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德育模式 成就生命精彩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e83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的有关精神,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岳峰小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让每一个生命挺拔如峰”为核心,以培养“品体如岳、才智如峰”的“岳峰少年”为目标,找准德育课程的切入点,夯实学科课程的融合点,把握传统文化课程的渗透点,拓宽实践活动课程的生长点,积极探索基于“三主体”育人策略的德育一体化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基于学生主体发展,形成德育自觉
  陶行知曾提出“德育靠自治,智育靠自学,体育靠自强”的观点。品德和习惯的形成源于自觉,这种自觉形成于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学校力求通过自主管理、生本课程、实践体验,促进德育自觉化。
  1.自主管理打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努力搭建各种平台,以少代会为依托,建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不同岗位的负责制,实行值日班长轮流负责制和校长助理制。值日班长轮流负责制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主动性,更是让每一名学生通过班级管理,学会了必要的服从、增强了自律。由大队委在各班选举产生一名校长助理,轮流值日,收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维护办公区域的正常管理,并和值日校长一起对大课间、升旗等活动,以及上学、放学的秩序与安全,还有各时段的卫生情况、课间主题活动的落实等进行检查,次日通过校园广播进行反馈。在岳峰小学,人人都是小干部,人人时刻有事管,事事处处有人管。
  2.生本课程架支点
  学校本着活动课程化的宗旨,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搭建支点。如利用升旗仪式,激发各班学生的创造力,展现班级风采,成为学生素养展示、班级凝聚力提升、德育引领等方面的平台;为一年级新生设置的“新生攀登足迹”,通过学长帮带、趣味闯关和即时评价等形式,规范新生入学教育,确保新生尽快熟悉环境、了解教师、融入集体,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奠定了基础。
  3.实践体验拓平台
  亲身体验是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为此,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引领每位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阳光的心态以及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学校本着“日行一善,积小善而成大德”的宗旨,实施道德储蓄体验活动,即建立层级评价体系,为学生建立“道德储蓄卡”,以“习惯养成和品格发展”为主要内容,以“登峰奖励、荣誉兑换”为手段,以“榜样引领”为途径,以“日行一善”为目的的品德积累发展历程。让学生从慢慢积累的实际行动中体会道德的价值所在,将“日行一善”的种子根植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学校把传统文化体验作为教育的根本点,分不同年级编印《国学经典》校本教材,通过开笔礼、成童礼等活动,在庄重的仪式教育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落实“晨诵、午写、暮读”工程,开发“听书”课程,在培养学生专注力的同时,向其渗透传统经典教育。利用大课间开展的传统文化诵读和礼仪操活动,使校园内时时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书香、响彻着朗朗的诵读声。
  二、基于教师主体引领,提升德育实效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教育者。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引领作用,抓好全员育人、学科渗透、课程跟进、登峰评价等工作。
  1.全员育人心连心
  学校设立“家长心声诉求中心”,向每位家长发放“家校连心卡”,将所有教师的联系方式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实行“首问答复”和“限时回复”,成为家长们教育孩子的好“助手”。全体教师从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導、行为训导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确定辅导对象,指引学生发展的方向,真正形成“人人都是教育者,时时处处皆教育”的良好局面,开展全员育人工程。
  2.学科渗透重实效
  每学期初,学校会通过专题化、集慧式的备课活动,确定每个学科在学期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点和延伸点,找准学科之间的德育连接点,整合、优化课程的实施,以“核心素养发展周任务单”为载体,给各年级的习惯养成要求、知识点建构、感知体验活动等方面制订明确细致的任务要求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学有目标,行有方向,做有动力”,同时也为家长对学校的监督评价提供了依据。
  3.课程跟进成体系
  在登峰德育实施过程中,学校把课程的开发和整合作为实现育人目的的重要途径,形成了“447”课程体系,其中第一个4是指国家、地方、校本、家本四个级别,第二个4代表德育课程、人文课程、社团课程、研修课程四类校本课程,7是指开发语文节、数学节、英语节、艺体节、科技节、生命节、读书节七种学科节课程。“447”课程体系贯穿于全学年的始终,细化为日课程、周课程、月课程和学期课程。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力求让每个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精通一门乐器、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具有一项持久的爱好、养成一个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以下重点介绍四类校本课程。
