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1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07-01
创新教育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而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教育的智能结构的关键。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 、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3-6岁儿童正是创新能力开发的黄金时期,而美术活动在培养幼儿创新性思维方面起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在实际的幼儿美术活动中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幼教实践,在这方面有些见解和体会,愿和大家共同探讨,以求进步。
一 幼儿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的整体观念,并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创新性思维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1.教师应该设计有创造性的美术活动,营造有利于幼儿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民主、和谐与温暖的新教学环境。 只有创造性的美术活动才能促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自我表现,从而减少教师对幼儿的控制和指导。设计活动时注意以下三点:
(1)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不要照抄照搬书本上原有的活动,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不断调整动态目标,选择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选择性的教学内容。如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课或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技能训练课。
(2)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掌握所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及需要,并站在幼儿的视点上,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如:在一次大班命题画《我的朋友》中,一位小朋友这样解释他的画:“我的朋友太多了,所以我画好多只手和他们拉着,这样就不会分开了。”多么纯真的友谊呀!
(3)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贴近生活具有价值的活动材料。如:烟盒,活动时用来做“火车箱” 、 “小抽屉”或建高楼用的“砖”;瓜子皮,活动时用来做“葡萄”、“子弹”等,还有易拉罐、旧挂历、树叶等等,象这些废品、半成品等可变的材料,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
2.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在教育中,教师要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使幼儿处于主体激活状态。 幼儿最擅于模仿,因此教师不要用单一、固定的形式让幼儿临摹范例。依葫芦画瓢的方式会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扼杀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应让幼儿多做一些培养其创新性思维的练习,例如:做“变一变”的练习教师用椭圆形画出小兔子、小猪、小鸟、然后启发幼儿:“还有哪些动物的身体是椭圆形的呢?”幼儿会迅速画出小鸡、小鱼、小象等等。
二 在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多方面为其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提供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的指出“教育技巧的奥妙之一正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为此,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容忍、多欣赏、多启发幼儿,给幼儿自由自主的机会。只有有安全感和自由感的幼儿才能成为具有创新性的幼儿。
1.尊重人格、鼓励发现。 幼儿是人,更是一个独立人。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要爱幼儿,让每位幼儿都体会到我是好孩子,老师喜欢我。
2.激发幼儿求异思维、打破思维定势。 求异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核心内容,创新性思维离不开创造想象。因此,教师应经常对幼儿进行自由联想的训练,启发幼儿开阔思路,多思善想,多角度地考虑问题。教师也可以用其它不规则的图形来训练幼儿,如:图形“米”幼儿看到后说:像雪花、像马路上保护花草的护栏等等。有一位幼儿想象非常奇特,他说像用石子砸坏玻璃后留下的痕迹。其实,只要能够诱发联想的一切物品都可以作为训练的材料。
3.重视幼儿自主学习,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模仿不是创造,教师在活动中应少提供范例,多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表达、自己创造,要强调幼儿的自我表现。教师还可以通过欣赏课,使幼儿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愿望和能力,从而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并鼓励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创作自己的作品。其实,幼儿能否自主学习对提高幼儿认知的整体水平和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4.“过程”重于“结果”。 教学过程是儿童在学习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时间与空间上的保证。他们的许多创新性行为就表现在尝试和熟悉事物的活动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多帮助,少干涉,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创新和实践。
5.展示并正确评价作品 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的成分,大多数幼儿都有新的创意,也乐于在同伴面前显示自己。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也应是恰当的、正确的。特别是对那些想象力差,不喜欢绘画的幼儿,教师要经常给予一些激励性的评价:画的真漂亮,再添点某某就更漂亮啦。以此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 家庭是孩子不能选择也不能回避的场所,其对幼儿创新力的培养有着更加深厚的影响和渗透作用
德国学者戈特费里德,海纳特指出:促发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无拘束和活潑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发展。
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家和发明家之所以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独特的创新性思维方式。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渐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为此,只有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扎扎实实的开展幼儿的早期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创新教育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而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教育的智能结构的关键。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 、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3-6岁儿童正是创新能力开发的黄金时期,而美术活动在培养幼儿创新性思维方面起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在实际的幼儿美术活动中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幼教实践,在这方面有些见解和体会,愿和大家共同探讨,以求进步。
一 幼儿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的整体观念,并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创新性思维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1.教师应该设计有创造性的美术活动,营造有利于幼儿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民主、和谐与温暖的新教学环境。 只有创造性的美术活动才能促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自我表现,从而减少教师对幼儿的控制和指导。设计活动时注意以下三点:
(1)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不要照抄照搬书本上原有的活动,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不断调整动态目标,选择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选择性的教学内容。如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课或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技能训练课。
(2)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掌握所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及需要,并站在幼儿的视点上,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如:在一次大班命题画《我的朋友》中,一位小朋友这样解释他的画:“我的朋友太多了,所以我画好多只手和他们拉着,这样就不会分开了。”多么纯真的友谊呀!
