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积累: 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就更容易进入文本的隐秘语境,并与文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散文的取材范围极其广泛,郁达夫说“人间天上,草木虫鱼,无不可谈”。因此,拥有广博多样的游历见闻、坎坷丰富的生活经历、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对散文写作是有决定性影响的。这些见闻、经历和体验,使得作者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一个有故事的人更容易赋予笔下的文字以感发生命的力量。
同理,一个读者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就更容易进入文本的隐秘语境,并与文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沈从文说,读书不是受影响,而是受启发,而启发的前提,就是你必须有生活、有经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世事洞明,对人情练达,虽然不一定能让我们也成为作家,但一定可以促使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读者。
比如,趁着老师上课时偷偷开小差、做小动作的情景,恐怕每个人都有似曾相识的经历。正因如此,读到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这段文字,我们一定是饶有趣味,甚而暗自发笑的,在有趣和发笑间,儿时鲁迅可亲的一面跃然纸上: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感生发,皆因我们在阅读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联系个人生活经历,从别人的文字中读出自己。
正因为生活积累对阅读也有所制约,生活积累又恰恰是随着年龄慢慢增长的,所以我们的课本、试卷在选择文章时,往往会选择能够让同学们找到相似经历和情感共鸣的文章。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文章,我们应该多留个心眼,用心去感受平凡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各种瞬间。
文化积淀: 一个作家想什么和怎么想、写什么和怎么写,往往受他浸淫日久的文化影响。而一个好的读者具备起码的文化修养,读起作品来,也会省力不少。
人是文化的动物,作家阿城在《文化制约着人类》中说:“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制约着人类。”这样的制约在作家的写作中表现为,一个作家想什么和怎么想、写什么和怎么写,往往受他浸淫日久的文化影响。而一个好的读者具备起码的文化修养,读起作品来,也会省力不少。
朱自清通过《荷塘月色》所传达出的“淡淡的喜,淡淡的忧”,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文艺审美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通过文字体现出有节制的折中调和的美,《荷塘月色》通篇的情感都符合苏轼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中“清欢”之要义。如果我们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有所了解,对吸收《荷塘月色》的精髓大有裨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怀乡病正在以不可遏抑的态势弥漫在现代人的情绪里,越来越多的散文作家将笔触伸向我们远去的村庄、远去的传统、远去的农耕文化。这正应了韩少功那句话,“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
综观近些年高考语文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可以发现,《静流》《母亲的中药铺》《牛铃叮当》这些文本都流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亲情的珍视、对逐渐消逝的乡土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怅惘。同学们若能了解这一时代文化背景,要读懂文章、解答问题,自然会轻松一些。
而当我们面对余秋雨《文化苦旅》这样的“大文化散文”时,就需要有更开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了,否则读起来难免会产生对牛弹琴、隔靴搔痒之感。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中的《道士塔》一文,主要讲的是一百多年前敦煌石窟的当家人王道士破坏文物、出卖文物的历史事件。如果对敦煌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就可能会将作者“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的慨叹视为一种矫情。
文化修养非一日所能积淀下来,只有通过长年累月的阅读,才能有所感悟。当然,高中生学习紧张,可供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这种情况下,同一类书、同一类作家的文章,都应力求读好的。
审美经验: 好的读者对语言是高度敏感的,他们具备出色的文本细读能力,能于无疑处有疑,善于发现词语的陌生化现象,并能养成玩味赏鉴语言的好习惯。
所谓的“审美经验”,其实就是要求读者具备基本的文学作品阅读素养。杜甫有一首诗《古柏行》,写诸葛亮庙里的古柏树:“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用文学化的夸张笔法写古柏之高大伟岸,暗喻自己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而宋人沈括却在《梦溪笔谈》中讥讽道:四十围乃是直径七尺,高二千尺,“无乃太细长乎?”沈括将生活的真实等同于艺术的真实,无视文学语言的特点,难免贻笑大方。所以,本系列最开始时,我们就讲过,“要把散文当散文来读”。
散文的文学性,首先表现在语言上,写散文其实就是寫语言。语言是一篇文章的门面,它不是单纯的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艺术符号。语言上没有追求,就谈不上文学性,而语言美的最高境界就是诗性。诗性的语言讲究想象和虚构,化实为虚,言在此而意在彼,正因此,散文语言才内蕴丰富、令人咀嚼,才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功效。
一个好的读者对语言是高度敏感的,他们具备出色的文本细读能力,能于无疑处有疑,善于发现词语的陌生化现象,并能养成玩味赏鉴语言的好习惯。一个出色的读者对于真正的好文字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真正的好文字,往往是平静、质朴,唠家常似的娓娓道来,貌似平淡,却有一种慢慢渗入的力量。它是绚烂之后的平淡,没有辞藻的炫耀,却直击人心,在简单中自有一种饱满的格局。所谓“高僧只说平常话”,莫言、贾平凹、沈从文、汪曾祺等文学大家的经典篇章,文字皆平实、质朴、准确、精练,看似不经意,却是匠心独运,是更高层次的语言追求。我们读课本中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读杨绛的《老王》,都能感受到这种朴素的美。
