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累,更贵,更崩溃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甄嬛传》到《武媚娘传奇》,再到2015年最受关注的《芈月传》,国产古装剧似乎已成为“大制作、高收视、高话题”的代名词。观众们都说了,与其被霸道总裁和玛丽苏们麻出一身鸡皮疙瘩,倒不如看各种娘娘们斗智斗勇勾心斗角,好歹那一水儿的高颜值高智商女强人看起来也更养眼啊。当然,养眼光靠美女还不行,华丽的服装和道具也是重头。所以,比起相同量级的时装剧来说,古装剧的制作成本、工作强度往往要高出几个level。
    你觉得古装剧好看到醉?但拍起来的确更加崩溃。和时装剧相比,那绝对是“更贵、更累、更崩溃”。下面我们来一次从场地、到服装道具再到演员仪态的全方位解析,看看拍一部古装剧到底会遇到多少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麻烦,顺便看看娘娘们拍戏时要面临哪些小考验。
  场景:一部戏搭上百场景,走遍千里换一个景
    除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剧情外,时下大热的宫斗剧中华丽的场景画面也是剧组用来引爆收视的吸睛利器。大到一座城池,小到一帘帷幔,怎么搭建、如何摆放,全都经过工作人员的精心设计。为了使场景画面更加逼真好看,剧组还常会不辞辛劳转场几地,上演一出“千里大逃亡”。
  为拍一部剧,要建一座城
    在国内影视基地尚未发展成规模之前,很多大型古装影视剧为了拍摄,都要斥巨资修建皇宫和街区。如现在言必提及的横店,就是1996年为配合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电影《鸦片战争》而建的;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则是为了电视剧《天龙八部》的拍摄而投资兴建的;而当年中央电视台也是按照“以戏带建”的方针,为拍摄电视剧《唐明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而修建了无锡影视城。
    据说,目前国内能称得上“产业基地”的大型影视园区共有13家,除此之外,还零散分布着众多小型影视城,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民国,已经基本满足了绝大部分古装剧的外景拍摄需求。
    不同的影视城也有它们不同的特色,无锡影视城相继推出了唐城、三国城和水浒城三大景区,唐宋时期的城市建筑是其主打特色;而横店影视城则以明清建筑闻名,里面的明清宫苑是依据紫禁城1:1仿建而成,《步步惊心》《甄嬛传》《宫锁心玉》等清装剧都曾在横店拍摄。
  “毛坯房”改“精装修”
    虽然大的建筑格局有了,但在没戏拍的时候,影视城也不过是一座“空城”。所以影视城中无论明清宫苑还是秦王宫,在租给剧组时都只提供空房。但凡涉及到桌、椅、箱、柜、窗帘、纱幔等,都需要剧组自行购买或者租用。你一定也注意到了,虽然很多电视剧都用同一个影视城拍摄,但主人公们住的房间各不相同的,因为,房间里的装修布置是由剧组重新布置设计的。
    如果赶上拍摄旺季怎么办呢?当然是几个剧组抢场地喽。抢场地倒不是什么头疼的事儿,头疼的是你今天拍完要换其他剧组,所有道具和装修布置都得拆。如果哪个场景哪个演员出了错,根本没有时间让你占着地方重新拍。简直是无NG的节奏了。
