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小学生数感能力的培养,这样,就造成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低效化。数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以下策略来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一、借助生活体验培养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离不开现实生活情境的依托。教师如果能够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于数感培养中,就能加深学生对数感的认知,有助于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些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认知这些数字,再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这些数字的应用场景,促使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有的学生说自己在小区的建筑物外墙上见过这些数字,有的说在每一层的楼梯上见过这些数字。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表达对数字意义的了解与体会,逐步养成数感。再如,一位教师在关于“千克与克”的教学中,可以先教学主要内容,再让学生谈谈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与价格,通过不断刺激强化学生对重量单位的认知。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主动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具体数的认知和体会,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数学知识与日常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将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二、借助特定情境培养数感
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特定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数感。在一些理解数大小相对性的场合,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得多、大得多、小一些、大一些等概念。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时,先展示一组数字:52、78、43、7,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比大小。学生能够快速运用“>”“<”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大家觉得78与7比较,两者的关系如何?”学生能够使用“大得多、小得多”来描述彼此之间的关系。教师又可以继续引导:“那么52与43相比呢?52与78相比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52>43,52<78。这种教学方式同样适用于分数意义的教学。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数的大小的相对性,不断强化学生的数感。
教师要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来加深学生对数的感知和理解,从小数感知大数,逐步拓展至理解数的大小、多少,最后感悟数大小的相对性,慢慢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借助交流討论培养数感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交流中彼此学习、彼此启发,拓展对数的感知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对数的认知,从而达到优化数感的目的。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升和毫升”时,先展示两个分别装有1000毫升与500毫升水的量筒,让学生思考把两个量筒里的水合到一起是多少。学生积极思考,集思广益,如1升500毫升、1.5升、1500毫升。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个数量,且通过讨论交流知道这些结论都是正确的。学生明白同样多水的体积,既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这样,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在整数、分数和小数之间建立知识联系,不断深化对数的认识。
交流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会倾听,并从他人的讲述中发现问题也是一种高效的交流方式。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思考并动手操作量一量1千米有多长。学生发挥所长,通过不同的测量策略推出不同的算法。有的学生直接用尺子量,有的创造性地先量出100米的距离,再通过10个100米就是1千米算出答案,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公路旁的里程碑,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是1千米,还有的学生根据自己一步的距离,估算出1千米。
四、借助观察交流培养数感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发展儿童的思维,首先要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大多数数学问题都包含着条件与关系,要想让学生能够快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观察,通过观察了解其内在本质,在不断的交流和分析中获得数感。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根据“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规律,设置如下习题:
寻找规律填空。
17×17=289 17×68=( )
17×34=( ) 17×85=( )
17×51=( ) 17×102=( )
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算式,并思考这些算式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果。学生经过仔细观察与相互交流,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数感。
总之,数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当立足学生的实际学情,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观察、交流、操作中不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小学)
一、借助生活体验培养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离不开现实生活情境的依托。教师如果能够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于数感培养中,就能加深学生对数感的认知,有助于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些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认知这些数字,再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这些数字的应用场景,促使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有的学生说自己在小区的建筑物外墙上见过这些数字,有的说在每一层的楼梯上见过这些数字。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表达对数字意义的了解与体会,逐步养成数感。再如,一位教师在关于“千克与克”的教学中,可以先教学主要内容,再让学生谈谈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与价格,通过不断刺激强化学生对重量单位的认知。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主动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具体数的认知和体会,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数学知识与日常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将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二、借助特定情境培养数感
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特定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数感。在一些理解数大小相对性的场合,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得多、大得多、小一些、大一些等概念。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时,先展示一组数字:52、78、43、7,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比大小。学生能够快速运用“>”“<”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大家觉得78与7比较,两者的关系如何?”学生能够使用“大得多、小得多”来描述彼此之间的关系。教师又可以继续引导:“那么52与43相比呢?52与78相比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52>43,52<78。这种教学方式同样适用于分数意义的教学。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数的大小的相对性,不断强化学生的数感。
教师要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来加深学生对数的感知和理解,从小数感知大数,逐步拓展至理解数的大小、多少,最后感悟数大小的相对性,慢慢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借助交流討论培养数感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交流中彼此学习、彼此启发,拓展对数的感知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对数的认知,从而达到优化数感的目的。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升和毫升”时,先展示两个分别装有1000毫升与500毫升水的量筒,让学生思考把两个量筒里的水合到一起是多少。学生积极思考,集思广益,如1升500毫升、1.5升、1500毫升。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个数量,且通过讨论交流知道这些结论都是正确的。学生明白同样多水的体积,既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这样,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在整数、分数和小数之间建立知识联系,不断深化对数的认识。
交流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会倾听,并从他人的讲述中发现问题也是一种高效的交流方式。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思考并动手操作量一量1千米有多长。学生发挥所长,通过不同的测量策略推出不同的算法。有的学生直接用尺子量,有的创造性地先量出100米的距离,再通过10个100米就是1千米算出答案,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公路旁的里程碑,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是1千米,还有的学生根据自己一步的距离,估算出1千米。
四、借助观察交流培养数感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发展儿童的思维,首先要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大多数数学问题都包含着条件与关系,要想让学生能够快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观察,通过观察了解其内在本质,在不断的交流和分析中获得数感。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根据“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规律,设置如下习题:
寻找规律填空。
17×17=289 17×68=( )
17×34=( ) 17×85=( )
17×51=( ) 17×102=( )
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算式,并思考这些算式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果。学生经过仔细观察与相互交流,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数感。
总之,数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当立足学生的实际学情,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观察、交流、操作中不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