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折扇是谁的发明?有朝鲜说、日本说和中国说,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折扇是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由朝鲜传入中国的。但笼统地讲制扇,无论是团扇还是羽扇,中国肯定是最早的。晋人崔豹在《古今注》上就讲,制扇“起于殷世商宗时”。到了汉代,一种圆形的扇子又兴盛起来,称为纨扇,用绢素制成。汉无名氏所撰《怨歌行》一诗中有“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话扇之识
汉唐的扇子虽有诗文的描述,但考古发掘却难见实物,这与制作的材质有关,竹、纸、绢都是极易腐烂之物。铁扇公主之说,也只能出现在《西游记》这样的神话小说中,但是唐宋绘画,包括墓道壁画中,却屡屡出现扇子的身影。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仙女手执团扇,甚至团扇上的图案,都有细致的描画,异常精致。唐代的懿德太子墓壁画《执扇宫女图》,宫女所持的扇属于大扇,扇风显然是给主人享受的,这种长柄大扇,与周《簪花仕女图》中宫女所执的大扇几乎完全一样,这刚好可以佐证周的画是源于唐代宫庭生活无疑。《韩熙载夜宴图》中,画家顾闳中更用韩熙载手中的一把纨扇,把韩熙载放荡不羁、风流旷达的名士气派表现得栩栩如生。
在扇面上写字、作画,可能在汉唐时就已经流行。《洛神赋图》中仙女手执的纨扇以及《簪花仕女图》宫女所执的大扇,都可看出有细致的绘画,决非素扇。当然,孙位的《高逸图》中,竹林七贤所执的扇子,与韩熙载所执的扇子,似乎是用竹篾所编,精致异常。时空穿越一千多年,这种式样的扇子,今天依然可见。
到了宋代,经济繁荣、人文兴盛,绘画、书法不仅为宫廷士林所爱,而且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在扇面上作画成了时尚,真正是一扇在手,尽显风流。现在流传下来的宋画,多是扇面。无论是花鸟、山水,还是人物,都不乏精品。在内容、形式、技巧上,都比前朝有大的突破。既有精密绚丽的工笔,又有笔简神丰的写意。不仅有大中小名家,还有不少佚名作者,但无论名头如何,均画得十分认真。由此可见书画艺术浸淫社会生活之深,老百姓的生活是何等精致。
折扇的大规模流行应该是到了明代,虽然折叠扇在宋代已经进入中国并开始生产。苏东坡就曾在他的文章里提到:“如市井中所制折叠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二指许”。苏东坡所言当然可以证史,但迄今为止,宋之前的折扇,既没有见到可靠的实物,也不见宋人画中有所反映,可见当时还是个小众文化,并未流行开来。
明代是中国折扇大发展的时期,甚至可以说,明代的折扇文化,写下了中国扇文化最辉煌的篇章,不仅诸多的名家参与进来,创作了很多书法、绘画精品,而且在折扇的制作工艺上,也有了多方面的发展,甚至扇面、扇骨、扇套、扇坠,都成了独立于书画之外的艺术门类。明代著名画家谢缙、蓝瑛、沈周、文征明、唐寅、周臣、仇英、陈淳、董其昌等,都有大量的扇面作品流传于世,甚至完整的成扇也时有所见。
明代的扇面制作异常精致,有洒金、泥金、冷金等等,就是素面的白纸,也是用净皮宣纸作表层,用皮棉纸和连史纸作背衬,再刷上牛皮胶与明矾的混合液,用三、四层的坯纸表制扇面,晒干后还要用云母粉合成的浆水套刷三次,可见制作工艺之复杂和精致。至于扇骨,则更为考究,有竹、木、角、玳瑁、檀香木、乌木、鸡翅木。即使是用普通竹质为骨,也有很多讲究,毛竹、香妃竹、棕竹都要经过水磨涂蜡,尤其是上等的香妃竹,有类似梅花鹿的黑色斑纹和云状纹,这种工艺一直延续到清代。
