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学习型班级建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9090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建学习型班级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愈来愈受到重视。但高校班级的现状不利于学习型班级建设,如班级管理主要以常规纪律管理为主,学生班级意识淡漠,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纳入班级管理中,通过知识管理的方式建设学习型班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建立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学习型班级。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高校 学习型班级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在经济、教育、管理等众多领域中受到关注。随着20世纪90年代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与发展,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之间的关系被广泛探讨。高校在班级建设中也引入了学习型班级的理念,针对高校班级的发展现状,创建学习型班级可以与知识管理结合起来。
  1.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班级
  1.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简单地讲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知识管理的概念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对其管理就成为必然。知识管理专家Davenport等人指出[1]:知识管理的目的是组织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而对组织知识资产的挖掘和发展,所管理的知识既包括显性的、文本的知识,又包括隐性的、主观的知识。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进行认定、共享和创造相联系的全部过程。它需要建立一种系统使知识库的持续和更新得以实现,并且培养和促进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组织视知识为资产,并且建立起支持知识创造和共享的组织规范和价值。
  由于知识管理的复杂与多元性,不同的学者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不一。目前国内比较统一的定义是,知识管理是基于特定组织的职能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在组织内部促进各个部门和个人创造、掌握、分享和运用知识,从而提升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活动[2]。在高校班级中实施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促进学生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提高班级成员的创新及应变能力。
  1.2学习型班级。
  学习型班级的概念来源于学习型组织,即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班级中的应用。圣吉认为,在学习型组织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形成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学习[3]。
  创建学习型班级是在各种学习型组织建立和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是对以往教学班级结构管理理念及其作用的积极反思和创新[4]。学习型班级是崇尚学习、深蕴文化的班级,是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班级,是共同学习、情感沟通的班级,是自我改变、共同成长的班级[5]。这一班级的主要特点有[4]:班级成员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创造性学习;班级成员有共同的愿景;班级有浓厚的学习氛围;班级自主管理;班级成员以团队为中心学习。建设学习型班级,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合作,彼此分享学习资源和学习经验,共同成长与进步,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群体。
  1.3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班级建设。
  通过对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探讨,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共通之处。知识管理是通过对知识进行管理,以促进组织成员间知识的共享与创造,进而使知识成为资产和价值。学习型组织的目标是营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从而提升组织绩效、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而营造全员学习氛围的最佳手段就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则是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6]
  因此,知识管理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知识管理开展学习型班级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将知识管理纳入高校班级管理中,通过知识平台的建立和知识的共享,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全体成员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最终构建为学习型班级。
  2.高校班级现状不利于学习型班级的建设
  2.1班级管理主要以日常教学和常规管理为主。
  传统的高校班级管理重心主要围绕着日常教学和常规管理,关注的是学生在学校的出勤情况,以及上课纪律等常规性问题,还有一些个别班级事务的管理。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更多地属于由上到下的权威服从关系的管理,在这些管理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参与较少,无法发挥潜力[7]。同时,这种管理方式很少涉及知识管理层面,班级内缺乏正式的知识共享平台,班级学习合作活动较少,没有形成共同学习互动的班级氛围。
  2.2学生班级意识淡薄,强调自我中心。
  趋于独立、自我意识较强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由于成长环境相对安逸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强调自我中心和个性张扬,在处理问题时只考虑自身利益,不考虑集体利益。这些学生对班级和班级活动不感兴趣,集体意识淡漠。同时,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许多学生“我行我素”,即各自有独立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不习惯于团队学习和合作。再加之高校实行学分制,固定班级动态化和大班教学等情况越来越普遍,使得班级学生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班级意识的淡薄。
  2.3学校课程设置不关注班级学习功能的发挥。
  高校教育主要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开展,课程设置、专业门类诸多。但其中,班级往往发挥的是一个教学单位的功能,师生以班级为单位上课听课,学生上课来,下课走,除了课上有某些讨论、合作外,大部分时间班级只是作为一个框架存在,其本身并未发挥学习的功能,即群体学习功能不明显。同时,尽管高校课程丰富,却很少有专门服务于班级学习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师生共同思考、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挖掘和分享知识,建立知识平台。
  此外,尽管当前教学改革强调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高校的课程依然以理论为主且课时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即便有合作学习的成分,但合作中大多还是以显性知识的交流为主,对隐性知识的关注与挖掘不够,使得班级成员间知识共享不足,班级的学习功能未能很好体现。而学习型班级中最重要的就是形成集体学习的氛围,在集体学习中共享知识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人及班级的发展。
  3.建立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学习型班级
  3.1转变传统班级管理理念。
  高校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班级的价值,班级不仅仅应作为一个学校的基本单位存在,更应作为学校的一个学习单位存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更多地关注班级的日常教学和常规性事务,班级的存在主要是为教学和管理提供便利。而学习型班级则强调班级的学习功能,要求班级本身也成为一个学习体,在这样的班级中,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彼此合作、交流,共享知识和资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提升并实现班级的价值。这样的转变就要求在班级管理中重视知识的价值,以及班级的学习功能。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强调知识的挖掘与共享,在组织成员间彼此互通知识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生成与创造。同时,通过知识库的持续与更新不断促进组织成员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形成学习型组织。因此,在学习型班级的建设中,学校和师生需要共同树立知识管理的理念,并将其切实贯彻下去。
