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孟子如此解释:“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是正义和道德在人的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正气。即使面对死亡,也无所衰减。”泱泱华夏五千年,浩然正气从未衰竭过,在这浩然正气里,无不包含着对正义的坚持,对真理的坚守,对祖国的热爱。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元大都兵马司。
监斩官问:“丞相可有话说,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走向刑台,对着南方拜了几拜,然后从容就义。
南宋末年,朝政腐败,奸臣当道,北方蒙古铁骑挥刀南进。德佑元年,文天祥起兵勤王,他一路转战,于祥兴元年十二月,在五坡岭被元军偷袭,兵败被俘。文天祥被押到元大都,蒙古贵族用尽一切威逼利诱手段,文天祥始终不屈。三年后,文天祥从容就义。
清顺治四年,南京府衙。
投降清廷的洪承畴坐在堂上,说:“一个小孩懂什么,怎么可能造反?归顺的话,还可做官。”夏完淳站在堂下,他已经认出洪承畴,故意说:“洪承畴先生是我朝人中之杰,在松山、杏山之战中血染疆场,天下皆知。我虽年少,也不能输给他。”师爷说:“大人就是洪承畴。”夏完淳厉声说:“洪承畴先生已经勤王身死,岂是叛徒?”洪承畴无言以对。
顺治二年,清兵攻入江南,夏完淳随父亲在松江起兵抗清。失败后,夏完淳父亲自尽,夏完淳随陈子龙继续抗清。顺治四年六月,被捕。入狱后,夏完淳由降清的洪承畴亲自审问,但夏完淳宁死不屈,于九月十九日在南京西市就义,年仅十七岁。
公元1911年4月28日,广州提督衙门。
清两广总督张鸣岐亲自审讯林觉民,他毫无惧色,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宣传革命真理。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连张鸣歧也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遂下令处死,年仅24岁。为后人留下一曲正气之歌——《与妻书》。
1905年,林觉民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反对腐朽、反动的清政府。1911年春,回国参加广州起义。4月27下午,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
……
赞曰:华夏有正气,一以贯古今;岁寒知后凋,沥血书丹青。南宋文天祥,皎然对日星;自古皆有死,杀身取丹心。有明夏完淳,断头为国平;童子岂无知,语出四座惊。牺牲为共和,辛亥林觉民,千古《与妻书》,矢志报国情。大哉孟夫子,抒气浩然形;我辈当自勉,志使天下宁。
【名师点评】
文章写得大气磅礴,正气凛然,与主旨思想“正气之歌响古今”相得益彰;文天祥、夏完淳、林觉民三例,既体现了典型性,又具有新颖性;叙事简括,语言凝练,古拙有致,尤其是末段仿写的《正气歌》,既总括了全文,又紧扣了题旨。高中学生能如此作文,确乎不易!
(枣阳杜春香老师)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元大都兵马司。
监斩官问:“丞相可有话说,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走向刑台,对着南方拜了几拜,然后从容就义。
南宋末年,朝政腐败,奸臣当道,北方蒙古铁骑挥刀南进。德佑元年,文天祥起兵勤王,他一路转战,于祥兴元年十二月,在五坡岭被元军偷袭,兵败被俘。文天祥被押到元大都,蒙古贵族用尽一切威逼利诱手段,文天祥始终不屈。三年后,文天祥从容就义。
清顺治四年,南京府衙。
投降清廷的洪承畴坐在堂上,说:“一个小孩懂什么,怎么可能造反?归顺的话,还可做官。”夏完淳站在堂下,他已经认出洪承畴,故意说:“洪承畴先生是我朝人中之杰,在松山、杏山之战中血染疆场,天下皆知。我虽年少,也不能输给他。”师爷说:“大人就是洪承畴。”夏完淳厉声说:“洪承畴先生已经勤王身死,岂是叛徒?”洪承畴无言以对。
顺治二年,清兵攻入江南,夏完淳随父亲在松江起兵抗清。失败后,夏完淳父亲自尽,夏完淳随陈子龙继续抗清。顺治四年六月,被捕。入狱后,夏完淳由降清的洪承畴亲自审问,但夏完淳宁死不屈,于九月十九日在南京西市就义,年仅十七岁。
公元1911年4月28日,广州提督衙门。
清两广总督张鸣岐亲自审讯林觉民,他毫无惧色,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宣传革命真理。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连张鸣歧也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遂下令处死,年仅24岁。为后人留下一曲正气之歌——《与妻书》。
1905年,林觉民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反对腐朽、反动的清政府。1911年春,回国参加广州起义。4月27下午,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
……
赞曰:华夏有正气,一以贯古今;岁寒知后凋,沥血书丹青。南宋文天祥,皎然对日星;自古皆有死,杀身取丹心。有明夏完淳,断头为国平;童子岂无知,语出四座惊。牺牲为共和,辛亥林觉民,千古《与妻书》,矢志报国情。大哉孟夫子,抒气浩然形;我辈当自勉,志使天下宁。
【名师点评】
文章写得大气磅礴,正气凛然,与主旨思想“正气之歌响古今”相得益彰;文天祥、夏完淳、林觉民三例,既体现了典型性,又具有新颖性;叙事简括,语言凝练,古拙有致,尤其是末段仿写的《正气歌》,既总括了全文,又紧扣了题旨。高中学生能如此作文,确乎不易!
(枣阳杜春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