    拿《武媚娘传奇》来说,该剧的拍摄场景大大小小有近千个,其中大规模场景有380个左右,光内景就搭建了46个。为了全景展现古都长安的恢宏气势,《武媚娘传奇》在后期上也下了不少功夫,通过实景和特效相结合的方式,将当时贞观之治的盛世之景展现在观众面前。
  走遍千里换一个景
    玄幻大剧《花千骨》也是今年关注度最高的剧之一。该剧曾在中越边境的德天大瀑布拍摄,这个拍摄点如果从北京出发的话,需要先乘飞机三个小时落地南宁,再坐近四个小时的大巴车才能到达。此处可以脑补一下,剧组每到一地都要兴师动众一番。道具、服装、器材,前前后后装了几十辆车,再加上演员的保姆车、工作人员的大巴,大队人马浩浩荡荡。长途跋涉不算,光是那些道具、器材的搬运卸载,就足够让工作人员们头疼了。
    而对于场景较多的剧组来说,这样的痛苦他们还需要反复承受好几回。比如黄晓明主演的电视剧《精忠岳飞》,剧组就带着大队人马艰难地走过了北京、无锡、横店、坝上草原等地。虽然没有长征那么艰苦,但也够折腾了。
  道具:器皿切忌和文物撞款,为省钱淘宝下单
    时装剧的道具师必须懂生活,古装剧的道具师则要有文化。一不小心用错了道具,一世英名都要在错误中打水漂。
  道具用错年代玩穿越
    古装剧道具用错的案例不在少数,如时常出现的马镫,就很有可能是穿越千年的产物!据资料记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马镫实物是从北燕大将冯素弗墓中出土的,其形成年代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但在许多汉代剧甚至朝代更早的历史剧中,都出现了马镫的特写,《汉武大帝》及《大秦直道》就曾发生过这类错误。
    《三国演义》里曹操征张绣“割发代首”一段,曹操战马所践踏的是一片辣椒地,曹兵啃玉米棒子充饥;《汉宫飞燕》里,被选入宫的赵飞燕把定情戒指藏在烤白薯里捎给宫外情人……但事实上,辣椒、玉米、白薯传入中国的年代都是明朝。
  文物同款器皿不能出镜
    对于《甄嬛传》《武媚娘传奇》等大剧剧组来说,宫殿中的摆设也需要精心挑选,有不少重要道具是需要另行设计、制造的。据一位资深古装剧道具师介绍,在古装剧的器皿选择上,道具师都会避免与出土文物同款。因为古代王侯家中的青铜器、瓷器均为订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使用文物同款道具时,就算历史朝代正确,也会因为主人身份不同,遭到史学家的批评。
    所以与古装剧的道具师相比,时装剧的道具师就轻松很多。家里的日常摆设或是流行品牌的衣服包包,全都能够直接使用,不会出现原则性错误。
  古玩市场就能淘高仿
    当然,不可能所有道具都是真刀真枪,因为古装剧中很少会有针对道具的特写,因此,不少青铜器、漆器的材质都是木头或者塑料,外面涂一层特殊的漆,远看可掩人耳目。量大的话,剧组可以通过批量生产的方式从厂家购买,价格还能优惠,淘宝就有这类厂家的直销。     通常,剧组中出现的道具都不是什么名贵物品,除非导演对镜头有特殊需求,剧组才会进行精致道具的订制。这类道具的价格非常昂贵,一件就能价值上万。此外,道具师还会直接去古玩市场“寻宝”,购买高仿A货来充当道具。
  造型:服装都是高级订制款,头饰能铺一面墙
    回忆起曾经TVB古装剧中一件戏服几代演员同穿的窘境,如今内地的部分剧组真是称得上土豪。那些“金丝银线”绣出的龙袍、“珍珠玛瑙”串起的头钗,全部都在告诉你:人家都是高级订制款!
