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功夫在文外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n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积累: 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就更容易进入文本的隐秘语境,并与文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散文的取材范围极其广泛,郁达夫说“人间天上,草木虫鱼,无不可谈”。因此,拥有广博多样的游历见闻、坎坷丰富的生活经历、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对散文写作是有决定性影响的。这些见闻、经历和体验,使得作者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一个有故事的人更容易赋予笔下的文字以感发生命的力量。
  同理,一个读者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就更容易进入文本的隐秘语境,并与文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沈从文说,读书不是受影响,而是受启发,而启发的前提,就是你必须有生活、有经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世事洞明,对人情练达,虽然不一定能让我们也成为作家,但一定可以促使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读者。
  比如,趁着老师上课时偷偷开小差、做小动作的情景,恐怕每个人都有似曾相识的经历。正因如此,读到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这段文字,我们一定是饶有趣味,甚而暗自发笑的,在有趣和发笑间,儿时鲁迅可亲的一面跃然纸上: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感生发,皆因我们在阅读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联系个人生活经历,从别人的文字中读出自己。
  正因为生活积累对阅读也有所制约,生活积累又恰恰是随着年龄慢慢增长的,所以我们的课本、试卷在选择文章时,往往会选择能够让同学们找到相似经历和情感共鸣的文章。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文章,我们应该多留个心眼,用心去感受平凡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各种瞬间。
   文化积淀: 一个作家想什么和怎么想、写什么和怎么写,往往受他浸淫日久的文化影响。而一个好的读者具备起码的文化修养,读起作品来,也会省力不少。
   人是文化的动物,作家阿城在《文化制约着人类》中说:“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制约着人类。”这样的制约在作家的写作中表现为,一个作家想什么和怎么想、写什么和怎么写,往往受他浸淫日久的文化影响。而一个好的读者具备起码的文化修养,读起作品来,也会省力不少。
  朱自清通过《荷塘月色》所传达出的“淡淡的喜,淡淡的忧”,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文艺审美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通过文字体现出有节制的折中调和的美,《荷塘月色》通篇的情感都符合苏轼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中“清欢”之要义。如果我们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有所了解,对吸收《荷塘月色》的精髓大有裨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怀乡病正在以不可遏抑的态势弥漫在现代人的情绪里,越来越多的散文作家将笔触伸向我们远去的村庄、远去的传统、远去的农耕文化。这正应了韩少功那句话,“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
  综观近些年高考语文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可以发现,《静流》《母亲的中药铺》《牛铃叮当》这些文本都流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亲情的珍视、对逐渐消逝的乡土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怅惘。同学们若能了解这一时代文化背景,要读懂文章、解答问题,自然会轻松一些。
   而当我们面对余秋雨《文化苦旅》这样的“大文化散文”时,就需要有更开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了,否则读起来难免会产生对牛弹琴、隔靴搔痒之感。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中的《道士塔》一文,主要讲的是一百多年前敦煌石窟的当家人王道士破坏文物、出卖文物的历史事件。如果对敦煌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就可能会将作者“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的慨叹视为一种矫情。
  文化修养非一日所能积淀下来,只有通过长年累月的阅读,才能有所感悟。当然,高中生学习紧张,可供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这种情况下,同一类书、同一类作家的文章,都应力求读好的。
   审美经验: 好的读者对语言是高度敏感的,他们具备出色的文本细读能力,能于无疑处有疑,善于发现词语的陌生化现象,并能养成玩味赏鉴语言的好习惯。
  所谓的“审美经验”,其实就是要求读者具备基本的文学作品阅读素养。杜甫有一首诗《古柏行》,写诸葛亮庙里的古柏树:“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用文学化的夸张笔法写古柏之高大伟岸,暗喻自己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而宋人沈括却在《梦溪笔谈》中讥讽道:四十围乃是直径七尺,高二千尺,“无乃太细长乎?”沈括将生活的真实等同于艺术的真实,无视文学语言的特点,难免贻笑大方。所以,本系列最开始时,我们就讲过,“要把散文当散文来读”。
  散文的文学性,首先表现在语言上,写散文其实就是寫语言。语言是一篇文章的门面,它不是单纯的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艺术符号。语言上没有追求,就谈不上文学性,而语言美的最高境界就是诗性。诗性的语言讲究想象和虚构,化实为虚,言在此而意在彼,正因此,散文语言才内蕴丰富、令人咀嚼,才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功效。
  一个好的读者对语言是高度敏感的,他们具备出色的文本细读能力,能于无疑处有疑,善于发现词语的陌生化现象,并能养成玩味赏鉴语言的好习惯。一个出色的读者对于真正的好文字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真正的好文字,往往是平静、质朴,唠家常似的娓娓道来,貌似平淡,却有一种慢慢渗入的力量。它是绚烂之后的平淡,没有辞藻的炫耀,却直击人心,在简单中自有一种饱满的格局。所谓“高僧只说平常话”,莫言、贾平凹、沈从文、汪曾祺等文学大家的经典篇章,文字皆平实、质朴、准确、精练,看似不经意,却是匠心独运,是更高层次的语言追求。我们读课本中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读杨绛的《老王》,都能感受到这种朴素的美。
  总而言之,阅读散文既要掌握一些具体的技巧知识,更要在文外下功夫,练好自己在生活积累、文化积淀、审美经验这三方面的内功,内力深厚之日,再加上技巧的稳健掌握和纯熟训练,读懂一篇散文、答好相关题目就非难事了。
其他文献
“新基础教育”认为,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完全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但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这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于是预设与生成就构成了新课程教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一矛盾了?  一、当预设性生成提前来时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
期刊
期刊
现有的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研究大多偏重“技术性”和“工具性”,缺少“理念性”和“方向性”,而上海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规模、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居于全国前列,有条件在更
内容摘要: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本身历史的一门科学,它能够充分揭示数学概念、方法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完整反映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数学家们为探求真理勤奋努力的真实写照。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结合中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融人数学史知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史料的选取和使用上应注意遵循数学史料为数学教学服务的原则。要根据不同的年级、
期刊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进行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工作。至此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此词时,陆游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他用“群芳”象征当时官场中卑劣的小人,以梅花象征自己,表达了自己即使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如果要求赏析这首词中的艺术手法,不少同学会写:“作者用梅花自比,用群芳比喻官场中的小人……”殊不知,比喻和
期刊
期刊
首先我们可以指出的是,现代科学家以四个世纪谨慎的工作,使我们对宇宙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其美丽与壮观程度,大大超过了所有人类艺术家所有作品的总和。   此外,在现代化技术出现之前的岁月里,人类智慧与艺术的精华实际上被少数贵族和富人垄断。正是现代科学技术,才提供了丰富廉价的读物;也正是现代科学技术,才使艺术、音乐、文学向全体人民开放,甚至把人类心灵的奇迹带给了最“卑贱”的人们。   然而,科学技术
现代汉语中,状语作为修饰谓语的成分,通常位于谓语之前。但在文言文中,修饰限定谓语的词、短语,常常放在谓语后面,这种句式我们称为“状语后置”。   高考文言題中常常考查“状语后置”,2014年全国18份高考卷中,就有8份在文言文翻译题里考查了这种文言特殊句式。如果对这种句式不敏感,欠缺判断这种句式的知识和能力,翻译就不能准确到位。   以2014年高考浙江卷为例,文言文翻译第2题“又性颇嗜诱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