明代成扇和扇面的收藏,已经成为一个专题,国内外有不少收藏大家热衷于此,张学良的“定远斋”就以收藏明代扇面和成扇而著称。收藏明代的扇画是要有相当的财力的,但偶尔也会有“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说我就曾在中国嘉德的小拍上捡了一回漏,低价买到一张晚明女画家李因的扇面。
清代到民国更把中国折扇艺术推到了顶峰。现在各大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唱扇画拍卖主角的,就是清代和民国的大、小名家。有那么多的艺术精品,有那么多名家的参与,才能培养出一个相应的收藏市场和收藏队伍。
集扇之乐
扇画便于欣赏,富鉴识。对爱好书画欣赏的人来说,谁能把一个长轴大画天天打开展示,更不用说慢慢欣赏把玩。而成扇和折扇则不然,打开之后,可以慢赏细品,虽是尺幅之微,却能小中见大。长风巨浪、高山深壑、车船楼阁、花鸟鱼虫、淑女高仕、稚童衰翁、世界万千,尽在掌中;工笔写意、水墨重彩、高古意趣、拓新求变、金石之声、书卷之气、一扇在手,尽得风流。有时劳顿一天,偶得空余,一杯香茗,或坐或卧,将一把好扇慢慢展开,便进入了另外一个时空,似乎是在与古人对话,劳累全消。所谓书画可以怡情,可以蓄志,可以促学,可以交友,当然,我自己觉得还可以养生。此为集扇之一乐也。
有一段时间,我与人民日报总编辑邵华泽同志在玉泉山起草文稿,他是大书家,又是我敬重的领导,我请他书写了一把成扇,为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扇深为我爱,可另一面找谁来画呢?我寻思琢磨了很久,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画家,一放就是15年。直到有一天,要去看望著名画家袁运甫先生,我心想,如果能配上他尤为擅长的荷花,“半亩方塘”不就活了吗?不料袁先生面有难色,说:“画扇非我所长,我的重彩很难在扇面上挥洒,要不我给你画张大画。”但先生最后还是答应了,只是说,“你不要催我,容我时日”。这把扇子在袁先生那里放了两年。突然有一天,我接到先生电话,说扇子画好了。再见到这把扇子时,真是不由得一阵惊喜。在淡墨荷叶的映衬下,一朵金碧冷艳的盛开荷花夺人眼球,中间的花蕊用金粉细细勾勒,平添了几分高贵之气。成扇的大小扇骨均为施漆洒金,刚好与扇画相映成趣。二位大师的绝妙合作,使这把成扇立显珍贵。我知道二位大师都绝少有成扇之作,更未听说有过书画的合作,都说一尺扇面三尺画,对我而言,这把成扇未必比不上一幅四尺整纸的大画。集扇的可贵之处,就是多精品、少应酬之作。
扇画的收藏更容易形成专题,久而久之,便成了系统。大画家吴湖帆就收藏有100多把清代的状元扇。清代的状元扇可以收藏百把,但收藏清代状元的大幅画作,则绝无可能。在我认识的扇面收藏家中,有专集梨园扇的,梅兰芳、姜妙香、王瑶卿等一大批戏曲名家,都是书画艺术的爱好者。有专集状元扇的,自然就有专集翰林扇的;有专集仕女扇的,自然有专集罗汉扇的;当然兄弟扇、夫妻扇,某一画家都可以形成特定的专题。 我心仪的是一些并非拍卖热门的学问家的扇作。如晚清书法家梅调鼎,终身未仕,他不仅书法高古,出入汉魏晋唐,篆隶真草,各体皆能,且诗文经纶满腹,但却不随时俗,乡试时不用“馆阁体”而被取消考试资格。清代两朝帝师翁同曾感叹:“三百年来所无,惜乎布衣,至声名寂寥”。日本书界更称其为“清代王羲之”。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称,“不但当时没有人和他抗衡,恐怕清代260年中,也没有这样高逸的作品”。
在我收藏的其他学者扇画中,既有商务印书馆的老板、著名出版家张元济;也有不识英文却翻译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开创中国英文翻译小说先河的林琴南;民国时期与沈兼士同为辅仁大学教习、编撰了《碑传集补》一书的大学者闵尔昌;近代大实业家陈叔通的爷爷、清代大学者陈豪;民国时期上海图书馆馆长胡士莹……
