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爱相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要使课堂教学有效,首先要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老师必须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心。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古语道:“亲其师,传其道。”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喜欢自己,这是开展一切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以心灵塑造心灵,将爱心、耐心和包容心渗透到教学中。此外,教师必须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一次次的表扬,强化、巩固这些“闪光点”,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有一句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不能将所有责任都推给教师,但从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效率的关键。
巧妙设计有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先有兴趣,后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我们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绝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条件。教学中可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师生互动,让学生快乐地参与高效课堂 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也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要使教学有效,首先要让学生的学习有效;要使学习有效,一定要让学生高度参与教学活动,说、写、练是参与,讲、演、做也是参与,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学习的过程,增进了学习的乐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高度参与教师的适时指导、互动趋于和谐,才算是有效的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要老师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致,充分享受和谐有效课堂这一过程。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划一划、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由于学生在组内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在相同时间里,发言、动口的机会多了,讨论的问题更有个性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巧设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教学就不会有效。问题是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是生长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它是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思考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问与回答之间也应间隔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有较充分的时间考虑答案和组织语言,做到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在每节课中教师都能不断提出思考、探讨的问题,引导教学活动步步深入。一定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不断问题中得到的提高。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提问题,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探讨达到学习的目的。
小组学习,让学生尽情表现自己 有效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特别是农村小学生,他们常常缺乏自我表现的信心,所以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就缺乏积极性,不能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是教师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设计问题”,使师生合作、学生互动学习。我们可以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说,要鼓励学生说,哪怕学生说的是错误的,让学生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尤其农村的小学生胆子小,不敢说、不愿说以及怕说错的学困生,更要给他们说的机会、说的自由。以此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导向,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 学会了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愿意学,愿意学就学会了(兴趣—愿学—学会)。相反,如果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就会越来越没兴趣,这样学习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状态:学不会—没兴趣—不愿学。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学会呢?不应该全班统一的一个标准、一个模式,要因人而异地提供给每个学生所需要的指导和帮助(要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的需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帮助“学得慢”的学生像“学得好”的学生那样学习,而且也会学得一样的好。因此,对不同起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学要求和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大大地提高课堂容量。只要我们去想、去琢磨,方法总比困难多。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开展高效的教学实战
力使课堂教学有效,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智能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二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体精神得到凸现,其灵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护。三是要自觉加大课堂教学“打假”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虚假教学行为和“正确的废话”,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地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整合资源,善于总结有效教学的经验
课堂教学的资源十分丰富,有人文的、地理的、时间的、空间的、物质的、精神的。一节课中,学生的群体作用,个体差异,教学情景,教学场景,优势互补。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和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学会了整合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才能够达到有效。
总之,一个教师要想搞好有效教学,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努力实践和经验总结,还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好别人的成功经验。同时,还要学会反思自己和别人开展有效教学的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各种“教学定势”和日常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把学生培育成有用人才,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钻研、积累经验。利用农村小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才能让学生勤学、乐学、善学。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古障镇中心小学)
要使课堂教学有效,首先要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老师必须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心。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古语道:“亲其师,传其道。”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喜欢自己,这是开展一切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以心灵塑造心灵,将爱心、耐心和包容心渗透到教学中。此外,教师必须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一次次的表扬,强化、巩固这些“闪光点”,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有一句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不能将所有责任都推给教师,但从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效率的关键。
巧妙设计有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先有兴趣,后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我们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绝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条件。教学中可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师生互动,让学生快乐地参与高效课堂 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也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要使教学有效,首先要让学生的学习有效;要使学习有效,一定要让学生高度参与教学活动,说、写、练是参与,讲、演、做也是参与,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学习的过程,增进了学习的乐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高度参与教师的适时指导、互动趋于和谐,才算是有效的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要老师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致,充分享受和谐有效课堂这一过程。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划一划、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由于学生在组内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在相同时间里,发言、动口的机会多了,讨论的问题更有个性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巧设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教学就不会有效。问题是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是生长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它是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思考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问与回答之间也应间隔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有较充分的时间考虑答案和组织语言,做到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在每节课中教师都能不断提出思考、探讨的问题,引导教学活动步步深入。一定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不断问题中得到的提高。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提问题,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探讨达到学习的目的。
小组学习,让学生尽情表现自己 有效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特别是农村小学生,他们常常缺乏自我表现的信心,所以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就缺乏积极性,不能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是教师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设计问题”,使师生合作、学生互动学习。我们可以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说,要鼓励学生说,哪怕学生说的是错误的,让学生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尤其农村的小学生胆子小,不敢说、不愿说以及怕说错的学困生,更要给他们说的机会、说的自由。以此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导向,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 学会了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愿意学,愿意学就学会了(兴趣—愿学—学会)。相反,如果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就会越来越没兴趣,这样学习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状态:学不会—没兴趣—不愿学。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学会呢?不应该全班统一的一个标准、一个模式,要因人而异地提供给每个学生所需要的指导和帮助(要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的需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帮助“学得慢”的学生像“学得好”的学生那样学习,而且也会学得一样的好。因此,对不同起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学要求和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大大地提高课堂容量。只要我们去想、去琢磨,方法总比困难多。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开展高效的教学实战
力使课堂教学有效,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智能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二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体精神得到凸现,其灵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护。三是要自觉加大课堂教学“打假”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虚假教学行为和“正确的废话”,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地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整合资源,善于总结有效教学的经验
课堂教学的资源十分丰富,有人文的、地理的、时间的、空间的、物质的、精神的。一节课中,学生的群体作用,个体差异,教学情景,教学场景,优势互补。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和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学会了整合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才能够达到有效。
总之,一个教师要想搞好有效教学,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努力实践和经验总结,还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好别人的成功经验。同时,还要学会反思自己和别人开展有效教学的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各种“教学定势”和日常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把学生培育成有用人才,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钻研、积累经验。利用农村小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才能让学生勤学、乐学、善学。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古障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