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的有关精神,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岳峰小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让每一个生命挺拔如峰”为核心,以培养“品体如岳、才智如峰”的“岳峰少年”为目标,找准德育课程的切入点,夯实学科课程的融合点,把握传统文化课程的渗透点,拓宽实践活动课程的生长点,积极探索基于“三主体”育人策略的德育一体化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基于学生主体发展,形成德育自觉
陶行知曾提出“德育靠自治,智育靠自学,体育靠自强”的观点。品德和习惯的形成源于自觉,这种自觉形成于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学校力求通过自主管理、生本课程、实践体验,促进德育自觉化。
1.自主管理打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努力搭建各种平台,以少代会为依托,建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不同岗位的负责制,实行值日班长轮流负责制和校长助理制。值日班长轮流负责制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主动性,更是让每一名学生通过班级管理,学会了必要的服从、增强了自律。由大队委在各班选举产生一名校长助理,轮流值日,收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维护办公区域的正常管理,并和值日校长一起对大课间、升旗等活动,以及上学、放学的秩序与安全,还有各时段的卫生情况、课间主题活动的落实等进行检查,次日通过校园广播进行反馈。在岳峰小学,人人都是小干部,人人时刻有事管,事事处处有人管。
2.生本课程架支点
学校本着活动课程化的宗旨,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搭建支点。如利用升旗仪式,激发各班学生的创造力,展现班级风采,成为学生素养展示、班级凝聚力提升、德育引领等方面的平台;为一年级新生设置的“新生攀登足迹”,通过学长帮带、趣味闯关和即时评价等形式,规范新生入学教育,确保新生尽快熟悉环境、了解教师、融入集体,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奠定了基础。
3.实践体验拓平台
亲身体验是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为此,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引领每位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阳光的心态以及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学校本着“日行一善,积小善而成大德”的宗旨,实施道德储蓄体验活动,即建立层级评价体系,为学生建立“道德储蓄卡”,以“习惯养成和品格发展”为主要内容,以“登峰奖励、荣誉兑换”为手段,以“榜样引领”为途径,以“日行一善”为目的的品德积累发展历程。让学生从慢慢积累的实际行动中体会道德的价值所在,将“日行一善”的种子根植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学校把传统文化体验作为教育的根本点,分不同年级编印《国学经典》校本教材,通过开笔礼、成童礼等活动,在庄重的仪式教育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落实“晨诵、午写、暮读”工程,开发“听书”课程,在培养学生专注力的同时,向其渗透传统经典教育。利用大课间开展的传统文化诵读和礼仪操活动,使校园内时时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书香、响彻着朗朗的诵读声。
二、基于教师主体引领,提升德育实效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教育者。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引领作用,抓好全员育人、学科渗透、课程跟进、登峰评价等工作。
1.全员育人心连心
学校设立“家长心声诉求中心”,向每位家长发放“家校连心卡”,将所有教师的联系方式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实行“首问答复”和“限时回复”,成为家长们教育孩子的好“助手”。全体教师从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導、行为训导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确定辅导对象,指引学生发展的方向,真正形成“人人都是教育者,时时处处皆教育”的良好局面,开展全员育人工程。
2.学科渗透重实效
每学期初,学校会通过专题化、集慧式的备课活动,确定每个学科在学期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点和延伸点,找准学科之间的德育连接点,整合、优化课程的实施,以“核心素养发展周任务单”为载体,给各年级的习惯养成要求、知识点建构、感知体验活动等方面制订明确细致的任务要求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学有目标,行有方向,做有动力”,同时也为家长对学校的监督评价提供了依据。
3.课程跟进成体系
在登峰德育实施过程中,学校把课程的开发和整合作为实现育人目的的重要途径,形成了“447”课程体系,其中第一个4是指国家、地方、校本、家本四个级别,第二个4代表德育课程、人文课程、社团课程、研修课程四类校本课程,7是指开发语文节、数学节、英语节、艺体节、科技节、生命节、读书节七种学科节课程。“447”课程体系贯穿于全学年的始终,细化为日课程、周课程、月课程和学期课程。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力求让每个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精通一门乐器、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具有一项持久的爱好、养成一个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以下重点介绍四类校本课程。
一是以习惯养成为主的德育课程。该课程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发《文明礼仪教育》教材并构建相关课程体系,深入开展小公民教育活动。从学生最基本的礼仪教育出发,以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规范学生行为。该课程还专门设置了“文明礼仪十二步走”评价专栏,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二是以素养发展为主的人文课程。本着“育德、健体、促智”的宗旨,围绕打造“艺体岳峰”的目标开发艺体素养教材及课程。如《小足球大世界》课程,既能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协同力;《少儿武术》《太极拳》《跆拳道》等课程让学生体悟到习武先做人的道理;《棋如人生》三棋教材及课程警示学生三思后行、落子不悔;《快乐口风琴》《趣味葫芦丝》《快乐剧场》《趣味剪纸》《陶艺》等课程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基于学生主体发展,形成德育自觉