收藏成扇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学习美术史的过程。正是我收藏的第一把成扇,开启了我对晚清以来美术史的研习。那是一把清代日式九骨的漆骨扇,扇骨镶以螺钿,画面上三棵苍劲的松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下一侧杖老人,立于山石之上,驻足望远。上书“胡佩衡写于石星居”。买扇子的老板不识胡佩衡,说扇骨挺漂亮的,权当卖个扇骨吧。我买回后一查资料,胡佩衡原是民国后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活跃在北京画坛的一员大将。
支撑民国画坛的另一支柱当属海派。就海派画家成扇收藏而言,我也是涉足较早的。其代表性人物任伯年、吴昌硕、陆恢、倪田、吴石仙、吴熙载、郑午昌等,我均有收藏。而我颇为得意的是两把海派稍晚一些的中名头郑幕康、樊少云的成扇。这两位老先生民国时期就享誉上海画坛,新中国建立后又加入了上海画院,参与了反映新中国生活的新国画的开拓。这两把扇子都只画了一面,因为价钱便宜,而正中我下怀。回京后,一日在范曾先生处聊起民国时期的海派画家,先生对这两位老先生有所赞许。我即把已准备好的成扇呈上,先生笑声朗朗说:“这两位先生已经作古多年,我就与他们合作一把吧”。于是范曾先生就与两位海派名家玩了一把“穿越”。
赠扇之情
这些年,我与画家少走动了,一则彼此年事已高,不便打扰;其二画家画价越来越高,上门求画有索钱之嫌。但有闲时,将一把把成扇缓缓打开,那份与画家朋友的交往,一幕幕立现眼前,有许多温馨的回忆。北京画院的吴休副院长是我的老朋友,他曾有一个心愿,就是要到云南边疆慰问当年的作战部队。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我去云南调研,当即约上吴休、贾浩义等一批画家去了云南边疆。吴休院长和贾浩义都为部队画了丈二匹的大画,当然也都为我画了扇子,一柄成扇使我们结下深深的感情。
崔如琢先生从海外归来后,静心在“听雨楼”作画。一日我到先生画室,先生把刚好完成的一幅“白荷在开解惮意”的扇面送给了我,因为太喜欢了,一直挂在我的床头,凡来我家见此扇画的人,无不交口称赞。
《美术》杂志原总编王仲是我的老朋友,通过他,我先后求来了著名画家刘大为、姚有多、刘国辉等当代大家的成扇,把把精彩。
扇底生风,扇出的不仅是思乡怀旧之风,还是历史人文之风。美哉,集扇!乐哉,集扇!
话扇之识
汉唐的扇子虽有诗文的描述,但考古发掘却难见实物,这与制作的材质有关,竹、纸、绢都是极易腐烂之物。铁扇公主之说,也只能出现在《西游记》这样的神话小说中,但是唐宋绘画,包括墓道壁画中,却屡屡出现扇子的身影。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仙女手执团扇,甚至团扇上的图案,都有细致的描画,异常精致。唐代的懿德太子墓壁画《执扇宫女图》,宫女所持的扇属于大扇,扇风显然是给主人享受的,这种长柄大扇,与周《簪花仕女图》中宫女所执的大扇几乎完全一样,这刚好可以佐证周的画是源于唐代宫庭生活无疑。《韩熙载夜宴图》中,画家顾闳中更用韩熙载手中的一把纨扇,把韩熙载放荡不羁、风流旷达的名士气派表现得栩栩如生。
在扇面上写字、作画,可能在汉唐时就已经流行。《洛神赋图》中仙女手执的纨扇以及《簪花仕女图》宫女所执的大扇,都可看出有细致的绘画,决非素扇。当然,孙位的《高逸图》中,竹林七贤所执的扇子,与韩熙载所执的扇子,似乎是用竹篾所编,精致异常。时空穿越一千多年,这种式样的扇子,今天依然可见。
到了宋代,经济繁荣、人文兴盛,绘画、书法不仅为宫廷士林所爱,而且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在扇面上作画成了时尚,真正是一扇在手,尽显风流。现在流传下来的宋画,多是扇面。无论是花鸟、山水,还是人物,都不乏精品。在内容、形式、技巧上,都比前朝有大的突破。既有精密绚丽的工笔,又有笔简神丰的写意。不仅有大中小名家,还有不少佚名作者,但无论名头如何,均画得十分认真。由此可见书画艺术浸淫社会生活之深,老百姓的生活是何等精致。
