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学生的苦恼
日前,山东某大学新生因“高考时隐瞒糖尿病史,入学后病情暴露”被校方退学,引起了舆论热议。这也难怪,在当前全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氛围下,如此“顶风而为”,讨得了好才是奇怪。
当然,校方有自己的立场。其一,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新生入学后,学校在3个月内复查。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其二,依据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于“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
乍一看来,学校也是句句在理。但他们却忽略了,同样在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还有“只要不影响专业学习和其他学生,在录取时一般应不受限制”的内容。显然,校方利用了意见中政策的模糊性,在“不予录取”或“不受限制”的“两可”之间,“毅然”选择了前者。当然,在正处于剧烈转型期的社会中,尤其在“以人为本”被提升到空前高度的今天,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我们理应先寄望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然而,这总需要一个过程,在“法”尚不能马上到位时,我们应当从情理上,在现有的法律空间内,多一些理解,去“扶”他们一把,而不是将他们“推”下深渊。
相对于学校,新生明显处于弱势;相对于社会,类似的人群确实属于弱势群体。因其弱势,社会往往难以听到他们的声音,问题也往往得不到及时解决。而一旦发现问题,我们除呼吁有关部门迅速修订相关政策外,还应要求“强势”的一方,在相关政策和制度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在条件允许范围内,用最大的善意保障弱者的权利,以“扶一把”代替“推出去”。
(据《生命时报》文/王淑军)
吃出国民健康来
上世纪70年代,吃的是肚饱;80年代,吃的是味道;90年代,吃的是品质;今天,我们吃的是健康。
不久前,一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引起不少京城百姓的好奇。北京市政府继向市民发放500多万把限量小盐勺,将在年底前再向每户居民家庭免费发放一个限量油壶、一本《健康饮食指南》等。小小一把盐勺、一个油壶,不算什么,但每日用它不超量,年复一年,有利于身体健康。行动正反映着这样的理念:合理饮食,吃出健康。
所以说“吃出健康”,除了与遗传因素、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等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吃”。事实上,过去很少、今天很多的慢性病主要是吃出来的,比如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部分癌症、骨质疏松和牙病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告别了温饱不足的时代,主要依赖于植物的传统膳食结构很快被高脂肪、高能量、高动物蛋白的食物取代,但由于健康教育没跟上,许多人把食用过去紧缺的肉类、油炸食品等视为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不健康饮食大行其道,慢性病发病率日益上升。
由此可见,吃出健康来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因关乎国民健康素质。当然,要使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根本上还是要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
(据《人民日报》文/王淑军)
医生看以前的病历侵犯隐私?
广州市卫生局网站挂出的最新通告称,从12月1日起,广州市民到市、区所属的40多家医院就医,只要拿着“统一版本的病历”,不需再像以往一样每到一家医院就买一本新病历。有市民担心,病历实施“一本通”之后,如果之前的病历涉及“个人隐私”,转换新的医院后,“个人隐私”可能会受到侵害。有关负责人表示,如病人认为之前的病与现在的就诊没有关系,可要求医生“不看那几页”。
“如果病人认为之前的病与现在的就诊没有关系,可以要求医生‘不看那几页’”?笔者横看竖看,总觉得这话不对劲儿——认为之前的病与现在的就诊没有关系的标准是什么?判断的依据何在?如果患者有对疾病的判断能力,那还要医生干什么呢?
随着民众维权意识的提高,隐私权逐渐受到重视,这是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矫枉过正是我们最爱犯的毛病。比如患者的病情,对其他人来说,自然是“隐私”,但对医生来说,就不应该是“隐私”——患者不将罹患疾病过程的“隐私”讲给医生听,不将患病的“隐私”部位给医生看,医生凭什么下诊断、开药方、做治疗?
病历,是医生对患者病情和就诊情况的客观记录,实行病历“一本通”的目的之一,是解决一个人拥有不同医院的好几本病历的麻烦,更重要的是为医生提供就诊者的既往病史,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与重复治疗,以利于诊断的准确和治疗的优化。再说,门诊医生查看病历,并不摘录和传播其中的内容,何来“侵犯隐私”之说?
