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是一切阶级和阶层用来维护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利益的工具,是为最终培养出本阶级接班人和巩固、发展本阶级政权服务的。中外各党派都把德育放在极重要的地位。任何国家、社会和个人也都离不开制度,因为制度提供人的行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世界将充满不确定性,正是制度使行为达到一定程度的规范。因此说,德育制度建设是有效实现德育功能的前提和保障。
关键词: 德育 德育制度 德育实效性
德育制度,是指有关学校道德教育规范的体系,它既对学校德育工作作出规定,又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和道德面貌作出规定。德育实效性指的是德育效果的现实表现结果,即学生在政治思想品质方面的表现。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充分注意到德育制度的整体性和动态复杂性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德育模式,使德育走向生活,经过全方位配合行动,切实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
1.重建德育制度五大特性平衡,完善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
德育制度存在五个基本特性,即导向性、保障性,相对前期性、相对滞后性、相对稳定性。当五大特性间的矛盾平衡关系被打破时,德育制度缺陷就会显露出来。社会环境是德育制度五大特性之间矛盾平衡关系的最大破坏者。但德育制度五大特性具有自身重建平衡的能力,它会促使德育制度重新建立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的平衡,而重新建立平衡往往是针对已经显现的具体的缺陷进行的。因此,可以从对具体缺陷的分析入手,寻找解决的方式,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表现出问题的点,正说明新的平衡点应建立于此。事实上,德育制度具有相对前期性,也正是因为有这一点的存在,教育才能担负起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使命。未来则正是通过教育在现阶段培养的人而改变的。从长远看,德育制度是社会环境的真正缔造者。因此可以说,德育制度的德性是社会制度德性的德性。但是,社会环境不会因为德育制度的改变而迅速改变,德育制度本身也不会因为社会环境的改变而迅速体察到德育制度五大特性的失衡,这期间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混变时期,繁重的重建工作正是在这期间完成的。从德育制度的角度分析,完善德育制度道德合理性的问题,是提高德育实效性最根本的问题。解决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问题的主要手段是针对德育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由此开始,可实现德育制度五大特性平衡重建,更具道德合理性的德育制度在和谐的平衡环境中,必然会使德育实效性有极大提高。
2.德育走向生活
道德源于人们物质生活过程中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因此,道德教育原本就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就是生活本身。随着制度化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学校教育与生活开始分离,教育的内容开始摒弃日常生活经验,走向知识,进而把科学视为惟一的追求。苏格拉底和赫尔巴特已经证明:道德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道德是可教的。学校德育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对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的。正是德育的这一特性,使德育逐渐成为一种知识教育。德育在失去生活底蕴的同时也会丧失人文特性。
人的道德是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人的道德品行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然性的真实生活情境中,道德教育不可能建立在远离人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过去德育的一个失误就在于德育与生活的脱离,以致本应完成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变成了单纯德育知识的教育,并产生了把具有德育知识的多少,做为个人德性评价标准的趋向。进入21世纪,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校德育就是要揭示人的生活意义,重在对学生的引导与理解。德育过程中的理解一定要“回归到生活世界中”,一定是对学生日常生活与发展中现实道德水平的理解与指导。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认知的发展,只有扎根于生活之中才有意义,才会产生道德情感、道德信念,才能付诸于道德实践,转化为道德行为。
德育走向生活是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一方面,“关注学生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主体道德教育,必须在生活世界中进行”。另一方面,德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要求德育表现出生活的特征。首先,德育是为了生活的。道德教育的根本在于引导儿童从目前的生活,逐渐走向未来可能的生活。这不是一个准备的过程,而是一个本身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善的价值的充盈过程”。其次,德育是存在于生活中的。德育要教会儿童的是直面生活的问题和困境,而不是到隔离生活的真空中去。德育就存在于生活之中。有了这两点,显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道德教育就是一种生活。
当然,德育走向生活并不是回归田园般的日常生活世界。固然,德育在技术理性支配下,由于过于追求科学化,使德育变成了道德知识教育,但是,毫无疑问,科学在道德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德育如果不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只能是盲从的、非理性的。但这也确实带来了与生活脱离的弊端。而德育走向生活也自然会受到日常生活世界本身的自在性、保守性的影响。因此,德育走向生活并不是要用日常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取代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而是要使德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教育的形式不只是道德说教,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生活的氛围。德育要走进生活,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要富有情感,要富有时代气息,使学生在完整生活中,获得德性完满的自由的发展。
德育制度必须依据这种新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以使德育制度的导向性指向生活,这是完善德育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走向生活必定会大大提高德育实效性,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必将大大提高。
3.只有全方位配合行动才能切实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
学校德育工作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且错综复杂,单纯研究或改革某一方面的内容,所能取得的实际效果是有限的。德育过程中存在的这种割裂现象,是德育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切实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就必须有全方位配合行动。也就是要将德育的内部和外部各方面的教育集合起来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的教育作用,即整合教育的思想。
(1)五育的整合。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除了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之外,各科教学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一方面反映在各学科严谨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世界观和辩证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给学生做人的熏陶。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人格,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学校教育不能把德育孤立起来。那种为强调德育而刻意突出德育的做法,其实往往是对德育的架空。应该把德育融合于五育之中,各育都要蕴含德育要素,德育也要体现各育的基本精神。
(二)对德育内容及德育过程加以整合。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内容都不是割裂的,某一方面教育的实施都包含有对其他方面教育的影响,一种品质的形成与其他品质的形成也是相关的。学生不可能通过某种教育或活动,一次性完成思想品德的形成。德育制度作为一种德育资源,只不过是众多德育资源中的一种,虽然其地位和作用决定其在学校德育工作的整合中作用重大,要先行一步,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资源,单纯依靠德育制度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
参考文献:
[1]陆有铨著.躁动的百年——二十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3]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02,(4).