  女皇一件龙袍50万,刺绣都是3D的
    看过《武媚娘传奇》的人应该都记得武则天登基时身穿的那件龙袍,看起来很奢华是不?其实它的身价更奢华哦,这套龙袍重达25公斤,价值50万元,全部手工缝制,由26位工人连续赶制3个月才制作完成。其背后的大片3D巨龙刺绣,昂首浮凸,甚为奢华。
    在这样一部大制作中,仅范冰冰一人的服装就有260套之多,全组演员的服装更是多达1000余套。尽管花费巨大,但大多数戏服的命运都是拍完就静静躺在仓库里。尤其像这种热播剧,其服装的辨识度非常高,很难反复利用,在其他剧中重见天日的希望微乎其微。另外还听说,那件价值不菲的龙袍已由范冰冰私人珍藏。
  头饰铺满一面墙,连发际线都有讲究
    如果你有机会去剧组参观,那一定会为各种琳琅满目的造型饰品大吃一惊。比如在《武媚娘传奇》剧组,化妆间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各种头饰。这部剧中,范冰冰要从14岁一直演到80岁,除了需要化妆师在面容上进行特效处理,还需要造型师在服饰、配饰等处进行不同风格的改造。这些五颜六色,款式、大小不一的头饰正是该剧在细节处取胜的法宝。
    同样,在《芈月传》剧组也有类似的场景:化妆间的一角堆放着整面墙的塑料收纳盒,每个盒子上都写着演员的名字,里面装的是他们的假发和头饰。从前期曝光的演员定妆照来看,男演员不同时期的发际线及发白程度均不相同;而女演员则是更多以造型区分身份地位的变化。
  老妇妆要化7小时,过程让人崩溃
    古装剧中,女演员的皮肤个个吹弹可破,除了灯光师的功劳,还要感谢化妆师的手艺。对于化妆师来说,化年轻女子的妆容是最轻松的工作,但凡涉及到老年妆、毁容妆、刀疤妆等工作时,化妆师的工作量就要呈几何倍数增长。
    比如《武媚娘传奇》中的老年特效妆,先要根据范冰冰本人的脸部翻模后雕塑一张专用假皮,光这张皮的制作就要用去3个月时间。而在拍摄现场,范冰冰需要戴上这张面具,再在其基础上进行修补定妆,每次至少需要7个小时。
    更令人抓狂的是,很多剧都是跳拍的,化妆师需要在现场随时待命。比如演员上午10点之前在A组拍青年戏,10点之后在B剧拍老年戏,如此一来,化妆师在这一天里就要为这个演员进行两次造型。如果演员6点钟上工,24点收工的话,那化妆师要到凌晨一二点钟才能收工,四五点钟又要起床进行第二天的准备工作,“睡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仪态:演员恶补琴棋书画 群演也要纠正站姿
    古装剧中常用“母仪天下”来形容皇后的端庄,“仪”的重要就可想而知。自由散漫惯了的现代人,突然要端着说话、行走、吃饭,任谁都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过来。
  规矩多容易错,演员上突击班学礼仪
    古装剧里的规矩礼仪多,演员们必须要进行系统学习。学习的内容如下:台词、礼仪、中国简史以及细致的朝代历史;此外,为了拍骑马戏,演员们还要系统学习马术。台词、礼仪等科目,为的就是能够让演员更直观地感知角色,对表演的帮助很大。而历史课则是帮助演员理解故事背景,更准确地诠释角色。
    但凡备受好评的古装剧,对古代礼仪的考究都是精益求精。《甄嬛传》的第一个镜头——太监执鞭三响,群臣上朝的画面至今仍令人记忆深刻。这一镜头就是严格按照史实而拍,而非大多清装剧中太监们那句拖长尾音的“上——朝——”
