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大穗型小麦创新种质穗部性状的遗传机制,提高小麦高产育种效率,以漯新001和漯丰4446为亲本构建6世代(P1、P2、F1、F2、B1、B2)联合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研究穗长、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等穗部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穗长属于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遗传效应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为辅,均为正向增效,易在早代通过基因加性效应的累加进行选择;小穗数属于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以主基因遗传效应为主,2对主基因为等加性等显性正向效应,但具有较强的负向上位性效应,在F2和B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高,在育种中易采用单交及丰产亲本回交的方式构建群体利用单个主基因的遗传效应在早代进行选择;小穗粒数属于2对主基因作用的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遗传效应以显性效应为主,同时具有较强的正向显性×显性上位性效应,稳定纯合时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易在高代进行选择;穗粒数属于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主要受多基因控制,F2、B1和B2群体的多基因遗传率为63.38%、50.79%和53.91%,育种中要综合考虑多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大穗性状的选择易采用丰产亲本回交的方式(B2世代群体)构建育种选择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