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年龄

来源 :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ming33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因为我的诗集《故乡的歌》即将出版了,围绕诗歌和文学写作的话题,与已是知名作家的老友刘嘉陵兄,做了几次比较深入、也饶有兴味的交流。本是通过手机短信交流的,却因为彼此要说的话太多,“短信”也就越来越长,几乎变成“长信”了。即便如此,还是感到意犹未尽,于是又提笔写下这篇短文。
  回想三十多年前,读研究生时同住一间宿舍,朝夕切磋,共同度过了难忘的三年时光。那时候,正值青春岁月,整日里如饥似渴地探求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到了晚上,躺在各自的床上,也谈天说地,东拉西扯,各抒己见,甚至争辩几句,激动得半夜不能入眠。
  毕业后,嘉陵兄笔耕三十年而不辍,写了许多散文、小说、电视剧本等,真是难能可贵!谈到诗歌,嘉陵兄谦称“不懂诗”,其实他的见识果然透彻精到,不愧是多年写作的老手啊!嘉陵兄認为,好的诗歌“还须多花些时间用于纤毫毕现而以一当十的精雕细刻上,不是要写长诗(那是无能的表现),而要以一当十甚至当百。少用或不用成语及通用语,而全用你自己炼出的独一无二的现代诗句,并在时间、多维空间之间纵横驰骋”。寥寥数语,深得我心。
  接下来,又谈到了诗歌抒情的表达方式。关于这个问题,我当时在手机上写了这样一段话:“弟之写诗,本以旧体为主,算来十年诗龄,遣性而已,粗通平仄,近体而已,古风乐府都不敢碰。新诗偶作,不敢示人。今年因友人怂恿,出了本亦新亦旧的小诗集,才忽唤起写新诗的兴致,连写了好几首。诗无情则不立,但我们这把年纪,不老不少的,过于煽情已不妥当。据说梅兰芳早年演‘游园’‘惊梦’,其中杜丽娘梦见柳梦梅一节,亦有些两性间的挑逗性、暗示性的动作,颇为叫好,而中年以后一概删去了,以其与自身年龄不合故也。我想,文学之写作,亦类乎此。人到中年,阅尽沧桑,情反趋于淡定。而无情亦不成文(及诗)。故情之把握,抒写中拿捏的分寸,殊非易事。适当超然,似更合乎中年人的年龄和阅历。” 回头想想,把文学艺术的表达与创作者(或表演者)的年龄结合起来,观其因果变化,似乎也还自成一说,心中不免有些自得。
  但我的这种自得,似乎没能持续多久。昨晚偶翻朱自清散文,读到一篇《论无话可说》,其中写道:“中年人若还打着上少年人的调子,——姑不论调子的好坏——原也未尝不可,只总觉‘像煞有介事’。他要用很大的力量去写出那冒着热气或流着眼泪的话:一个神经敏锐的人对于这个是不容易忍耐的,无论在自己在别人。这好比上了年纪的太太小姐们还涂脂抹粉到大庭广众去卖弄一般,是殊可不必的了。”原来,我的那些感想,人家早在七十多年前就已发过感慨,似乎不劳我再饶舌了。
  不过,事已至此,我反倒愈想进一步弄明白,为什么文学表达与作者的年龄的关系,会这样被人介意呢?
  有人(比如美国新批评派)认为,在文学研究中,内部研究,即对作品的音律、文体、意象、叙述模式等的研究,才是根本之道;至于外部研究,即对作者生平、性格心理、社会环境、艺术氛围等的研究,是不必过于分心劳神的。果真如此,则读一首诗歌、看一部戏剧,只需关注、欣赏作品本身即可,连作者的生平、性格、环境、遭遇,似乎都已不那么要紧了,何况作者的年龄乎?
