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性瘫痪造成儿童运动障碍,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至今尚无完全治愈脑瘫的方法,但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儿童康复界已形成共识——综合康复治疗手段的应用,是改善脑瘫患者的身心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方法,并为患儿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言语治疗、传统医学康复治疗、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治疗、药物治疗、使用辅助器具及矫形器和矫形手术治疗等。
物理治疗 是治疗脑瘫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以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为主的运动疗法,目的在于改善残存的运动功能,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另一类以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冷、热、水等)为主要手段,称为物理因子疗法。
作业治疗 主要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以感觉、运动、认知和心理技巧为基础,针对脑瘫儿童在自理、游戏、上学三个方面的功能表现进行训练,以解决生活、学习以及在社会交往中所遇到的困难。
语言-言语治疗 约80%的脑瘫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语言障碍。大部分患儿存在发音器官和摄食系统的运动异常,造成脑瘫儿童的发声困难、摄食困难,因此需要进行认知、语言-言语治疗,包括训练和指导、手法介入、家庭训练以及使用代偿性交流手段。
传统医学康复治疗 传统医学中脑性瘫痪属于中医中的“五迟”“五软”范畴,现代医家又提出了“五硬”的观点。通过辨病因、病机,将脑性瘫痪分为肝肾不足、脾胃虚弱以及气滞血瘀三型。根据不同类型,采取头针疗法、体针疗法、耳针疗法、穴位注射、灸法、手法治疗、中药以及推拿疗法等。
引导式教育 由匈牙利学者创建,是通过集体组织的形式,由引导员通过一定手段,引导功能障碍儿童学习各种功能动作,使他们逐渐学习到各种技能,并达到设定的预想目标。
感觉统合治疗 感觉统合失调是大脑不能有效整合各种感觉信息,导致脑瘫儿童产生一系列的行为问题,表现为学习、专注力、姿势控制、小肌肉的协调能力,以及情绪、生活功能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感觉统合治疗是根据脑瘫儿童发育水平设定适合的活动,使其觉得有点难又能够达到,使患儿享受挑战乐趣并能激发兴趣,帮助脑瘫儿童实现最佳功能水平。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目前仍属于辅助性治疗,主要目的是治疗脑瘫儿童的伴随症状和并发症,包括改善脑功能的药物、改善降低肌张力的药物,控制不自主运动和震颤症状的药物以及治疗异常行为的药物,等。药物需要在专业医师的处方下使用。其中A型肉毒毒素注射技术应用于脑瘫患儿,为减轻、缓解脑瘫患儿肌肉痉挛、平衡肌力、矫正畸形、提高疗效等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是目前改善脑瘫患儿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重要手段。肉毒毒素治疗脑瘫儿童主要是通过局部肌肉注射来降低痉挛肌群的肌张力,改善相应部位关节的活动度,同时结合与治疗目的相关的功能训练,可使大脑功能重组,肌肉运动模式激活并趋向正常,肌群间的协调控制能力得以提高,使运动达到或接近正常的生物力学对线,从而提高站立、步行能力或改善步态,提高坐位能力或改善坐姿,提高上肢运动能力,同时也可缓解疼痛,提高配戴矫形器的耐受性。但这项注射技术对于已经发生静态挛缩的肌群是无效的。
辅助器具及矫形器治疗 在康复治疗中坚持使用辅助器具及矫形器,对于提高和保持治疗效果,矫正异常姿势,提高脑瘫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作用。
矫形手术治疗 随着现代康复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成为脑瘫综合治疗技术中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但作为康复医师,一定要告知患儿家长,手术只能改善运动系统的结构,不能改变病因。一般认为,脑瘫患儿4~5岁前不需要手术治疗,过早手术,随着年龄增长,肢体畸形可能复发。早期应采取非手术的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多数脑瘫儿童可以通过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免于手术。若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无效而发生畸形挛缩时,则可以在4~5岁后与儿童骨科医师共同协商手术治疗事宜。矫形手术作为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在手术前后均需坚持进行物理治疗。
总之,脑性瘫痪的治疗是通过采取以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以及言语-语言治疗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相结合,配合必要的辅助器具及矫形器的使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手术矫形的应用。儿童的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一定要遵循儿童发育的特点及需求,根据每个患儿的情况和特点选择和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制定好近期及远期康复目标,并定期评估,最终达到最大限度降低患儿的功能受限程度,以达到患儿最大程度的功能独立。