    《甄嬛传》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纠偏,包括上朝的时候群臣是在乾清门御门听政,而众多清宫戏都是在太和殿或者乾清宫内议事;太监侍卫路遇皇帝妃嫔需躬身面壁,待步辇队伍远去方可回身;宫女夜晚侍寝时只能抱膝和衣而坐,随时听候召唤。类似的礼仪,都需要事先由礼仪老师教会演员,拍摄时还需现场监控,避免演员因为紧张或者忘记而犯错。
  穿花盆鞋练走路,拜师学跳惊鸿舞
    《甄嬛传》里,后宫的嫔妃们身穿旗装,踏着花盆鞋,身姿婀娜。为了更好地找到走路的感觉,孙俪在开拍前一个月就向剧组借了花盆底鞋,自己在家中暴走练习。尽管如此,由于横店有不少路都是用鹅卵石铺的,摔倒、崴脚仍时有发生。
    “惊鸿舞”和“兰陵入阵曲”分别是《甄嬛传》和《武媚娘传奇》两部剧的重头戏之一,也都是男女主人公互生情愫的开始。为了拍好舞蹈戏,孙俪和范冰冰都在拍摄前找专业的舞蹈老师进行培训,一个转身,一个回眸,都务必呈现最美的姿态。
  路人甲也不能大意,站姿、步伐都要纠正
    主演们辛苦,路人甲一类的群众演员也不轻松。尤小刚导演的《杨贵妃秘史》中,羽林军的军服以红、绿、咖啡三色为主,营造了肃穆威武的视觉效果。要知道每件军服的重量将近10公斤,群演们一站就是一整天,着实辛苦。即便镜头只是远远带过,但导演的要求仍然严格,侍卫应该怎么站,低头还是平视,两腿闭合还是岔开,都有明确规定。至于后宫,婢女们走路应该迈出怎样的步幅,频率的快慢,都会有专人指导并在现场把控。
  吐槽:古装剧的辛酸你不懂
    场地、道具、造型,近几年的古装剧在这每一个环节中都尽量做到精益求精。而演员们为此付出的也的确比时装剧要多好几倍。孙俪因为《甄嬛传》而坐稳电视一姐的地位,范冰冰因《武媚娘传奇》而成为用心做剧的典范。但“娘娘”们依然要吐槽一下,太不容易了。
    对古装剧表演经验丰富的孙俪来说,拍摄台词考究、韵味十足的《芈月传》仍然存在不小台词难度。“当天拍的戏,肯定是我一个月以前就背好的。我每天去读,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才会流露自然。”而电视里常常戴着华美头饰看起来霸气十足的女演员们单是站在那里就挺吃力,因为有些头饰竟然就可以重达二十多斤。在《武媚娘传奇》里扮演韦妃的张庭曾一度差点因头饰而崩溃:“我从来没试过在拍摄中受不了,一定要把头饰取掉,整个头像是针在扎,摘掉后发现头上全是包。”
    听了这些,真心要为这种敬业精神点个赞!不过另一种声音也时时出现,过去三年,近百部古装剧涌进荧屏,然而,除了个别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其他剧仍然让观众觉得只是华丽空洞的伪“大剧”。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对“九子夺嫡”产生着兴趣,但商、周、元的历史却被冷眼搁置。讽刺的是,美国Netflix推出的新剧《马可波罗》便是以宋末元初的中国为背景,没有桃花飘落和虐恋情节的这部剧,也可以很好看。
    古装剧从业者们说,我们的辛酸你不懂。但其实,你们的辛酸不仅是剧集的创作过程多么崩溃,更多的是,崩溃背后的意义和收获有多少。
其他文献
作为吃货,是永远不会孤独的,因为“货”不单行啊!
