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测现状及改善方法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测现状,提出了改善方法,有利于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保障食品健康安全。以食品微生物检测概述为切入点,明确微生物检测主要在于致病菌检测和微生物污染程度检测,以此为基础,结合微生物种类多、人员防护不完善、无害微生物干扰的情况,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微生物检测;改善对策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确保国民食品安全的基础手段,尤其是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食品数量、种类及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食品食用中的多项食品安全问题,为避免民众生命安全遭受威胁,需加强食品微生物检测,保证市场流通食品安全性,使得食品生产、包装、加工及运输等环节,均不会受到微生物污染,从而保障食品安全[1]。
  1 食品微生物检测概述
  食品作为人类生活必需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与人体健康安全息息相关,食品基本要求为无害无毒,保持原本营养成分,基于此,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如下。
  (1)致病菌检测。致病菌检测是测定与检验霍乱弧菌、李斯特氏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炎叶尔森食菌等病原生物。研究食物中毒,除了需定性检验致病菌,还要进行定量检验,此为必要环节。
  (2)微生物污染程度。大肠菌群与细菌总数是判断食品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示菌。菌群与粪便污染相关,通常将其看作粪便污染指示菌,多数用于食品卫生与日常饮水质量评价,具体含义存在差异[2]。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内,日常饮水1 mL或食品1 g处于37 ℃下,经过24 h培养细菌生长菌落总数,可判断饮用水与食品污染程度。
  2 食品微生物检测现状
  食品微生物检测经过长期发展,设备性能较为稳定,检测质量有所提升。但是,面对新时期多样化食品,现有食品微生物检测仍有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微生物检测种类较多
  食品种类较多,导致附着于食品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也随之增多,食品种类不同,微生物种类也有所差异,对食品检测造成困扰。①需要检测食品中各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致病菌,包含黄曲霉素、沙门氏菌等22种。②还要在食品生产加工中检测可能产生的有害微生物[3]。
  2.2 人员安全防护不完善
  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时常发生人员感染等事故,社会影响较为恶劣。在感染事故中,细菌感染位居首位,占比43%,病毒感染占比27%次之,立克次体感染为15%,常见致病源为Q热、布鲁菌病、伤寒等,衣原体感染的疾病致死率较高,为7.8%。在实验过程中,人员主要是由于缺乏警惕性,实验中接电话,或休息室内穿实验服,传播了病原体,也损害身体健康,设备挫伤导致破皮流血,处理不及时会造成感染等。
  2.3 无害微生物干扰检测
  食品微生物检测主要根据食品中的有害细菌、病毒开展监测。但实际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需要经过多项环节,任意环节处理不及时,极有可能会导致食品中产生大量细菌,影响食品品质。研究发现,食品微生物89%为无害型,且数量较多,会对检测有害微生物造成干扰,增加了检测难度。
  3 食品微生物检测改善方法
  3.1 合理应用技术,加强技术创新
  微生物种类不同,选用检测技术也有所不同,包含显微镜检测法、平板检测法、食源性病原菌免疫学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核算探针技术、PCR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等[4]。以PCR技术为例,通过控制温度,在体外扩增大量靶DNA片段,能够在短期内将靶DNA片段扩增至十万、百万倍,具有超强特异性,控制温度实现DNA体外复制,相较于传统技术更具优势。其主要用于检测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阪崎氏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此,需结合微生物检测种类及要求,合理应用技术,提高检测质量。
  部分食品微生物检测机构未能实现创新,导致检测技术较为滞后、传统,不符合现有微生物检测要求,也无法科学分析食品微生物,导致检测中产生质量问题,影响了食品的安全与营养质量。传统检测技术存在弊端,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应当在合理应用技术的基础上,研发更多新型检测技术,判定技术可行性,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保障食品安全[5]。
  3.2 提升人员能力,优化实验环境
  在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中,食品数量较多,为保证实验安全性,则应当从人员能力及实验环境这两方面出发,提高检测质量。①培训人员基础知识,食品微生物检测专业性较强,且通过生理生化反应特征、形态特征、血清学反映、生态特征等检定菌种,要求人员以认真、严肃的态度面对工作,具备较强责任感,细致观察事物,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工作作风严谨。因此,通过培训、宣传的方式,培训人员专业技术与基础知识,包含微生物形态结构、生长条件、种类、特点、培养微生物方法和无菌操作知识等,掌握和理解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熟悉计量学知识及法律法规,明确食品生产工艺。通过此种方式,提高人员技术判断力、经验及使用设备能力,定期考核上岗人员,保证其能够严格遵守无菌实验要求,保证自身安全;②优化实验室环境。食品微生物检验对于环境要求较高,需单独设置操作区,区分办公区,布局为单方向工作流程,以免交叉感染,实验室湿度、光照、温度、洁净度及噪声等需符合要求。分离检定病原微生物需处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洁净区设置明显标示,样品检验处于洁净区,定期检验检测室灭菌消毒,实验室是否存在其他微生物感染,避免人員受到伤害,或是微生物遭受污染。微生物实验室设置警示标识,实验室废弃物需灭菌后废弃。
  3.3 建立检测体系,优化检测质量
  在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影响指标因素较多,如包装材料消毒、产品水分含量、成品出运、密闭驻村、运输条件和卫生情况等,为确保食品安全,控制微生物含量,则应当排除各项干扰,构建完善监测体系。①完善检测机制,明确微生物检测不是简单、片面的流程,需要合理、科学的布局,需依据制度规范人员行为。因此,应当使人员明确食品微生物检测重要性,重新规划检测流程,保证流程合理性与科学性,禁止人员随意、肆意的篡改。并且,制定责任机制,食品检测中确定各个人员的岗位及责任,起到追查与监督作用,保证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追查责任人。②定期检查和维护检测设备,保证设备精确度,做好检查与清洗,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4 结语
  食品微生物检测作为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微生物检测仍有诸多不足,对于食品流通及民众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检测机构应当结合自身情况,通过合理应用技术,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人员能力、优化实验环境和建立检测体系,优化检测质量的方式,从而提高微生物检测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丁卫平,杨夕宇,朱可滢,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测机构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现状、技术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J].中国调味品,2021,46(3):198-200.