总而言之,阅读散文既要掌握一些具体的技巧知识,更要在文外下功夫,练好自己在生活积累、文化积淀、审美经验这三方面的内功,内力深厚之日,再加上技巧的稳健掌握和纯熟训练,读懂一篇散文、答好相关题目就非难事了。
散文的取材范围极其广泛,郁达夫说“人间天上,草木虫鱼,无不可谈”。因此,拥有广博多样的游历见闻、坎坷丰富的生活经历、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对散文写作是有决定性影响的。这些见闻、经历和体验,使得作者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一个有故事的人更容易赋予笔下的文字以感发生命的力量。
同理,一个读者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就更容易进入文本的隐秘语境,并与文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沈从文说,读书不是受影响,而是受启发,而启发的前提,就是你必须有生活、有经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世事洞明,对人情练达,虽然不一定能让我们也成为作家,但一定可以促使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读者。
比如,趁着老师上课时偷偷开小差、做小动作的情景,恐怕每个人都有似曾相识的经历。正因如此,读到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这段文字,我们一定是饶有趣味,甚而暗自发笑的,在有趣和发笑间,儿时鲁迅可亲的一面跃然纸上: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感生发,皆因我们在阅读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联系个人生活经历,从别人的文字中读出自己。
正因为生活积累对阅读也有所制约,生活积累又恰恰是随着年龄慢慢增长的,所以我们的课本、试卷在选择文章时,往往会选择能够让同学们找到相似经历和情感共鸣的文章。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文章,我们应该多留个心眼,用心去感受平凡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各种瞬间。
文化积淀: 一个作家想什么和怎么想、写什么和怎么写,往往受他浸淫日久的文化影响。而一个好的读者具备起码的文化修养,读起作品来,也会省力不少。
人是文化的动物,作家阿城在《文化制约着人类》中说:“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制约着人类。”这样的制约在作家的写作中表现为,一个作家想什么和怎么想、写什么和怎么写,往往受他浸淫日久的文化影响。而一个好的读者具备起码的文化修养,读起作品来,也会省力不少。
朱自清通过《荷塘月色》所传达出的“淡淡的喜,淡淡的忧”,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文艺审美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通过文字体现出有节制的折中调和的美,《荷塘月色》通篇的情感都符合苏轼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中“清欢”之要义。如果我们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有所了解,对吸收《荷塘月色》的精髓大有裨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怀乡病正在以不可遏抑的态势弥漫在现代人的情绪里,越来越多的散文作家将笔触伸向我们远去的村庄、远去的传统、远去的农耕文化。这正应了韩少功那句话,“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
综观近些年高考语文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可以发现,《静流》《母亲的中药铺》《牛铃叮当》这些文本都流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亲情的珍视、对逐渐消逝的乡土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怅惘。同学们若能了解这一时代文化背景,要读懂文章、解答问题,自然会轻松一些。
而当我们面对余秋雨《文化苦旅》这样的“大文化散文”时,就需要有更开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了,否则读起来难免会产生对牛弹琴、隔靴搔痒之感。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中的《道士塔》一文,主要讲的是一百多年前敦煌石窟的当家人王道士破坏文物、出卖文物的历史事件。如果对敦煌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就可能会将作者“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的慨叹视为一种矫情。
文化修养非一日所能积淀下来,只有通过长年累月的阅读,才能有所感悟。当然,高中生学习紧张,可供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这种情况下,同一类书、同一类作家的文章,都应力求读好的。
审美经验: 好的读者对语言是高度敏感的,他们具备出色的文本细读能力,能于无疑处有疑,善于发现词语的陌生化现象,并能养成玩味赏鉴语言的好习惯。
所谓的“审美经验”,其实就是要求读者具备基本的文学作品阅读素养。杜甫有一首诗《古柏行》,写诸葛亮庙里的古柏树:“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用文学化的夸张笔法写古柏之高大伟岸,暗喻自己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而宋人沈括却在《梦溪笔谈》中讥讽道:四十围乃是直径七尺,高二千尺,“无乃太细长乎?”沈括将生活的真实等同于艺术的真实,无视文学语言的特点,难免贻笑大方。所以,本系列最开始时,我们就讲过,“要把散文当散文来读”。
散文的文学性,首先表现在语言上,写散文其实就是寫语言。语言是一篇文章的门面,它不是单纯的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艺术符号。语言上没有追求,就谈不上文学性,而语言美的最高境界就是诗性。诗性的语言讲究想象和虚构,化实为虚,言在此而意在彼,正因此,散文语言才内蕴丰富、令人咀嚼,才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功效。
一个好的读者对语言是高度敏感的,他们具备出色的文本细读能力,能于无疑处有疑,善于发现词语的陌生化现象,并能养成玩味赏鉴语言的好习惯。一个出色的读者对于真正的好文字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真正的好文字,往往是平静、质朴,唠家常似的娓娓道来,貌似平淡,却有一种慢慢渗入的力量。它是绚烂之后的平淡,没有辞藻的炫耀,却直击人心,在简单中自有一种饱满的格局。所谓“高僧只说平常话”,莫言、贾平凹、沈从文、汪曾祺等文学大家的经典篇章,文字皆平实、质朴、准确、精练,看似不经意,却是匠心独运,是更高层次的语言追求。我们读课本中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读杨绛的《老王》,都能感受到这种朴素的美。
总而言之,阅读散文既要掌握一些具体的技巧知识,更要在文外下功夫,练好自己在生活积累、文化积淀、审美经验这三方面的内功,内力深厚之日,再加上技巧的稳健掌握和纯熟训练,读懂一篇散文、答好相关题目就非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