期刊
凉风挟着细雨吹来,大雁南飞,枫叶像被点燃了似的,用似火的红色对生命做最后的告白。风吹草低,小鸟啁啾,叶洒小径,月满西楼,秋天处处给人深邃、明丽的印象,巧合的是,这一切都和多伦多低调沉稳的气质一拍即合,让人心甘情愿地当这座城市的脑残粉,为她的一颦一笑痴之狂之。    多伦多一直是城市班里的优等生。虽然比不上纽约的激情、巴黎的奢华、伦敦的深沉和东京的动感,但多伦多始终显得安静而美好。远远望去,整个城市
期刊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   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军队中就举行过阅兵式。将士出征前和凯旋后,都要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母亲要把象征荣誉和勇敢精神的盾牌亲自交给儿子,如果打赢了,就以带回盾牌为标志;阵亡了就用盾牌抬回尸身。到了18世纪,阅兵式盛行于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各国极为重视阅兵。英、法、俄、德等欧洲强国,无不借助阅兵这一特
期刊
我不是“罗粉”,也没听过老罗语录,当初知道罗老师(北京锤子科技有限公司CEO罗永浩)是因为他和我喜欢的摇滚歌手都是好朋友。后来经常看他的微博,对他有了一些了解。我们都是理想主义者,他的好多观点和想法我都很喜欢,也很欣赏他做人做事的风格。刚开始听说他要做手机我就很期待,觉得一定不会差。我在学校的时候看了Smartisan OS的发布会视频,对手机的期待就更大了。其实那时候我有想过,如果将来毕业后能在
期刊
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魁大、胸宽背阔的妇人,不像日本姑娘那样苗条瘦小。中国许多有名的崇山大岭,长江巨河,以及大小湖泊,岂不象征着我们母亲丰满坚实的肥肤上之健美的肉纹和肉窝?中国土地的生产力是无限的;地底蕴藏着未开发的宝藏也是无限的;废置而未曾利用起来的天然力,更
期刊
关于哆啦A梦,我最初的记忆始于童年伙伴阿辉。  阿辉是一个喜欢画画的男孩,上幼儿园时,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他擅长画画。有一天,他拿着新画作让我看。我盯着看了许久,实在没看出那幅由几个圆圈构成的、类似不倒翁的东西是什么。阿辉解释说:“这是一只机器猫,名字叫小叮当。”  那时候,哆啦A梦还叫小叮当,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它改叫“哆啦A梦”了,只记得一只没有耳朵的机器猫就这样进入了我的生活。我和阿辉开始相约准
期刊
每天忙忙碌碌,总没有时间好好打理我的花草。有时候下班回家后的傍晚,我偶尔会想起去阳台看看它们。在微弱的灯光里,它们隐没在黑暗中,看不太清楚具体的长势如何,但在夜色里显出一种朦胧的美,俯下身去,可以嗅到一丝丝沁人的芳香。那芳香挽留着我,总让我忍不住和它们待上一小会儿。   我一直相信,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是意境。生活本身是需要意境的,需要诗歌一样的意境。否则,我们拿什么去忍受生活重复琐碎枯燥的那些
期刊
我钦佩孔子那一声鞭马。他一生都在推行仁政,广纳弟子,周游列国,传播思想,像一匹脱缰之马,朝着心中无垠的草原奋力奔腾。纵使时运不济,他依旧浩浩荡荡地奔腾在中华文明的土地上,划出一条永远无法磨灭的痕迹。是什么使他坚持一生不放弃?是炽热的追求,给了他无与伦比的力量。   我敬慕屈原汨罗江的一声绝唱。他尽心尽力为国出谋划策,却被污浊的官场所排挤,他不快、他苦闷,终于离开了官场,沉吟在汨罗江畔,那奋不顾身
期刊
一提到工科女生,人们大多会把这样一群“敲得了代码,连得了电路,修得了管道”的女孩与“女汉子”画上等号。其实不然,我们工科女生还有很多“独特细腻”的小心思,远远超出了“女汉子”的内涵。   比如,当我听说一位在国外读文学的女性朋友买了一件1000欧元的连衣裙时,我默默地从面包板上拆下了一只1000欧的电阻;又比如我们在做电工电子实验时,会奇思妙想地用焊锡丝编个戒指,再熔掉一小部分镶上二极管,冒充一
期刊
幽深诡秘的配乐,摇晃不定的镜头,远处缓缓出现一盏昏黄的油灯在黑暗中忽明忽暗……记忆中,以这种面目开篇的电影总有本事轻手轻脚就将理性的唯物主义者拽进绵延几千年的中国鬼怪文化,你就这样走进了鬼神仙怪的世界,而且还那么自主自愿。被吓到、被感动到,都有可能。当然,也有可能你会哼一声,说那些牛鬼蛇神不值一提。    尽管鬼怪片不是电影主流,但也从未销声匿迹过。今年上映的《捉妖记》就是个例子。从记忆中的《聊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