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创新技术,做好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能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带来支持与帮助.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在本文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述,之后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予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产物,将其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对数学学习难度的有效降低,这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提供帮助.然而,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来看,虽然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更好地落实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做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至关重要,本文以此为基础展开讨论.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典型创新技术,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有很多,本文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方面予以简述.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重要意义.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元化,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另外,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游戏化、多媒体化教学,这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他们所能理解的程度上完成数学知识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因此得以增强.
2.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难度会明显下降,这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质量带来重要支持.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在面对数学知识时,他们很有可能遇到思维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让学生以直观、具体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不仅实现了数学学习难度的降低,还让学生发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会因此得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会因此得以提升,这对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当中的典型代表,要想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助力,就必须做好对其应用原则的分析.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认为,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原则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以生为本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就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所谓以生为本,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先做好对学生认知能力、兴趣需求的分析,保证信息技术的设计能够带给学生新颖的学习体验,并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确保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产生学习主动性.从当前的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来看,教师较容易出现忽视学生需求的情况,这与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有直接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教师必须做好对以生为本原则的落实,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科学应用的关键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保证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就必须先做好对教学内容、教育目标的分析,并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科学设计,由此做到借助信息技术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展示,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他们更好地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如在进行几何知识教學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图形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在进行代数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生活现象的展示,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角度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此来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3.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关键环节.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角度来看,兴趣是他们的主要行为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兴趣需求的研究,并能够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由此来保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目前,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出现忽视学生兴趣需求的情况,这使得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虽然能够体现,但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还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所以,为了保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应用,要坚持寓教于乐.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来看,教师想要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结合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设计.为此,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信息技术在数学导入中的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应用,必须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如此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去学习数学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信息技术导入环节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冲击,让他们对教师所展示的数学知识产生质疑,由此来实现对学生探究主动性的调动.例如在“购物”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运用信息技术在导入阶段为学生播放事前准备好的购物视频,然后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依靠日常生活经验找出视频中存在的错误,由此来实现对学生观看视频主动性的调动.最后,教师引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去完成对导入视频中错误行为的寻找,由此做到借助信息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2.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发挥信息技术教育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信息技术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以确保学生在信息化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和平移”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对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予以展示,让学生通过直观具体的观察去了解何为轴对称图形、什么样的图形运动属于平移,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又或者在进行“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对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出现思维困境,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如何用做辅助线的方法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已知的图形,然后通过相加已知图形面积的方法来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带来支持. 3.信息技术在数学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训练中要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学习能力,并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课堂训练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予以设计,所以需要教师在进行训练设计时做好预估,以确保训练难度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在完成“观察物体”的课堂教学后,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物体的一个面,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物体整体结构的分析推断,由此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为他们的空间判断力和逻辑思维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又或者在进行“鸡兔同笼”的解答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鸡兔同笼”问题的动画,让学生在动画的引导下产生学习兴趣,并能在与同学、老师的讨论中完成对“鸡兔同笼”问题的分析与解答,由此来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
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的注意事项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当中的代表,其虽然能够为数学课堂带来诸多方面的助力,但教师在对其进行设计和应用时必须做好控制,因为一旦使用不当就可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消极影响.为此,做好对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分析至关重要.
1.应用素材和设计要科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并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保证教学素材和设计方面的科学性.所谓素材,是指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设计前,根据知识的类型、特点对信息技术中的教学模式予以选择,保证两者之间能够完美衔接,在课堂上达到“1 1>2”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有效设计,保证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展示,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践体验来获得知识,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助力.
2.应用时机和时间要得当
应用时机和时间得当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科学应用的关键,教师必须对其格外注意.所谓应用时机得当,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根据课堂模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时机予以确定,以求带给学生最佳学习效果.例如,部分课堂中信息技术多用于课前兴趣导入,有些知识的教学则可以让信息技术在讲解环节出现,由此来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的科学性.而在时间方面,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技术,它不能取代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应用信息技术一定要把控好时间,避免过长而影响课堂教学进度.
3.应用程度和频率要恰当
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来看,部分教师在感受到信息技术为教学工作带来便利的基础上,会对信息技术产生依赖,并让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流,这就是典型的应用程度和频率不当,其所带来的不仅是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还会影响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必须意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能够为数学课堂锦上添花,但是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好对信息技术应用程度、频率的设计,以确保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得到有效发挥,为学生的学习进步带来助力.
总 结
综上所述,做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不仅可以实现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还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带来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就一定要做好对学生认知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分析,确保学生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并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为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进步打下良好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春霞.探究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47.
[2]李瑞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9(31):132.
[3]朱正刚.探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4):107.
[4]陈峰.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耐心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150-151.
[5]罗伟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20(Z1):72-74.
[6]周晓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學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4):55.
[7]王三九.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9):142.
