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3月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对其术前CT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总结。结果:手术结果证实,本组患者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通过术前CT诊断检出46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2.0%;本组患者出血位置集中在基底节区及小脑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48.0%、36.0%;出血量15-30mL15例,30-50mL18例,>50mL17例,死亡率分别为2.0%、8.0%、14.0%,出血量15-30mL與>50mL所占比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检出率较高,可快速明确患者病情。通过CT对出血量进行确定,出血量越高,患者预后效果越差。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预后相关性
【引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病,发病急促的同时,病情进展也比较快,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患者入院后,及时对患者开展诊断及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患者就诊质量及效率。临床主要采用CT技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影像学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影像学变化与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对其CT影像学检验情况进行比较,现做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资料,所选病例均通过手术最终证实为高血压脑出血,符合相关诊疗标准[1]。本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5.81±3.56)岁。病例收集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标准,患者家属对检查及手术治疗相关情况知情,排除:(1)不满足相关诊疗标准者;(2)合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者;(3)多种原因导致中断治疗者;(5)合并精神类疾病者;(6)无陪护家属或法定监护人者。
1.2诊断方法
采用双排CT扫描机(品牌:西门子),对患者开展术前诊断,行常规检查,扫描参数:①层厚:5mm;②层距:5mm;③电压:110kv;④电流:200mA。行常规扫描,重点对出血位置、体积及出血量等情况进行观察,做好详细记录。
1.3评价指标
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CT影像学诊断情况进行分析,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统计本组患者术前CT诊断的符合率;与此同时,对本组患者出血位置、出血量进行分析,统计不同出血量死亡率,做好详细分析。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T诊断结果分析
本组患者手术结果证实,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通过术前CT诊断检出46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2.0%;本组患者出血位置集中在基底节区及小脑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48.0%、36.0%。
2.2出血量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本组50例患者中,出血量15-30mL15例,所占比例为30.0%;30-50mL18例,所占比例为36.0%;>50mL17例,所占比例为34.0%;三组不同出血量死亡率分别为2.0%、8.0%、14.0%,出血量15-30mL与>50mL所占比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以高血压为主要发病机制,其病情程度往往与颅内出血量存在密切联系。一般情况下,若出血量较多,可显著增加病死率,且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更为显著。一旦发病,病情进展快,若病情比较严重,则可增加治疗风险。CT诊断技术分辨率较高,操作便利,且具有无创性,能够对危急患者开展快速诊断,尽快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与此同时,,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可明确颅内出血状况,从而及时确定治疗方案。采用CT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断,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性。通过常规扫描,可准确反映病灶出血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CT诊断检出46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2.0%,说明CT诊断方法检出率较高,能够明确患者病情。与此同时,本组患者出血位置集中在基底节区及小脑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48.0%、36.0%;出血量15-30mL15例,30-50mL18例,>50mL17例,死亡率分别为2.0%、8.0%、14.0%,出血量15-30mL与>50mL所占比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权威文献[2]报道结果基本相符,说明通过上述分析结果证实,出血量越高患者病死率越高,两者之间的正相关性。通过CT影像学表现,可对患者临床预后状况做出准确判断。
综上所述,CT诊断技术临床影像学特征明显,可准确反映出脑出血患者病灶情况,并对其组织学成分进行明确,进一步显示病灶范围、形态,为临床制定诊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通过出血量判定,可对临床预后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大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CT影像学检查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22-23.
[2]程诚,蒋京功,武永康.高血压脑出血首次CT影像表现与血肿进行性增大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3:143-144.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预后相关性
【引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病,发病急促的同时,病情进展也比较快,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患者入院后,及时对患者开展诊断及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患者就诊质量及效率。临床主要采用CT技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影像学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影像学变化与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对其CT影像学检验情况进行比较,现做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资料,所选病例均通过手术最终证实为高血压脑出血,符合相关诊疗标准[1]。本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5.81±3.56)岁。病例收集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标准,患者家属对检查及手术治疗相关情况知情,排除:(1)不满足相关诊疗标准者;(2)合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者;(3)多种原因导致中断治疗者;(5)合并精神类疾病者;(6)无陪护家属或法定监护人者。
1.2诊断方法
采用双排CT扫描机(品牌:西门子),对患者开展术前诊断,行常规检查,扫描参数:①层厚:5mm;②层距:5mm;③电压:110kv;④电流:200mA。行常规扫描,重点对出血位置、体积及出血量等情况进行观察,做好详细记录。
1.3评价指标
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CT影像学诊断情况进行分析,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统计本组患者术前CT诊断的符合率;与此同时,对本组患者出血位置、出血量进行分析,统计不同出血量死亡率,做好详细分析。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T诊断结果分析
本组患者手术结果证实,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通过术前CT诊断检出46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2.0%;本组患者出血位置集中在基底节区及小脑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48.0%、36.0%。
2.2出血量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本组50例患者中,出血量15-30mL15例,所占比例为30.0%;30-50mL18例,所占比例为36.0%;>50mL17例,所占比例为34.0%;三组不同出血量死亡率分别为2.0%、8.0%、14.0%,出血量15-30mL与>50mL所占比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以高血压为主要发病机制,其病情程度往往与颅内出血量存在密切联系。一般情况下,若出血量较多,可显著增加病死率,且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更为显著。一旦发病,病情进展快,若病情比较严重,则可增加治疗风险。CT诊断技术分辨率较高,操作便利,且具有无创性,能够对危急患者开展快速诊断,尽快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与此同时,,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可明确颅内出血状况,从而及时确定治疗方案。采用CT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断,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性。通过常规扫描,可准确反映病灶出血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CT诊断检出46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2.0%,说明CT诊断方法检出率较高,能够明确患者病情。与此同时,本组患者出血位置集中在基底节区及小脑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48.0%、36.0%;出血量15-30mL15例,30-50mL18例,>50mL17例,死亡率分别为2.0%、8.0%、14.0%,出血量15-30mL与>50mL所占比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权威文献[2]报道结果基本相符,说明通过上述分析结果证实,出血量越高患者病死率越高,两者之间的正相关性。通过CT影像学表现,可对患者临床预后状况做出准确判断。
综上所述,CT诊断技术临床影像学特征明显,可准确反映出脑出血患者病灶情况,并对其组织学成分进行明确,进一步显示病灶范围、形态,为临床制定诊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通过出血量判定,可对临床预后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大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CT影像学检查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22-23.
[2]程诚,蒋京功,武永康.高血压脑出血首次CT影像表现与血肿进行性增大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