(3)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贴近生活具有价值的活动材料。如:烟盒,活动时用来做“火车箱” 、 “小抽屉”或建高楼用的“砖”;瓜子皮,活动时用来做“葡萄”、“子弹”等,还有易拉罐、旧挂历、树叶等等,象这些废品、半成品等可变的材料,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
2.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在教育中,教师要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使幼儿处于主体激活状态。 幼儿最擅于模仿,因此教师不要用单一、固定的形式让幼儿临摹范例。依葫芦画瓢的方式会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扼杀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应让幼儿多做一些培养其创新性思维的练习,例如:做“变一变”的练习教师用椭圆形画出小兔子、小猪、小鸟、然后启发幼儿:“还有哪些动物的身体是椭圆形的呢?”幼儿会迅速画出小鸡、小鱼、小象等等。
二 在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多方面为其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提供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的指出“教育技巧的奥妙之一正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为此,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容忍、多欣赏、多启发幼儿,给幼儿自由自主的机会。只有有安全感和自由感的幼儿才能成为具有创新性的幼儿。
1.尊重人格、鼓励发现。 幼儿是人,更是一个独立人。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要爱幼儿,让每位幼儿都体会到我是好孩子,老师喜欢我。
2.激发幼儿求异思维、打破思维定势。 求异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核心内容,创新性思维离不开创造想象。因此,教师应经常对幼儿进行自由联想的训练,启发幼儿开阔思路,多思善想,多角度地考虑问题。教师也可以用其它不规则的图形来训练幼儿,如:图形“米”幼儿看到后说:像雪花、像马路上保护花草的护栏等等。有一位幼儿想象非常奇特,他说像用石子砸坏玻璃后留下的痕迹。其实,只要能够诱发联想的一切物品都可以作为训练的材料。
3.重视幼儿自主学习,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模仿不是创造,教师在活动中应少提供范例,多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表达、自己创造,要强调幼儿的自我表现。教师还可以通过欣赏课,使幼儿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愿望和能力,从而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并鼓励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创作自己的作品。其实,幼儿能否自主学习对提高幼儿认知的整体水平和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4.“过程”重于“结果”。 教学过程是儿童在学习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时间与空间上的保证。他们的许多创新性行为就表现在尝试和熟悉事物的活动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多帮助,少干涉,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创新和实践。
5.展示并正确评价作品 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的成分,大多数幼儿都有新的创意,也乐于在同伴面前显示自己。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也应是恰当的、正确的。特别是对那些想象力差,不喜欢绘画的幼儿,教师要经常给予一些激励性的评价:画的真漂亮,再添点某某就更漂亮啦。以此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 家庭是孩子不能选择也不能回避的场所,其对幼儿创新力的培养有着更加深厚的影响和渗透作用
德国学者戈特费里德,海纳特指出:促发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无拘束和活潑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发展。
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家和发明家之所以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独特的创新性思维方式。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渐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为此,只有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扎扎实实的开展幼儿的早期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