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津大学每年夏天都会举办一个“食物研讨會”,全世界的学者提供论文,从方方面面讲述食物。这个研讨会举办了30多年,历年的论文都结成一个集子,我在网络上找到了历年论文的合集,其中有一年的研讨主题是食物和道德,一位意大利学者写了篇论文,叫“意大利尊重二手面包的传统”。文章说,17世纪和18世纪,意大利有很多穷苦人,他们家里没有烤面包的炉子,只能借富裕人家的炉子,一周烤一次面包。等面包变冷变硬之后,他们就用水做面包汤喝。现在,意大利菜和西班牙菜中还有改良版的“面包汤”,就如同上海菜里的“菜泡饭”一样。意大利南方依旧有尊崇面包的传统,如果面包掉到地上,要立刻捡起来,胸前划十字,口中祷告。
另有一篇论文讲的是澳大利亚的红肉运动。上个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开始统计民众的食肉量,人民要吃好,肉食很重要。澳大利亚人民有条不紊地吃肉,高的时候平均每人每年吃120公斤,低的时候是90公斤,大体在这个区间。60%左右的消费者每周吃4次以下的红肉,11%的消费者每天都要吃1次红肉。到了新世纪,政府发现了问题,澳大利亚人民爱上吃鸡了,每人每年要吃掉33公斤的鸡肉,世界头几名的水平,牛肉的平均消费降低到37公斤。羊羔肉和羊肉也呈下降趋势。澳大利亚牛羊丰富,丰富到什么程度呢?据说,1847年的时候,一磅牛肉比一磅面包还便宜,当时政府宣传“一天吃上三顿肉”的生活方式,英国穷人还不如流放到澳大利亚去呢。到1897年,有一位澳大利亚名人说,“吃肉简直是澳大利亚人的一种宗教”。他们的人均红肉消费量一直是世界第一。
政府调查红白肉的变化,是移民增多了,移民吃红肉少?还是肉食品加工发生了变化?在物流、储存、快餐等环节,是不是鸡肉做得比牛肉更好呢?调查得出结论是,人民觉醒了,不想摄入太多脂肪,白肉比红肉更健康更有营养,所以民众舍牛取鸡。澳大利亚肉与畜牧业MEAT
另有一篇论文讲的是澳大利亚的红肉运动。上个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开始统计民众的食肉量,人民要吃好,肉食很重要。澳大利亚人民有条不紊地吃肉,高的时候平均每人每年吃120公斤,低的时候是90公斤,大体在这个区间。60%左右的消费者每周吃4次以下的红肉,11%的消费者每天都要吃1次红肉。到了新世纪,政府发现了问题,澳大利亚人民爱上吃鸡了,每人每年要吃掉33公斤的鸡肉,世界头几名的水平,牛肉的平均消费降低到37公斤。羊羔肉和羊肉也呈下降趋势。澳大利亚牛羊丰富,丰富到什么程度呢?据说,1847年的时候,一磅牛肉比一磅面包还便宜,当时政府宣传“一天吃上三顿肉”的生活方式,英国穷人还不如流放到澳大利亚去呢。到1897年,有一位澳大利亚名人说,“吃肉简直是澳大利亚人的一种宗教”。他们的人均红肉消费量一直是世界第一。
政府调查红白肉的变化,是移民增多了,移民吃红肉少?还是肉食品加工发生了变化?在物流、储存、快餐等环节,是不是鸡肉做得比牛肉更好呢?调查得出结论是,人民觉醒了,不想摄入太多脂肪,白肉比红肉更健康更有营养,所以民众舍牛取鸡。澳大利亚肉与畜牧业M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