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SCI)病人的临床护理经验,探讨临床护理的措施与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根据入院后不同时期病情变化的特点,分析临床护理重点、难点及护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经过有重点的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科学的护理工作,除16例死亡外,其余84例均治愈或好转。经过恢复期帮助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心理辅导,使其重获信心,回归社会。结论:按照SCI病人病情进展变化特点分阶段护理,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促进了病人身心康复,更好地适应了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74—02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急症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颅脑外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据相关统计,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已跃居各种创伤之首,成为继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之后的第四大死因。针对颅脑外伤病人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等问题,按我科临床护理实践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09年—2012年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照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CT、MR均提示:广泛脑挫裂伤、脑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等。男78例,女22例;年龄19岁~66岁,平均41岁;其中16例死亡,其余均痊愈或好转出院。
2护理
2.1入院初期的护理
协助医生准确地判断病情,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迅速执行医嘱,制订初步的护理计划。
连接动态心电监护仪,设定自动测量时间为15 min~30 min,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测量体温,及时完成各项记录。本组中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大多伴有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出现或加深,提示病情的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反之减轻。瞳孔变化是诊断脑疝的可靠依据[1],对判断伤情和预后亦具有重要意义。双侧瞳孔时大时小是早期脑疝的表现;双瞳缩小提示脑干损伤;双瞳散大提示脑疝晚期,提示病情严重接近死亡,预后极差。如血压升高,呼吸深慢,脉搏变慢,则提示颅内压升高,发生脑疝的可能性越大。
颅脑损伤多伴有其他身体部位受伤,极易合并多器官损伤形成复合伤。在积极治疗观察颅脑损伤情况下,仍需观察有无合并胸腹脏器及肢体损伤症状。本组中有60例病人出现1次或数次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是判断早期颅内压变化的指标之一,应注意观察呕吐物有无异常。对清醒病人的自觉症状,如胸腹疼痛、肢体疼痛、活动障碍等,亦应引起重视。将观察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协助医生更好的判断伤情,同时也有利于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方案,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有脑脊液耳鼻漏的病人,应观察流出液的量、色的变化,护理需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情绪,严禁填堵鼻道及外耳道,预防颅内感染。对危重症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是第一要务。一般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以利于口腔分泌物、痰液及呕吐物流出,防止误吸入呼吸道,发生呼吸道阻塞或肺部感染[2]。对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更应注意呼吸道管理,我们采用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湿润、定时叩背促咳,必要时吸出痰液及分泌物、气管内滴药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快速准确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注通道,保持输液通道畅通,可采用静脉留置针,临床上使用方便,如有条件可用三通接留置针,三通一侧快速输注20%甘露醇,另一侧行激素、抢救药品的输注,应准确记录输入液体种类、入量,并控制好輸液速度[3]。
术前备皮;行抗生素皮试,抽取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生化、输血前检查、血型等血标本;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忙中出错;留置导尿管;严格术前12 h禁食,4 h禁饮,尽快完成术前准备工作。
2.2 恢复期的护理
①保持病室内空气的温湿度,定时进行室内通风换气,空气灭菌消毒,减小感染几率。保持病室的环境整洁,做好床单元的日常整理。②躁动病人护理:本组病例中有50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症状。除需向家属解释烦躁原因外,必要时需使用约束带。使用约束带时需注意观察肢体远端的血供,防止肢体损伤、严重缺血等恶性事件。③对有术后创腔引流病人的护理:对有创腔引流的病人,需注意引流管的通畅性,引流出液体的颜色、引流量等,并详细记录;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部每日应常规消毒,无菌纱布包扎,降低颅内感染风险。④营养的供给与维持:对有意识障碍病人,应暂禁食,同时补液支持,直至病人肠功能恢复,自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普食。对长期昏迷病人,若肠鸣音恢复后,可采用鼻饲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宜于消化的流质饮食,一般可用混合奶[4]。⑤心理护理:由于颅脑外伤的病人伤情发生突然,病人家属及清醒病人对病情缺乏了解,焦急心情严重,在执行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应抓紧时间协助医生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以帮助他们了解病情及护理方法,以期得到家属及清醒病人的配合。
在疾病恢复期,对有功能的下降甚至缺失的病人,需要肢体功能的物理康复治疗,这个过程漫长而且需要极大的精神支持,在此阶段帮助病人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极为重要。很多伤情较重的病人在院治疗期间是无法完全恢复功能的,需要出院后仍坚持做物理康复治疗、功能康复锻炼,可以在出院前帮助病人做好预约联系康复治疗方案等,以便提高病人功能恢复,早日重新回归社会生活。
3小结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水肿、缺氧,阻碍脑的正常生理机能,若不及时清除呼吸道内潴留物、血性液体等会使患者氧供不足,病情进一步加重。若护理不当,可引起呼吸道阻塞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护理人员要操作熟练,细致观察,及时给予处理,以降低感染死亡率。
总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及时、规范的护理方法,在救助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较高。提高对此类病人的护理技巧,对挽救病人生命、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及合并症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茜,李君,钱磊.2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58
[2] 汪莉华.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护理程序管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263