  3.2创建知识管理平台。
  现在的教育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学习、有创造性的人才,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知识管理平台,学生间彼此交流、合作,知识得以不断更新与创造,学生不仅能增强合作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能成长为会学习、终身学习的人才,这无疑与当代的教育要求是相吻合的。
  知识管理平台的创建主要依赖于现在的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建立一个便捷、有效、安全的网络平台,形成一个不断更新的知识共享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班级成员及教师可以方便地查找、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可以彼此交流,共享资源。
  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知识库的建立。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在知识库建立之前广泛征询班级学生意见,除了日常的学习知识、专业知识外,还可以把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其他知识纳入其中。然后将这些知识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同时,运用“知识地图”等知识索引的设计让师生方便地浏览和检索。班级知识库中的知识多以文字、图形等显性知识为主,而知识的共享不仅有显性知识,还有隐性知识,这也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隐性知识的搜集与共享可以采取交流的形式,通过师生间或学生间的深入探讨和经验的分享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知识管理平台建好以后,学校和教师可以赋予班级学生管理的权利,通过明确分工和任务的分配,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促进和形成学生的自主管理,加快学习型班级的建设。
  3.3围绕知识管理设置配套机制。
  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除了平台的创建外,还需要设置相关的配套机制,使之成为一项制度,切实达到知识的共享和创造。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可以针对知识管理专门开设相关课程,课程除了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外,更多的是开展“问题导向”的集体合作活动。例如,以某一研究课题为主题引导班级学生展开探讨,相关教师也参与其中,在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中,不仅实现知识的共享,而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班级的集体智慧。
  同时,为了促进知识管理,还需要完善已有的评价机制。传统的学习评价更重视个体的发展,对集体关注较少。知识管理强调的是通过个体间知识的共享实现整个组织绩效的提高,对此,评价机制应加大对组织绩效的考评,即,在班级管理中,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而且关注整个班级的发展。不同班级针对同一课题得出的不同研究方案,不同的班级知识库的更新情况,等等,只要是与知识管理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作为班级性考评的标准。这种以班为单位的评价机制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管理的重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知识管理平台还可以尝试与外部知识资源对接,例如企事业单位网络,专家网络,其他学校的知识网络,等等。我们应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合作,及时更新班级知识库,增强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成为学习型的人才,最终将班级建设为学习型班级。
  
  参考文献:
  [1]Davenport T H,Delong D W,Beers M C.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8,39(2):43-57.
  [2]赵华,杨永坤.知识管理: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创新之维[J].教育探索,2011,(7):99-100.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2003.
  [4]刘青,周青.高校构建学习型班级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0,(13):44.
  [5]饶红,王莉.学习型班级:理论内涵与构建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18):39-40.
  [6]山巍.以知识管理为抓手创建学习型组织[J].红旗文稿,2010,(19):28-29.
  [7]王健.高校学习型班级建设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9):29.
其他文献
摘 要: 技能教学是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职电工电子技能教学实践中,作者根据电工电子技能课程特点,提出了增强中职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效果的一些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中职电工电子技能教学 学习兴趣 理实一体化教学 观察能力 创新能力    一、加强学习乐趣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技能课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技能训练必须先让学生觉得有趣而
一浮选模型描述了由于颗粒-气泡碰撞、随后颗粒从气泡脱落发生的颗粒捕收过程,在碰撞-脱落过程中可能发生粘附。碰撞由碰撞效率Ec定量,现有的Ec模型由颗粒所含惯性提供。粘
摘 要: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学习方式。本文将从合作的重要作用、对班级授课制的反思、弥补传统学校教育的不足、完善当代中国学生的心理品质等四个方面探讨为什么学生需要合作学习这一问题。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学生需要 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
本刊1988年第5期刊出了“关于煤矿现用防爆门不安全性的探讨”一文,因文章內容直接涉及《煤矿安全规程》,理所当然地引起了读者们的重视,文章发表之后立即有所反响!本着“实
摘 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了适应未来的社会,基础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以学生为根本,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将科学发现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相结合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受到了大家的重视,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更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本文对青岛电视发射台的10kw电视发射机的前级固态化改造项目作了具体描述,着重强调了如何在保证输出功率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加大激励器非线性预校正量解决非线性失真过大带来的
在初中美术国画教学中,由于其用墨、用笔、用色的实践相对比较方便,而且彩墨效果强烈,学生们可以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随意、很活泼地表现出来。国画看起来简单,而其中的许多技法及临摹的范本对于学生来说却比较难懂,比较枯燥。如何设计教学,让学生体味水墨的乐趣和韵味?从开始进行水墨教学我就大费了一番脑筋。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观特点,重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尤其不能强加与苛求。经过几年的
中国广播电祝新闻奖’97电视社教节目奖评选会1998年6月9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评选会共收到中央电视台以及31个省(区、市)选送的参评书目192个,评选出获奖节目134个,同时还对电教
马慢病毒受体1(Equine Lentivirus Receptor-1,ELR1)是Zhang等在2005年通过克隆表达技术发现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的细胞受体,根据其序列
苏联专利1294788介绍了一种铸造用膨润土的活化方法。采用该方法可加速膨润土的活化过程,增强其耐久性和粘结性能。活化方法如下:将膨润土放入粘土松解和粘土切削装置中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