[8]曾春霞.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122-123.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产物,将其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对数学学习难度的有效降低,这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提供帮助.然而,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来看,虽然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更好地落实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做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至关重要,本文以此为基础展开讨论.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典型创新技术,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有很多,本文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方面予以简述.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重要意义.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元化,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另外,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游戏化、多媒体化教学,这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他们所能理解的程度上完成数学知识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因此得以增强.
2.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难度会明显下降,这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质量带来重要支持.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在面对数学知识时,他们很有可能遇到思维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让学生以直观、具体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不仅实现了数学学习难度的降低,还让学生发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会因此得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会因此得以提升,这对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当中的典型代表,要想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助力,就必须做好对其应用原则的分析.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认为,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原则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以生为本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就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所谓以生为本,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先做好对学生认知能力、兴趣需求的分析,保证信息技术的设计能够带给学生新颖的学习体验,并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确保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产生学习主动性.从当前的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来看,教师较容易出现忽视学生需求的情况,这与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有直接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教师必须做好对以生为本原则的落实,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科学应用的关键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保证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就必须先做好对教学内容、教育目标的分析,并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科学设计,由此做到借助信息技术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展示,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他们更好地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如在进行几何知识教學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图形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在进行代数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生活现象的展示,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角度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此来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3.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关键环节.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角度来看,兴趣是他们的主要行为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兴趣需求的研究,并能够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由此来保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目前,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出现忽视学生兴趣需求的情况,这使得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虽然能够体现,但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还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所以,为了保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应用,要坚持寓教于乐.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来看,教师想要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结合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设计.为此,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信息技术在数学导入中的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应用,必须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如此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去学习数学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信息技术导入环节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冲击,让他们对教师所展示的数学知识产生质疑,由此来实现对学生探究主动性的调动.例如在“购物”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运用信息技术在导入阶段为学生播放事前准备好的购物视频,然后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依靠日常生活经验找出视频中存在的错误,由此来实现对学生观看视频主动性的调动.最后,教师引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去完成对导入视频中错误行为的寻找,由此做到借助信息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2.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发挥信息技术教育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信息技术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以确保学生在信息化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和平移”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对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予以展示,让学生通过直观具体的观察去了解何为轴对称图形、什么样的图形运动属于平移,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又或者在进行“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对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出现思维困境,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如何用做辅助线的方法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已知的图形,然后通过相加已知图形面积的方法来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带来支持. 3.信息技术在数学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训练中要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学习能力,并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课堂训练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予以设计,所以需要教师在进行训练设计时做好预估,以确保训练难度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在完成“观察物体”的课堂教学后,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物体的一个面,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物体整体结构的分析推断,由此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为他们的空间判断力和逻辑思维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又或者在进行“鸡兔同笼”的解答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鸡兔同笼”问题的动画,让学生在动画的引导下产生学习兴趣,并能在与同学、老师的讨论中完成对“鸡兔同笼”问题的分析与解答,由此来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
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的注意事项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当中的代表,其虽然能够为数学课堂带来诸多方面的助力,但教师在对其进行设计和应用时必须做好控制,因为一旦使用不当就可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消极影响.为此,做好对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分析至关重要.
1.应用素材和设计要科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并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保证教学素材和设计方面的科学性.所谓素材,是指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设计前,根据知识的类型、特点对信息技术中的教学模式予以选择,保证两者之间能够完美衔接,在课堂上达到“1 1>2”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有效设计,保证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展示,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践体验来获得知识,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助力.
2.应用时机和时间要得当
应用时机和时间得当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科学应用的关键,教师必须对其格外注意.所谓应用时机得当,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根据课堂模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时机予以确定,以求带给学生最佳学习效果.例如,部分课堂中信息技术多用于课前兴趣导入,有些知识的教学则可以让信息技术在讲解环节出现,由此来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的科学性.而在时间方面,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技术,它不能取代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应用信息技术一定要把控好时间,避免过长而影响课堂教学进度.
3.应用程度和频率要恰当
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来看,部分教师在感受到信息技术为教学工作带来便利的基础上,会对信息技术产生依赖,并让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流,这就是典型的应用程度和频率不当,其所带来的不仅是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还会影响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必须意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能够为数学课堂锦上添花,但是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好对信息技术应用程度、频率的设计,以确保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得到有效发挥,为学生的学习进步带来助力.
总 结
综上所述,做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不仅可以实现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还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带来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就一定要做好对学生认知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分析,确保学生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并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为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进步打下良好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春霞.探究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47.
[2]李瑞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9(31):132.
[3]朱正刚.探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4):107.
[4]陈峰.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耐心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150-151.
[5]罗伟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20(Z1):72-74.
[6]周晓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學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4):55.
[7]王三九.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9):142.
[8]曾春霞.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