(据《糖酒快讯》)
日前,山东某大学新生因“高考时隐瞒糖尿病史,入学后病情暴露”被校方退学,引起了舆论热议。这也难怪,在当前全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氛围下,如此“顶风而为”,讨得了好才是奇怪。
当然,校方有自己的立场。其一,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新生入学后,学校在3个月内复查。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其二,依据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于“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
乍一看来,学校也是句句在理。但他们却忽略了,同样在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还有“只要不影响专业学习和其他学生,在录取时一般应不受限制”的内容。显然,校方利用了意见中政策的模糊性,在“不予录取”或“不受限制”的“两可”之间,“毅然”选择了前者。当然,在正处于剧烈转型期的社会中,尤其在“以人为本”被提升到空前高度的今天,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我们理应先寄望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然而,这总需要一个过程,在“法”尚不能马上到位时,我们应当从情理上,在现有的法律空间内,多一些理解,去“扶”他们一把,而不是将他们“推”下深渊。
相对于学校,新生明显处于弱势;相对于社会,类似的人群确实属于弱势群体。因其弱势,社会往往难以听到他们的声音,问题也往往得不到及时解决。而一旦发现问题,我们除呼吁有关部门迅速修订相关政策外,还应要求“强势”的一方,在相关政策和制度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在条件允许范围内,用最大的善意保障弱者的权利,以“扶一把”代替“推出去”。
(据《生命时报》文/王淑军)
吃出国民健康来
上世纪70年代,吃的是肚饱;80年代,吃的是味道;90年代,吃的是品质;今天,我们吃的是健康。
不久前,一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引起不少京城百姓的好奇。北京市政府继向市民发放500多万把限量小盐勺,将在年底前再向每户居民家庭免费发放一个限量油壶、一本《健康饮食指南》等。小小一把盐勺、一个油壶,不算什么,但每日用它不超量,年复一年,有利于身体健康。行动正反映着这样的理念:合理饮食,吃出健康。
所以说“吃出健康”,除了与遗传因素、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等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吃”。事实上,过去很少、今天很多的慢性病主要是吃出来的,比如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部分癌症、骨质疏松和牙病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告别了温饱不足的时代,主要依赖于植物的传统膳食结构很快被高脂肪、高能量、高动物蛋白的食物取代,但由于健康教育没跟上,许多人把食用过去紧缺的肉类、油炸食品等视为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不健康饮食大行其道,慢性病发病率日益上升。
由此可见,吃出健康来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因关乎国民健康素质。当然,要使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根本上还是要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
(据《人民日报》文/王淑军)
医生看以前的病历侵犯隐私?
广州市卫生局网站挂出的最新通告称,从12月1日起,广州市民到市、区所属的40多家医院就医,只要拿着“统一版本的病历”,不需再像以往一样每到一家医院就买一本新病历。有市民担心,病历实施“一本通”之后,如果之前的病历涉及“个人隐私”,转换新的医院后,“个人隐私”可能会受到侵害。有关负责人表示,如病人认为之前的病与现在的就诊没有关系,可要求医生“不看那几页”。
“如果病人认为之前的病与现在的就诊没有关系,可以要求医生‘不看那几页’”?笔者横看竖看,总觉得这话不对劲儿——认为之前的病与现在的就诊没有关系的标准是什么?判断的依据何在?如果患者有对疾病的判断能力,那还要医生干什么呢?
随着民众维权意识的提高,隐私权逐渐受到重视,这是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矫枉过正是我们最爱犯的毛病。比如患者的病情,对其他人来说,自然是“隐私”,但对医生来说,就不应该是“隐私”——患者不将罹患疾病过程的“隐私”讲给医生听,不将患病的“隐私”部位给医生看,医生凭什么下诊断、开药方、做治疗?
病历,是医生对患者病情和就诊情况的客观记录,实行病历“一本通”的目的之一,是解决一个人拥有不同医院的好几本病历的麻烦,更重要的是为医生提供就诊者的既往病史,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与重复治疗,以利于诊断的准确和治疗的优化。再说,门诊医生查看病历,并不摘录和传播其中的内容,何来“侵犯隐私”之说?
(据《糖酒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