陶行知曾提出“德育靠自治,智育靠自学,体育靠自强”的观点。品德和习惯的形成源于自觉,这种自觉形成于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学校力求通过自主管理、生本课程、实践体验,促进德育自觉化。
1.自主管理打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努力搭建各种平台,以少代会为依托,建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不同岗位的负责制,实行值日班长轮流负责制和校长助理制。值日班长轮流负责制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主动性,更是让每一名学生通过班级管理,学会了必要的服从、增强了自律。由大队委在各班选举产生一名校长助理,轮流值日,收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维护办公区域的正常管理,并和值日校长一起对大课间、升旗等活动,以及上学、放学的秩序与安全,还有各时段的卫生情况、课间主题活动的落实等进行检查,次日通过校园广播进行反馈。在岳峰小学,人人都是小干部,人人时刻有事管,事事处处有人管。
2.生本课程架支点
学校本着活动课程化的宗旨,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搭建支点。如利用升旗仪式,激发各班学生的创造力,展现班级风采,成为学生素养展示、班级凝聚力提升、德育引领等方面的平台;为一年级新生设置的“新生攀登足迹”,通过学长帮带、趣味闯关和即时评价等形式,规范新生入学教育,确保新生尽快熟悉环境、了解教师、融入集体,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奠定了基础。
3.实践体验拓平台
亲身体验是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为此,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引领每位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阳光的心态以及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学校本着“日行一善,积小善而成大德”的宗旨,实施道德储蓄体验活动,即建立层级评价体系,为学生建立“道德储蓄卡”,以“习惯养成和品格发展”为主要内容,以“登峰奖励、荣誉兑换”为手段,以“榜样引领”为途径,以“日行一善”为目的的品德积累发展历程。让学生从慢慢积累的实际行动中体会道德的价值所在,将“日行一善”的种子根植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学校把传统文化体验作为教育的根本点,分不同年级编印《国学经典》校本教材,通过开笔礼、成童礼等活动,在庄重的仪式教育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落实“晨诵、午写、暮读”工程,开发“听书”课程,在培养学生专注力的同时,向其渗透传统经典教育。利用大课间开展的传统文化诵读和礼仪操活动,使校园内时时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书香、响彻着朗朗的诵读声。
二、基于教师主体引领,提升德育实效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教育者。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引领作用,抓好全员育人、学科渗透、课程跟进、登峰评价等工作。
1.全员育人心连心
学校设立“家长心声诉求中心”,向每位家长发放“家校连心卡”,将所有教师的联系方式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实行“首问答复”和“限时回复”,成为家长们教育孩子的好“助手”。全体教师从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導、行为训导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确定辅导对象,指引学生发展的方向,真正形成“人人都是教育者,时时处处皆教育”的良好局面,开展全员育人工程。
2.学科渗透重实效
每学期初,学校会通过专题化、集慧式的备课活动,确定每个学科在学期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点和延伸点,找准学科之间的德育连接点,整合、优化课程的实施,以“核心素养发展周任务单”为载体,给各年级的习惯养成要求、知识点建构、感知体验活动等方面制订明确细致的任务要求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学有目标,行有方向,做有动力”,同时也为家长对学校的监督评价提供了依据。
3.课程跟进成体系
在登峰德育实施过程中,学校把课程的开发和整合作为实现育人目的的重要途径,形成了“447”课程体系,其中第一个4是指国家、地方、校本、家本四个级别,第二个4代表德育课程、人文课程、社团课程、研修课程四类校本课程,7是指开发语文节、数学节、英语节、艺体节、科技节、生命节、读书节七种学科节课程。“447”课程体系贯穿于全学年的始终,细化为日课程、周课程、月课程和学期课程。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力求让每个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精通一门乐器、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具有一项持久的爱好、养成一个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以下重点介绍四类校本课程。
一是以习惯养成为主的德育课程。该课程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发《文明礼仪教育》教材并构建相关课程体系,深入开展小公民教育活动。从学生最基本的礼仪教育出发,以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规范学生行为。该课程还专门设置了“文明礼仪十二步走”评价专栏,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二是以素养发展为主的人文课程。本着“育德、健体、促智”的宗旨,围绕打造“艺体岳峰”的目标开发艺体素养教材及课程。如《小足球大世界》课程,既能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协同力;《少儿武术》《太极拳》《跆拳道》等课程让学生体悟到习武先做人的道理;《棋如人生》三棋教材及课程警示学生三思后行、落子不悔;《快乐口风琴》《趣味葫芦丝》《快乐剧场》《趣味剪纸》《陶艺》等课程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