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必须学会利用图书馆,必须善于利用图书馆。只有这样才能“学得好,学得深,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成为社会企盼的人才。同时,高校图书馆也要适当改善阅读环境,增加阅读情趣,让图书馆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乐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梁新春(1977- ),女,廊坊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馆员;王美丽(1977- ),女,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助理馆员。(河北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1-0178-02
一、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简言之,就是使其和谐发展的教育。其内涵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等。其目的是使大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协调发展,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而高校图书馆正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阵地,是提高文化素质的学习中心,是提高专业素质的第二课堂,是提高信息素质的培训中心,同时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心。
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图书馆的教育形式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全面性、主动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拓性,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和张扬。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这种教育功能主要体现为:第一,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这就打破了专业限制,学生可以自主涉猎各学科知识。通过阅读大量专业书刊,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通过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从而优化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第二,高校图书馆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自主空间。由于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它能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提供一个知识平台。因而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寻求和探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任何科学理论研究都必须从收集、掌握、熟悉图书资料开始,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科学研究的现状,掌握相邻学科所提供的、新的有利条件,以便在前人研究成果上提出新问题,做出新概括,取得新发展,获得新结论。这就必须从记载已有科技成果的图书资料上学习、消化和掌握前人的优秀成果,以开阔眼界、扩展思路、受到启示,并以此为起点去攀登新的科学技术高峰。
在大学中,图书馆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综合性和持续性的学习。大学生借助图书馆藏书、参考工具书和各种报刊资料,以及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提高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来补充课堂上未学到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大学教育不同于初级教育,它在给学生传播基本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图书馆有课堂所学知识的延伸和课堂以外的各种综合性知识。大学生写论文、进行学术研究、参加论文答辩,甚至做作业都须在图书馆查阅文献。图书馆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而且还教会了大学生掌握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获取文献情报的基本技能,从而掌握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方法。
三、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影响
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觉的信息情报意识,提升他们对知识的选择、吸收和综合利用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很好地配合高校“宽基础、厚知识、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学改革。学习信息情报检索和利用的技能,重点是提高信息情报意识,培养其获取信息情报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特别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检索信息情报知识的技能,掌握分析、鉴别和有效利用信息情报的方法,更好地促进读者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永葆对信息情报具有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从而善于抓住成功的契機。
图书馆收藏着人类文化的成果,包括纸张式的和非纸张式的文献资料。纸张式的有中外文学名著等文献资料,非纸张式的有声像资料、多媒体资料。这些资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物质保证。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知识与品行的综合体现。知识越丰富,品行越高尚,心理素质越好。因此,一本好书对充实大学生的人生,引导其培养健康的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每个学生读者都渴望拥有健康的心情,因此,与图书馆管理人员、与其他读者之间形成良好密切的人际关系能转移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其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健康素质。图书馆作为大学生云集的公共文化场所,通过提供各类型的文献信息,可促使众多学生读者与图书馆管理人员之间的密切交往及与其他读者之间的广泛接触。还可以开展以健康心理为主题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尊重、真诚的情感沟通,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大学生必须学会利用图书馆,使它成为自己学习的乐土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师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之一,高校图书馆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气氛,有丰富的文献资源,有较多的检索工具,有现代化的电脑设备,有热心辅导的图书馆工作者,理应成为高等学校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教育的第一课堂。
1.新生入学阶段。新生入学伊始对高校图书馆的认识,是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利用图书馆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对图书馆的认识和正确使用,能让大学生较快地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从而就会充分利用宝贵的、有限的几年大学时间去学好专业、丰富知识、了解社会、塑造人生,这样也就达到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新生入学阶段要考虑了解以下几个内容:(1)了解本校教学科研水平、研究成果,图书馆应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来配置藏书体系。(2)了解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分类规则。(3)了解各阅览室、书库的藏书情况、借阅方式、规章制度,能自觉保持公共场合的整洁、安静,维护良好的读书秩序,做文明读者。