关键词: 德育 德育制度 德育实效性
德育制度,是指有关学校道德教育规范的体系,它既对学校德育工作作出规定,又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和道德面貌作出规定。德育实效性指的是德育效果的现实表现结果,即学生在政治思想品质方面的表现。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充分注意到德育制度的整体性和动态复杂性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德育模式,使德育走向生活,经过全方位配合行动,切实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
1.重建德育制度五大特性平衡,完善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
德育制度存在五个基本特性,即导向性、保障性,相对前期性、相对滞后性、相对稳定性。当五大特性间的矛盾平衡关系被打破时,德育制度缺陷就会显露出来。社会环境是德育制度五大特性之间矛盾平衡关系的最大破坏者。但德育制度五大特性具有自身重建平衡的能力,它会促使德育制度重新建立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的平衡,而重新建立平衡往往是针对已经显现的具体的缺陷进行的。因此,可以从对具体缺陷的分析入手,寻找解决的方式,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表现出问题的点,正说明新的平衡点应建立于此。事实上,德育制度具有相对前期性,也正是因为有这一点的存在,教育才能担负起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使命。未来则正是通过教育在现阶段培养的人而改变的。从长远看,德育制度是社会环境的真正缔造者。因此可以说,德育制度的德性是社会制度德性的德性。但是,社会环境不会因为德育制度的改变而迅速改变,德育制度本身也不会因为社会环境的改变而迅速体察到德育制度五大特性的失衡,这期间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混变时期,繁重的重建工作正是在这期间完成的。从德育制度的角度分析,完善德育制度道德合理性的问题,是提高德育实效性最根本的问题。解决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问题的主要手段是针对德育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由此开始,可实现德育制度五大特性平衡重建,更具道德合理性的德育制度在和谐的平衡环境中,必然会使德育实效性有极大提高。
2.德育走向生活
道德源于人们物质生活过程中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因此,道德教育原本就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就是生活本身。随着制度化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学校教育与生活开始分离,教育的内容开始摒弃日常生活经验,走向知识,进而把科学视为惟一的追求。苏格拉底和赫尔巴特已经证明:道德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道德是可教的。学校德育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对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的。正是德育的这一特性,使德育逐渐成为一种知识教育。德育在失去生活底蕴的同时也会丧失人文特性。
人的道德是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人的道德品行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然性的真实生活情境中,道德教育不可能建立在远离人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过去德育的一个失误就在于德育与生活的脱离,以致本应完成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变成了单纯德育知识的教育,并产生了把具有德育知识的多少,做为个人德性评价标准的趋向。进入21世纪,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校德育就是要揭示人的生活意义,重在对学生的引导与理解。德育过程中的理解一定要“回归到生活世界中”,一定是对学生日常生活与发展中现实道德水平的理解与指导。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认知的发展,只有扎根于生活之中才有意义,才会产生道德情感、道德信念,才能付诸于道德实践,转化为道德行为。
德育走向生活是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一方面,“关注学生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主体道德教育,必须在生活世界中进行”。另一方面,德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要求德育表现出生活的特征。首先,德育是为了生活的。道德教育的根本在于引导儿童从目前的生活,逐渐走向未来可能的生活。这不是一个准备的过程,而是一个本身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善的价值的充盈过程”。其次,德育是存在于生活中的。德育要教会儿童的是直面生活的问题和困境,而不是到隔离生活的真空中去。德育就存在于生活之中。有了这两点,显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道德教育就是一种生活。
当然,德育走向生活并不是回归田园般的日常生活世界。固然,德育在技术理性支配下,由于过于追求科学化,使德育变成了道德知识教育,但是,毫无疑问,科学在道德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德育如果不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只能是盲从的、非理性的。但这也确实带来了与生活脱离的弊端。而德育走向生活也自然会受到日常生活世界本身的自在性、保守性的影响。因此,德育走向生活并不是要用日常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取代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而是要使德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教育的形式不只是道德说教,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生活的氛围。德育要走进生活,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要富有情感,要富有时代气息,使学生在完整生活中,获得德性完满的自由的发展。
德育制度必须依据这种新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以使德育制度的导向性指向生活,这是完善德育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走向生活必定会大大提高德育实效性,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必将大大提高。
3.只有全方位配合行动才能切实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
学校德育工作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且错综复杂,单纯研究或改革某一方面的内容,所能取得的实际效果是有限的。德育过程中存在的这种割裂现象,是德育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切实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就必须有全方位配合行动。也就是要将德育的内部和外部各方面的教育集合起来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的教育作用,即整合教育的思想。
(1)五育的整合。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除了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之外,各科教学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一方面反映在各学科严谨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世界观和辩证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给学生做人的熏陶。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人格,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学校教育不能把德育孤立起来。那种为强调德育而刻意突出德育的做法,其实往往是对德育的架空。应该把德育融合于五育之中,各育都要蕴含德育要素,德育也要体现各育的基本精神。
(二)对德育内容及德育过程加以整合。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内容都不是割裂的,某一方面教育的实施都包含有对其他方面教育的影响,一种品质的形成与其他品质的形成也是相关的。学生不可能通过某种教育或活动,一次性完成思想品德的形成。德育制度作为一种德育资源,只不过是众多德育资源中的一种,虽然其地位和作用决定其在学校德育工作的整合中作用重大,要先行一步,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资源,单纯依靠德育制度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
参考文献:
[1]陆有铨著.躁动的百年——二十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3]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