覃 蓉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医师,擅长小儿脑瘫、儿童神经康复、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谱系等,从事儿科临床康复工作近二十年,对小儿脑瘫、早期脑损伤儿的防治,早期智力低下的诊断治疗及儿童神经康复、儿童孤独症谱系研究等有专长。参与《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指南》和《智力落后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的编写。参与国家卫生部课题《脑性瘫痪流行病学调查和规范化防治》的流调工作。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物理治疗 是治疗脑瘫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以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为主的运动疗法,目的在于改善残存的运动功能,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另一类以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冷、热、水等)为主要手段,称为物理因子疗法。
作业治疗 主要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以感觉、运动、认知和心理技巧为基础,针对脑瘫儿童在自理、游戏、上学三个方面的功能表现进行训练,以解决生活、学习以及在社会交往中所遇到的困难。
语言-言语治疗 约80%的脑瘫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语言障碍。大部分患儿存在发音器官和摄食系统的运动异常,造成脑瘫儿童的发声困难、摄食困难,因此需要进行认知、语言-言语治疗,包括训练和指导、手法介入、家庭训练以及使用代偿性交流手段。
传统医学康复治疗 传统医学中脑性瘫痪属于中医中的“五迟”“五软”范畴,现代医家又提出了“五硬”的观点。通过辨病因、病机,将脑性瘫痪分为肝肾不足、脾胃虚弱以及气滞血瘀三型。根据不同类型,采取头针疗法、体针疗法、耳针疗法、穴位注射、灸法、手法治疗、中药以及推拿疗法等。
引导式教育 由匈牙利学者创建,是通过集体组织的形式,由引导员通过一定手段,引导功能障碍儿童学习各种功能动作,使他们逐渐学习到各种技能,并达到设定的预想目标。
感觉统合治疗 感觉统合失调是大脑不能有效整合各种感觉信息,导致脑瘫儿童产生一系列的行为问题,表现为学习、专注力、姿势控制、小肌肉的协调能力,以及情绪、生活功能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感觉统合治疗是根据脑瘫儿童发育水平设定适合的活动,使其觉得有点难又能够达到,使患儿享受挑战乐趣并能激发兴趣,帮助脑瘫儿童实现最佳功能水平。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目前仍属于辅助性治疗,主要目的是治疗脑瘫儿童的伴随症状和并发症,包括改善脑功能的药物、改善降低肌张力的药物,控制不自主运动和震颤症状的药物以及治疗异常行为的药物,等。药物需要在专业医师的处方下使用。其中A型肉毒毒素注射技术应用于脑瘫患儿,为减轻、缓解脑瘫患儿肌肉痉挛、平衡肌力、矫正畸形、提高疗效等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是目前改善脑瘫患儿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重要手段。肉毒毒素治疗脑瘫儿童主要是通过局部肌肉注射来降低痉挛肌群的肌张力,改善相应部位关节的活动度,同时结合与治疗目的相关的功能训练,可使大脑功能重组,肌肉运动模式激活并趋向正常,肌群间的协调控制能力得以提高,使运动达到或接近正常的生物力学对线,从而提高站立、步行能力或改善步态,提高坐位能力或改善坐姿,提高上肢运动能力,同时也可缓解疼痛,提高配戴矫形器的耐受性。但这项注射技术对于已经发生静态挛缩的肌群是无效的。
辅助器具及矫形器治疗 在康复治疗中坚持使用辅助器具及矫形器,对于提高和保持治疗效果,矫正异常姿势,提高脑瘫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作用。
矫形手术治疗 随着现代康复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成为脑瘫综合治疗技术中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但作为康复医师,一定要告知患儿家长,手术只能改善运动系统的结构,不能改变病因。一般认为,脑瘫患儿4~5岁前不需要手术治疗,过早手术,随着年龄增长,肢体畸形可能复发。早期应采取非手术的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多数脑瘫儿童可以通过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免于手术。若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无效而发生畸形挛缩时,则可以在4~5岁后与儿童骨科医师共同协商手术治疗事宜。矫形手术作为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在手术前后均需坚持进行物理治疗。
总之,脑性瘫痪的治疗是通过采取以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以及言语-语言治疗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相结合,配合必要的辅助器具及矫形器的使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手术矫形的应用。儿童的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一定要遵循儿童发育的特点及需求,根据每个患儿的情况和特点选择和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制定好近期及远期康复目标,并定期评估,最终达到最大限度降低患儿的功能受限程度,以达到患儿最大程度的功能独立。
覃 蓉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医师,擅长小儿脑瘫、儿童神经康复、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谱系等,从事儿科临床康复工作近二十年,对小儿脑瘫、早期脑损伤儿的防治,早期智力低下的诊断治疗及儿童神经康复、儿童孤独症谱系研究等有专长。参与《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指南》和《智力落后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的编写。参与国家卫生部课题《脑性瘫痪流行病学调查和规范化防治》的流调工作。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