效能
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当保持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不断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外如实披露内部控制现状,保持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解决风险和控制信息不对称,改进治理的有力措施。内部控制审计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也改善治理层对内部审计师的期望,改变着内部审计的未来。在实践中,内部控制审计通过传递风险与控制信息,协调董事会、外部审计师、内部审计师和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从而改善治理效果。增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IIA最佳实务推荐,首席审计执行官职能上向董事会报告,行政上向高级管理层负责,确保其能够向足够保证其独立性、权威性的层次报告工作。该组织模式下,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层次较少,地位超脱,有利于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被视为当前国际内部审计领域的最佳实务。这种具有较强独立性的内部审计体制也越来越普遍地被国内外上市公司接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上市公司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报告权限等方面增强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促进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运行。
(四)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素质
以是要及时将知识水平高、综合分析能力强、懂业务、熟内控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内部控制审计干部队伍中,逐步建设高素质的内部控制审计监督队伍,以适应开展风险监督管理和评价的需要。二是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加强对现有审计队伍人员的培训,对有关审计和评价理论与实践知识及时更新,以适应现代内部控制审计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后续教育体制,应该建立注册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严格要求技术考核。三是要实现内部控制审计内容与企业的对接,努力培养审计人员的企业资产评估、经营管理等能力,加强应用力与执行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