折扇的大规模流行应该是到了明代,虽然折叠扇在宋代已经进入中国并开始生产。苏东坡就曾在他的文章里提到:“如市井中所制折叠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二指许”。苏东坡所言当然可以证史,但迄今为止,宋之前的折扇,既没有见到可靠的实物,也不见宋人画中有所反映,可见当时还是个小众文化,并未流行开来。
明代是中国折扇大发展的时期,甚至可以说,明代的折扇文化,写下了中国扇文化最辉煌的篇章,不仅诸多的名家参与进来,创作了很多书法、绘画精品,而且在折扇的制作工艺上,也有了多方面的发展,甚至扇面、扇骨、扇套、扇坠,都成了独立于书画之外的艺术门类。明代著名画家谢缙、蓝瑛、沈周、文征明、唐寅、周臣、仇英、陈淳、董其昌等,都有大量的扇面作品流传于世,甚至完整的成扇也时有所见。
明代的扇面制作异常精致,有洒金、泥金、冷金等等,就是素面的白纸,也是用净皮宣纸作表层,用皮棉纸和连史纸作背衬,再刷上牛皮胶与明矾的混合液,用三、四层的坯纸表制扇面,晒干后还要用云母粉合成的浆水套刷三次,可见制作工艺之复杂和精致。至于扇骨,则更为考究,有竹、木、角、玳瑁、檀香木、乌木、鸡翅木。即使是用普通竹质为骨,也有很多讲究,毛竹、香妃竹、棕竹都要经过水磨涂蜡,尤其是上等的香妃竹,有类似梅花鹿的黑色斑纹和云状纹,这种工艺一直延续到清代。
明代成扇和扇面的收藏,已经成为一个专题,国内外有不少收藏大家热衷于此,张学良的“定远斋”就以收藏明代扇面和成扇而著称。收藏明代的扇画是要有相当的财力的,但偶尔也会有“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说我就曾在中国嘉德的小拍上捡了一回漏,低价买到一张晚明女画家李因的扇面。
清代到民国更把中国折扇艺术推到了顶峰。现在各大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唱扇画拍卖主角的,就是清代和民国的大、小名家。有那么多的艺术精品,有那么多名家的参与,才能培养出一个相应的收藏市场和收藏队伍。
集扇之乐
扇画便于欣赏,富鉴识。对爱好书画欣赏的人来说,谁能把一个长轴大画天天打开展示,更不用说慢慢欣赏把玩。而成扇和折扇则不然,打开之后,可以慢赏细品,虽是尺幅之微,却能小中见大。长风巨浪、高山深壑、车船楼阁、花鸟鱼虫、淑女高仕、稚童衰翁、世界万千,尽在掌中;工笔写意、水墨重彩、高古意趣、拓新求变、金石之声、书卷之气、一扇在手,尽得风流。有时劳顿一天,偶得空余,一杯香茗,或坐或卧,将一把好扇慢慢展开,便进入了另外一个时空,似乎是在与古人对话,劳累全消。所谓书画可以怡情,可以蓄志,可以促学,可以交友,当然,我自己觉得还可以养生。此为集扇之一乐也。
有一段时间,我与人民日报总编辑邵华泽同志在玉泉山起草文稿,他是大书家,又是我敬重的领导,我请他书写了一把成扇,为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扇深为我爱,可另一面找谁来画呢?我寻思琢磨了很久,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画家,一放就是15年。直到有一天,要去看望著名画家袁运甫先生,我心想,如果能配上他尤为擅长的荷花,“半亩方塘”不就活了吗?不料袁先生面有难色,说:“画扇非我所长,我的重彩很难在扇面上挥洒,要不我给你画张大画。”但先生最后还是答应了,只是说,“你不要催我,容我时日”。这把扇子在袁先生那里放了两年。突然有一天,我接到先生电话,说扇子画好了。再见到这把扇子时,真是不由得一阵惊喜。在淡墨荷叶的映衬下,一朵金碧冷艳的盛开荷花夺人眼球,中间的花蕊用金粉细细勾勒,平添了几分高贵之气。成扇的大小扇骨均为施漆洒金,刚好与扇画相映成趣。二位大师的绝妙合作,使这把成扇立显珍贵。我知道二位大师都绝少有成扇之作,更未听说有过书画的合作,都说一尺扇面三尺画,对我而言,这把成扇未必比不上一幅四尺整纸的大画。集扇的可贵之处,就是多精品、少应酬之作。