2.平常时期。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仅仅掌握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新科研成果,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来补充自己,也需要其他各科知识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大学生入学后,图书馆就成了学生们除课堂教育外的最主要的课堂,怎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成了大学生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1)熟悉图书馆文献检索。较熟练地使用中外文工具书,了解国内外主要检索刊物和联机检索内容,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检索途径、语言和方法,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变通动力和检索能力。(2)熟练使用计算机检索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校纷纷建立了国际或国内联机终端和光盘检索系统,光盘的网络化趋势和校园网乃至地区网、国家网的建成将使用户上机检索成为必然。高校学生对计算机检索这种快捷而新颖的检索方法必须能熟练操作。(3)了解图书分类法。图书馆的藏书是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加工入库,大学生应对此有基本的了解,如图书馆的藏书怎样分类,有哪些检索工具,检索工具的编排体制、查阅方法等。大学生应走进图书馆,实现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效果会更显著。
3.毕业阶段。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几年来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核。作为大学生,首先要做的是与任课教师做好沟通,了解写论文的时间、选题的范围和要求等。其次,要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准备好所需文献,根据论文需求,集中可能要用的文献资料,包括各种文献索引和工具书。
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记忆的知识,一种是“知道从哪里获取知识”的知识。后一种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而且终身受用的。知识面的拓展、学习研究的深入等都要求当今的大学生有强烈的图书馆意识和丰富的图书馆利用知识,所以大学生掌握对图书馆的利用知识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大学生必须学会利用图书馆,必须善于利用图书馆,只有这样专业才学得好,学得深,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五、高校图书馆要适当改善阅读环境,增加图书馆的情趣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可以在图书馆中适当设立“自由读书区”,在这里学生们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家里或是周末是来到了休闲屋,可以很好地缓解一周来学习的压力。比如我们的图书馆可以更换舒适的软垫,延长周末服务时间,给读者更多方便。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杜塞贝里自由图书馆在1997年新开馆时,人们发现它距离学校、游泳池都只有几分钟的路程,馆内还设置了免费市内电话和咖啡座。因此,这所图书馆成为附近学生下课后最喜欢去的地方。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适当准备一些当前热销的小说、杂志,影碟等,供学生们在周末休闲的时候尽情享用。这样既可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又可以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和动态,获取最新的资讯。最重要的是使他们感觉到图书馆并不只是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很有生活情趣的地方,从而使他们更加喜欢、更加向往这片乐土。
[参考文献]
[1]徐冬节.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图书馆论坛,2003(4).
[2]王林.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N].中国教育报,2007-11-13.
[3]张拔群.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6).
[4]黄洪基.高校图书馆环境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
[5]王霞.試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7(21).
[6]郑世竹.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2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梁新春(1977- ),女,廊坊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馆员;王美丽(1977- ),女,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助理馆员。(河北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1-0178-02
一、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简言之,就是使其和谐发展的教育。其内涵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等。其目的是使大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协调发展,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而高校图书馆正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阵地,是提高文化素质的学习中心,是提高专业素质的第二课堂,是提高信息素质的培训中心,同时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心。
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图书馆的教育形式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全面性、主动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拓性,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和张扬。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这种教育功能主要体现为:第一,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这就打破了专业限制,学生可以自主涉猎各学科知识。通过阅读大量专业书刊,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通过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从而优化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第二,高校图书馆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自主空间。由于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它能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提供一个知识平台。因而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寻求和探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任何科学理论研究都必须从收集、掌握、熟悉图书资料开始,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科学研究的现状,掌握相邻学科所提供的、新的有利条件,以便在前人研究成果上提出新问题,做出新概括,取得新发展,获得新结论。这就必须从记载已有科技成果的图书资料上学习、消化和掌握前人的优秀成果,以开阔眼界、扩展思路、受到启示,并以此为起点去攀登新的科学技术高峰。
在大学中,图书馆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综合性和持续性的学习。大学生借助图书馆藏书、参考工具书和各种报刊资料,以及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提高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来补充课堂上未学到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大学教育不同于初级教育,它在给学生传播基本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图书馆有课堂所学知识的延伸和课堂以外的各种综合性知识。大学生写论文、进行学术研究、参加论文答辩,甚至做作业都须在图书馆查阅文献。图书馆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而且还教会了大学生掌握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获取文献情报的基本技能,从而掌握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方法。