[3] 张赛,杨树源. 严重颅脑损伤后急性期低氧血症及其相关因素探讨[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 1:53 44
[4] 李佳薇,董爱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5C):1346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74—02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急症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颅脑外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据相关统计,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已跃居各种创伤之首,成为继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之后的第四大死因。针对颅脑外伤病人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等问题,按我科临床护理实践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09年—2012年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照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CT、MR均提示:广泛脑挫裂伤、脑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等。男78例,女22例;年龄19岁~66岁,平均41岁;其中16例死亡,其余均痊愈或好转出院。
2护理
2.1入院初期的护理
协助医生准确地判断病情,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迅速执行医嘱,制订初步的护理计划。
连接动态心电监护仪,设定自动测量时间为15 min~30 min,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测量体温,及时完成各项记录。本组中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大多伴有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出现或加深,提示病情的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反之减轻。瞳孔变化是诊断脑疝的可靠依据[1],对判断伤情和预后亦具有重要意义。双侧瞳孔时大时小是早期脑疝的表现;双瞳缩小提示脑干损伤;双瞳散大提示脑疝晚期,提示病情严重接近死亡,预后极差。如血压升高,呼吸深慢,脉搏变慢,则提示颅内压升高,发生脑疝的可能性越大。
颅脑损伤多伴有其他身体部位受伤,极易合并多器官损伤形成复合伤。在积极治疗观察颅脑损伤情况下,仍需观察有无合并胸腹脏器及肢体损伤症状。本组中有60例病人出现1次或数次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是判断早期颅内压变化的指标之一,应注意观察呕吐物有无异常。对清醒病人的自觉症状,如胸腹疼痛、肢体疼痛、活动障碍等,亦应引起重视。将观察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协助医生更好的判断伤情,同时也有利于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方案,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有脑脊液耳鼻漏的病人,应观察流出液的量、色的变化,护理需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情绪,严禁填堵鼻道及外耳道,预防颅内感染。对危重症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是第一要务。一般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以利于口腔分泌物、痰液及呕吐物流出,防止误吸入呼吸道,发生呼吸道阻塞或肺部感染[2]。对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更应注意呼吸道管理,我们采用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湿润、定时叩背促咳,必要时吸出痰液及分泌物、气管内滴药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快速准确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注通道,保持输液通道畅通,可采用静脉留置针,临床上使用方便,如有条件可用三通接留置针,三通一侧快速输注20%甘露醇,另一侧行激素、抢救药品的输注,应准确记录输入液体种类、入量,并控制好輸液速度[3]。
术前备皮;行抗生素皮试,抽取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生化、输血前检查、血型等血标本;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忙中出错;留置导尿管;严格术前12 h禁食,4 h禁饮,尽快完成术前准备工作。
2.2 恢复期的护理
①保持病室内空气的温湿度,定时进行室内通风换气,空气灭菌消毒,减小感染几率。保持病室的环境整洁,做好床单元的日常整理。②躁动病人护理:本组病例中有50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症状。除需向家属解释烦躁原因外,必要时需使用约束带。使用约束带时需注意观察肢体远端的血供,防止肢体损伤、严重缺血等恶性事件。③对有术后创腔引流病人的护理:对有创腔引流的病人,需注意引流管的通畅性,引流出液体的颜色、引流量等,并详细记录;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部每日应常规消毒,无菌纱布包扎,降低颅内感染风险。④营养的供给与维持:对有意识障碍病人,应暂禁食,同时补液支持,直至病人肠功能恢复,自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普食。对长期昏迷病人,若肠鸣音恢复后,可采用鼻饲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宜于消化的流质饮食,一般可用混合奶[4]。⑤心理护理:由于颅脑外伤的病人伤情发生突然,病人家属及清醒病人对病情缺乏了解,焦急心情严重,在执行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应抓紧时间协助医生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以帮助他们了解病情及护理方法,以期得到家属及清醒病人的配合。
在疾病恢复期,对有功能的下降甚至缺失的病人,需要肢体功能的物理康复治疗,这个过程漫长而且需要极大的精神支持,在此阶段帮助病人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极为重要。很多伤情较重的病人在院治疗期间是无法完全恢复功能的,需要出院后仍坚持做物理康复治疗、功能康复锻炼,可以在出院前帮助病人做好预约联系康复治疗方案等,以便提高病人功能恢复,早日重新回归社会生活。
3小结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水肿、缺氧,阻碍脑的正常生理机能,若不及时清除呼吸道内潴留物、血性液体等会使患者氧供不足,病情进一步加重。若护理不当,可引起呼吸道阻塞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护理人员要操作熟练,细致观察,及时给予处理,以降低感染死亡率。
总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及时、规范的护理方法,在救助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较高。提高对此类病人的护理技巧,对挽救病人生命、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及合并症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茜,李君,钱磊.2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58
[2] 汪莉华.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护理程序管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263
[3] 张赛,杨树源. 严重颅脑损伤后急性期低氧血症及其相关因素探讨[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 1:53 44
[4] 李佳薇,董爱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5C):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