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全国中心城市低保标准变化趋势分析
(一)全国中心城市低保标准走势
城市低保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政府以货币补助为主要形式,保障其家庭人均收入达到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社会救助制度。
1998年到2005年期间,我国各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呈现上升趋势。首先,1998年到2005年,各地的"低保"标准平均值由149.30元增加到231.97元,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03%。其次,每个城市的"低保"标准都在不断的提升。1998年有24个城市的"低保"标准低于149元,到2005年,36个城市的"低保"标准均高于150元;每人每月300元以上的城市1999年到2001年期间为1个,2005年9月,"低保"标准大于或等于300元的城市数目上升到8个。
2007年6月到2008年12月,我国中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呈现上升趋势。首先,各地的"低保"标准平均值从247.6471元提高到281元。其次,大部分城市都根据物价变化情况及时做出了调整。2008年12月,34个中心城市中,13个城市低保标准已达到300元以上,调整幅度最高达到80元之多。
不过,在全国中心城市平均低保标准提高的同时,标准差从48.24865扩大到64.22357。这意味着,随着城市低保标准的普遍提高,城市间的低保差距进一步扩大了。
(二)城市间低保标准差距分析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中部地区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异很明显。东部城市的"低保"标准平均值一直高于中部地区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且差异呈扩大趋势。1998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平均值分别为178.82元、124.44元和121.50元,东部与中部、东部与西部的差异分别为54.38元和57.32元;到2005年,这一差异扩大到分别为80.88元和89.80元。尽管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比率较快,但由于基数较低,"低保"标准仍远远地落后于东部城市。
而在近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水平的上升,城市间低保收入标准进一步扩大。导致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各城市物价水平变化的差异及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全国存在一定通货膨胀的时期,通货膨胀率高的城市的低保标准调整得慢,通货膨胀率低的城市的低保标准反而调整得快,两者反向变化。理论上,低保收入标准应与通货膨胀成正向变化,通货膨胀高的城市,低保收入也应调整较多。现实的两者反向变化说明了,近期有些城市并未根据通货膨胀情况及时上调低保标准,或者说,各城市根据物价变化,及时调整低保收入的能力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城市人均产值的提高,城市低保标准也不断上升,并且年人均产值每增加1000元,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84元。所以,各城市低保标准的调整,也反映出了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快的城市,其低保收入标准调整也相对较高。
二、物价指数对低保标准调整的参照意义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类,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居住。其中食品又包括粮食、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鲜菜、鲜果等。
由于低保人群的消费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城市,构成CPI指标的八大类商品对低保标准调整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下面,通过北京、上海城市的对比,说明八大类商品指标对设置低保标准的参照意义。
(一)北京低保收入标准与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关系
北京低保标准随着食品类价格上涨而提高,并且食品类价格指数累计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低保标准平均提高0.87元。方程中X2、X8系数为正,说明北京低保标准与服务烟酒类及居住类价格成正向变动。在近十三年内,北京居住类价格有减速增长趋势。
(二)上海低保收入标准与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关系
上海低保标准随着家庭设备类价格上涨而提高,并且家庭设备类价格指数累计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低保标准平均提高4.4元。方程中X6系数为正,说明上海低保标准与交通通信类价格成反向变动。方程中X8系数为正,说明上海低保标准与居住类价格成正向变动,在近十五年内,上海居住类价格先减速增长后又略有增速增长的趋势。
(三)政策意义及北京市低保标准简单预测
由以上两个城市的对比可见,物价八大类对各城市低保标准的设定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在经济稳定发展阶段,调整低保标准时,可以首先依据较长时期内低保标准调整情况,找出八大类中对该城市低保标准影响显著的几类指标,重点关注这几类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而及时调整低保标准。同时,想要稳定城市低保标准也就意味着,要对八大类中那些对低保标准影响显著的类别予以高度重视,加大控制力度。总之,物价八大类指数能够更具体地反映出特定城市的低保人群对哪几类商品的需求程度高,从而帮助各城市提供适合自身的低保标准。
参考文献:
[1]曹艳春.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
(一)全国中心城市低保标准走势
城市低保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政府以货币补助为主要形式,保障其家庭人均收入达到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社会救助制度。
1998年到2005年期间,我国各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呈现上升趋势。首先,1998年到2005年,各地的"低保"标准平均值由149.30元增加到231.97元,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03%。其次,每个城市的"低保"标准都在不断的提升。1998年有24个城市的"低保"标准低于149元,到2005年,36个城市的"低保"标准均高于150元;每人每月300元以上的城市1999年到2001年期间为1个,2005年9月,"低保"标准大于或等于300元的城市数目上升到8个。
2007年6月到2008年12月,我国中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呈现上升趋势。首先,各地的"低保"标准平均值从247.6471元提高到281元。其次,大部分城市都根据物价变化情况及时做出了调整。2008年12月,34个中心城市中,13个城市低保标准已达到300元以上,调整幅度最高达到80元之多。
不过,在全国中心城市平均低保标准提高的同时,标准差从48.24865扩大到64.22357。这意味着,随着城市低保标准的普遍提高,城市间的低保差距进一步扩大了。
(二)城市间低保标准差距分析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中部地区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异很明显。东部城市的"低保"标准平均值一直高于中部地区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且差异呈扩大趋势。1998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平均值分别为178.82元、124.44元和121.50元,东部与中部、东部与西部的差异分别为54.38元和57.32元;到2005年,这一差异扩大到分别为80.88元和89.80元。尽管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比率较快,但由于基数较低,"低保"标准仍远远地落后于东部城市。
而在近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水平的上升,城市间低保收入标准进一步扩大。导致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各城市物价水平变化的差异及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全国存在一定通货膨胀的时期,通货膨胀率高的城市的低保标准调整得慢,通货膨胀率低的城市的低保标准反而调整得快,两者反向变化。理论上,低保收入标准应与通货膨胀成正向变化,通货膨胀高的城市,低保收入也应调整较多。现实的两者反向变化说明了,近期有些城市并未根据通货膨胀情况及时上调低保标准,或者说,各城市根据物价变化,及时调整低保收入的能力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城市人均产值的提高,城市低保标准也不断上升,并且年人均产值每增加1000元,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84元。所以,各城市低保标准的调整,也反映出了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快的城市,其低保收入标准调整也相对较高。
二、物价指数对低保标准调整的参照意义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类,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居住。其中食品又包括粮食、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鲜菜、鲜果等。
由于低保人群的消费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城市,构成CPI指标的八大类商品对低保标准调整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下面,通过北京、上海城市的对比,说明八大类商品指标对设置低保标准的参照意义。
(一)北京低保收入标准与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关系
北京低保标准随着食品类价格上涨而提高,并且食品类价格指数累计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低保标准平均提高0.87元。方程中X2、X8系数为正,说明北京低保标准与服务烟酒类及居住类价格成正向变动。在近十三年内,北京居住类价格有减速增长趋势。
(二)上海低保收入标准与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关系
上海低保标准随着家庭设备类价格上涨而提高,并且家庭设备类价格指数累计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低保标准平均提高4.4元。方程中X6系数为正,说明上海低保标准与交通通信类价格成反向变动。方程中X8系数为正,说明上海低保标准与居住类价格成正向变动,在近十五年内,上海居住类价格先减速增长后又略有增速增长的趋势。
(三)政策意义及北京市低保标准简单预测
由以上两个城市的对比可见,物价八大类对各城市低保标准的设定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在经济稳定发展阶段,调整低保标准时,可以首先依据较长时期内低保标准调整情况,找出八大类中对该城市低保标准影响显著的几类指标,重点关注这几类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而及时调整低保标准。同时,想要稳定城市低保标准也就意味着,要对八大类中那些对低保标准影响显著的类别予以高度重视,加大控制力度。总之,物价八大类指数能够更具体地反映出特定城市的低保人群对哪几类商品的需求程度高,从而帮助各城市提供适合自身的低保标准。
参考文献:
[1]曹艳春.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