  [2]余翔,王巍,程廷涛.食品微生物检测现状及改善对策[J].食品界,2021(1):127.
  [3]张丽敏,刘印欢,左丽娜,等.探究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1(1):113-115.
  [4]陈盼,覃业欣,李迎,等.应对风险和机遇措施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活动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22):7806-7811.
  [5]周凯,王鹏星.浅析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J].食品界,2021(7):103.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因素,脂肪酸不仅对维护动物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同时,肉类脂肪也是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其含量多少都影响着家畜肉类的品质,尤其对肉类的鲜嫩程度产生直接影响,而这些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最终食用。基于此,本文重点对脂肪酸对肉类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脂肪酸;肉类;品质  1 脂肪酸的类别  从根本上来说,脂肪酸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
摘 要:以胡萝卜和杏仁为特征风味原料制作酥性饼干,并对杏仁胡萝卜酥性饼干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以感官评价分值为指标,选取胡萝卜浆、黄油、甜杏仁粉、白砂糖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确定了杏仁胡萝卜酥性饼干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杏仁胡萝卜酥性饼干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100%、胡萝卜35%、黄油30%、白砂糖25%、甜杏仁粉10%。采用此配方制作的饼干风味纯正,
摘 要:本实验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芝麻油中乙基麦芽酚并用Q-trap进行全扫描确认。样品以甲醇为提取溶剂,经涡旋混匀、低温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MS/MS分析。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100 mm×3.0 mm,2.7 μm)柱进行分离,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进样量2μL。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MRM)+E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2021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上,带着“郑州名片”的尊享,和“河南老字號”的荣光,由郑州君兴双桥酒业公司荣誉出品的“郑州味道酒”,一亮相就吸引了海内外宾朋的关注,还被作为论坛指定用酒,向全世界彰显品质豫酒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
摘 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过自动标准加入法和标准曲线法两种定量方法对牛肉酱中的铅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大多数情况下,标准曲线法测铅线性均优于标准加入法,相关系数大于0.999 0,但是测定含有大量盐分的实际样品时(牛肉酱等),外标法基体不匹配,回收率为56.6%~59.1%,标准加入法基体高度匹配,回收率为102%~105%。样品中盐分基体效应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推荐采用标准加入法测试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也在逐步提高,良好的饮用水质量和品质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为此,本文通过对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研究,探究了饮用水检验的最佳组合方案,以求能够为我国人们的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能力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微生物检测技术;生活饮用水;检验;价值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人们对饮用水的需求量逐渐攀升。到2017年,人们对饮用水的消耗量达到了
摘 要:本研究以山核桃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提取溶剂、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山核桃提油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核桃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核桃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g/mL),超声功率270 W,超声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山核桃得油率为66.74%。  关键词:山核桃油;超声波;正交试验;工艺  山核桃为胡桃科核桃属植物
山东口福餐具有限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客户满意为宗旨,生产的“口福”系列仿瓷餐具现已销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山东口福餐具有限公司坐落在孟子故里邹城市,2016年他们在市场调查中发现,中国老百姓习惯使用的瓷器餐具存在破损率高、运输困难、价格偏高的缺点,特别是一些餐饮企业每年都需要大量资金更换破损的瓷器餐具,增加了经营成本。通过前期调研,
摘 要:为确定微生物法测定米粉中维生素B6含量的不确定度,本文利用SHP-250型生化培养箱,依据GB 5009.154—2016第二法操作指导,进行了米粉中维生素B6的测定。并从样品称量、样品稀释定容、样品测量等方面,分析了微生物测定米粉中维生素B6含量不确定度来源。样品称量、样品稀释定容、样品测量均可以引入维生素B6含量测定不确定度,需要测定操作者从仪器、操作、环境等多个方面严格控制,减小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