三、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影响
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觉的信息情报意识,提升他们对知识的选择、吸收和综合利用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很好地配合高校“宽基础、厚知识、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学改革。学习信息情报检索和利用的技能,重点是提高信息情报意识,培养其获取信息情报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特别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检索信息情报知识的技能,掌握分析、鉴别和有效利用信息情报的方法,更好地促进读者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永葆对信息情报具有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从而善于抓住成功的契機。
图书馆收藏着人类文化的成果,包括纸张式的和非纸张式的文献资料。纸张式的有中外文学名著等文献资料,非纸张式的有声像资料、多媒体资料。这些资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物质保证。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知识与品行的综合体现。知识越丰富,品行越高尚,心理素质越好。因此,一本好书对充实大学生的人生,引导其培养健康的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每个学生读者都渴望拥有健康的心情,因此,与图书馆管理人员、与其他读者之间形成良好密切的人际关系能转移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其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健康素质。图书馆作为大学生云集的公共文化场所,通过提供各类型的文献信息,可促使众多学生读者与图书馆管理人员之间的密切交往及与其他读者之间的广泛接触。还可以开展以健康心理为主题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尊重、真诚的情感沟通,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大学生必须学会利用图书馆,使它成为自己学习的乐土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师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之一,高校图书馆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气氛,有丰富的文献资源,有较多的检索工具,有现代化的电脑设备,有热心辅导的图书馆工作者,理应成为高等学校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教育的第一课堂。
1.新生入学阶段。新生入学伊始对高校图书馆的认识,是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利用图书馆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对图书馆的认识和正确使用,能让大学生较快地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从而就会充分利用宝贵的、有限的几年大学时间去学好专业、丰富知识、了解社会、塑造人生,这样也就达到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新生入学阶段要考虑了解以下几个内容:(1)了解本校教学科研水平、研究成果,图书馆应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来配置藏书体系。(2)了解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分类规则。(3)了解各阅览室、书库的藏书情况、借阅方式、规章制度,能自觉保持公共场合的整洁、安静,维护良好的读书秩序,做文明读者。
2.平常时期。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仅仅掌握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新科研成果,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来补充自己,也需要其他各科知识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大学生入学后,图书馆就成了学生们除课堂教育外的最主要的课堂,怎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成了大学生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1)熟悉图书馆文献检索。较熟练地使用中外文工具书,了解国内外主要检索刊物和联机检索内容,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检索途径、语言和方法,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变通动力和检索能力。(2)熟练使用计算机检索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校纷纷建立了国际或国内联机终端和光盘检索系统,光盘的网络化趋势和校园网乃至地区网、国家网的建成将使用户上机检索成为必然。高校学生对计算机检索这种快捷而新颖的检索方法必须能熟练操作。(3)了解图书分类法。图书馆的藏书是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加工入库,大学生应对此有基本的了解,如图书馆的藏书怎样分类,有哪些检索工具,检索工具的编排体制、查阅方法等。大学生应走进图书馆,实现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效果会更显著。
3.毕业阶段。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几年来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核。作为大学生,首先要做的是与任课教师做好沟通,了解写论文的时间、选题的范围和要求等。其次,要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准备好所需文献,根据论文需求,集中可能要用的文献资料,包括各种文献索引和工具书。
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记忆的知识,一种是“知道从哪里获取知识”的知识。后一种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而且终身受用的。知识面的拓展、学习研究的深入等都要求当今的大学生有强烈的图书馆意识和丰富的图书馆利用知识,所以大学生掌握对图书馆的利用知识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大学生必须学会利用图书馆,必须善于利用图书馆,只有这样专业才学得好,学得深,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五、高校图书馆要适当改善阅读环境,增加图书馆的情趣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可以在图书馆中适当设立“自由读书区”,在这里学生们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家里或是周末是来到了休闲屋,可以很好地缓解一周来学习的压力。比如我们的图书馆可以更换舒适的软垫,延长周末服务时间,给读者更多方便。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杜塞贝里自由图书馆在1997年新开馆时,人们发现它距离学校、游泳池都只有几分钟的路程,馆内还设置了免费市内电话和咖啡座。因此,这所图书馆成为附近学生下课后最喜欢去的地方。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适当准备一些当前热销的小说、杂志,影碟等,供学生们在周末休闲的时候尽情享用。这样既可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又可以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和动态,获取最新的资讯。最重要的是使他们感觉到图书馆并不只是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很有生活情趣的地方,从而使他们更加喜欢、更加向往这片乐土。
[参考文献]
[1]徐冬节.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图书馆论坛,2003(4).
[2]王林.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N].中国教育报,2007-11-13.
[3]张拔群.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6).
[4]黄洪基.高校图书馆环境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
[5]王霞.試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7(21).
[6]郑世竹.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