扇画的收藏更容易形成专题,久而久之,便成了系统。大画家吴湖帆就收藏有100多把清代的状元扇。清代的状元扇可以收藏百把,但收藏清代状元的大幅画作,则绝无可能。在我认识的扇面收藏家中,有专集梨园扇的,梅兰芳、姜妙香、王瑶卿等一大批戏曲名家,都是书画艺术的爱好者。有专集状元扇的,自然就有专集翰林扇的;有专集仕女扇的,自然有专集罗汉扇的;当然兄弟扇、夫妻扇,某一画家都可以形成特定的专题。 我心仪的是一些并非拍卖热门的学问家的扇作。如晚清书法家梅调鼎,终身未仕,他不仅书法高古,出入汉魏晋唐,篆隶真草,各体皆能,且诗文经纶满腹,但却不随时俗,乡试时不用“馆阁体”而被取消考试资格。清代两朝帝师翁同曾感叹:“三百年来所无,惜乎布衣,至声名寂寥”。日本书界更称其为“清代王羲之”。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称,“不但当时没有人和他抗衡,恐怕清代260年中,也没有这样高逸的作品”。
在我收藏的其他学者扇画中,既有商务印书馆的老板、著名出版家张元济;也有不识英文却翻译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开创中国英文翻译小说先河的林琴南;民国时期与沈兼士同为辅仁大学教习、编撰了《碑传集补》一书的大学者闵尔昌;近代大实业家陈叔通的爷爷、清代大学者陈豪;民国时期上海图书馆馆长胡士莹……
收藏成扇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学习美术史的过程。正是我收藏的第一把成扇,开启了我对晚清以来美术史的研习。那是一把清代日式九骨的漆骨扇,扇骨镶以螺钿,画面上三棵苍劲的松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下一侧杖老人,立于山石之上,驻足望远。上书“胡佩衡写于石星居”。买扇子的老板不识胡佩衡,说扇骨挺漂亮的,权当卖个扇骨吧。我买回后一查资料,胡佩衡原是民国后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活跃在北京画坛的一员大将。
支撑民国画坛的另一支柱当属海派。就海派画家成扇收藏而言,我也是涉足较早的。其代表性人物任伯年、吴昌硕、陆恢、倪田、吴石仙、吴熙载、郑午昌等,我均有收藏。而我颇为得意的是两把海派稍晚一些的中名头郑幕康、樊少云的成扇。这两位老先生民国时期就享誉上海画坛,新中国建立后又加入了上海画院,参与了反映新中国生活的新国画的开拓。这两把扇子都只画了一面,因为价钱便宜,而正中我下怀。回京后,一日在范曾先生处聊起民国时期的海派画家,先生对这两位老先生有所赞许。我即把已准备好的成扇呈上,先生笑声朗朗说:“这两位先生已经作古多年,我就与他们合作一把吧”。于是范曾先生就与两位海派名家玩了一把“穿越”。
赠扇之情
这些年,我与画家少走动了,一则彼此年事已高,不便打扰;其二画家画价越来越高,上门求画有索钱之嫌。但有闲时,将一把把成扇缓缓打开,那份与画家朋友的交往,一幕幕立现眼前,有许多温馨的回忆。北京画院的吴休副院长是我的老朋友,他曾有一个心愿,就是要到云南边疆慰问当年的作战部队。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我去云南调研,当即约上吴休、贾浩义等一批画家去了云南边疆。吴休院长和贾浩义都为部队画了丈二匹的大画,当然也都为我画了扇子,一柄成扇使我们结下深深的感情。
崔如琢先生从海外归来后,静心在“听雨楼”作画。一日我到先生画室,先生把刚好完成的一幅“白荷在开解惮意”的扇面送给了我,因为太喜欢了,一直挂在我的床头,凡来我家见此扇画的人,无不交口称赞。
《美术》杂志原总编王仲是我的老朋友,通过他,我先后求来了著名画家刘大为、姚有多、刘国辉等当代大家的成扇,把把精彩。
扇底生风,扇出的不仅是思乡怀旧之风,还是历史人文之风。美哉,集扇!乐哉,集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