  可事实又并非如此。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一定想要知道作者的生平性格、环境遭遇,也一定很关心作者写作时的年龄之类。这不仅仅是出于好奇心罢了。恰恰因为知道这些,对理解作品,是助益匪浅的,所以才会引起如此关心、如此介意。更何况,对文艺作品,人们并不仅仅着眼于其审美价值,也很看重其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也需要对其作者形成一个深入的了解认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这表现得尤为突出。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可见,“知人论世”,已成为理解作品的基本条件了。
  既然我们欣赏别人的作品,会关注作者的生平、性格;反过来,当自己进行创作或表演,自然知道别人也同样会关注作为创作者(或表演者)的我们。于是在艺术表达的过程中,就不能不尽量使自己的身份与作品的表达相符合。比如说,使作品中情感的浓度,与自己的实际年龄大体一致,以免出现朱自清所谓“像煞有介事”。特别在抒情性的诗歌或散文的写作中,作者会更介意自己的年龄,更注意采取适合于自身年龄的艺术表达。这既是写作姿态的主动调整,也是人生阅历的必然结果。诗,随人的年龄而成长,也随人的年龄而成熟甚至衰老。思之令人兴叹!宋代辛弃疾的词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大概是最生动的写照。
  从梅兰芳的表演到朱自清的感慨,引发出一点零散的感想,拉杂写来,权作一夕之谈吧。
其他文献
阳春三月的一天,我和爸爸开车去郊游。在一条笔直的路上,远远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木棉树,暖暖的春風吹红了一树的木棉花。  我们把车停在树底下,仔细观察。这木棉树至少要十几米高,水桶般粗壮的树干表皮布满了短刺,树枝上则开满了朵朵鲜红的木棉花,好似一个个羽毛球,又像一个个小小的火把,看起来真是美丽极了。  我喜欢这满树的木棉花,因为它把春天装扮得更加美丽!  (指导教师:范伟洲)
入秋了,天气也开始转凉,早晚出去的时候,虽然穿了外套,可还是会觉得有些冷。  傍晚,我做完作業下去玩耍,发现天黑的时间要比夏日时早很多。每次还没有玩得尽兴,就不得不在妈妈的催促下和伙伴们告别,月亮婆婆也“提前”上班了。  幸运的是,这个时节有许多水果成熟。西溪的“火柿节”就在国庆节前后,火红的柿子外皮好像抹了糖霜,里面的肉滑滑的,软软的,尝了一个就停不下来;还有那酸酸甜甜的秋橘,咬在嘴里爆出汁水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国王,长得又矮又瘦,而且瞎了一只眼睛,瘸了一条腿。有一次,他叫来三位画家给他画像。第一位画家把他画得身高体壮,双眼炯炯有神,看上去英俊而威武。国王看了后说:“这根本不是我!”下令把他给杀了。第二位画家吸取教训,把国王照实画了,结果同样被杀。第三位画家经过一番思索,把国王画成正托枪瞄准一只野兽的样子:一条腿跪着,一条腿弯着;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国王见后连声叫好,重重地奖
我拎着包去上素描课,抬眼望着那上楼的一级级台阶,忽然想起,它们曾经那么长,那么黑,那么深。  我对素描课一直存在抵触情绪,手中的画笔似乎永远也无法听从我的使唤,画的“几何图”不过是一堆杂乱的线条。因此,同伴们有点看不起我。  我开始厌学,总是会在楼道中犹豫,不敢上楼学习素描,要么就半路逃学。可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正摇摇晃晃地学着爬台阶,他一次又一次摔倒,却固执地一次次爬起。我呆住了,自己为何不
小强原本不叫小强的,他曾有一个很威风的名字——英雄。可是自从被伙伴们发现他的一个秘密后,伙伴们强行把他的名字改成了小强。小强解释说,自已怕蟑螂只是出于对蟑螂的尊重……  从英雄到小强的落差并没有影响到小强的自信心,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他发誓一定要在蟑螂面前把面子夺回来。他苦练武功,到处求艺拜师,经过一年的历练,他向蟑螂正式发出了挑战。  決战地点定在一个宽敞的体育场。在决战的当天,方圆几百里的蟑螂
我的学校有许多小巧玲珑的景观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东大门南侧的小舞台。一棵挺拔的香樟树,浓荫下庇护着翠绿茸茸的小草,寓意着深厚的师生情谊。草坪上,席地“对坐”着两幅彩虹背景幕墙,“小舞台”“大未来”六个大字时刻激励着我们。  早晨的小舞台,阳光明媚。冉冉升起的朝阳,总是偏爱把第一缕金色的阳光洒向这里。在暖暖柔柔的日光里,小舞台一片清新,小花小草们微笑着,绿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精神抖擞地迎接我们到
这个盛夏,我家曾从天而降一批豚鼠,初冬时,它们又倾巢撤离。这些奇怪的凭空而来的生物,来去均令人猝不及防,若不是园里那堆笼子仍在,我会以为,这些豚鼠只是一个逼真的夏日梦。  几个曾经拥挤如今空荡的笼子,就如被洗劫一空的建筑——它们终于完成使命。清掉杂草和粪便,我把笼子一块块拆开——霜已降下,炉子已升起火光。拆的时候,仿佛听到一阵阵熟悉而轻微的吁吁声,仿佛有谁让寒风传送:嘿,我们都不过是孤独物种,嘿,
我走到镜子前,看着镜子中的他。我笑,他也笑;我朝他耸耸肩,他也朝我耸耸肩。他個子不高,瘦瘦的,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像个文质彬彬的小书生。这个人就叫张煦诚,是个活泼开朗但又十分爱动的男孩。  课间的他,在走廊里不是跳绳踢毽,就是跟同学们打成一片。到了体育课,操场更成了他活动的天下,不论是打篮球、踢足球,都是得心应手呦!有一次,他参加了学校冬锻跳长绳比赛。经过三周的训练,他为班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自私是儿童情感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今天,倾向自我甚至自私的孩子多起来。这样的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只想自己不顾他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失去对“重要他人”的情感输出。情感因无须输出再造乏力,则会更加贫乏,心中的“他人”几乎成了空白,其情感世界逐渐呈现出封闭、向内、唯我的特点,也因此几乎中断了与外界的情感交流。当一个孩子“感情流”的“流量”偏低,这样的模式持续累加至成年,则有蜕变成“精致利己主义者
我的家乡伊通满族自治县,可谓是省市的后花园,这里美丽富饶,是个美丽的地方。  家乡里有许多人文景观,七星山、南山、二龙湖等,都是风景胜地,而伊通河则恰恰是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家乡的象征。  清晨,碧绿的草地,晶莹的露珠,显出美丽的光彩。河面上升腾起了一层白雾,亦真亦幻,像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太阳升起来了,雾气也逐渐消散。伊通河此刻好静啊!像一条明亮的带子缓缓流淌;伊通河好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