  一是以习惯养成为主的德育课程。该课程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发《文明礼仪教育》教材并构建相关课程体系,深入开展小公民教育活动。从学生最基本的礼仪教育出发,以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规范学生行为。该课程还专门设置了“文明礼仪十二步走”评价专栏,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二是以素养发展为主的人文课程。本着“育德、健体、促智”的宗旨,围绕打造“艺体岳峰”的目标开发艺体素养教材及课程。如《小足球大世界》课程,既能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协同力;《少儿武术》《太极拳》《跆拳道》等课程让学生体悟到习武先做人的道理;《棋如人生》三棋教材及课程警示学生三思后行、落子不悔;《快乐口风琴》《趣味葫芦丝》《快乐剧场》《趣味剪纸》《陶艺》等课程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林崇德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未来基础教育的顶
[摘 要]国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与国家认同意识。对辽宁省已经开展国学教育的29所小学进行的调研发现,这些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国学教育,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有一些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工作存在不足之处,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小学顺利开展国学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学教育;传统文化;国学素养;对策  一、引言  国学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文明发展的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提出“一个核心、三大维度、六个核心要素、十八个基本要点”的基本框架,“勤于反思”位列其中,反思对于师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实际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教师缺乏“教后反思”的习惯、意识和能力;学生同样缺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部分学校育人机制和环境缺乏生长动力,没有形成系统的有生命力的育人生态……  基于以上问题,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六中学(下文
[摘 要]有效的家校沟通能确保家校共同发展。但很多家校之间存在沟通方式陈旧、沟通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惠初级中学探索了“三点五式”家校沟通模式,立足于家长、学校、教师三个点,采取新生家长会、门诊式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学年表彰大会、班级微信公众号五种新型沟通方式,实现了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关键词]三点五式;家校沟通;家长会;教育讲座  一、问题的提出  有效的家校沟
[摘 要]通过对我国近二十年有关家校沟通的研究进行梳理,并结合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家校沟通研究起步发展缓慢、基数小,但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渐被学界所关注,并集中于尊重、家长、学校、校讯通、新媒体、微信群、“独二代”家长等主题;近年来家校网络沟通逐渐成为热点话题,但家校沟通研究理论体系仍不健全,对学生在沟通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清,并缺乏有效的提升策略研究。在此基础
[摘 要]为探索科技类校本课程“STEM化”的有效途径,总结归纳了STEM教育应具备的核心特征,提出如何将现有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改版优化,形成具有鲜明STEM特征的课程资源,并以科技类校本课程“创意航天”中的“水火箭”主题为例,说明优化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校本课程;STEM教育;跨学科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STEM教育正以其不同于分科教学的跨学科整合课程的方式受到极大关
很多科普读物上经常会提到,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当组成材料的微粒尺寸达到纳米级(1纳米=10-9米)时,会产生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  事实上,21世纪可以说是材料尤其是新材料的世纪。不仅是纳米材料,各种材料在不同状态下性能的改变都可能决定一项工程或一项发明的成败,而后者
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教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发源地。依据国务院督导办印发的《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在北京市教育督导室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东城区坚持在各中小学扎实开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紧紧围绕“创新实践、规范管理、服务改革、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让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成为推动教育管理深入基层、促进教育改革与发
“集约型课堂”是指立足常态课堂,以多样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支撑,将教学诸要素进行整合、重组,再造教学流程,使之更加优化,实现以最小的教学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产出,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课堂。从概念上理解,集约型课堂要求教师通过系统优化各种教学要素、重塑教学流程,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构建集约型课堂呢?在此,以思想政治教材《政治生活》中“政府:国
2018年11月29日,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研究部署新时代教育法治建设任务,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这是新时代教育系统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教育法治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主持会议。  陈宝生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